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jyb 发表于 2025-7-1 09:31:24

1980-2015中科院化学部院士本科母校人数前15名统计(待更新)

本帖最后由 zgjyb 于 2025-7-2 12:57 编辑

中科院化学部院士本科母校人数统计(截止2015年12月)

本科毕业院校名单当选院士时间人数
1、南京大学(含原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9人): 13
陈家镛1980年
胡宏纹1995年
刘有成1980年
闵恩泽1980年
张存浩1980年
王葆仁1980年
黄葆同1991年
朱起鹤1995年
陈洪渊2001年
江   龙2001年
黄   宪2003年
陈   懿2005年
刘云圻2015年


2、北京大学 :11
白春礼1997年
陈俊武1991年
陈庆云1993年
高   松2007年
黄春辉2001年
黎乐民1991年
苏   锵1995年
严纯华2011年
张洪杰2013年
周其凤1999年
周同惠1991年

2、厦门大学:11
蔡启瑞1980年
梁敬魁1993年
田昭武1980年
田中群2005年
万惠霖1997年
吴新涛1999年
谢   毅2013年
张乾二1991年
郑兰荪2001年
孙世刚2015年
席振峰2015年

4、浙江大学10
戴立信1993年
陆熙炎1991年
沈家骢1991年
袁   权1991年
麻生明2005年
吴浩青1980年
钱人元1980年3 Y3 o, o5 q) Z9 R6 e+ P
杨福愉1991年7 [+ l4 R0 y( I7 v
陈耀祖1991年. h5 ^2 o2 R% V" O7 G& W. t' E3 n
林励吾1993年

4、复旦大学:10
包信和2009年
柴之芳2007年
陈凯先1999年
郭景坤1991年
江   明2005年
吴养浩2003年
杨玉良2003年
卓仁禧1997年
邓景发1995年0 H% j( ?1 A6 R( K( x: M! u) y+ i0 S3 n, y3 M9 T
杨玉良2003年
2 P- \0 P' Y" ]

6、吉林大学:7
段   雪2007年
冯守华2005年
江   雷2009年
张   希2007年
赵东元2007年
安立佳2015年
于吉红2015年


7、武汉大学:5
查全性1980年
彭少逸1980年
王佛松1991年
游效曾1991年
张俐娜2011年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
侯建国2003年
佟振合1999年
吴   奇2003年
杨秀荣2013年
朱清时1991年


9、兰州大学4
冯小明2013年
涂永强2009年
吴云东2005年
周其林2009年


10、南开大学3
宋礼成2007年
颜德岳2005年
张玉奎2003年


10、山东大学3
计亮年2003年
江桂斌2009年
钱逸泰1997年


10、苏联列宁格勒大学3
曹   镛2001年
姚守拙1999年
俞汝勤1991年


10、同济大学3
黄志镗1991年
卢佩章1980年
唐有祺1980年


10、燕京大学3
刘元方1991年
王   夔1991年
严东生1980年


10、华东理工大学3
胡   英1993年
朱道本1997年李永舫2003年


15、北京石油学院2
何国钟1991年
沙国河1997年


15、华东化工学院2
胡   英1993年
朱道本1997年


15、清华大学2
费维扬2003年
谢毓元1991年


15、上海沪江大学2
沈之荃1995年
汪尔康1991年









jl123 发表于 2025-7-1 09:52:44

陈学思呢

Johnny 发表于 2025-7-1 10:08:22

个人感觉统计院士的研究生(硕士+博士)的毕业学校可能更有说服力一些,因为这些院士大部分人的系统全面的科研训练主要是在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这个阶段。本科期间基本都是在学习最基础的知识而已。

zgjyb 发表于 2025-7-1 10:09:34

jl123 发表于 2025-7-1 09:52
陈学思呢

2019年当选,到时候一起更新

zgjyb 发表于 2025-7-1 10:13:43

Johnny 发表于 2025-7-1 10:08
个人感觉统计院士的研究生(硕士+博士)的毕业学校可能更有说服力一些,因为这些院士大部分人的系统全面的科 ...

化学这种不少保研直博,理论和实验课程很多也是本硕博贯通,本科不行很难找到牛校牛导,院士概率低多了

Johnny 发表于 2025-7-1 10:18:18

zgjyb 发表于 2025-7-1 10:13
化学这种不少保研直博,理论和实验课程很多也是本硕博贯通,本科不行很难找到牛校牛导,院士概率低多了 ...

我印象中,化学本科本校直博最后上院士很少。化学院士大部分是本科毕业后去外部科研院所读研或直博的。

shanhaisanren 发表于 2025-7-1 10:24:20

漏掉的不少,以山大为例,漏掉的至少有:
1、蒋民华,中科院院士,于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
2、吴祖泽,中科院院士,于195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

zgjyb 发表于 2025-7-1 10:26:11

Johnny 发表于 2025-7-1 10:18
我印象中,化学本科本校直博最后上院士很少。化学院士大部分是本科毕业后去外部科研院所读研或直博的。 ...

可以上数据看看,厦大化学院士谢素原这种非本也有,大多是本科自培

shanhaisanren 发表于 2025-7-1 10:28:59

朱兆良(1932年8月21日—2022年1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毕业于山大化学系

zgjyb 发表于 2025-7-1 10:32:23

本帖最后由 zgjyb 于 2025-7-1 10:36 编辑

shanhaisanren 发表于 2025-7-1 10:24
漏掉的不少,以山大为例,漏掉的至少有:
1、蒋民华,中科院院士,于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
2、吴祖泽 ...
蒋民华jishu学部,吴祖泽生物学部

zgjyb 发表于 2025-7-1 10:33:24

shanhaisanren 发表于 2025-7-1 10:28
朱兆良(1932年8月21日—2022年1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1953年毕业于山大化学系 ...

朱兆良地学部

arao 发表于 2025-7-1 10:52:03

拿十年前的数据,也太不专业吧

zgjyb 发表于 2025-7-1 10:56:27

arao 发表于 2025-7-1 10:52
拿十年前的数据,也太不专业吧
真凭实据,有什么不专业的,先发着后面再更新。就算更新到25年,数据也大差不差,16-23共8年4届,你以为会新增多少本科院士

明月高悬 发表于 2025-7-1 21:18:28

本帖最后由 明月高悬 于 2025-7-1 21:19 编辑

浙大应该漏掉很多,我查了一下(不全可能还有遗漏),出了楼主列出的,至少还有这些:

黄宪 南京大学 2003
麻生明 浙江大学(原杭大)2005
汪 猷 浙江大学 1955
钱志道浙江大学 1955
吴浩青 浙江大学 1980
冯新德 浙江大学 1980
钱人元 浙江大学 1980
杨福愉 浙江大学 1991
陈耀祖 浙江大学 1991
林励吾浙江大学 1993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7-1 21:40:32

查应该是里面名气特别大的几个吧。

zgjyb 发表于 2025-7-1 22:54:04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7-1 22:34
楼主看来是史盲啊,不知道东南大学是南大前身吗?

真无聊。国立东南大学1927年改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50年定名南京大学。你觉得武大要不要改回自强学堂,中大要不要改回广东大学呢?

zgjyb 发表于 2025-7-1 23:04:51

明月高悬 发表于 2025-7-1 21:18
浙大应该漏掉很多,我查了一下(不全可能还有遗漏),出了楼主列出的,至少还有这些:

黄宪 南京大学 2003 ...

感谢补充,浙大化学底蕴深厚。
55年的清华曾昭抡、厦大卢嘉锡等都没计入,就从80年开始吧
汪猷应该是金陵大学本科,跟张存浩类似,在厦大读书,但本科毕业是中央大学

冯新德本科应该是清华,浙大在职硕
黄宪、麻生明、吴浩青、钱人元 、杨福愉、陈耀祖、林励吾都没问题,我更新下

zgjyb 发表于 2025-7-1 23:09:26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7-1 23:00
你的逻辑很混乱,既然算了民国毕业的,为何算中央大学不算东南大学的,你不知道两个大学其实是一个大学吗 ...

东南1927年就改名了,既然【两个大学其实是一个大学】,我叫南京大学有什么问题,难道他1927年是本科就非得写东南大学?这又是什么逻辑

zgjyb 发表于 2025-7-1 23:13:32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7-1 23:03
而且除了国立东南时期的,中央大学时期的也漏了很多啊,比如黄葆同,你还是退下吧,基本上每个大学都统计 ...

1980-2015年当选的,漏了你就好好补充,或者你来个完整版也行。黄葆同1991年当选,可以计入。

zgjyb 发表于 2025-7-1 23:18:30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7-1 23:15
什么叫可以计入,你既然要统计就好好统计,数据完备谦虚学习是你需要的,不然做了统计没有公信力谁看,你 ...

浙大的就谦虚得多,直接说核实数据就行,你这瞎嚷嚷个什么劲儿,你以前几个统计不都是大伙补充的?

zgjyb 发表于 2025-7-1 23:25:26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7-1 23:17
你这名单我也不是单指南大,其他大学也漏了不少,其实我不该来做这个挑刺人的,但看到你在努力统计,也不愿 ...

我又没想打压谁,有啥好挑刺的。你能补充或者自己出个完整版的,我都欢迎

明月高悬 发表于 2025-7-2 00:14:56

zgjyb 发表于 2025-7-1 23:04
感谢补充,浙大化学底蕴深厚。
55年的清华曾昭抡、厦大卢嘉锡等都没计入,就从80年开始吧
汪猷应该是金陵 ...
1921年9月,汪猷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现浙江大学),就读于应用化学系,1927年9月,进入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工业化学系学习。

冯新德记错了,确实是研究生,但不是在职的,先读研究生再留校当老师,1942年—1945年,在位于遵义的浙江大学化工系就读研究生,师从系主任李寿恒教授,后当讲师教《有机化学》

zgjyb 发表于 2025-7-2 00:22:05

明月高悬 发表于 2025-7-2 00:14
1921年9月,汪猷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现浙江大学),就读于应用化学系,1927年9月,进入金陵大学( ...

汪猷跟张存浩类似:
1921年9月,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现浙江大学),就读于应用化学系
1927年9月,进入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工业化学系学习
1931年7月,从金陵大学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张存浩:
1943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
次年,转到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
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

明月高悬 发表于 2025-7-2 06:45:26

zgjyb 发表于 2025-7-2 00:22
汪猷跟张存浩类似:
1921年9月,考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现浙江大学),就读于应用化学系
1927年9月, ...

汪猷跟张存浩不一样,汪猷是毕业以后工作了再去金陵大学读的,张存浩是转学。


南京樱铁 发表于 2025-7-2 08:34:47

李永舫 2013年化学部院士 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校友。。。。,还有为什么只是本科?本科与院士之间是差的最远的,单统计本科校友的意义在哪里?间接在说这些学校的化学招生规模大吗???

zgjyb 发表于 2025-7-2 09:13:01

南京樱铁 发表于 2025-7-2 08:34
李永舫 2013年化学部院士 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校友。。。。,还有为什么只是本科?本科与院士之间是差的最远的 ...

已补充。1977年后的中科院院士,78%毕业于现双一流高校,一流的本科培养对院士还是很重要的

zgjyb 发表于 2025-7-2 09:20:28

明月高悬 发表于 2025-7-2 06:45
汪猷跟张存浩不一样,汪猷是毕业以后工作了再去金陵大学读的,张存浩是转学。




了解            

DFL 发表于 2025-7-2 09:46:04

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院士:

1、李庆逵(1912,1932届化学本),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吴养浩(1928,1951届化学本), 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3、卓仁禧(1931,1953届化学本),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4、邓景发(1933,1955届化学本,1959届研究生),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5、许根俊(1935,1957届化学本),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6、关兴亚(1937,1955届化学本),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7、金鉴明(1932,1955届化学本),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8、丁传贤(1936,1959届化学本),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9、张永莲(1935,1957届化学本),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0、郭景坤(1933,1958届化学本),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1、侯保荣(1942,1967届化学本)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江 明(1938,1960届化学本) ,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3、方荣祥(1946,1967届化学本) ,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4、杨玉良(1952,1977届化学本,1984届博),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5、包信和(1959,1982届化学本,1987届博),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6、王梅祥(1960,1983届化学本),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7、张明杰(1966,1988届化学本),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8、李永舫(1948,1986届化学博),201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19、彭慧胜(1976,2003届高分子硕士),202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20、陈冀胜(1932,1948级化学本,1950年参军抗美援朝),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1、徐如人(1932,1949级化学本,1949-1950年就读,1956-1958年进修),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2、朱起鹤(1924,1943年就读四川北碚复旦大学化学系),1995年被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7年高招成绩公布,李永舫以数学99分、理化94分,四门总分350多分的优异成绩摘得当年的河南省理科状元,被录取到上海化工学院微生物专业深造。
    1979年经学校推荐提前考取该校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1982年获得华东化工学院硕士学位;时年34岁的李永舫获硕士学位,被分配到了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做教师。
    在去郑州报到前,他仍然紧盯继续深造的机会,报考了复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博士。4个月后,他就以优异成绩考取复旦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李永舫的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电极过程动力学,师从著名电化学专家吴浩青院士,进行锂电池中电化学嵌入反应的研究,属当时国际尖端领域。1986年年初,他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成为复旦大学化学系的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并被批准留校任教。
    1986年8月,出于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他放弃了留在复旦大学任教的机会,来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跟随著名高分子物理专家钱人元院士进行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电化学研究。
   1988年10月,李永舫在40岁生日那天接到了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赴日访问研究的邀请。在日本的两年半时间里,他在国际著名有机导体研究专家、时任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井口洋夫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指导下,进行有机导体和生物导体的研究。1990年4月,他成为日本丰田公司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特别协力研究员。
  1991年4月,李永舫回国继续进行导电高分子的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钱人元教授领导下的其他研究成果一起,获得了1993年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1995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zgjyb 发表于 2025-7-2 09:50:20

DFL 发表于 2025-7-2 09:46
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院士:

1、李庆逵(1912,1932届化学本),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厉害,还有这么多工程院的

zgjyb 发表于 2025-7-2 10:06:56

DFL 发表于 2025-7-2 09:46
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院士:

1、李庆逵(1912,1932届化学本),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补充了2个,55年的学部委员都不计入,有4个生医学部的,2015年后当选的后面再一起更新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1980-2015中科院化学部院士本科母校人数前15名统计(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