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pior 发表于 2025-6-13 20:41:17

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5-6-13 20:43 编辑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3 20:39
同济从建校开始到目前为止,从来都没进过中国顶尖高校的范畴。这个范畴的持续性玩家只有交通大学,北京大 ...
这是你说的,蔡元培先生说的可不一样,李约瑟先生说的也不一样。大家各信各的就行。

tianya2088 发表于 2025-6-13 20:41:35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3 20:39
同济从建校开始到目前为止,从来都没进过中国顶尖高校的范畴。这个范畴的持续性玩家只有交通大学,北京大 ...

土木,建筑肯定是顶尖的,土木还是很重要的,咱们不能说土木不是工业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3 20:43:31

kapior 发表于 2025-6-13 20:41
这是你说的,蔡元培先生说的可不一样,李约瑟先生说的也不一样。大家各信各的就行。 ...

蔡元培说啥了,人家礼貌讲两句,你还当圣旨了,真的是个笑话。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3 20:45:27

tianya2088 发表于 2025-6-13 20:41
土木,建筑肯定是顶尖的,土木还是很重要的,咱们不能说土木不是工业

点和面的关系,点强也不至于能到顶尖高校的水平。世纪之初两邮一电点多强啊,然而没人认为他们是顶尖高校。而且同济的建筑土木是解放以后大合并才到达顶点。解放前也很一般,同济解放前也不是以这个闻名的。

kapior 发表于 2025-6-13 20:45:30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3 20:43
蔡元培说啥了,人家礼貌讲两句,你还当圣旨了,真的是个笑话。

那问题是,你不礼貌讲两句,别人也要当圣旨吗?真会不会更好笑。蔡先生说啥了,我在主贴里都贴了。

tianya2088 发表于 2025-6-13 20:47:58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3 20:45
点和面的关系,点强也不至于能到顶尖高校的水平。世纪之初两邮一电点多强啊,然而没人认为他们是顶尖高校 ...

大学的工科都是点,没有面。。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3 22:56:10

tianya2088 发表于 2025-6-13 20:47
大学的工科都是点,没有面。。

谁说的,比如机械、控制,机械、电子这些都是可以交叉的。综合的强才是强,这是学科群。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3 22:57:43

kapior 发表于 2025-6-13 20:45
那问题是,你不礼貌讲两句,别人也要当圣旨吗?真会不会更好笑。蔡先生说啥了,我在主贴里都贴了。 ...

然而事实就是同济工学在解放前就是二三流水平,你有啥不承认的。客观事实就是客观事实。就比如交大上海部分土木就是垃圾,机电船航天独步全国。客观事实不是你嘴硬企图篡改就能篡改的。
同济解放前强的就是医,顶尖水平。

kapior 发表于 2025-6-13 23:00:59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3 22:57
然而事实就是同济工学在解放前就是二三流水平,你有啥不承认的。客观事实就是客观事实。就比如交大上海部 ...

像你这种人只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自己开心就好。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00:40:45

本帖最后由 tzgj1907 于 2025-6-14 00:45 编辑

说二三流的,有点过于黑了,即使今天,同济的工科也没人敢说二三流吧,解放前同济工科的地位,我觉得整体上比现在要强的。

现在偏科严重主要土(因为院系调整后同济只剩了结构、建筑、上下水道、道路铁道),解放前相对均衡都有不错实力,机械、电机、测量、造船都很有实力,反而土木相比前几个弱一些。化工两个阶段都不行


医、工、理,在江湖的地位高低按照以上这个顺序排吧

解放前,医学最强,理科中化学实力也很强,物理、数学差一些

liuxiaoran 发表于 2025-6-14 08:44:38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3 22:57
然而事实就是同济工学在解放前就是二三流水平,你有啥不承认的。客观事实就是客观事实。就比如交大上海部 ...

院系调整前从40年代开始交大土木全国最强的,只是院系调整才没有的
40年代毕业的院士中,交大是全国第一,我记得有10多个;同济过去工科并不好,土木更差些。40年代毕业的同期院士是0。后来同济的土木院士中,刚开始的好像就说交大转过去的学生。。细节不是很清楚

交大土木虽然在交大被远不及电机和机械,但是40年代全国第一还是没问题的。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0:06:57

本帖最后由 tzgj1907 于 2025-6-14 11:00 编辑

liuxiaoran 发表于 2025-6-14 08:44
院系调整前从40年代开始交大土木全国最强的,只是院系调整才没有的
40年代毕业的院士中,交大是全国第一 ...
王守武、王守觉、吴式枢这些不是40年代毕业的?怎么可能是0


补充,我理解了,你可能说的是40年代同济的土木院士为0。这个好像是的,土木以前不是同济的强势学科

kapior 发表于 2025-6-14 10:28:24

一堆文献考证的资料不看,完全凭实力自己的主观印象大杀四方。这样吹自己也无伤大雅,黑别人就显得有点low了。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1:06:09

另外,建议楼主思考一下,到底表达的是建国前,还是院系调整前,我总感觉院系调整前同济实力是更强一些的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4 13:30:14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00:40
说二三流的,有点过于黑了,即使今天,同济的工科也没人敢说二三流吧,解放前同济工科的地位,我觉得整体上 ...

你有点刻板印象了,名气不等于实力。
同济的工学现在在全国就是三流水平。他前面的是一流是清华,二流上海交大、浙大、西安交大、哈工、华中科技、东南、天大、北航。解放前一流交通大学、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你觉得我哪里黑了?你就说上海交大土木四流水平我都认,事实就是事实。上海交大工学也瘸腿,没土化。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3:42:20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4 13:30
你有点刻板印象了,名气不等于实力。
同济的工学现在在全国就是三流水平。他前面的是一流是清华,二流上 ...

那你问问浙大、哈工、北航这些,他们认自己工科是二流么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6:00:33

本帖最后由 tzgj1907 于 2025-6-14 17:09 编辑

1947—1951年(52年院系大调整前一年)入学的学生中,工科当选两院院士的有10人,分别是

机械系刘高联、涂铭旌,
电机系潘镜芙(1947年入学同济新生院,后到转到浙大电机系学习)、陈星弼,
测量系宁津生、许厚泽,
造船系何友声,
土木系李猷嘉、项海帆
建筑系邹德慈

按照时间:
1947级:涂铭旌、潘镜芙、陈星弼
1948级:无
1949级:何友声
1950级:刘高联、李猷嘉
1951级:宁津生、许厚泽、项海帆、邹德慈

如果看40年代后的话
还有1942级:电机系王守觉


整体看,工科当中,机械是比较早起来的,机械系30年代入学成为院士有陶亨咸、朱洪元、吴式枢。电机系有王守武,土木系有李国豪。那时候工科机械为强,但是抗战中,因为多次搬家,再加上当时上海校区遭受日军多次轰炸,损失惨重,所以30年代就表现出色的机械到了40年代反而没看到有进一步提升。反倒是电机进步大,土木在1946年李国豪回国担任土木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后,实力也快速进步。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6:17:04

除了工科以外,

40年代医科得到继续发展,整个40年代入学的有5位成为院士,其中包括两位最高奖
1943级:吴旻、吴孟超
1946级:吴新智
1948级:侯云德、陆到培

1950年调入武汉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6:41:09

理学院比医工创建时间晚,但是在40年代也迎来了大发展,尤其是化学
1937年,同济大学创办理学院,由王葆仁担任理学院院长与化学系主任,成为当时同济大学首次担任高级职务的中国教授(这句没考证,意思是当时高级职务都是外教?这个高级职务是教授的意思么?)
1937年创立理学院当年,杰出校友唐有祺入学,后来在北大工作,也被推荐过最高奖,虽然最终没获得,但是能被推荐已经证明了含金量。
1941年,王葆仁离开同济,前往浙大任化学系主任。

40年代,入学同济的新生后来成为院士的有
化学
1944级:卢佩章
1946级:黄志镗
1948级:曹楚南
1949级:戚正武
1951级:邓景发

数学
1946级:俞鸿儒
1949级:陈洪铎,1950年参军转到中国医科大学学医

物理
1951级:丁大钊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6:46:31

综合医工理来看,1945年抗战胜利回迁上海到1952年院系调整前,这段时间同济大学的实力得到了继续提升,各个领域都有发展。

1947-1951年这五年入学的学生中,后来成为院士的有17人

为啥不从1948-1951计算四年,因为当时同济有新生院,有的要学一年德语,有的人5年才毕业,1947入学正高卡在1952毕业。

kapior 发表于 2025-6-14 16:57:03

有些人攻击同济工科院士不多。那么,按照小清新的算法,转入和转出的都不算(别的学校不清楚是不是采用相同的规则),同济也能排全国第8,是不算很靠前,但是也不至于像某些黑子黑的那么惨。
而且要反应解放前的情况,用42部聘教授、48中研院院士、56学部委员,这几个数据才是最有时代性的。用81年及之后的数据去评估40年前的情况,那是刻舟求剑!那些院士在40年绝大多数还只是个学生,而且大多后续有英美求学经历镀金,很难反映解放前当时的情况。反观同济,被黑子最诟病的40年代的学生后来上院士偏少,但是这些人毕业后基本都没有海外求学经历镀金,40年代的同济学子靠本土学习,和对手海外镀金比,自然难度要大很多。因为同济学的是德语,去英美留学的非常少。而且在李庄,没有伪校,去英美很难。
同济工学院虽然规模不大,水平至少也是准一流,李约瑟也盛赞“中国最好四校”。内燃机先驱汉.李斯特在同济只是个副教授,回国创办AVL。60年之后AVL还在手把手教奇瑞造汽车发动机,然后奇瑞还能打遍国内无敌手。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注脚。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7:19:08

本帖最后由 tzgj1907 于 2025-6-14 17:22 编辑

kapior 发表于 2025-6-14 16:57
有些人攻击同济工科院士不多。那么,按照小清新的算法,转入和转出的都不算(别的学校不清楚是不是采用相同 ...
没必要说留美不留美,人家能留也是本事,也别提什么本土培养,就看最终结果就好了,怎么培养都是校友,我们做不到的也许是人家的优势,没有优劣,说太多只会招黑。把我们自己的梳理好就好了

历史也仅仅是历史,即使再美好,最终还是得看现在,当下是最重要的,核心还是当下怎么发展好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只要当下发展好了,才是根本。



kapior 发表于 2025-6-14 17:29:23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7:19
没必要说留美不留美,人家能留也是本事,也别提什么本土培养,就看最终结果就好了,怎么培养都是校友,我 ...

没毛病,我从来没否认过这些。我只是说,后续路线的不同并不一定能反应当时的状况。就比如,主席伟大,那他一大地位就比张国焘高吗。

jbchaii 发表于 2025-6-14 17:33:52

同济一直算不算工科强校 主要是沾了上海的光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8:20:48

jbchaii 发表于 2025-6-14 17:33
同济一直算不算工科强校 主要是沾了上海的光

工科院士不比贵校少,只不过电子通信比你们差而已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8:24:34

kapior 发表于 2025-6-14 17:29
没毛病,我从来没否认过这些。我只是说,后续路线的不同并不一定能反应当时的状况。就比如,主席伟大,那 ...

主要是方式没有更有力的材料,核心还是数据缺乏。大家只能用院士这种来大体比较,如果有当时全国各校师资更综合的数据,可以考证考证,更有说服力。

定林 发表于 2025-6-14 18:41:05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8:20
工科院士不比贵校少,只不过电子通信比你们差而已

实事求是的说同济工科现在是前十守门员,比民国时期地位略有下降,前面多了哈工北航等。不过同济既然已经成功转型综合大学,也不需要计较这个,很有希望把理工医都做到前十。

kapior 发表于 2025-6-14 18:49:50

定林 发表于 2025-6-14 18:41
实事求是的说同济工科现在是前十守门员,比民国时期地位略有下降,前面多了哈工北航等。不过同济既然已经 ...

都像你这样看看别人说的有没有道理再友好讨论,有分歧也无所谓,这岂不是更开心吗。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8:57:11

本帖最后由 tzgj1907 于 2025-6-14 19:09 编辑

定林 发表于 2025-6-14 18:41
实事求是的说同济工科现在是前十守门员,比民国时期地位略有下降,前面多了哈工北航等。不过同济既然已经 ...

现在前十守门员的实力是赞同的,因为同济过去20多年,在工科上除了传统强势工科外,就没怎么发力,之前一直在生医,信息刚搞了五六年,路还很长,另外就是机械下面的汽车用心搞了搞。
院系调整前的实力整体上应该是6-10向6-7靠近的感觉,当然,最终结果还得看萧十一郎的统计,他之前有个帖子统计到了建国前毕业的,等他补充完院系调整前入学的,我觉得可能更客观一些,到时候是几就是几了。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6-14 19:38:58

tzgj1907 发表于 2025-6-14 13:42
那你问问浙大、哈工、北航这些,他们认自己工科是二流么

它认不认有啥区别?和清华比目前工学都是二流。很多学校吹来吹去,好像靠嘴炮就能让自己强似的。一超多强。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建国前同济工科实力你认为应排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