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wv 发表于 2025-2-14 15:43:35

有机所换届!

上海有机所换届,胡金波回炉, 唐勇游书力卸任

胡金波院士增选buff叠加启动!
游书力卸任,各校挖掘机启动!

yyyy 发表于 2025-2-14 15:54:53

很神奇,都说去挖有机所,但他反而挖了几个,大家在干嘛?
2023年,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新增2位杰青,2位优青,2位海外知名高校教授和2位杰青全职到岗。2024年,我们们深化国重重组举措落地,先进氟氮材料和金属有机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复,顺利完成3个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年内新增4位、引进2位杰青,新增4位国内和海外优青

beta756 发表于 2025-2-14 16:25:50

yyyy 发表于 2025-2-14 15:54
很神奇,都说去挖有机所,但他反而挖了几个,大家在干嘛?
2023年,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新增2位杰青,2 ...

有机所历史上基本上没有外流的人才

vwv 发表于 2025-2-14 16:33:28

beta756 发表于 2025-2-14 16:25
有机所历史上基本上没有外流的人才

平台的好处
近五年,四大所里面,有机所最猛,化学所已经有点乏力了,物化和应化感觉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某些增量还不如理化所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2-14 16:39:50

yyyy 发表于 2025-2-14 17:16:39

vwv 发表于 2025-2-14 16:33
平台的好处
近五年,四大所里面,有机所最猛,化学所已经有点乏力了,物化和应化感觉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

还行吧,化学所毕竟在北京,杰青1年5个都正常,国重雷打不动的3个,再加1个国家研究中心
大连化物所目前全重2独建+2共建,2年5杰青,3年8优青
长春应化所目前3个国重,同样2年5杰青,3年8优青
只是说相比于有机所落后了一些,但毕竟底子厚,理化所规模相比之下还是太小了

麦克斯韦 发表于 2025-2-14 17:32:56

比较奇怪,胡所长和书记都当了,却没有给游安排个职务

yyyy 发表于 2025-2-14 17:41:11

麦克斯韦 发表于 2025-2-14 17:32
比较奇怪,胡所长和书记都当了,却没有给游安排个职务

他不想做行政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2-14 17:43:10

胡金波还是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2-14 17:46:44

胡金波:杭州大学化学系1994届本科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2-14 17:47:36

胡金波首次提出亲核氟烷基化反应中的“负氟效应”概念,多次被中国国内外同行用于解释和预测氟化学反应,“负氟效应”概念被收入《中级有机化学》教科书;围绕对“负氟效应”调控,发展了多个原创性试剂,被中国国内外同行成功使用超过150次(包括被Pfizer公司成功用于药物合成中),其中两个试剂被中国国内外同行广泛称为“胡试剂(Hu Reagent)”;在二氟甲基化反应、二氟卡宾化学、含氟砜和亚砜亚胺化学、氟烯基化反应、氟碳链延长反应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围绕氟效应研究,首次成功在氟化学研究领域,把氟烷基化、氟烯基化、氟化三大类反应建立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并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带领团队开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特种含氟材料的研制,利用所发展的新型锂同位素萃取剂材料,首次采用有机萃取法对锂同位素进行高丰度富集分离,锂-7同位素的丰度高于99.99%,为中国第四代先进核能钍基熔盐堆的发展提供了关键同位素材料的制备技术。

beta756 发表于 2025-2-14 17:53:20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2-14 17:43
胡金波还是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

上海药物所、上海生科院、上海分院,同一个级别,局级;以前上海研究所谁都不服谁,后来恒哥来上海当上海分院的院长才把上海的各个研究所收拾贴贴服服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2-14 17:56:46

胡金波:
2007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获英国皇家化学会氟化学奖 ,2012年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2012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2022年获美国化学会氟化学创造性工作奖。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2-14 17:58:52

2021年9月27日,美国化学会出版的《化学和工程新闻》周刊(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公布了2022年美国化学会各类奖项的获奖人名单。

浙大校友胡金波获得“美国化学会氟化学创造性工作奖(ACS Award for Creative Work in Fluorine Chemistry)”, 成为该奖项的第51位获奖者,也是该奖项设立半个世纪以来的首位华人获奖者。




beta756 发表于 2025-2-14 18:37:33

胡水平够院士了,不过氟化学已经有卿凤陵院士了,估计10年内院士都没有戏了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2-14 23:00:37

yyyy 发表于 2025-2-14 15:54
很神奇,都说去挖有机所,但他反而挖了几个,大家在干嘛?
2023年,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新增2位杰青,2 ...

为啥有机所人才吸引这么强呢?就是平台好?团队牛,有大腿抱吗?
按道理,有机所生源不可能强于清北复交,薪资待遇中科院也不会超过大学。不过中科院的科研funding补助启动资金啥的,一般都比大学多个50%以上。

jiamianlushi 发表于 2025-2-14 23:03:54

胡院士没戏了

yyyy 发表于 2025-2-14 23:45:50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2-14 23:00
为啥有机所人才吸引这么强呢?就是平台好?团队牛,有大腿抱吗?
按道理,有机所生源不可能强于清北复交 ...

这确实是个疑问,几乎所有研究所都是人才外流,很少有挖别人杰青>自己所流失杰青的。
但都到杰青这种层次了,很难说有什么特别大的吸引吧。
软件所能用全重主任把陈海波挖过来,但有机所又不可能那么多萝卜坑给这些外面来的杰青。你说上院士呢,有机所这种地方,院士候选人排着队都多少个,还不如就留在本校。物理所丁洪排了多少年了都,22年跳槽到上交,23年就上院士了。有机所这边倒是独一份,一堆人往这个卷中卷地来卷,神奇。

yyyy 发表于 2025-2-15 00:09:35

本帖最后由 yyyy 于 2025-2-15 00:11 编辑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2-14 23:00
为啥有机所人才吸引这么强呢?就是平台好?团队牛,有大腿抱吗?
按道理,有机所生源不可能强于清北复交 ...
说到生源,我觉得可能影响没有那么那么大?

中科院一届硕士应该在1w多人的样子,保研(硕士+直博)的学生在一半左右,全部一百多个所推免生源水平985率和双一流率在48%和88%左右,差不多是东南、南开的水平(无意引战,数据细节可以知乎和xhs搜),而且京沪所的生源只会更好,并且几乎全部只收推免。所以他的生源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有机所的生源水平肯定是比不上复交的,但也算是华五以下第一档了。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这种学科真的很需要到清北复交浙层次的生源吗?并不是看不起化学,以前我们所上课的时候,上课的老师都是杰青(有3-4个都是双非出生的)来讲课,每个杰青都或多或少都提到过,又不是理论数学/物理这种真需要极高天赋的学科,一个耐得住性子堆实验的卷王可能更适合中科院的培养体系?

中科院这边双非出生的优青,甚至杰青我相信数量肯定是不少的,这也显示出和高校一个很大的不同,来中科院读书的或多或少都是想走科研路的,而高校可选择的路太多了。所以,真到了收学生的时候,你985去复交和211来有机所,大概率是后面那个更想做科研,更愿意去卷一些。而后者显然是中科院更喜欢的学生。

所以这个生源对有机所来说,至少在中科院这个体系中,我觉得是真够用了。

密苏里尼 发表于 2025-2-15 00:13:13

本帖最后由 密苏里尼 于 2025-2-15 00:20 编辑

yyyy 发表于 2025-2-15 00:09
说到生源,我觉得可能影响没有那么那么大?

中科院一届硕士应该在1w多人的样子,保研(硕士+直博)的学生 ...
浙化学研究生生源肯定比不上有机所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2-15 01:13:34

密苏里尼 发表于 2025-2-15 00:13
浙化学研究生生源肯定比不上有机所

去tm有机所的那都是献身科研的卷王,我是干不了一点。我纯粹趣味性科研;P自己开心就好

beta756 发表于 2025-2-15 11:10:42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2-14 23:00
为啥有机所人才吸引这么强呢?就是平台好?团队牛,有大腿抱吗?
按道理,有机所生源不可能强于清北复交 ...

有机所传统就是搞科研,比较公平,公正,比如30年前研究生毕业标准就是看工作量、有没有学术价值,而不是看论文,你发了好几篇文章搞不好要延迟,一篇文章没有发反而正常毕业;
毕业答辩是统一答辩,所里统一安排,答辩委员所内部和外部各一半,而且全程公开,任何人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去听而且可以提问题,有些时候评委没有问题下面的观众反而问题一个接一个;科技部副部长、所长、院士的博士生照样被评委判断需要延迟毕业;
答辩委员会成员经常故意安排为导师的竞争对手,确保对学生不放水;
研究所每年PI公开汇报评比,任何人都可以去听和提问题,院士和所长是评委,他们不参加评比但是也需要汇报;
这些政策和措施是40年前就这样了

ecosong 发表于 2025-2-15 11:38:10

yyyy 发表于 2025-2-15 00:09
说到生源,我觉得可能影响没有那么那么大?

中科院一届硕士应该在1w多人的样子,保研(硕士+直博)的学生 ...

是的,中9级别生源搞化学、生物类研究足够了,比如饶毅老师,恐怕还没到这个水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机所换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