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1-22 10:42:19

masterqq 发表于 2025-1-21 14:56
我浙:我和阿南的故事你们都知道,我就不赘述了,你们继续吵。

可惜阿南没像阿浙做大整合做强。要不然一起对上海滩是巨大冲击。

masterqq 发表于 2025-1-23 08:27:36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1-22 10:42
可惜阿南没像阿浙做大整合做强。要不然一起对上海滩是巨大冲击。

你把他俩的格局看得太低了

cadi 发表于 2025-1-23 08:55:18

楼主去补补校史吧,50年哪来的上海交通大学?只有交通大学!

cadi 发表于 2025-1-23 11:20:42

yuquanshan 发表于 2025-1-23 10:08
你需要补充真实历史,不要信西部吹子的伪史。
上交大早就有了,交大本部就是上交大。钱学森:我考入了上 ...

脑残黑,我都不想理你,你还要自取其辱?你给我找出59年之前的印有“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徽、校章、校牌、学生证、毕业证出来?找得到吗?
你一个北华的,在那挑拨两交的关系,居心何在?

cadi 发表于 2025-1-23 11:39:38

yuquanshan 发表于 2025-1-23 11:24
钱老等校友一锤定音:交大本部就是上交大。希望广大校友尊重历史,回到五所交大同源,上交为尊的正确道路 ...



1957年钱学森:“我的最高希望是明年能到西安参观母校新址!”

cadi 发表于 2025-1-23 11:40:22

yuquanshan 发表于 2025-1-23 11:24
钱老等校友一锤定音:交大本部就是上交大。希望广大校友尊重历史,回到五所交大同源,上交为尊的正确道路 ...

交大的历史是你这个北华的黑子随便定义的?小丑。

cadi 发表于 2025-1-23 11:40:31

yuquanshan 发表于 2025-1-23 11:24
钱老等校友一锤定音:交大本部就是上交大。希望广大校友尊重历史,回到五所交大同源,上交为尊的正确道路 ...

交大的历史是你这个北华的黑子随便定义的?小丑。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1-23 11:46:23

masterqq 发表于 2025-1-23 08:27
你把他俩的格局看得太低了
怎么滴,还想分别冲击清北,抱歉,现在不是民国了;P。多项指标三四名也就是极限了。

cadi 发表于 2025-1-23 11:52:53

yuquanshan 发表于 2025-1-23 11:44
1957年以为交大要迁到西安了嘛,当然这么说,但后来1959年母校又迁回上海了嘛。
所以1990年钱学森明确写 ...

1959年,钱学森如愿来到西安交大校园,称“西安交大是我的母校”。
你且继续小丑。

cadi 发表于 2025-1-23 11:57:49

yuquanshan 发表于 2025-1-23 11:45
西交大是上交大援建的。小丑就是公然弑父的某些西交校友。

你个北华毕业的,天天冒充北航上交校友,当精神粉丝,但你不是,你考不起,也不受正牌校友待见,只能天天黑哈工西交西工大来哗众取宠。可笑又可悲

kapior 发表于 2025-1-23 13:05:52

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5-1-23 15:49 编辑

本不想参与有些话题,看有些言论,不过确实增长了很多奇怪的知识。根据我的文献调查和考证,交大特别是上海总校的校史,是中国最复杂的校史,有很多独一份的情况,现在市面上畅销的信息很多是断章取义的。不过,其中,上海、西安分立这事是教育部官方认证,双方有共同继承权,这个没有疑问。

masterqq 发表于 2025-1-23 14:00:45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1-23 11:46
怎么滴,还想分别冲击清北,抱歉,现在不是民国了。多项指标三四名也就是极限了。 ...

你的思维极限就这??

cadi 发表于 2025-1-23 14:09:43

yuquanshan 发表于 2025-1-23 13:08
你应该考虑的问题是:为啥你只能当low校的粉丝,为什么哈工大西交大校友们会受到全国人民唾弃。 ...

你算哪根葱?这就代表全国人民了,天大笑话。

本来无所谓 发表于 2025-1-23 14:35:30

吵什么吵啊? 明明上交 同济 西交都发展的不错,说得糙一点几个学校都吃得挺饱的,还吵? 是吃饱了撑了吗?一些前辈在上交 西交 同济都呆过,这说明我们三校兄弟情义长啊,郑守淇老先生交大电机本,电信研究所硕,然后去同济工作,院系调整,和夫人一起又回交大工作,夫人是同济毕业的盛剑霓老师,两口子后来都来了西交,郑守淇创建交大计算机系,80年代,郑南宁老校长的导师宣国荣老师和夫人柴佩琪老师,调回上海,建立同济计算机系,也算是兜兜转转还了同济的人情,郑南宁的同班同学马德秀坐了上海交大的书记,还有吴启迪是上海交大的子弟,后来做了同济的校长。我们看历史,应该看到三校老一辈的兄弟情谊长,而不是去历史里面吵来吵去。

爱吃回锅肉 发表于 2025-1-23 14:41:03

cadi 发表于 2025-1-23 14:09
你算哪根葱?这就代表全国人民了,天大笑话。

别去跟那个马甲吵, 他戴着北航的面具,长期挑拨北航与哈工,北航与西工大以及工信部各校之间的关系。可见这个马甲不光low,而且品质之低劣!

st2080ts 发表于 2025-1-23 14:54:43

西北大学和云南大学同山东大学,厦门大学58年一起从高教部下放地方,14所高教部直属综合性大学的西北大学和云南大学被地方留了下来

kapior 发表于 2025-1-23 16:18:09

本来无所谓 发表于 2025-1-23 14:35
吵什么吵啊? 明明上交 同济 西交都发展的不错,说得糙一点几个学校都吃得挺饱的,还吵? 是吃饱了撑了吗? ...

上交还得加把劲啊。西交给我同还了个校长,还挺勤奋的,这情分已经满了。

大山猫 发表于 2025-1-23 20:00:42

kapior 发表于 2025-1-23 16:18
上交还得加把劲啊。西交给我同还了个校长,还挺勤奋的,这情分已经满了。 ...

人苦不知足。
上交不是把根都挖给同济了?
老钱学的专业都可以说在同济吧。

kapior 发表于 2025-1-24 17:11:40

U1S1,吴部长是清华科班出身,看不出是什么交大子弟。在其同济校长任上和交大没有任何的互动,甚至都没有一起开过什么会(实际上是那时交大根本不想带同济玩)。吴那时人脉很有限,眼看着同济迟迟进不了985只能干着急。转机是,后来吴生了大病,三次呼吸骤停,所有人都估计撑不过去了,上边派人来看望。吴一直念叨最大的愿望就是请求要加入985。上边不忍,最后同意了。不过最后吴居然也挺过来了,大概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whoknowsname 发表于 2025-1-25 11:26:27

kapior 发表于 2025-1-24 17:11
U1S1,吴部长是清华科班出身,看不出是什么交大子弟。在其同济校长任上和交大没有任何的互动,甚至都没有一 ...

WQD对同济可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lol

春华秋实 发表于 2025-1-25 12:09:16

查一下史实。叶雪安1937年回同济大学测量系,坚持到李庄任系主任教务长,1939年请他的挚友王之卓,夏坚白(两人从柏林大学博士回国)兼职同济大学教职。王之卓多次说:没有叶的坚持,测绘系办不下去。李德仁总结武测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历史,也是说从同济大学测量系算起50多年,这个实验室是我们大家的……

kapior 发表于 2025-1-27 02:25:42

测量界有”前四杰“、”后四杰“之说,不过也不算盛行。叶雪安先生辈分比“前四杰”还略高,为中国大地测量学界一代宗师。著名的世界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专门介绍当年同济大学测量系的内容,说到中国的测量高教史,唯一提到的一个人,就是叶雪安先生。叶先生的院士门生都快能组成一个足球队了,包括陈俊勇、许泽厚、宁津生、李德仁、刘先林、张祖勋、刘经南等等。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2-3 16:28:21

cadi 发表于 2025-1-23 08:55
楼主去补补校史吧,50年哪来的上海交通大学?只有交通大学!

确实,50年代初之前的正式名称应是“交通大学”,不是“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都是“交通大学”的继承者,且如果把西交和上交作为一个学校,这个交大很可能不会是拆分重组的失意者(得到比失去多?),不能列入名单,当时列入名单就是用在原地上海办学的”上海交通大学“代替了”交通大学“,确实明显不准确,请西交校友勿怪。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2-3 16:33:37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2-3 16:28
确实,50年代初之前的正式名称应是“交通大学”,不是“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都是 ...

不仅是院系学科实质意义上的继承者,而且是这里标题所言名称上的继承者,即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都是原交通大学的名称继承者。

cadi 发表于 2025-2-5 10:46:40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2-3 16:28
确实,50年代初之前的正式名称应是“交通大学”,不是“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都是 ...

院系大调整,原有的国立或公立大学绝大部分都是入不敷出(京校除外),毕竟那么多的新大学不是凭空出来的,都是靠现有的大学输血以及解散的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补充。交大也不例外,最终肯定是入不敷出。当然,交大最大的损失是西迁分校。

南高师 发表于 2025-2-10 12:51:50

基本史实都不尊重,还来搞投票。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2-10 15:06:14

南高师 发表于 2025-2-10 12:51
基本史实都不尊重,还来搞投票。

请具体指出。

南高师 发表于 2025-2-10 20:46:54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2-10 15:06
请具体指出。

1952年,有东南大学参与院系调整?把东南放在这个名单里面不严谨。
现在的东南大学叫南京工学院,它是院系调整的产物而不是母体。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2-10 23:17:43

本帖最后由 山海城工 于 2025-2-10 23:26 编辑

南高师 发表于 2025-2-10 20:46
1952年,有东南大学参与院系调整?把东南放在这个名单里面不严谨。
现在的东南大学叫南京工学院,它是院 ...
在1952年院系调整开始时,只有南京大学,没有东南大学,这是事实。但本投票是以现在的校名作为基准的(”按照现在的院校名称“),并对照1952年调整以前的历史名称,包括1952年当时或1952年前的历史名称,1952年前南京大学曾经叫过东南大学(1920年代)。今天的东南大学,以前的南京工学院,实质上也是1952年前的南京大学(或历史上曾叫过的”东南大学“)工学部分的继承者。

南高师 发表于 2025-2-12 14:17:29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2-10 23:17
在1952年院系调整开始时,只有南京大学,没有东南大学,这是事实。但本投票是以现在的校名作为基准的(” ...

你这说法不妥。
比如,西交、上交的两交分立是有国务院文件的,南大、南工没有。官方表述中,南工只是1952年成立的一批工学院之一,而公认中央大学是南京大学的前身,你可以看这么多年的人民日报等权威报道。
按照你的逻辑,华南理工也可以和中山大学并列为几大母校了。
此外,南京大学的曾用名多了,除了国立东南大学还有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所以,你的这个表述是有问题的。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按照现在的院校名称,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初的院系拆分重组中,当时最失意的院校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