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科院校很早就开始布局理科,而理科院校如此后知后觉
原来的工科院校,最早如清华、浙大,50年代末就开始恢复理科,还有像华科、西交等也基本再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重视起来。而理科院校,除了搞点计算机等信息类的工科外,真正重视工科非常非常晚。。。
这是什么历史原因呢?
这有什么原因,不好搞呗
没有基础,之所以计算机好搞,那是计算机出现时间不长,不需要积累
工科基本都有专业的实验室,巨大的投资, 教学所需啊,工科高校需要理科教研室,否则高等数学、物理、力学、化学等等基础知识如何教授给工科学生? 工科需要理科的基础,所以工科院校会布局理科,理科不一定有工科的刚需,尤其是计划经济时期经费固定,现在校企合作众多再不搞工科经费差别人一大截,所以理科院校也要开始布局了 flash 发表于 2025-3-11 15:36
工科需要理科的基础,所以工科院校会布局理科,理科不一定有工科的刚需,尤其是计划经济时期经费固定,现在 ...
确实如此。只有有远见卓识和雄心壮志的校长才会考虑在理科高校战略性布局工科。 十年前中国除了华为外有什么高科技企业?头部高校不太看得上工科也是情有可原。现在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井喷了,对人才的需求巨大,所以大家都看明白了。理科院校有些后知后觉,可以批评,但我们的发展确实也快,有点始料不及地快 不同学校各有分工,大家学科布局都一样就没必要独立存在,重点建设了 那是因为工科学校发现,课越来越上不下去了,不了解理科,技术上还不如技校的适用。 实际八九十年代文理高校和工科高校科研数据差距比现在也不小
已经算自救过一次,世纪末部分地区推进的高校大合并~
从上世纪到2015年之前理科医科高校国际论文数据一直占据绝对优势
当下高校合并容易反弹有点难,开口子的时机还不成熟~ intelling 发表于 2025-3-11 15:30
这有什么原因,不好搞呗
没有基础,之所以计算机好搞,那是计算机出现时间不长,不需要积累
...
北大如果当时能把北航并掉,复旦合并上理、人大合并北理应该也都会成真,会有示范性的连锁反应~ 很显然,工科学生都要学数学物理这些基础学科,反过来理科学生不用学建筑机电 工科的理论基础还得是理科,工科只管应用,理论不突破,应用有瓶颈,理科高校大多琢磨理论精进,应用着眼较少呗,而应用能拿到更多经费,解决第一手的应用,这也是为什么工科高校比理科高校经费的原因吧,普遍现象,个例另谈 理科基本都是靠自然基金,自然基金是基金委的,往好了说叫公平,往坏了说叫大锅饭,青基 面上对985老师来说就是拿来练手的,也不苛求出啥成果。对新手比较友好。
工科靠企业特别是央企的项目和资金来输血,企业项目至少说本身目的目的不是让你来练手的,是要效益的。往好了说叫效率优先,往坏了说就是不公平。对新手不友好。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3-11 18:30
北大如果当时能把北航并掉,复旦合并上理、人大合并北理应该也都会成真,会有示范性的连锁反应~ ...
看来合并一个等级稍微低一点的一点都不亏,天津两校就没这个格局,一个都没合并成。 二师兄 发表于 2025-3-11 19:35
看来合并一个等级稍微低一点的一点都不亏,天津两校就没这个格局,一个都没合并成。 ...
天大自己该有的都有,只需合并医科。其他看工科的需要。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3-11 19:53
天大自己该有的都有,只需合并医科。其他看工科的需要。
隔壁还知道合并一个天津对外经贸学院,后面变成迎水道校区卖了几十亿。天大土地是越来越小,到处支援就没合并过,连合并的提案都没有。答应给的滨海国际医学院已经变成天津的空头支票了。 本帖最后由 kuga 于 2025-3-11 20:57 编辑
要从历史的宏观大背景去看这些变迁就一目了然。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工科优先发展,所以国家按照重点行业全覆盖的角度,遴选出了重点大学,之后又选了七五,八五重点建设15所,211首年15所等,这些学校里面,工科绝对是主流和高优先级,比如理科比较强的南开,南大一直到211工程才进入15所,文理特色的武大一直在15所之外,当然这里也有例外,比如科大这个中科院的独苗一直在里面,浙大合并前也是工科为主,但一直被屏蔽在外面,直到211才上车。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985一期。 然后,转变来了,教育主管部门开始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那么怎么衡量世界一流? 就是论文啊,只有公开的论文是大家共同的且可量化的,于是理科高校排行榜上风生水起,传统工科院校为了迎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KPI,也开始疯狂招人发论文,刷数据,于是中国高校论文井喷。再然后,转折又来了,被老美卡脖子了一把,发现论文发了一堆,其实屌用没有,有用的是把需要的东西做出来,即使论文,也是具有创新价值的搞价值论文才有意义,于是工科的地位又凸显出来了。那到今天的情况,就是工科高校科研项目优势明显,这些高校立足工科,做精致的理科就是顺水推舟的不然选择。但理科优势的高校想建设工科,壁垒就不一样了,得有实验室,得有行业影响力。远远不是你挖俩人,小投资一下发论文这么简单。所以理科见长的高校的优势就剩刷排行榜了。 二师兄 发表于 2025-3-11 20:33
隔壁还知道合并一个天津对外经贸学院,后面变成迎水道校区卖了几十亿。天大土地是越来越小,到处支援就没 ...
矮油,你天可是工科豪门大世家,还在乎那点小钱儿?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3-11 18:30
北大如果当时能把北航并掉,复旦合并上理、人大合并北理应该也都会成真,会有示范性的连锁反应~ ...
人家北大人大考虑合并北航北理工(北大大概还看不上北航吧),然后你让复旦去吃一个双非上理工?
华东理工还勉强考虑考虑。 stone1109 发表于 2025-3-11 19:10
工科的理论基础还得是理科,工科只管应用,理论不突破,应用有瓶颈,理科高校大多琢磨理论精进,应用着眼较 ...
理科高校大多琢磨理论精进……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我国理科院校似乎没精进出什么理论来 蒙泰诺 发表于 2025-3-11 21:08
人家北大人大考虑合并北航北理工(北大大概还看不上北航吧),然后你让复旦去吃一个双非上理工?
华东理 ...
你这是拿现在的上海理工对比三十年前的华东工业大学了~
30年前上海机械学院牌子不弱的,在华东地区和外地985(现在的)都可以PK一下,学科结构框架很好,科研经费也不低~
自从莫名其妙往小改了个上海理工,211被上大拿走之后就不行了。
不过上大也是难兄难弟,上工大和上科大并入上大后如泥牛入海,上大现在靠文科和艺术撑门面~
近二十年上海其他非985高校也跟中了降头一样,普遍下滑 而且当年没有什么双非之说,211到05年才关门的,
高校合并时985都一大半没定,疯狂合并为了进211985的不少~ 蒙泰诺 发表于 2025-3-11 21:08
人家北大人大考虑合并北航北理工(北大大概还看不上北航吧),然后你让复旦去吃一个双非上理工?
华东理 ...
多亏没看上。北航源自清华等校,并到北大总感觉怪怪的,很不和谐的感觉。另外就是对于高校,品牌的延续才是终极目的,三五百年之后仍然传承的高校才是赢家。有些高校百年之后注定会湮灭,再辉煌也没用。 其实文理高校布局工科时间也不短,但是和文科不同,工科(还有医科)非常讲究行业内资源和人脉,没有industry的支持,你单打独斗只能闭门造车。 工科和医科类似,不是光砸钱就能起来的。清华医学院搞了这么多年也不过如此,行业影响力几乎不够看。工科也一样。唯一的区别是医科的行业影响力体现在附属医院,而工科体现在行业合作上。 眼光和水平问题呗 eagerbeaver 发表于 2025-3-12 20:47
工科和医科类似,不是光砸钱就能起来的。清华医学院搞了这么多年也不过如此,行业影响力几乎不够看。工科也 ...
关于这点我可以举个例子。我在电力行业工作时上面批了个xxxxxx项目,一期就批了x00多万预算。电力电子这块华东地区最强的应该是浙大电气专业,结果最后找了东南大学,还不是电气,是另一个专业。原因就是拍板立项的领导是东南大学这个专业毕业的,他直接拉来了自己的大学老师,谁不服气 (别给我扯什么招投标)?
前后来了两个东大老师,带着几个研究生,来回跑了一年,挣走几百万,十几年前的几百万,横向经费,差不多抵得上复旦南大部分文科院系一年的经费了吧。
没有这些行业人脉、资源,你以为拉几个人发发论文能把工科发展起来?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3-12 16:51
你这是拿现在的上海理工对比三十年前的华东工业大学了~
30年前上海机械学院牌子不弱的,在华东地区和外地 ...
上海理工确实不行,哪怕合并华东理工都可以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3-12 16:51
你这是拿现在的上海理工对比三十年前的华东工业大学了~
30年前上海机械学院牌子不弱的,在华东地区和外地 ...
当年上海理工和上海电力学院是上海高校中的土财主,非常有钱。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