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师资聘用改革的精髓在此
本帖最后由 舵手 于 2025-3-11 08:28 编辑复旦全校任何学科点教师,师资存量都是自然自动淘汰;增量才是长聘改革的重点所在。
分为四大档:长聘特聘教授(年薪70万+)、长聘教授(年薪60万)、长聘副教授(50万)、助理教授/准聘副教授A、B岗(40万)
助理教授/准聘副教授一进校就是博导,有一次晋升长聘副教授岗位的机会,有2次晋升长聘教授岗位的机会
2030年,有40%的教师进入长聘制,2035年,有75%的教师进入长聘制。
[年薪似乎不包括绩效]
文科现有正式教师没有人会下岗,除了签有非升即走合同的青椒们 文科正式教师不会被裁撤 舵手 发表于 2025-3-11 08:24
文科现有正式教师没有人会下岗,除了签有非升即走合同的青椒们
带编的应该没事了,青椒蛮惨的,这帮文科博士不做老师难道去考公务员? 这个薪资在当下已经谈不上竞争力了,可是也很无奈 文科这个薪资绝对算高的了 lievenb 发表于 2025-3-11 09:50
这个薪资在当下已经谈不上竞争力了,可是也很无奈
如果能打能卷,算上教学科研绩效,还是在万人同行之上 精髓在于:不可能通过增加理工医的师资数量降低文科的比重,所以才大力强调人事改革。(如果可以在不减损文科的前提下增加理工医,那就不会强调人事,而是强调学科结构)因此,就是压缩文科。“你必须是最优秀的”,所以没上岸的文科青椒赶紧走人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3-11 10:25
精髓在于:不可能通过增加理工医的师资数量降低文科的比重,所以才大力强调人事改革。(如果可以在不减损文 ...
精髓:不只是针对文科,而是全校铺开,文理医工一视同仁:同一个标准,同一个门槛,同一个制度 本帖最后由 yz123 于 2025-3-11 10:45 编辑
舵手 发表于 2025-3-11 10:35
精髓:不只是针对文科,而是全校铺开,文理医工一视同仁:同一个标准,同一个门槛,同一个制度 ...
同一个标准根本不可能,文科要是按理工科的标准,得裁员80%, 如果文科和理工科收入也一样,比较困难,因为文科为学校创收比较少。
老师申请到的项目学校都是有抽成的,也就是管理费,这一部分钱可以给老师发工资。
还有就是学费,老师的项目会为研究生支付学费,学费收入也会转化为教师工资。所以现在上海的专硕学费一年都三万多。
舵手 发表于 2025-3-11 10:35
精髓:不只是针对文科,而是全校铺开,文理医工一视同仁:同一个标准,同一个门槛,同一个制度 ...
你没吃透金校长的讲话精神,他在访谈中火力集中文科,尤其是文科师资38.8%,这暗示还不够明白吗?:lol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3-11 10:45
你没吃透金校长的讲话精神,他在访谈中火力集中文科,尤其是文科师资38.8%,这暗示还不够明白吗? ...
多把年轻人赶出去吧,我交优先面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11 10:48
多把年轻人赶出去吧,我交优先面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你交他浙都文科饥渴,吃吧:lol
然后快进到浙大损农补文。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3-11 10:52
你交他浙都文科饥渴,吃吧
然后快进到浙大损农补文。
他浙都是直接挖文科大长江这个级别的,我交人文学科还很弱小,更看重有潜力的年轻人 墨哲庚 发表于 2025-3-11 10:45
你没吃透金校长的讲话精神,他在访谈中火力集中文科,尤其是文科师资38.8%,这暗示还不够明白吗? ...
文科存量正式师资不动,与理工医存量一样 yz123 发表于 2025-3-11 10:42
同一个标准根本不可能,文科要是按理工科的标准,得裁员80%, 如果文科和理工科收入也一样,比较困难,因 ...
指的是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达到该学科长聘的准入标准,且都只有1-2次晋升机会 坐久了,
的确应该挪动挪动身子
换换姿势
才会更健康。 人文社科类学科要是这么搞,人心就散了!
自古以来改革都是增量改革容易、存量改革就是革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