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汉合流 发表于 2025-3-10 00:54:37

浙江大学物理系创始人张绍忠

讲国立东南要先讲南高,两者传承一致,相当于国立东南是完全大学版,所有系科授予学士学位


1928年,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成立,开设物理学门,1929年改称物理学系。张绍忠担任系主任。

1935年,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擅自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拨给物理系购置仪器设备的外汇专款挪作他用,物理系教师及多数学生愤然离校,到其他大学执教或转学。

1936年4月,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物理系师生重返浙大,张绍忠仍担任系主任。

1937年,物理系随浙江大学西迁,长途跋涉五千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湄潭遵义、湄潭艰苦办学。期间由何增禄、王淦昌担任系主任。


张绍忠,字荩谋。1896年11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以教书为生。9岁丧父,12岁丧母。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15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为南京大学),1919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一年。他自幼目睹贫穷落后的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内心十分愤慨,渴望国家富强。临毕业前,他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下,坚定了他走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的道路。1920年,他考取留美公费生。192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24年在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之后继续在哈佛大学从事高压物理研究。在哈佛大学期间,他被选为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主席,组织了不少爱国活动。


张绍忠(1896—1947年),物理学家、教育家。曾对高压下液体的介电常数作了深入研究。回国后毕生献身于我国教育事业。1915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为南京大学),1919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一年。创建了浙江大学物理系,为该校开展物理学实验和研究奠定了基础。协助竺可桢校长率领全校师生员工“西迁”,为倡导和发扬“求是”校风,将浙江大学发展成为国内著名大学之一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国物理学会早期领导人之一

张绍忠,字荩谋。1896年11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以教书为生。9岁丧父,12岁丧母。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915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为南京大学),1919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一年。他自幼目睹贫穷落后的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内心十分愤慨,渴望国家富强。临毕业前,他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下,坚定了他走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的道路。1920年,他考取留美公费生。1922年在芝加哥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24年在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之后继续在哈佛大学从事高压物理研究。在哈佛大学期间,他被选为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主席,组织了不少爱国活动。
浙江大学
1927年回国,先后任厦门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和浙江大学教授、系主任,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副院长、教务长等职,并曾代理浙江大学校长。
抗战期间,他先后兼任浙江大学特种教育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协助竺可桢校长,克服重重困难,完成迁校任务。
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张绍忠因积劳成疾,于1947年7月28日病逝于杭州。

办学经历
张绍忠回国后,考虑到当时在中国从事物理学的人还很少,还没有形成一支队伍,更缺乏实验条件,他认识到当务之急是培养物理学人才和进行实验室建设。他先应胡刚复之邀赴厦门大学任教授兼系主任。1928年,又应蔡元培之请到浙江大学创建物理系,校长邵裴子聘他为教授兼系主任,不久又兼任文理学院副院长。他从厦门大学物理系邀请朱福炘助教和金学煊技工,于是,一位教授、一位助教、一位技工3个人撑起了最初浙江大学的物理系。当年就招收新生,开设了一年级全部物理课程和实验。为办好物理系,张绍忠狠抓师资、图书和实验室的建设,在短短四、五年中,先后聘请了王守竟、束星北、徐红铣、何增禄、郦堃厚、郑衍芬等教授,还聘请了顾功叙、吴学蔺、吴健雄等为助教,从而形成了较强的师资阵容。同时经他多方努力,争取到购置图书和仪器设备的大笔经费。对实验室的建设,他完全支持何增禄的指导思想:钱不够时宁可少买仪器,首先要购置车床等工具设备,以便自行设计、制造与修理所需的仪器和教具。他和何增禄不但精心指导实验,而且亲自设计制作仪器、教具。当时中国贫穷落后,任何仪器甚至某些工具零件都要到国外购买,价格昂贵,一只壁装电流计的架子就要近10美元。他们自己动手不仅制造了壁装电流计架子及其他仪器,还制造了精密的多级水银扩散真空泵及油泵等设备。这样不仅节约了大量经费,充实了实验设备,同时还锻炼和培养了人才。通过全系教工的艰辛创业,浙江大学物理系在短短的几年里,在他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成长起来,成为当时全国不多的几个实验条件比较好的物理系之一。

教学经历
张绍忠十分重视基础课的教学,他亲自讲授一年级普通物理课。在教学中态度认真严肃,每次讲课,讲桌上的演示仪器必定按照使用次序放得整整齐齐,联结电路的导线不准交叉杂乱,过长的导线都绕成螺旋形,使长短合适,便于学生一目了然。同时,对学生的基本训练也有严格的要求,凡是指定的习题作业、实验报告,都要求演算准确,文字通顺,做到规范化,否则就要退回重做。

科学研究
张绍忠对科学研究也非常重视。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学术气氛始终很浓厚,几乎从一开始就在高年级开设文献报告会,每周一次,由四年级学生和教师轮流作报告,并进行讨论,使高年级同学和教师能及时掌握物理学前沿的动态。他还请教授们为学生开设一系列选修课,以达到开拓视野、提高研究能力的目的。张绍忠本人也开设了物理讨论课。在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物理系不但坚持上课、做实验,而且坚持科学研究,还举办了多次中国物理学会年会的贵州区分会场活动。1943年的会议即由张绍忠主持。每次年会都有一二十篇学术论文报告,显示出当年浓厚的学术气氛和丰硕的成果。

科学普及
张绍忠还很重视科学普及工作,早年曾积极参加中国科学社的活动。在抗战后期,美军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后,尽管忙于浙江大学由贵州迁回杭州的各种事务,在遵义还多次去部队等单位作有关原子能和原子弹的科学普及报告,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原子弹的原理、威力和在战争中的作用。
张绍忠是中国物理学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2年8月中国物理学会在北平召开成立大会,张绍忠曾先后担任评议员(相当于常务理事)、会计(学会的4名领导人之一)、《物理学报》编辑委员、物理教学委员会副主任、监事等职。他为中国物理学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蒙泰诺 发表于 2025-3-10 23:01:28

老国立浙江大学的理科是最强的,结果整个被复旦抱走了

逍遥客33 发表于 2025-3-10 23:28:01

竺可桢校长最大的功绩是锻造了浙大的精神。因此,即使被拆分,还是能崛起。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3-11 07:16:20

这位先生,以前真没听过,孤陋寡闻了,浙大多闻胡刚复、王淦昌、束星北等,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3-11 07:17:37

王守竞曾是北大物理系主任,后来去过浙大啊,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3-11 07:22:52

张绍忠先生,和叶企孙、吴有训是一代学人,和吴有训同为东大校友,和叶企孙同为哈佛校友,

菲吉珀里 发表于 2025-3-11 08:10:47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3-11 07:17
王守竞曾是北大物理系主任,后来去过浙大啊,

王守竞:1929年夏,王守竞学成归国,受聘担任浙江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两年后又北上担任北京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调离原因:网大之前曾有帖子介绍。
王守竞在量子力学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他的多原子分子非对称转动谱能级公式被后人称为“王氏公式”,被大学物理教科书所引用。

iaoun2001 发表于 2025-3-11 09:24:18

郭任远就是第一个被驱逐的浙大校长

标头甲 发表于 2025-3-11 12:17:43

张的墓在万松书院内,进大门右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大学物理系创始人张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