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数学系早期也主要是国立东南大学去的教授包括陈省身的硕士生导师
大学四年级,陈省身开始有了自己明确的努力方向。他闻知清华大学理科研究所算学部招收研究生,三年毕业后授予硕士学位,成绩优异者可派送出国二年。于是,他和吴大任经多次商讨一起报考了清华,并且都被录取了。
那时,清华经费充裕,一片兴旺气象。数学系主任是熊庆来,教授有孙光远、杨武之(杨振宁的父亲),还有后来成为陈省身岳父的郑桐苏等:教员有周鸿经、唐培经。清华数学系吸引了许多像华罗庚、许宝?J、柯召一样的青年才俊。1930年秋季,陈省身到清华时,才知道只有他一人报到,数学系决定把研究院迟办一年,先聘陈省身作一年助教。
陈省身去清华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想跟孙光远做一点研究。孙光远是芝加哥大学的博士,专攻“投影微分几何学”。孙光远天真率直,陈省身与之相处甚欢。1932年,在孙的指导下,陈省身在清华发表了第一篇有关“投微”的研究论文。以后,又继续写了两篇这方面的论文,都发表在日本东北大学主办的数学杂志上。陈省身在他的指导下,用了许多时间研究投影微分几何
孙鎕(1900—1979),后来改名为孙光远,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留校任助教,192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1927年获博士学位,192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数学大师陈省身的硕士导师,1933年起任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后,继续任数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他是中国微分几何与数理逻辑的先行研究者。
熊庆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又推荐了华罗庚
创办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数学专业,熊庆来任系主任
熊教授在南高师建立了现代意义下的算学系。作为学校文理科八系之一,算学系开始发展壮大。到了东南大学时代,数学教授还有何鲁、段子燮(1890-1969)、周家树、钱宝琮(1892-1974)等,但数学史家钱宝琮只待了一年。这时东大的毕业生有胡坤陞(1901-1959)、余介石(1901-1968)、唐培经(1903-1988)、周鸿经(1902-1957)、陈传璋(1903-1989)等未来的知名数学家。但由于历时较长的“易长风潮”,一批教授离校他就。尤其是新建的清华大学从中渔利,网罗了熊庆来等一代名师
周鸿经1922年入东南大学,毕业后在厦门 大 学、南 京中学、清华大学执教
唐培经
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1923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即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就读于数学系,1927年毕业。
毕业后任教于上海光华大学附中。1928年任金坛中学校长。1929年至1934年任教于北京清华大学数学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