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两项成果入选2024中国科技十大进展!
清华两项成果入选2024中国科技十大进展! 清华两项成果入选2024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水木TsinghuaCent
2025年01月22日 12:30
泰国
2人
1月22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省南京市揭晓。这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31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辰,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出席会议并致辞。吴朝晖和王辰分别揭晓了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2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与陈之常共同为入选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团队颁发纪念证书和纪念牌。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包括: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并发布首批研究成果;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世界首款基于原语的类脑互补视觉芯片;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科学家研发出全球首个Pb级超大容量光盘存储器;“天关”卫星成功发射并取得系列成果;研究人员提出无液氦极低温制冷新方案;学者发表国际首个通用CAR-T治疗成果;研制超级显微镜并首次全景观察大规模细胞交互行为;科学家在凝聚态物质中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模;第二次青藏科考钻取全球最长山地冰芯并实现一系列突破。其中,清华大学有两项成果入选,分别为第2项和第8项,且均为独立完成。其他高校中,上海理工大学的成果入选第4项,中科院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成果入选第6项,海军军医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的成果入选第7项(完成人徐沪济亦为清华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的成果则入选第9项。202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则包括:科学家首次3D打印功能性人类脑组织;谷歌新量子芯片取得精度里程碑突破;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公布首批科学成果,包含首张“宇宙地图”照片;科学家绘制最大规模脑基因调控网络图谱;超精确癌细胞3D图谱问世;首个双语读脑装置让失语者重新发声;美国“星舰”第五次试飞成功并实现助推器“筷子”回收;世界首例干细胞治疗恢复人类视力;全球首例人类接受经基因编辑的猪肾移植完成;长效HIV预防针剂试验获得成功。清华入选的两项成果为: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基于原语的类脑互补视觉芯片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借鉴人类视觉机制,提出了基于原语表示的多通路互补类脑视觉感知新范式,将视觉信息拆解为基本原语,并有机组合成“认知”和“运动”两条优势互补、信息完备的通路,突破了传统图像传感器无法满足开放环境中视觉感知的复杂需求的制约。基于此,团队成功研制出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降低90%带宽,实现每秒10000帧、10比特、130dB的高速、高精度、高动态范围视觉感知,并发展了软件、算法、数据集和系统,在自动驾驶复杂开放道路展示了优异的性能。相关研究成果5月30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自然》。世界首款基于原语的类脑互补视觉芯片。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供图8.我国研制超级显微镜,首次全景“看到”大规模细胞交互行为生物体内不同类型细胞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交互作用,对此进行的研究被视为“介观”尺度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戴琼海团队自主研发出的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兼具厘米级三维视场与单细胞分辨率,可以每秒20次的高速三维成像速度,实现长达数十小时的全景连续低光毒性观测。相关研究成果9月13日发表于《细胞》。据悉,RUSH3D的研制与产业化填补了对复杂生命现象介观尺度活体观测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在活体介观是微成像领域处于国际前沿。目前,该仪器已支持国内多所高校院所在肿瘤学、免疫学、脑科学等领域开展系列创新性研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