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献礼纪录片 校史里的中国
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出品,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携手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历时一年,倾力打造的全国首部大学生主题沉浸式“大思政课”十集大型电视专题片《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国》将于当天在总台科教频道晚上黄金时段隆重播出(第1-2集 5月4日-5日21:40播出;第3-10集 5月6日-13日21:20播出)。这部凝聚多方心血的匠心之作,着眼高质量启动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立足大学题材,打破传统思政教育边界,以独特视角解码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壮阔历程,开启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全新篇章。看点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深度合作,从全国高校中精心遴选十所极具代表性的大学,重磅推出匠心之作
节目以“校史见国史”为独特叙事主线,选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所高校作为叙事载体,通过回溯这些高校的发展脉络,全景式展现新中国从艰难创业到蓬勃发展的壮阔征程。 有代表性? 工科院校为主 有大规模合并史的学校没用资格出现在镜头里,奇葩的中国人,合并就是一部耻辱剧 在新中国的朝阳下诞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新时代的号角中迈向世界一流,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后来居上的典范 本帖最后由 a4633464 于 2025-5-3 19:15 编辑
抓住每一次时代的机遇,WG中其它学校迫害人文社科教授的时候收容他们奠定社科的基础,改革开放背景下抓住机遇扩大对外交流与美国高校建立联系,新世纪之交抓住大学合并的窗口扩展医学,新时代之初抓住国家对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重视做强理科 活生生将中国的高校史拍成了一部盗窃史, 本帖最后由 cryogenics 于 2025-5-3 21:16 编辑
北京大学:无需理由
清华大学:无需理由
复旦大学:第一次院系调整的标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之一)
浙江大学:第二次院系调整的标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之一)
大连理工大学:完全由新中国自己创办的工科高校
重庆大学:位于直辖市重庆,且在西部,因此代表西部高校入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行业高校的代表(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东北大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办学,且改变中国历史的西安事变主角张学良曾任东北大学校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全由新中国自己创办的航空航天类高校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5-3 19:52
北京大学:无需理由
清华大学:无需理由
复旦大学:第一次院系调整的标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之一)
大工没有南满工专的部分?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5-3 19:52
北京大学:无需理由
清华大学:无需理由
复旦大学:第一次院系调整的标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之一)
延安系一个没有,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5-3 19:52
北京大学:无需理由
清华大学:无需理由
复旦大学:第一次院系调整的标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之一)
西交大是西迁院校的代表,没有不妥, 辽宁有两所,辽宁缓过来了? jiedy 发表于 2025-5-3 18:49
有大规模合并史的学校没用资格出现在镜头里,奇葩的中国人,合并就是一部耻辱剧 ...
从学校发展历史看,合并不是耻辱,合并后没有到达预想效果才是耻辱。
掩盖合并历史更是无耻! 合并是历史机遇窗口,需要自己把握的,当时很多985高校对其他学校挑三拣四,比如清华当时想过合并北化,但只想要人家的化工系的师资,北化自然不会同意,还有很多211学校当时日子过的很滋润,不像今天这样衰,对想要合并的985高校提出过高的要求,种种原因,导致有些合并了,而有些没有合并成功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5-3 19:55
大工没有南满工专的部分?
大工校史中没提南满工专 本帖最后由 a4633464 于 2025-5-3 20:07 编辑
高校合并就跟两口子结婚一样,男的肯定得让步得多照顾姑娘,得甜言蜜语哄着,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行,姑娘也不能对自己看的过高,条件和彩礼合适就差不多了,过了窗口期就成剩女了,哈哈哈哈,不知道这个比喻形不形象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5-3 19:55
延安系一个没有,
相当遗憾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5-3 19:57
辽宁有两所,辽宁缓过来了?
央视科教频道的纪录片,能入选当然是好事儿,但也不必过分解读。 本帖最后由 cryogenics 于 2025-5-3 20:21 编辑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5-3 19:56
西交大是西迁院校的代表,没有不妥,
没有西交的确不妥。不过考虑到两交有共同校友zhangzhe,因此有关方面遴选高校时或许有所顾虑吧?
a4633464 发表于 2025-5-3 20:05
高校合并就跟两口子结婚一样,男的肯定得让步得多照顾姑娘,得甜言蜜语哄着,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行,姑娘也 ...
分析到位,比喻形象。
建议楼主在标题中加上“(十所高校入选)”,这样点击率就会明显提高了。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5-3 19:52
北京大学:无需理由
清华大学:无需理由
复旦大学:第一次院系调整的标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之一)
估计不在同一地区的直辖市,原则上有一所高校入选。重庆大学位于直辖市重庆,且在西部,因此代表西部高校入选。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5-3 19:52
北京大学:无需理由
清华大学:无需理由
复旦大学:第一次院系调整的标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之一)
华北三所(均在北京)
华东三所(江浙沪各一所)
东北两所(均在辽宁)
华中一所(在湖北)
西部一所(在重庆)
南大校史不好讲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5-3 20:16
央视科教频道的纪录片,能入选当然是好事儿,但也不必过分解读。
从东北的角度,4所985,选了靠后的辽宁两所,
从省市的角度,除了北京,只有辽宁有两所,
至少说明,辽宁不受歧视了, 总台和教育部还是考虑有问题,应该先确保习五所入选,在此基础上再选5所或以上 习五所北清浙复南,再选西交、华科、大工、西工、石油等 胖妞 发表于 2025-5-4 07:09
总台和教育部还是考虑有问题,应该先确保习五所入选,在此基础上再选5所或以上 ...
科大,也是中国的新型大学, 为什么是这10所高校亮相《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国》,央视科教给出的理由如下:
“”这十所高校类型丰富多元。既有历史悠久、学科综合实力强劲的顶尖学府,也有聚焦特定领域、特色鲜明的行业名校。他们自创立之初,便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始终秉持教育报国的崇高使命,不仅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材,更在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勇挑重担、屡创佳绩,堪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坚实脊梁。“”
且不说帝二俩公子哥,符合以上条件的高校肯定还不止以上8所,为什么选他们?答案也只有导演知道。恭喜亮相《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国》的高校,获得央视免费的宣传,也为没入选的高校感到遗憾 出处:
春逐光,大道同行!十集大型电视专题片《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国》即将在总台科教频道播出
图片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央视科教”
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出品,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携手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历时一年,倾力打造的全国首部大学生主题沉浸式“大思政课”十集大型电视专题片《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国》将于当天在总台科教频道晚上黄金时段隆重播出(第1-2集 5月4日-5日21:40播出;第3-10集 5月6日-13日21:20播出)。这部凝聚多方心血的匠心之作,着眼高质量启动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立足大学题材,打破传统思政教育边界,以独特视角解码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壮阔历程,开启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全新篇章。
看点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深度合作,从全国高校中精心遴选十所极具代表性的大学,重磅推出匠心之作
节目以“校史见国史”为独特叙事主线,选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所高校作为叙事载体,通过回溯这些高校的发展脉络,全景式展现新中国从艰难创业到蓬勃发展的壮阔征程。
这十所高校类型丰富多元。既有历史悠久、学科综合实力强劲的顶尖学府,也有聚焦特定领域、特色鲜明的行业名校。他们自创立之初,便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始终秉持教育报国的崇高使命,不仅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材,更在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勇挑重担、屡创佳绩,堪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坚实脊梁。
在节目呈现形式上,制作团队精心制作10集系列专题片,每集30分钟,深入挖掘一所高校的校史精髓。通过鲜活的人物群像刻画、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以及对历史纵深的深刻解读,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发展轨迹。这不仅是一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教材,更是一部向全社会传递青春正能量、弘扬时代精神的精品佳作。
看点二:
采访阵容汇聚34位院士
17位85岁以上的资深专家
《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国》嘉宾阵容,汇聚34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还特邀17位85岁以上的资深专家,他们以深厚的学术积淀与珍贵的岁月记忆,为校史与国史的交织书写出生动注脚,为节目注入专业深度与人文温度。
图片
看点三:
突破传统叙事框架
引入充满活力的青年探访人角色
《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国》创新引入青年探访人角色,每集都有一位青年探访人。这十位青年探访人,或是深耕学术、屡获殊荣的青年才俊教师,或是怀抱理想、敏于求知的青年学子,他们以沉浸式跨时空访谈打破历史与现实的界限,深度挖掘校史人物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片子巧妙融合口述校史、人物访谈、影像回溯等多元叙事手法,搭建起先辈、大师与当代青年学生对话的桥梁,让校史发展脉络更加清晰立体,使大学文化在时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看点四:
通过“主题锚定精神高度+小标题具象化叙事”的结构
将校史故事转化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
《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国》十集的主题分别是《薪火相传》《行胜于言》《博学笃志》《求是创新》《敢为人先》《与国同行》《誓作前锋》《能源报国》《知行合一》《航空报国》。每集节目还精心设置5至7个小标题,深化叙事脉络。
《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国》通过“主题锚定精神高度+小标题具象化叙事”的结构,将校史故事转化为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实现宏大叙事与个体记忆的有机融合,让理想信念教育更具感染力与穿透力。
看点五:
“300分钟正片+10条短视频”
融合传播
除300分钟的精品正片外,为契合多平台传播特性,《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国》紧扣全媒体传播趋势,精心打磨10集系列短视频,以轻量化叙事提炼校史精华。这种大小屏协同的传播策略,不仅实现了内容矩阵式扩散,更深度融合思政教育内核,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中国大学校史文化传播体系。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时代未来迈进。《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国》将于2025年5月4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黄金时段与央视频平台(18:30)同步开启连续十日的重磅播出。敬请锁定总台,共赴这场校史与国史交织的视听之旅!
图片
图片图片总监制 | 杨继红 王 晶 段晓超
监 制 | 闫 东 田 龙 张 磊
主 编 | 刘 铭 李 忆 于海霞
编 辑 | 薛梦华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