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发表最新Nature论文生物世界 2025年07月10日 08:30中国香港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细颗粒物(直径为 2.5 微米或更小的颗粒物;PM2.5)在全球范围内导致数百万人过早死亡,但并非所有颗粒物的危害程度都相同。当前的空气污染控制策略侧重于减少 PM2.5 的质量,这已经带来了相当大的健康效益,但基于不同排放源毒性的差异进行进一步完善,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益处。
2025 年 7 月 9 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李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书肖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发表了题为:Control of toxicity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s in China 的研究论文。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将实地测量与空气质量模型相结合,以评估来自各种人为来源的 PM2.5 的毒性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主要来源的 PM2.5 每单位质量的毒性差异很大,最高相差两个数量级。具体来说,来自居民炉灶中固体燃料燃烧的 PM2.5 毒性最高,其次是来自冶金工业、刹车磨损、柴油车、汽油车、水泥工业和发电厂的 PM2.5。
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毒性校正后的 PM2.5 排放源贡献以及人群暴露情况。从 2005 年到 2021 年,PM2.5 的质量排放量和相对毒性校正后的排放量均大幅下降。尽管工业源对 PM2.5 质量排放量的削减贡献了 57.5%,但经相对毒性调整后的排放量的削减主要由居民燃烧(约 80%)所驱动。
因此,在制定针对特定污染源的排放控制法规时,清洁空气政策应考虑不同来源的 PM2.5 的不同毒性。
总的来说,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胞毒性的 PM2.5 减排框架,该框架能够应对不同地区的特定健康风险,但仍需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来证实其与人类健康结局的相关性以及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158-w 强强联合 第一单位是清华? 各算0.5比较合理 舵手 发表于 2025-7-10 11:01
第一单位是清华?
按国际通行标准,通讯作者单位(也就是第一单位)复旦,并列通讯作者单位清华 顶楼文章肯定没展示出这篇文章的价值。若真如顶楼所说,那么这篇文章非常普通,发国内普通刊物就行了。
“来自居民炉灶中固体燃料燃烧的 PM2.5 毒性最高,其次是来自冶金工业、刹车磨损、柴油车、汽油车、水泥工业和发电厂的 PM2.5”。意思是说,北方烧煤、南方烧柴煮饭是最大的空气污染源头,我想不仅中国,而且世界其他绝大部分地区,他们在过去几千年里基本上都靠燃烧固体燃料做饭取暖吧?为什么那时候没人提空气污染问题,而在传统生火方式被现代能源(电和气)取代之后,反而成了个问题?我猜测传统能源虽然毒性最大,但大自然有稀释化解能力,而面对火电厂、冶金、汽车尾气、建筑垃圾则束手无策。所以,如何化解现代能源污染才是问题所在。另外,PM2.5体现出南北差异,又该如何解释和治理? 汽车尾气也是重要来源,不过现在大家都习惯于开车天经地义。 躲猫猫的猫 发表于 2025-7-10 12:05
顶楼文章肯定没展示出这篇文章的价值。若真如顶楼所说,那么这篇文章非常普通,发国内普通刊物就行了。
“ ...
给强行拆除农民灶台提供依据? 躲猫猫的猫 发表于 2025-7-10 12:05
顶楼文章肯定没展示出这篇文章的价值。若真如顶楼所说,那么这篇文章非常普通,发国内普通刊物就行了。
“ ...
无语了。
你这是强烈迎合某些白左的思维啊。全部上新能源,老百姓不要做饭吧。
一票清华的某些人,跟着nature编辑夏某人,利用这种白左思维想干嘛? 我可以毫无掩饰的说,清华的g某人,nature编辑夏某人,正是这个白左 团体的牵头人。
试图通过所谓的期刊打造所谓的科学、舆论优势,扩大话语权,也试图影响政府决策,从而使我们走上一条不归路。 DFL 发表于 2025-7-10 11:38
按国际通行标准,通讯作者单位(也就是第一单位)复旦,并列通讯作者单位清华 ...
算复旦的,毫无问题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7-10 14:06
算复旦的,毫无问题
不可能。妥妥的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和通讯作者 第一单位都是清华的。
虽然这篇文章立场很有问题 。但文章 归属 清华没有任何问题。
qw741 发表于 2025-7-10 14:59
不可能。妥妥的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和通讯作者 第一单位都是清华的。
虽然这篇文章立场很有问题 。但文章...
复旦通讯作者、并列一作,清华并列通讯、第一作者 qw741 发表于 2025-7-10 13:46
无语了。
你这是强烈迎合某些白左的思维啊。全部上新能源,老百姓不要做饭吧。
暴徒,我怎么迎合白左思维了?我疑惑的是,如果文章仅仅提出空气污染的几个源头,那么就太普通了。几年前那些“砖家”们说骑自行车会污染空气,还有几个鸟人说做饭也污染空气,再有几个混账说燃烧秸秆污染空气。我就想不通,这三个行为南北方皆然,但为啥南方是水污染,而北方是空气污染呢?如果文章老调重弹,那就真的没意义。这个档次的文章应该解决“治理”问题,提出新型高效治理方法。但很遗憾,我看顶楼的简介并不涉及治理 DFL 发表于 2025-7-10 16:50
复旦通讯作者、并列一作,清华并列通讯、第一作者
清华 第一单位,复旦第三单位。
还有,我没有义务更没有心情给你普及这些个最基础的东西。
如果你和RiverValley是复旦校友的 话,建议少说为妙,省的贻笑大方祸害复旦。 qw741 发表于 2025-7-10 17:26
我不是说你。
我是说nature最近一段时间来的风向。特别是和社科相关的一些文章,背后的逻辑就是白左+祸国 ...
同感。这种档次的文章应该有阅读门槛。如果文科生都能读懂NS论文,那么NS就太好发了;如果NS表现出某些政治立场,那么看菜下饭即可。顶楼文章没有分子式,没有元素的化学性质描述,没有高等数学,让人质疑这种文章是怎么中榜的 躲猫猫的猫 发表于 2025-7-10 18:01
同感。这种档次的文章应该有阅读门槛。如果文科生都能读懂NS论文,那么NS就太好发了;如果NS表现出某些政 ...
很简单啊。zz正确啊。
nature搞这套东西,搁上世纪,兴趣还有人捧臭脚,都2025年还拿这些玩意蛊惑人心,不知道是高估了自己,还是低估了他人。 qw741 发表于 2025-7-10 17:26
我不是说你。
我是说nature最近一段时间来的风向。特别是和社科相关的一些文章,背后的逻辑就是白左+祸国 ...
我原以为浙大谷教授是环境科学和工程方面的新秀,查了下,结果是生态与公共管理交叉。因为是“管理”,所以他并不提出治理的技术手段和原理。严重怀疑这篇文章也是偏向“管理”,拉低N层次 躲猫猫的猫 发表于 2025-7-10 18:30
我原以为浙大谷教授是环境科学和工程方面的新秀,查了下,结果是生态与公共管理交叉。因为是“管理”,所 ...
我还可以告诉你。这批人连交付审稿的文章大概率都是机器翻译的。
可以说,无论是专业和工具,门槛极低。 qw741 发表于 2025-7-10 18:33
我还可以告诉你。这批人连交付审稿的文章大概率都是机器翻译的。
可以说,无论是专业和工具,门槛极低。 ...
“该框架可以解决不同地区特定的健康风险,但需要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来确认其与人类健康结果的相关性及其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这个摘要表明这篇文章涉及环境、公卫和公管,“但需要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来确认……”的说法意味深长、耐人寻味……:L 躲猫猫的猫 发表于 2025-7-10 18:38
“该框架可以解决不同地区特定的健康风险,但需要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来确认其与人类健康结果的相关性及 ...
换句话说就是: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大家看看就行千万不要拿我当结论。 DFL 发表于 2025-7-10 18:56
你这货还跑这里犯贱,快滚吧,装逼侠
笑死了,把那厮惹急眼了 DFL 发表于 2025-7-10 16:50
复旦通讯作者、并列一作,清华并列通讯、第一作者
跟这种货色,有啥好科普的 RiverValley 发表于 2025-7-11 08:48
跟这种货色,有啥好科普的
你知不知道,就你这种无知的言论,对复旦只能是抹黑。 请文明发言,有异见很正常,多辩论,辩论出真知 李庆
教授
研究方向:大气污染与防治、燃料燃烧与节能减排、化学指纹识别、环境毒理
Tel:(021)31248901
Email:qli@fudan.edu.cn
个人简历
教育简历
2007-2012清华大学,博士(核科学与技术)
2010-2012日本东北大学,硕士(机械工程,联培)
2003-2007兰州大学,学士(理论物理) 核物理背景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