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大:复旦扩招了810人
本帖最后由 DFL 于 2025-3-8 08:06 编辑Make Dandan Great Again!
复旦概览2024:
一、师资
截至2024年8月,复旦大学专任教师3226人。其中,正高1448人,副高1273,高级职称占比84.35%。各类国家级人才859人,占比约25%。两院院士60人(含双聘),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6人。【2011年专教师2419人,两院院士35人(含双聘)】
二、本科招生
2024年度本科生招生共计录取3773人,比2023年多招110人【比2011年多招810人】。其中,高考统招录取1895人,通过综合评价录取805人,“强基计划”288人,外语类保送生77人,优秀运动员保送4人,高水平运动队13人。此外,还招收民族生(疆藏)61人,港澳台生93人。2024级学生中,农村学生占比17.2%,少数民族占比9%。男、女生比例为153:100。【2011年复旦本科2963人,男、女生比例为50.15:49.85】
本科毕业生深造率,2024届74.7%。【2011届53%】
三、校园及设备
2024年,学校占地面积约237.7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6.19万平方米。【2012年土地面积 237.2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153.66平方米,12年间新增大楼100万平米,不包括在建未建成的。】
2024年,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956598.25万元,其中2024年当年新增186065.11万元,新增占比达24.15%。【2011 年底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价值 214966 万元,其中当年新增2.92 亿元】
四、办学经费和科研经费
2024年度决算未出,2023年度决算合计183亿元,其中收入109.2亿元,支出128.2亿元。同期,清华总计414,收入262,支出253;浙大总计314,收入185.6,支出174;上交总计291,收入186.3,支出206;北大总计260,收入157,支出167,哈工大总计181,收入114,支出107。【2011年,复旦决算收入45.23亿元,支出43.74亿元】
2024年,复旦科研经费首次超过60亿元(上交79亿元,浙大81亿元,清华2020年74.4亿元),【2011年,复旦10.8亿,清华37.6亿,浙大28.2亿,上交21亿,北大北航西北工大北理工哈工大在16-20亿之间】。
2018年以来,复旦承担6项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立项经费逾20亿元,其中“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是上海市首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并发起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
五、科研平台
国家级科研平台:
1、上海数学中心,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上海市
2、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科技部
3、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集成电路,工信部
4、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3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医学攻关),国家发改委
5、国家医学中心:4个(儿童,神经,传染病,综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
6、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老年疾病,放射与治疗),科技部
7、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5个(集成芯片与系统,复杂性状的遗传调控,脑功能与脑疾病,应用表面物理,聚合物分子工程),科技部
8、国家工程实验室:治疗性疫苗,科技部
9、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科技部
10、集成攻关大平台:新一代集成电路技术,教育部
11、前沿科学中心:脑科学,教育部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6个,自然基金委
13、另有省部级基地150余个,包括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部委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0多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63个以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10个。
六、评估第五轮:
A+:12个(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文、中国史、哲学)
A:1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统计学、生态学,临床医学、药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学)
A-:8个(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法学、外文、世界史,中西医结合、护理学)
A-以下:4个(信息与通信工程/第四轮是全校最后一名唯一的C,第五轮B+;力学,光学工程,考古学) 复旦印象中男女比例一直是1:1,现在竟然1.5:1了,扩招大力出奇迹 多了点啊。 复旦的本科招生规模快赶上我交了 吓死 某些已经招6000多的高校可别再扩招了 复旦喜欢搞自主招生,按高考来的话招进来全是女生 北大复旦都有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女校 旦旦的动作幅度这么大,没想到!
小女生,劲不小
:@ 复旦大学除了计算机、微电子、临床,还有能学的热门专业吗? imperialpc 发表于 2025-3-7 13:49
复旦喜欢搞自主招生,按高考来的话招进来全是女生
反了吧,自招女生偏多,高考招的男多 华5最后都会向Z大6K 招生量看齐 congyun 发表于 2025-3-7 14:14
华5最后都会向Z大6K 招生量看齐
不可能,没有一所超过5000 congyun 发表于 2025-3-7 14:14
华5最后都会向Z大6K 招生量看齐
除了浙大科大,其他高校的本科招生规模都在4000左右 一年差2K本科,10年差2万,20年就差了4万,累积就是巨大差距 生均经费也要赶上。别一届招6000人,一看经费还是100亿出头。 congyun 发表于 2025-3-7 16:44
一年差2K本科,10年差2万,20年就差了4万,累积就是巨大差距
每年多了2k的中等985生源,会稀释头部高校声誉的 nankaiqiguan 发表于 2025-3-7 13:56
复旦大学除了计算机、微电子、临床,还有能学的热门专业吗?
经管、法律、数学、物理、口腔,材料现在也不坑吧。 有点好奇这次的两万多扩招会怎么分配,是招的多得需要扩的多,还是招的少的需要扩的多? 文理工医交叉学科比例是1:1:1:1:1, 据复旦校长的报告。这个改变确实很大。完全摆脱了文理大学的历史定位。 SanyouBio 发表于 2025-3-7 19:22
文理工医交叉学科比例是1:1:1:1:1, 据复旦校长的报告。这个改变确实很大。完全摆脱了文理大学的历史定 ...
2011到2024年,本科学生扩招810人,专任教师增加807人,男女新生比例从1:1到1.5:1。接下来文科再缩招一些,男女比例可能2:1,有朝一日复旦男生也要缺本校女盆友了 我记得我上学那几年,招2800左右,考上太不容易了 nankaiqiguan 发表于 2025-3-7 13:56
复旦大学除了计算机、微电子、临床,还有能学的热门专业吗?
数学,经济,金融,管理,新闻,要说热门新建的工学院都是智能、计算啥的,离不开算法、数学 DFL 发表于 2025-3-8 08:12
数学,经济,金融,管理,新闻,要说热门新建的工学院都是智能、计算啥的,离不开算法、数学 ...
新闻。。。就是张雪峰口中孩子要选新闻专业,我就把他打晕。
八月风雨无阻 发表于 2025-3-8 08:20
新闻。。。就是张雪峰口中孩子要选新闻专业,我就把他打晕。
张雪峰是谁,新闻要有好的出口,很多专业要读有些学校才行,对大多数其他学校都不适用。比如新闻,复旦人大好找工作,除了京沪,其他地方也出不少台长、社长、总编、院长。数学除了头部几所高校,其他的毕业只能当中小学老师。法学就业老大难,但京沪和几所专业院校普遍还可以。 DFL 发表于 2025-3-8 08:32
张雪峰是谁,新闻要有好的出口,很多专业要读有些学校才行,对大多数其他学校都不适用。比如新闻,复旦人 ...
考虑的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们。你说的这些对四年以后的大学生有啥帮助?看看就业吧! 本帖最后由 DFL 于 2025-3-8 10:38 编辑
SanyouBio 发表于 2025-3-8 09:26
考虑的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们。你说的这些对四年以后的大学生有啥帮助?看看就业吧! ...
看了下就业,本科毕业66%深造,34%直接工作,虽然深造比例低于全校平均水平,但在文科类还算不错了,毕竟理工科平均80%以上深造率就是被文科拉低的,就业单位上面也有。当然,经管类深造比例很高,经济学院86%,管理学院84%继续深造,每个学院都有两三百人。
SanyouBio 发表于 2025-3-8 09:26
考虑的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们。你说的这些对四年以后的大学生有啥帮助?看看就业吧! ...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去向:
想问一下信息与通信工程不是有一个院士吗,怎么学科评估这么低。而且成为院士也很久了,这个学科现在发展的怎么样 录取3773人,跟后面列的加起来对不上啊,还有啥遗漏的招生形式? 录取3773人,跟后面列的加起来对不上啊,还有啥遗漏的招生形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