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1251991 发表于 2025-4-17 19:35:07

yuanhong 发表于 2025-4-13 21:23
浙大申有青可能走化学生物学or药物化学吧

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qwezxc123 发表于 2025-4-18 09:29:02

巩金龙吧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5-4 14:57:57

生命学部开了个新赛道:生物制造一名

化工的可以去碰碰运气

王雨霁 发表于 2025-5-4 16:24:12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5-4 14:57
生命学部开了个新赛道:生物制造一名

化工的可以去碰碰运气

话说药学一般都去哪个学部选。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5-4 16:41:49

王雨霁 发表于 2025-5-4 16:24
话说药学一般都去哪个学部选。

只说药学的话,工程院医药学部和科学院生命学部都可以选吧~

王雨霁 发表于 2025-5-4 16:56:09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5-4 16:41
只说药学的话,工程院医药学部和科学院生命学部都可以选吧~

确实,但是看科学院生命学部没有药学的名额分配。化学部也没有。只有工程院有了。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5-4 17:34:15

王雨霁 发表于 2025-5-4 16:56
确实,但是看科学院生命学部没有药学的名额分配。化学部也没有。只有工程院有了。 ...

药理毒理可以算进基础医学的,成品药得去工程院,中医药里面也有个中药~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5-4 21:14:54

王雨霁 发表于 2025-4-16 11:41
当年的余国琮也是科院院化学部的院士。
余上时还没有工程院~ 有工程院之后也一直有化工名额多一个选择,避免一言堂。

不过该说不说呢,余上了之后津大就别想在化学部上院士,直到余病重才把元上了~

xkx267 发表于 2025-5-4 23:56:31

老运动员清华魏飞不知道还参选不?论文总引用非常高,而且四五篇主刊。

yuanhong 发表于 2025-5-5 00:09:59

魏飞23年参选了,据说进了二轮是真的吗?

1944931585 发表于 2025-5-5 16:12:36

近几年获国奖的候选人占优势!

高远遥一 发表于 2025-6-11 14:58:48

WF水平已够,奈何其他原因上不去,我觉得WF水平可以;LGS业内名声大,但是没有一流文章,全是化工期刊文章,而且水平不予置评;GJL全部具备,但是比较年轻。

Johnny 发表于 2025-6-11 15:27:41

yuanhong 发表于 2025-4-16 23:42
以我经验,即使是参选中科院的化工老师们,也很看重paper,路建美、贺高红、骆广生这三个实力选手在第一轮 ...

科学院主要看文章,尤其是院士选举改革后,第一轮采用海选方法,有NS和Nature大子刊的优势会更明显。

Johnny 发表于 2025-6-11 15:29:11

两位女候选人路建美和贺高红,谁入选的概率更大?

yuanhong 发表于 2025-6-11 21:04:01

Johnny 发表于 2025-6-11 15:29
两位女候选人路建美和贺高红,谁入选的概率更大?

路建美吧,技术发明奖大于科技进步奖,文章也更好一点

KelvinWhite 发表于 2025-7-8 12:45:43

你列举的几个人,除了巩金龙,其他几个人最近几年当选院士的希望都不大,化工领域最近几年有机会选院士的人还有北化李群生,过程所杨超,华理李春忠,巩金龙和李春忠应该会去科学院,李群生和杨超可能会选工程院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7-10 00:19:58

yuanhong 发表于 2025-4-17 10:40
徐铜文被引30000+,还有正刊,一个技二走工程院太单薄了,肯定冲科学院的 ...

徐刚刚又发表了一篇Nature:膜化工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7-10 00:24:46

《自然》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双极膜创新性应用”(to be a creative application of a bipolar membrane system);“首次实现双极膜重水解离制氘代酸碱”(To the best of my knowledge (including a search in literature), this work is the first to introduce heavy water in bipolar membrane electrodialysis for producing deuteride acids and bases);“作者找到了双极膜的完美应用领域,该技术具有高度灵活、便捷、高效等优点;该平台技术能显著加速研究进程,并大幅提升氘代分子相关实验方法的可及性。”

lory 发表于 2025-7-10 08:44:37

KelvinWhite 发表于 2025-7-8 12:45
你列举的几个人,除了巩金龙,其他几个人最近几年当选院士的希望都不大,化工领域最近几年有机会选院士的人 ...

候选人推荐材料截止日期,7月5日

newton27 发表于 2025-7-10 13:07:06

肖丰收是否有希望,主刊好几篇,两刊有几十吧

guyilinby 发表于 2025-7-10 16:18:28

newton27 发表于 2025-7-10 13:07
肖丰收是否有希望,主刊好几篇,两刊有几十吧

如今没国家奖希望不大吧,和他一样多相催化的,马丁,主刊更多还有自然二等奖。

newton27 发表于 2025-7-10 16:24:51

guyilinby 发表于 2025-7-10 16:18
如今没国家奖希望不大吧,和他一样多相催化的,马丁,主刊更多还有自然二等奖。 ...

马丁的自二好像不是第一完成人吧,不过浙大在化学部已经几十年没有人上了,没啥话语权,希望也不大,今年估计也是重点推申有青

llivs 发表于 2025-7-10 16:36:00

newton27 发表于 2025-7-10 16:24
马丁的自二好像不是第一完成人吧,不过浙大在化学部已经几十年没有人上了,没啥话语权,希望也不大,今年 ...

马丁是第一完成人,还有一个非第一完成人的自二,今年发了3篇主刊风头正劲,主刊有六七篇,大子刊20多篇

huyulingliujia 发表于 2025-7-11 08:33:55

马丁基本稳了

guyilinby 发表于 2025-7-11 09:49:15

huyulingliujia 发表于 2025-7-11 08:33
马丁基本稳了

这也基本上意味着60后的那批早期催化杰青基本和院士无缘了,浙大这位好像还没报国家奖,厦大那位报了今年的国家奖,就算拿下,年纪也大了,往上的可能性比较小了,以后催化院士的主战场应该在75后这批了,不过60这批催化人上院士的算是不少了。

grey 发表于 2025-7-12 15:37:13

本帖最后由 grey 于 2025-7-12 15:42 编辑

yuanhong 发表于 2025-4-13 21:38
1999李静海,2007段雪,2011田禾,2013张涛,2015张锁江,2017谢在库、彭孝军,2019徐春明,2021马光辉、元 ...

你少写了两个,2003年清华大学费维扬,2005年过程所李洪钟

grey 发表于 2025-7-12 15:37:36

ilhz23 发表于 2025-4-13 21:00
化工几个名额?

0-2个,多数时候是1个

grey 发表于 2025-7-12 15:54:46

guyilinby 发表于 2025-7-11 09:49
这也基本上意味着60后的那批早期催化杰青基本和院士无缘了,浙大这位好像还没报国家奖,厦大那位报了今年 ...

现在年轻点的催化的,没有独立发的NS 都不能算优秀了,paper 通货膨胀太严重。

yuanhong 发表于 2025-7-12 18:23:44

grey 发表于 2025-7-12 15:37
你少写了两个,2003年清华大学费维扬,2005年过程所李洪钟

我写的是非资深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25年院士增选化工潜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