isurf 发表于 2024-12-23 12:22:09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4-12-21 20:44
武大物理学院拥有一百多年的深厚底蕴,迄今为止,一大部分是材料类的材料物理,学科方向太窄,基本未拓展 ...

确实,数学分出了计算机;
物理,分出了空间物理,电信院其他学科应该也是
但物理本身可以研究的方向很多很多,

isurf 发表于 2024-12-23 12:28:06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4-12-23 11:33
关键是南开新传很一般,C-学科啊,都快到D了。南开有没有太多钱,还要兼顾计算机和医学。新传又不是什么 ...

南开把钱都花在数学和新工科上,
最近刚有报道,南开数学好像进了两位超级大牛。
可能,大家都受了 张雪峰得影响,把新闻贬的一钱不值;
但在我看来,会计和新闻,是最值得办的两个文科专业。
可能很多学校的中文专业,干了新闻专业的事。但那其实是偏离了中文专业本来的意义。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4-12-23 12:29:39

东南大学第八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即将开幕,武大也搞搞呀。

qsxtydf 发表于 2024-12-23 12:42:03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4-12-23 12:11
单看经管+文理,南开规模不比武大小。

武大的文理,单个学科的规模都不算大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2:44:34

本帖最后由 汉大 于 2024-12-23 18:00 编辑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4-12-23 12:11
单看经管+文理,南开规模不比武大小。

就是因为人家比较集中,资源有限,就集中资源堆几个高峰出来。武大总有些坛坛罐罐得不舍得扔。强势学科热门学科规模要扩大再扩大。

人工智能说明年招150,我觉得再招一批新老师进来,规模可以扩大到300以上。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网安遥感地信总招生规模可以逐步扩充到2000,总师资也可以扩充到1000-1200人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4-12-23 12:51:29

isurf 发表于 2024-12-23 12:28
南开把钱都花在数学和新工科上,
最近刚有报道,南开数学好像进了两位超级大牛。
可能,大家都受了 张雪 ...

新闻传媒本身是好的,但是当下这个环境,不需要媒体人。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3:13:48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4-12-23 11:33
关键是南开新传很一般,C-学科啊,都快到D了。南开有没有太多钱,还要兼顾计算机和医学。新传又不是什么 ...

社会学已经官宣升B+了,下一轮有望升A-,武大人文社科除了外语和政治学,没有很差的,历史院3个一级学科虽说没有A类和双一流,但是实力不弱的,只是历史类开设学校较少罢了。不过历史类在窦来了之后确实是一直在走下坡路,很长时间了,以武大历史学科曾经的辉煌来看,没有A类和双一流确实说不过去,当然,数学物理也不是双一流。
雷军的13个亿本来是不打算给文科的,是张去争取了几个亿分给文科,听说文史哲各分了一个亿,说明北大来的张是很清楚人文社科的重要性的,希望张能亡羊补牢,重振历史学科往日雄风。尤其是世界史,才10几个编制,实在是太少了,快要裁撤的学科都比世界史的人多,稍微给世界史倾斜一点资源,拿个A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4-12-23 14:05:33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3:13
社会学已经官宣升B+了,下一轮有望升A-,武大人文社科除了外语和政治学,没有很差的,历史院3个一级学科 ...

文史哲有一亿真的不少了。毕竟文史哲研究不需要花钱购置仪器和实验室,大头就是买书买资料最多加个外出交流考察。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4:33:48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4-12-23 14:05
文史哲有一亿真的不少了。毕竟文史哲研究不需要花钱购置仪器和实验室,大头就是买书买资料最多加个外出交 ...

文史哲有一个亿可以起飞了。这钱应该主要是用在人员上,你说的买书那些,有了人才他们可以自己去西安国家争取相应的研究经费。一个亿做留本基金,按年化5%的收益来算,一年500万,按大长江在校发工资基础上补贴40万,青长补贴20万来算,可以支持5个大长江,15个小长江同时在岗,而且这钱长期有。这还不算省配套的,假如现在还是像以前那样,学校接受的捐赠省里面按1比1配套,那还可以翻一倍。不知道这个政策现在是不是还在持续有效。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4-12-23 15:55:10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2:44
就是因为人家比较集中,资源有限,就集中资源堆几个高峰出来。武大总有些坛坛罐罐得不舍得扔。强势学科热 ...

南开化学有400个老师,我觉得没必要。把精度提高,化学200个老师就能是A+了。搞400人,然后天天炫耀jacs和angew的数量,基本是自娱自乐。计算机 软件 网安 遥感 地信,人也贵在精不在多。你要是说总师资三分之一,1200人,全是海优往上,那我没意见。
但是你要达到这个数量的师资,搞一堆海优都不是的,滥竽充数,那肯定不行。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6:21:49

本帖最后由 汉大 于 2024-12-23 16:52 编辑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4-12-23 15:55
南开化学有400个老师,我觉得没必要。把精度提高,化学200个老师就能是A+了。搞400人,然后天天炫耀jacs ...
哪个学科都做不到全是海优以上,总归是有些基础师资作为大牛的团队成员承担一些具体的科研任务,很多大牛想留自己用的顺手的徒子徒孙留不下来,如果给他们名额,壮大他们的团队,大牛的科研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帽子选手就好比是一个个个体户老板,小帽子是小老板,大帽子是大老板,院士就是企业家,总不能只要老板不给他们配员工吧?没帽子的就是普通员工,老板负责组班子指方向定任务,普通员工就是具体干事落实的人,而且还得安排人给学生上课呢。
帽子选手有个3分之1就差不多了,再跟白身搞些合作,帽子白身比例1比2,这个比例是可以达到的。
跟计算机相关的专业1200师资是多了些,扩充到1000个差不多吧,好几个方向呢。计算机、软件、网安、人工智能、遥感、地信,再加信管那边搞数据库的,算起来评论一个方向也就150人不到吧,50顶帽子。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扩充50%左右的规模。全校师资应该不止3600,那些特聘研究员那些是不是就没算进去?感觉全校师资应该是4000以上了,计算机相关人员占3分之1是多了些,4分之1差不多。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6:26:03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4-12-23 15:55
南开化学有400个老师,我觉得没必要。把精度提高,化学200个老师就能是A+了。搞400人,然后天天炫耀jacs ...

一个院士都可以有大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团队,别说院士了,就是厉害一点的杰青长江都可以组建几十人的团队。200个人只怕不够3-4个院士分的,更何况除了院士团队,还有其他不在院士团队里的呢。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4-12-23 16:43:14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6:26
一个院士都可以有大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团队,别说院士了,就是厉害一点的杰青长江都可以组建几十人的团队 ...

1个帽子2个白身那是扯淡。现在这个状态,靠自己实力没有帽子就是进不来。院士也就能带2-3个白身,超级杰青能带1-2个白身。普通杰青一个白身也带不进来。达不到这个师资级别要求,这辈子和华五掰手腕都没戏。人家华五上科大南科大 海优都只给助理教授非升即走,你还在这1个帽子配2个白身。纯tm胡扯。现在清北和中科院京所,早就变成先上杰青,杰青上了七八年,再从副教授评教授。武大比清北差两个档次,那也得做到海优才有资格拿到教职编制。现在全面拥抱tenure track制度,教职进来就是博导,哪怕不是正高,也是独立PI,就得是海优。你那些讲师白身都是历史遗留的东西,迟早扫进历史垃圾堆。
你自己张嘴闭嘴看不起南科大上科大西湖的,人家早做到全员海优进pi了,你还在这帽子只占三分之一。不懂学术圈别tm在这瞎bb了。
樊春海院士跳槽上交也就带了两三个白身(博后带过去变副教授之类的),宋保亮院士组里常年白身也就2个(一个讲师一个副教授)。
你自己去看看生科院的人员配置,教授级别80人,副教授+讲师30人。虽然教授里有些人是白身,但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未来的教授必然没有白身。就武大生科院这种传统院系,都能做到教授(帽子):白身=2:1。至于医学研究院,这种后建的院系,30个pi,杰青就有8个,基本做到了全员海优。
你要是做不到全员海优,就别浪费人员编制。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4-12-23 16:51:00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6:26
一个院士都可以有大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团队,别说院士了,就是厉害一点的杰青长江都可以组建几十人的团队 ...

别扯淡。我说的200人是200个PI。宋保亮组里,把硕士生,博士生加起来也就30人出头,直接归属于他的教师编制也就2-3人小老板。还几十个pi呢。我看你是在武测这种近亲繁殖的地方待久了,脑子都糊涂了。
西湖大学36个讲席教授,全校才200个PI(含36个讲席教授)。按照你说的,一个院士团队得占几十个pi编制,那还干个屁。西湖大学4个院士一人的团队占50个教师编制,剩下32人喝西北风是吧?
基本的数学都算不明白。清华73个院士,3700个教师编制,按照你的平均院士50人团队编制,这是怎么分的?

bufangqi100 发表于 2024-12-23 16:52:32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4-12-23 11:33
关键是南开新传很一般,C-学科啊,都快到D了。南开有没有太多钱,还要兼顾计算机和医学。新传又不是什么 ...

说明他们太短视了,这种重要的学科理工科学校都在大力发展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4-12-23 16:53:43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6:26
一个院士都可以有大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团队,别说院士了,就是厉害一点的杰青长江都可以组建几十人的团队 ...

一个院士想要几十上百个教师编制团队,可以啊。去211呗,一个211就两三个全职院士,能满足这个要求。去双非更好,全校都不一定有一个院士。想在头部985搞大几十人白身团队,送你一个词,痴心妄想。

qwwliushui 发表于 2024-12-23 17:04:32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4-12-23 15:55
南开化学有400个老师,我觉得没必要。把精度提高,化学200个老师就能是A+了。搞400人,然后天天炫耀jacs ...

大而强有什么不对吗,一个学科可以对应那么多应用方向,你说的计算机 网安属于大热信息类学科,遥感 地理信息属于战略新兴学科,提高师资质量固然重要,但也得足够的人员布局。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7:21:36

本帖最后由 汉大 于 2024-12-23 17:33 编辑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4-12-23 16:43
1个帽子2个白身那是扯淡。现在这个状态,靠自己实力没有帽子就是进不来。院士也就能带2-3个白身,超级杰 ...
如今,她已成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南峰院士团队不可或缺的“大管家”,承担140人的大规模科研团队科研辅助工作,特别为团队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李红良曾对媒体透露,其研究团队有100多人,是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界规模最大的科研团队之一。

招人进来的时候,就算100%上会,但海优通过率也到不了100%,然后不通过的全部淘汰?武大至少现在是没有实力这么做的,全员海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基本上达不到。目前帽子与白身连1比2都没有,先一代代的更迭到达这个比例再说1比1甚至2比1的事情吧,得尊重客观规律,不能纯靠个人意志。
另外,你说的跟我说的貌似不是一码事,你就是天生爱杠,不跟你扯了。

isurf 发表于 2024-12-23 17:33:35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7:21
如今,她已成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南峰院士团队不可或缺的“大管家”,承担140人的大规模科研团队科 ...

140团队,应该主要是研究生和博士后,有编制的能有1/10就逆天了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7:56:25

isurf 发表于 2024-12-23 17:33
140团队,应该主要是研究生和博士后,有编制的能有1/10就逆天了

研究生是学生不算。博士后就算师资了,再加一下小导师,几十人是有了吧?我说计算机相关学科师资扩充到1000人,也没说都是有编制的啊,就是师资都算,肯定是有这种白身的师资啊,这种是不可能完全没有的,他们要承担很大的科研任务。张来了之后,特意强调了弘毅博士后的重要性,并且把招博后放在了公告栏长期置顶的位置,我看法跟张校一致,这些白身的博后对于学校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是科研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来之前,学校就有一股只看重帽子选手的风气,帽子和白身之间贫富差距巨大。张来了之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个风气,适当平衡了一些帽子和白身之间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在张还没引进这么多杰青口碑还没扭转过来的时候我就开始吹张了,是因为他尊重客观规律,做的一些改革是实实在在为武大长远发展非常有利的,是非常实际的,而不是眼高手低起高调,还有像提高博士毕业门槛,捋顺各机构关系,恢复中法班成立雷军班这些,都能看出这才是做实事的好校长,至于后面引来这么多牛人进来,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一个有能力智商高尊重客观规律对校情有深刻理解的校长,能引进牛人那都是可以预见的。还有一点就是,我能看出他有事业心,为了武大的发展真的是连轴转,但是他不怎么宣传自己,其实就是应了罗俊的那句话,昼无为夜难寐。一个全身心投入到武大发展的校长,怎么可能做不成几件大事呢?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4-12-23 18:10:06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2:44
就是因为人家比较集中,资源有限,就集中资源堆几个高峰出来。武大总有些坛坛罐罐得不舍得扔。强势学科热 ...

第五轮不扩增,他有数学和化学的A+?未必吧。第四轮,差不多的师资,也没有拿到A+啊。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8:11:45

想一想今年上半年有多少人在骂张?那时候人家才来1年出头,不得各个学院调研一下,对校情有个深入的了解吗?顺便熟悉一下新的工作环境吗?人家才来1年,武大一有不好的数据就骂他,我真的觉得这帮人判断事物的能力很有问题,太容易被带节奏了。窦耽误武大几年欠下的债,最后啥锅都往张校头上扣,他还背不起那么大的锅。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8:19:53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4-12-23 18:10
第五轮不扩增,他有数学和化学的A+?未必吧。第四轮,差不多的师资,也没有拿到A+啊。 ...

不管人家是不是A+,在数学化学这两个学科上比你武强这得认吧?而且都能进全国前五吧?全国前五怎么就不能算高峰学科呢?这不就是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才取得的成绩吗?假如他化学没有堆那么多资源,只有像武大这样的规模,不到150人,那还能进全国前五吗?这不就从高峰变成高原了吗?

学过马克思都知道,很多情况下,量变就能引起质变。

arao 发表于 2024-12-23 18:23:31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4-12-23 18:10
第五轮不扩增,他有数学和化学的A+?未必吧。第四轮,差不多的师资,也没有拿到A+啊。 ...

第五轮,数学第三,化学第一。。。
化学15-20年,上了一个院士,一个国自然一等奖,一个国自然二等奖,还需要扩容么?。。。
南开第四轮,把数学中的统计拿出去单独评,把化学中的材料化学拿出去单独评,结果化学数学双A,统计A,材料B。。。要像某些学校打包,第五轮,照样单独评。。。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8:29:58

我所知道的张良培团队人数就不少,徒子徒孙一堆教职,学生都上了几个杰青了,更别说张还是李院士的学生,李院士的团队那就更大了。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4-12-23 18:42:12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8:29
我所知道的张良培团队人数就不少,徒子徒孙一堆教职,学生都上了几个杰青了,更别说张还是李院士的学生,李 ...

我算的是直属的带编制的pi。学生早就自立门户了还能算一个团队?生科院里好多个舒红兵在北大带的学生。人家可不能算舒院士团队的。方向一点关系也没有。现在武大教师肯定是不把博士后算进来的。李红良150人的团队。按照武大生物惯例,一个正教授pi,手下有6-8个博士,10个硕士,博后0-2人,本科生ra 2-5人。随便一个教授都能说自己有25人团队,其实啥也不是,就一个编制。李红良150人团队按照这个数量除一下,也就是6个编制正教授。当然也可能少两个编制正教授,变成4个副教授。

future 发表于 2024-12-23 19:03:41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4-12-23 18:10
第五轮不扩增,他有数学和化学的A+?未必吧。第四轮,差不多的师资,也没有拿到A+啊。 ...

有这个疑问,只能说明您对其他学校和学科太不关注和了解了。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4-12-23 19:05:07

qwwliushui 发表于 2024-12-23 17:04
大而强有什么不对吗,一个学科可以对应那么多应用方向,你说的计算机 网安属于大热信息类学科,遥感 地理 ...

上海有机所院士11人,研究员98人。北大化学院院士10人,pi 80人。南开相比这两家,是大而不强吧。院士/pi的比值不到这两家四分之一。
大而强是对一个学校说的,而不是对一个学科说的,如果你要在一个学科做到大而强,那去211就行,不用在985里待着。
南开化学的400个编制,换到北大足够整出三个a+,当然前提是保持北大的师资精度。南开和北大差的不是pi总人数,而是pi精度,这是非常明显的事情。
同理,武大亦如此。提升pi精度很难,扩大pi人数很简单。但是pi人数总量是有限的,你这个学科搞太大了,其他学科就得小,甚至开不了。
大而强我说了是对学校的定义,清北,啥学科都开啥学科都强,这就叫大而强。武大距离清北差的太远,把卡在中间的浙复交提出来看看。这三家的师资总数和武大也差不多,开设学科总数也差不多。强的也在于师资精度而不是师资总数。武大应该做的,有两条。在重点学科,提升精度的同时扩大师资数量(海优起步)。在非重点学科,通过更新换血的方式提升师资精度。窦贤康的这套理论可能没什么心意,但他是实话。武大的核心就在于学科齐全文理交融。像汉大这种为了学科评估就要裁这个撤那个的,那还开什么大学,搞个大专得了。文法理工农医写在牌坊上呢,武大生下来就是要做大而强的大学。那每一个学科就不能占有过度的编制资源。

isurf 发表于 2024-12-23 19:05:30

汉大 发表于 2024-12-23 17:56
研究生是学生不算。博士后就算师资了,再加一下小导师,几十人是有了吧?我说计算机相关学科师资扩充到10 ...

招博士后,非常重要,尤其在现在大量博士难以找到教职的情况下,
一方面,博士后,可以说是科研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博士后筛选一部分拔尖人才留下

isurf 发表于 2024-12-23 19:24:52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12-21 17:35
现在的武大,已经有工科强校的模样了。要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和微电子集成电路新工科能干起来,冲进前十五甚至 ...

你这说的太轻巧了,
武大工科,感觉还在摸索方向,也就是还没找好方向;
测绘遥感想争取大平台,可能算是一个方向,但如果在深空深海深地探测方面队伍和实力不够,或者合纵连横的不够,LAB希望真心不大。
刚看到本坛有网友贴出,哈工威,成立遥感学院。GF口院校,搞这方面,那真是财大气粗啊;你想想,哈、航、瓜,为何计算机这么强,不就是因为财大气粗吗,有项目,有经费,挖人才,水平自然就上来了;
武大其他工科呢,到底发展哪个方向,似乎不太清楚,提出了机器人,但没看出力度和举措
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目前刚开头,暂未见到投入举措
页: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查看完整版本: 【和光同尘】武汉大学2024发展纪实(武汉大学先进载荷与卫星研发基地揭牌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