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23 12:28:55

第二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哪些高校会有突破?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启动第二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司函〔2025〕2号)
http://www.moe.gov.cn/s78/A13/tongzhi/202502/t20250220_1179742.html
四、申报方式
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申报,每单位推荐不超过1个。地方高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单位,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所属高校以教育司(局)为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集中申报,每单位推荐1—2个。
五、申报办法
(三)请将签字盖章的纸质版《申报书》一式七份和附件材料一式两份,于2025年4月20日前(以邮戳为准)寄送至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社会科学发展与教材建设研究处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2025年2月20日

各校、各省市区都报的是什么?有消息吗?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3 12:32:56

参考哲学社科创新团队

NKU 发表于 2025-3-23 12:34:22

本帖最后由 NKU 于 2025-3-23 12:37 编辑

教育部名头贼拉多

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名单
  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  1.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  2.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  3.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舆情实验室  4.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实验室  5.南开大学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6.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  7.合肥工业大学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实验室  8.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  9.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23 12:44:43

培育的还有21个
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

  1.中国人民大学数字政府与国家治理实验室

  2.北京师范大学汉字汉语研究与社会应用实验室

  3.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实验室

  4.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实验室

  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

  6.天津大学复杂管理系统实验室

  7.复旦大学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

  8.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化管理决策实验室

  9.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实验室

  10.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

  11.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

  12.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

  13.华中科技大学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

  14.中山大学大数据管理行为与决策实验室

  15.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安全与行为大数据实验室

  16.西安交通大学系统行为与管理实验室

  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

  18.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字经济监测预测预警与政策仿真实验室

  19.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智造实验室

  20.华南师范大学儿童青少年阅读与发展实验室

  21.云南大学“****”研究院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23 12:45:16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23 12:44
培育的还有21个
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



yidaiyilu 都成了敏感词?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23 12:52:20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3 12:32
参考哲学社科创新团队

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21年12月公布的,9+21。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名单是24年10月公布的,对照一下,可以看到哪些高校新增机会较大。
https://news.eol.cn/yaowen/202410/t20241012_2636679.shtml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23 13:09:50

鬼子冒泡 发表于 2025-3-23 12:57
文科都收缩了,还搞实验室。

就总量,所谓收缩是相对的,过去985211进行20多年大学总体往综合性方向发展,很多人文社科一拥而上,肯定要收缩的,但并不是不再发展了;就高端,其实人文社科真正高端成果欠缺,需要国家级平台推动发展。
就国家级平台分布而言,2021年开始实行实验室之前,人文社科的国家级平台是1999年左右建设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本上集中在传统人文社科优势院校,难以反映这20多年来各校人文社科发展新态势。很多传统上偏理工但这20多年人文社科取得很大发展的走向综合的高校,就取得了首批实验室试点或培育和首批创新团队,就表明了这一新态势。

本来无所谓 发表于 2025-3-23 13:19:14

本帖最后由 本来无所谓 于 2025-3-23 13:20 编辑

“文科工科化”记住这个词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23 13:22:37

本来无所谓 发表于 2025-3-23 13:19
“文科工科化”记住这个词

从首批实验室尤其是培育的21个看,确实有此趋向,人工智能等交叉类很多。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24 07:18:42

本帖最后由 山海城工 于 2025-3-24 07:37 编辑

BTBU 发表于 2025-3-23 23:17
都是工科转,纯文科要啥实验室,成果也不是靠实验室突破的,最后搭上什么大数据,智能计算之类的,这么搞 ...
就当作是人文社科适应数字化时代、智能时代不断变化吧。人文社科与理工的交叉不等于理工,比如语言文字的表达(文学),理工科的智能就算可以准确模拟表达一个简单的日常语段(目前还常不准确甚至牛头不对马嘴的不正确),却无法准确表达人类智慧生命体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这需要有文学才能(文科)的人类才能做到;这类交叉中的工科因素不应被夸大,很大程度还是停留在工具价值、实现途径阶段。

myworld 发表于 2025-3-24 07:48:12

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工科化没出路,工科人文化才对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24 08:02:36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24 07:18
就当作是人文社科适应数字化时代、智能时代不断变化吧。人文社科与理工的交叉不等于理工,比如语言文字的 ...

这里的人文社科与工科的关系就像土建学科与机械学科的关系,曾经工程机械飞跃式的进步,很大程度取代了传统施工方面的技能,但是,有再强的工程机械,都无法取代人类面对复杂地质、地下水、地形、风力、气候等环境下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才能,土建学科仍具有其价值,不会被工程机械取代,后者只是实现土建目的的工具,不会取代土建才能的发挥,虽然土建需要适应工程机械的进步带来的施工的根本变化。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31 19:41:30

三、申报条件
(十二)以下情形不在此次申报和遴选范围:已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教育部建设的有关实验室,其他部委建设的实验室。
  (十三)已建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创新团队的高校,不得在相同研究领域重复申报。
  (十四)如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主体进行申报,入选后在试运行期间对原基地将不予重复资助经费,试运行期满考核通过后,原基地将正式退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序列。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31 19:42:20

首批实验室、首批创新团队,“不得在相同研究领域重复申报”。

山海城工 发表于 2025-3-31 19:45:01

 二、建设目标
   实验室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重大问题,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加强跨学科、跨领域联合研究,高质量产出支撑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和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研究成果和育人成果。实验室经遴选认定后进行培育建设,建设周期为5年,其中含试运行期1年。在建设周期内,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支持的就是人文社科与理工交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哪些高校会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