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荷 发表于 2025-3-11 23:38:31

为什么一些人要过度解读复旦的改革

本帖最后由 爱荷 于 2025-3-12 00:12 编辑

目前得到的信息只是文科招生比例从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为什么有的人要解读成辞退文科教师?

一些学校土建招生少了,老师辞退了几个?

莫名其妙。

爱荷 发表于 2025-3-11 23:48:26

一知半解,人云亦云。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12 00:09:45

我交的文科院系学生人数大约占比20%,已知我交的工科和医科生源都多于复旦,请问复旦如何转型至文科学生占比等同于上交?复旦工科再如何发展也不可能招生人数超过上交,而理科未来的就业空间有限,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复旦未来工科招生规模将大于上交。这对于复旦的生源质量和声誉,可能并不是好事,转型期一旦生源被浙大超过,那么真的再也无法掩盖全面下滑退步的事实。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12 00:12:32

另外文科招生人数减少,将影响复旦在文科领域的声誉与话语权。新的工科还没发展起来、文科又被折腾下滑,一个不小心很可能类似同济那样,工科新领域业内不认可、传统优势学科又丧失话语权,校内各种矛盾突显!

爱荷 发表于 2025-3-12 00:14:23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12 00:12
另外文科招生人数减少,将影响复旦在文科领域的声誉与话语权。新的工科还没发展起来、文科又被折腾下滑,一 ...

复旦文科话语权都是文科学生影响的?不是知名文科教授,优秀文科校友吗?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12 00:24:55

爱荷 发表于 2025-3-12 00:14
复旦文科话语权都是文科学生影响的?不是知名文科教授,优秀文科校友吗? ...

你想说是张维为之流吗?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12 00:25:49

浙大当初的教师分流是把考核不合格老师淘汰去大专,再引进优质年轻人。而不是简单的缩减规模

爱荷 发表于 2025-3-12 00:27:57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12 00:24
你想说是张维为之流吗?

这是你说的。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12 00:30:18

爱荷 发表于 2025-3-12 00:27
这是你说的。

所以张维为之流不能去除,还要缩减文科规模,那只能复旦文科只剩张维为的徒子徒孙了

爱荷 发表于 2025-3-12 00:43:55

lgyyuuki 发表于 2025-3-12 00:30
所以张维为之流不能去除,还要缩减文科规模,那只能复旦文科只剩张维为的徒子徒孙了 ...

张是豢养的工具,学界另有学界的规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一些人要过度解读复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