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shanzushi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戴金星院士介绍

戴金星,1935年3月生于浙江温州,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先后工作于石油工业部石油科学研究院(1961-1962)、江汉油田(1962-1972),1972年6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及勘探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从1983年至1998年,连续四任“六五”(65-18)、“七五”(75-54)、“八五”(85-102)和“九五”(96-110)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长(首席科学家)和副项目长,领导和组织全国天然气攻关研究并对推动天然气勘探提供理论支持,开辟了中国煤成气勘探的新领域,为中国从贫气国迈向产气大国提供了理论支撑。

  主要学术领域包括:建立和发展煤系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的煤成气理论、各类气鉴别理论、无机成因气及其成藏条件、大中型气田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对我国七个储量千亿立方米以上大气田发现在4至15年之前提出科学预测。1986年、1991年和1996年先后三次获国家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奖。以第一完成人三次获国家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1997)、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200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石油勘探与开发》(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SCI、EI)、《天然气地球科学》(Natural Gas Geoscience)中英文版主编。独著和第一作者学术论文180篇,独著、第一作者或第一主编论著28部(其中英俄文5部)。培养硕、博士生和博士后53名,有的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的成为国家杰青。

kaishanzushi 发表于 20 小时前

一群参评多次不中的在那儿屡次申报最高奖,没想到人家第一次参评就是王炸

kaishanzushi 发表于 14 小时前

以第一完成人三次获国家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1997)、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

双科一+自二的组合很少见

连续四任“六五”(65-18)、“七五”(75-54)、“八五”(85-102)和“九五”(96-110)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长(首席科学家)和副项目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戴金星院士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