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an081123
发表于 2025-6-24 09:05:35
高傲的孤狗 发表于 2025-6-23 23:44
吴林志的
记得去年走gf科工局提名过这个项目应该是第二轮冲刺了
keke618
发表于 2025-6-24 09:58:00
老吴上院士有戏吗?工大支不支持他上?
congyun
发表于 2025-6-24 10:19:20
keke618 发表于 2025-6-24 09:58
老吴上院士有戏吗?工大支不支持他上?
不走也许上了,排在赫前面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0:51:51
keke618 发表于 2025-6-24 09:58
老吴上院士有戏吗?工大支不支持他上?
为啥不支持呢,他的多数成果都是在工大及留在工大的课题组合作完成的。如他能当选,对东北力学学科及复合材料所的长远发展都是是大有好处的
中科院数理论学部,工程力学或固体力学的机会太少,通常候选人都是选择技术学部,哈工大力学学科出来的候选人都偏工程,一般只能选择技术学部参选,哈工大在中科院及技术学部影响力有限,技术学部参选的力学学科候选人来自中科院、高校甚至军工科研单位,竞争激烈,因而结果不好说,具体看其成果在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情况了,但从论文而言,与清华、中科院等潜在竞争对手相比,没有优势。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2:03:38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0:51
为啥不支持呢,他的多数成果都是在工大及留在工大的课题组合作完成的。如他能当选,对东北力学学科及复合 ...
统筹全局来看,工大和工程在技术学部都有更优先的候选人。复材所也已经有冷了,两所学校未必会全力支持。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2:19:44
本帖最后由 Abbvie 于 2025-6-24 12:22 编辑
复材所四个方向,若有四个院士,各带一个方向,话语权及对后面梯队的帮助有多大,很难理解吗?结构及市政学科持续有院士(本校和弟子),都是学科底蕴和影响力决定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2:22:16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0:51
为啥不支持呢,他的多数成果都是在工大及留在工大的课题组合作完成的。如他能当选,对东北力学学科及复合 ...
而且固体力学卢天健都上不去呢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2:23:11
竞争对手中,未见是卢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2:26:09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2:19
复材所四个方向,若有四个院士,各带一个方向,话语权及对后面梯队的帮助有多大,很难理解吗?结构及市政学 ...
冯吉才,王常虹,对工大学科发展更急需一点吧。
哈工程的张阿漫,早早上了更是战略级人才,可能受用两代人。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2:40:56
本帖最后由 长岛 于 2025-6-24 12:44 编辑
工大复合材料下一个院士应该是黄玉东,希望就在今年。当然是武那就更惊喜了。
nankaiqiguan
发表于 2025-6-24 13:58:33
有一说一,哈工的化材+土木,还是很厉害的
就是高考招生看不到,考生想学怎么办?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4:04:30
nankaiqiguan 发表于 2025-6-24 13:58
有一说一,哈工的化材+土木,还是很厉害的
就是高考招生看不到,考生想学怎么办? ...
可以硕博再来啊,正好老师也少教点学科基础课,专心科研。美国没有医学本科,不照样有人学医?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4:47:54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2:40
工大复合材料下一个院士应该是黄玉东,希望就在今年。当然是武那就更惊喜了。 ...
吴代表着复合材料所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也是力学和材料之间交叉,黄的研究方向又不是复合材料所的主攻方向,强势学科更强,带动作用更大。
力学和控制、焊接都不是一个方向,参选院士相互之间影响不大,燕山大学上届一个学科不是上两个院士吗,还都是材料学科的。
keke618
发表于 2025-6-24 14:50:59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2:26
冯吉才,王常虹,对工大学科发展更急需一点吧。
哈工程的张阿漫,早早上了更是战略级人才,可能受用两代 ...
阿曼谈不上战略级吧,现在就是拿过一次国奖,想上院士还必须再拿一个国奖,否则也没戏吧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4:57:41
keke618 发表于 2025-6-24 14:50
阿曼谈不上战略级吧,现在就是拿过一次国奖,想上院士还必须再拿一个国奖,否则也没戏吧 ...
张很年轻,没有必要过早申报院士的,流体力学基本上理科高校和中科院的势力范围,还要面对军工领域的竞争,中科院有个做风洞的哈工程校友,说不定也走流体力学的方向申报
congyun
发表于 2025-6-24 14:58:36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4:04
可以硕博再来啊,正好老师也少教点学科基础课,专心科研。美国没有医学本科,不照样有人学医? ...
在专项中有, 因为哈工招生量大,5%的招生数量和友校的5% 比只多不少, 但信息类的学科人数更多,不知道哪些学校的领导不想这样,但做不到。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7:26:19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4:47
吴代表着复合材料所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也是力学和材料之间交叉,黄的研究方向又不是复合材料所的主攻方 ...
真要那么重要,那就别放人走啊,不走不是已经上了么?
工大又不是大清,外放出去的副校长,任期到了还会还回来。。。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7:31:29
吴林志支持,崔平远要不要支持?什么人都支持的话,是不是鼓励老师走?反正工大的票拿到手了,再去拿下家的票。到时候京沪学校招招手,候选人不就都跑光了?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7:38:49
本帖最后由 Abbvie 于 2025-6-24 17:42 编辑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7:26
真要那么重要,那就别放人走啊,不走不是已经上了么?
工大又不是大清,外放出去的副校长,任期到了还会 ...
复合材料所10年时间新增了3个院士,已经超出预期了,linzhi wu是否留在工大,是否有机会上或现在是否能上,都是未知数,姚去哈工程,主要还在于行政职务影响了其承担重大项目,组织安排的调动工作,哈工大及哈工大的老师从来没有那么狭隘。欧评上院士很早,当年他调到大连理工,作为较年轻的院士,对土木学科的爱话语权帮助很大,哈工大也只能服从。
同样的,lining sun当年不出走苏大(虽然哈工大一直算其是全职),评选院士也一样存在不确定性,研究方向决定的(与重大工程项目无缘),刘院士如果没有后面国家在空间机械臂及在轨服务方面的任务需求,靠灵巧手也一样很困难。
没有那位院士候选人更重要,即使是个人原因调离哈工大的,哈工大也不会不支持,更别说主要学术团队还继续留在哈工大的候选人。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7:47:28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7:38
复合材料所10年时间新增了3个院士,已经超出预期了,linzhi wu是否留在工大,是否有机会上或现在是否能上 ...
我不反对已经评上的院士去外校发展。
院士不止是个人荣誉,是整个课题组乃至学校努力的结果,谁家的孩子谁抱走,挂哪个工作单位就找哪个学校要支持。
如果你借不到别人家的鸡,比如北航,最好不要鼓励借鸡下蛋。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7:49:18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7:31
吴林志支持,崔平远要不要支持?什么人都支持的话,是不是鼓励老师走?反正工大的票拿到手了,再去拿下家的 ...
彭在北工大当选院士,就是很好的案例,当然自身学术水平业内也有影响力。
崔如果有机会参选,如果水平够,作为母校有什么理由反对?化学学科,吉大化学学科调离后当选院士亦不是个案,毕业生就更多了。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7:49:29
计算机出走那两位,后面评上院士了,对工大发展帮助很大吗?他们不走,哪怕评不上院士工大计算机也比现在强。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7:53:00
本帖最后由 长岛 于 2025-6-24 17:57 编辑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7:49
彭在北工大当选院士,就是很好的案例,当然自身学术水平业内也有影响力。
崔如果有机会参选,如果水平够 ...
至少不是第一选择,亲疏有别。自己人都上完了再考虑吧,苑这不就轮到了么,孙不也回深圳了。
这俩还是挂工大单位的,他俩之后才是校友,校友一大堆,也不一定就支持崔,崔23年已经参选了。
你自己人不支持,先去支持二五仔,就别怪人人都想当二五仔。忠诚需要回报。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7:54:28
本帖最后由 Abbvie 于 2025-6-24 18:00 编辑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7:49
计算机出走那两位,后面评上院士了,对工大发展帮助很大吗?他们不走,哪怕评不上院士工大计算机也比现在强 ...
没有高文留下及支持的团队,哈工大计算机早不在一流行列,深度学习及大模型兴起前,哈工大计算机顶会的论文主要来自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视频编码、计算机视觉顶会论文大部分来自高文在哈工大的团队。
计算机安全方向,在工程方面至少也在一流行列(虽然论文方面落后很多),具体原因,我就不明说了。gao、fang及David zhang对母校感情深厚而且对学科发展是实实在在的支持,在相对困难、人才流失的时期,还保留了能延续学术传统的团队。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8:12:08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7:54
没有高文留下及支持的团队,哈工大计算机早不在一流行列,深度学习及大模型兴起前,哈工大计算机顶会的论 ...
那这个所谓“相对困难、人才流失”的时期,流失的最大的人才是谁呢?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8:20:22
本帖最后由 长岛 于 2025-6-24 18:38 编辑
既然选院士是个圈子游戏,既然追求的是所谓的“影响力”,那就是江湖规矩,亲疏有别,不然靠什么团结大伙。
我不反对支持吴,但是不可能比本校候选人更优先。详细点就是提名都别来找我,比如之前的苑。也就是个喜闻乐见的程度,比如你刚才列举的彭。
我最早说的哈工和工程两校都有更优先的候选人,就是这个意思。南大物理不就是本地青训和外来和尚内讧,学校装死,最后成了个烂摊子么?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8:55:36
本帖最后由 Abbvie 于 2025-6-24 18:57 编辑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8:20
既然选院士是个圈子游戏,既然追求的是所谓的“影响力”,那就是江湖规矩,亲疏有别,不然靠什么团结大伙。 ...
你表达的观点,也并非没有道理,但容易让人误解而已,哈工大从来都是海纳百川的胸怀,并非屁股决定脑袋的观点,至少在高校中属于做得相对好的之一。材料学科候选人评选之路不够顺利,有学科前辈不是院士的影响、自身不是长于学术社交的风格、研究方向应用较为小众等等,与学校支持力度无关,材料成形学科号称最强,苦没有院士久矣,学校如何能不支持。
南大的例子或许并不合适,总需要一些有理想、有情怀的学术人,看淡名利,坚持真理。
长岛
发表于 2025-6-24 19:09:01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8:55
你表达的观点,也并非没有道理,但容易让人误解而已,哈工大从来都是海纳百川的胸怀,并非屁股决定脑袋的 ...
抱歉,是我偏激了。有感于一些身边事,见谅。
congyun
发表于 2025-6-24 19:14:06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8:55
你表达的观点,也并非没有道理,但容易让人误解而已,哈工大从来都是海纳百川的胸怀,并非屁股决定脑袋的 ...
赫院士就是长期坚持最好的例子,终得回报。这一年高超的影响力已经成了GF第一大利器,早几年开打会上的更早,包括黄。
Abbvie
发表于 2025-6-24 19:22:45
congyun 发表于 2025-6-24 19:14
赫院士就是长期坚持最好的例子,终得回报。这一年高超的影响力已经成了GF第一大利器,早几年开打会上的更 ...
赫偏材料方向,早期的梯度/金属防热材料,技术思路很有想象力,实现难度也很大,但最终只是国家发明二等奖,后面评选也不算顺利,学科的整体影响力、自身成果、方向优先、好运气都相关吧,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