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6位校友获得2025年斯隆研究奖(目前均在美国顶尖高校发展)
本帖最后由 flash 于 2025-2-21 17:06 编辑近日,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25年获得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的学者名单,共计有126位学者当选,其中有6位北大校友。他们分别是:数学科学学院2009级本科校友李超、数学科学学院2009级本科校友潘略、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校友梅松、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校友连宸、数学科学学院2005级本科校友位学鑫、物理学院2007级本科校友范琳然。
自2019年起,北京大学连续7年有校友入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大学已有42位校友获得斯隆奖,高居中国高校榜首。
李超,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2009—201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致力于几何分析领域的前沿研究,尤其在极小曲面理论、正标量曲率流形的拓扑分类及高维流形刚性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在Acta Mathematica、Annals of Mathematics、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等顶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梅松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系与电气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系双聘助理教授。2010—201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取得学士学位;2020年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Andrea Montanari教授。研究以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为核心,横跨统计学、机器学习、计算机科学及统计物理学的交叉领域,尤其关注生成模型(如语言模型、扩散模型)的理论基础、深度学习的优化动力学、强化学习的样本效率以及高维统计推断与量子机器学习算法。研究论文曾获谷歌研究学者奖和亚马逊研究奖等。
潘略,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2009—201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8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之后回到普林斯顿大学加入数学系。研究方向聚焦于代数数论,特别是p进朗兰兹纲领方向,研究领域包括同调、伽罗瓦和巴拿赫表示、剩余类以及不可约表示等。
位学鑫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神经科学系助理教授。2005—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曾获Louis B. Flexner神经科学优秀论文奖。在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神经科学中心和统计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聚焦于计算神经科学、感知与认知机制、脑科学与AI双向启发等,在Nature Neuroscience、PNAS、NeurIPS等顶刊/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
范琳然,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钱德拉家族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2007—201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7年于耶鲁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018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8月加入亚利桑那大学怀恩特光学科学学院担任助理教授,2023年8月加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钱德拉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任教。研究兴趣集中在新型集成器件和材料混合系统中光子、超导电路、电子自旋和声波在量子水平上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连宸,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助理教授。2010—201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经济学与数学双学士学位,2020年获MIT经济学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与金融学的交叉领域,致力于探索经济政策、市场预期与个体决策的复杂互动。在顶级期刊Econometric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等发表论文20余篇。
pku的海外学术实力很强大,将来引进回北大,大有可为 北大人满为患了,还是支援国内的兄弟单位吧 5个数院的,太牛了 42这个不完全统计是肯定不对的
到2009年就已经有36个了,加上今年的刚好42 总共94吧 爱荷 发表于 2025-2-21 17:29
总共94吧
摘录自新闻网,可能42算的是近年的 北大数学系!
象哥,牛逼大了
:@ 北大数学校友出大奖得主概率很大,期待! flash 发表于 2025-2-21 17:31
摘录自新闻网,可能42算的是近年的
来自百度汇总
2025年斯隆奖校友排名如下:
北京大学:91人
清华大学:63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9人
复旦大学:26人
南京大学:22人
浙江大学:13人
武汉大学:7人
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6人
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4人
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3人 垄断招生的结果,数学是和生源(智力)水平关系最大的学科 斯隆研究奖被誉为诺奖风向标之一,自 1955 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以向这些“早期职业科学家和学者提供支持和认可”。截至2025年2月,已有 58 位斯隆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17位获得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72位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爱荷 发表于 2025-2-21 17:57
来自百度汇总
2025年斯隆奖校友排名如下:
百度这个数据是截止到去年的,所有数据应该加上今年。 去年北大8位,清华4位,今年北大6,清华4,北大退步了。 按照deepseek不完全统计,斯隆数学奖共有约650人获得,北大数学校友有39人获得(个别人最终转行),按斯隆奖转化菲奖概率,北大校友有一人获菲奖概率很大。 斯隆数学奖,目前每38.8人中,一人可获菲奖,北大刚好39位数学校友获奖,但是,里面 里面有小部分转行计算机、经济等。所以未来2年,北大数学菲奖校友名单基本就圈定了。 steve 发表于 2025-2-21 18:06
垄断招生的结果,数学是和生源(智力)水平关系最大的学科
算上今年,北大共97位校友获奖,出身数院的39位,还有58位其他专业的,58这个数字也领先其他学校很多,垄断招生何从谈起? 爱荷 发表于 2025-2-21 18:08
斯隆研究奖被誉为诺奖风向标之一,自 1955 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以向这些“早期职业科学家和学者提供支持 ...
58+17=75,截至2025年,共有约8,820位斯隆研究奖获奖者,75/8820=0.85%
以前一度也以为是风向标之一,看比例不是很高啊 本帖最后由 ccarl 于 2025-2-21 19:28 编辑
爱荷 发表于 2025-2-21 18:23
按照deepseek不完全统计,斯隆数学奖共有约650人获得,北大数学校友有39人获得(个别人最终转行),按斯隆 ...
chatgpt的回复:截至2025年,斯隆研究奖自1955年设立以来,每年颁发一次,涵盖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体的数学奖获奖者总人数未在公开资料中明确列出。然而,近年来,每年约有20位数学领域的青年学者获得该奖项。例如,2023年有20位数学家获奖,2024年则有21位数学家获奖。因此,估计自1955年以来,斯隆研究奖在数学领域的获奖者总数约为1,300人。
Grok3的回复:自1955年以来,斯隆研究奖在数学领域的获奖者总数大约为 1200人。这是一个基于历史趋势和合理假设的估算,因官方未提供精确的逐年学科数据,具体数字可能略有偏差。
你看看你上面2个帖子矛盾不? 斯隆奖才30年,怎么可能有8820人,今年才126人。你下帖也说了每年数学20人左右。 爱荷 发表于 2025-2-21 19:44
你看看你上面2个帖子矛盾不? 斯隆奖才30年,怎么可能有8820人,今年才126人。你下帖也说了每年数学20人左 ...
完全是copy来的,没check 我上面也有笔误,斯隆奖是逐渐扩大范围的奖项,最早学科单一,人数少,近年才基本稳定在120人年均左右。总获奖人数应该有你说的一半,4000多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