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17 10: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2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协办的“DeepSeek时代的公共理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DeepSeek)与公共理性的关系,从多学科角度回应新技术变革对公共理性问题提出的时代命题。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张江发表主旨报告“人工智能与公共理性”。张江教授深入阐述了人工智能与公共理性的关系。他指出,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的兴起,为公共理性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张江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定律、正态分布和贝叶斯定理等方法,对人文认知的离散化、碎片化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从而揭示文本的主流理解与公共理性认知的稳定性。他进一步提出,人工智能的算法与算力是基于人类已有的理性成果,其发展路径将与人类理性发育路径一致,并最终构建起自己的公共规则与理性。
上午的主题报告阶段,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宪、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宁、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福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员李红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邓安庆、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洪治纲、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高奇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婷珠分别发表发言。下午主题发言与讨论阶段,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王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孙国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梁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玮、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彭青龙、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军,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俊,副教授张子夏、周理乾,副研究员车群分别发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