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3|回复: 0

【哈程大】1970年哈军工主体南迁,仿照哈军工的建制筹建哈船院

[复制链接]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1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4-12-1 19: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哈程大 于 2024-12-1 19:21 编辑

原标题:我的老师张保郁

我在75-411班上学时,张保郁是我的老师,后来我在八系工作,他又是我的领导,具有老师+领导的双重关系,是我非常敬重的长者。我曾三次采访他,每当讲到往事,老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深感他的哈军工情怀。

张保郁,1931年1月生于四川阆中,1947年就读于成都县立中学;1949年7月考入国民党统治下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1949年12月成都解放,1951年10月四川省政府收回该校,更名为华西大学,刘承钊出任校长。

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急需知识人才,他在华西只读了一年,于1950年7月应征入伍,分配在成都空军预科总队,进行4个月的军政训练,11月调到长春第二航校,学习飞机特种设备维护;1951年8月毕业,留在二航校任教,讲授飞机电气设备;1952年他随二航校地勤部门组建长春第九航校(即现在的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又教了一年书。


我国空军白手起家,当时的飞机都是四野缴获国民党的飞机或残骸,组织国民党空军起义人员把这些零件组装成飞机,在战火硝烟中创建了牡丹江航校,从牡丹江将这些不能上天的飞机运到长春,成了航校宝贵教具。

在航校两年多,他立三等功两次,正是这个原因,1953年9月,他被选调哈军工空军工程系(老一系),时年22岁。


空军工程系设飞机和发动机、电气设备、无线电、军械、气象、机场建筑六个科(专业),下辖26个教授会(教研室),是哈军工师资力量最强的大系。每个教授会都有一位苏联专家,配翻译,教材都是苏联卢科夫斯基航空学院的,系主任是毕业于苏联卢科夫斯基航空学院的唐铎少将。

他所在的航空电机教授会代号117,十几个人,主任蒋志扬为国民党两航起义人员,副主任蒋宗荣毕业于山东大学。办公地点在12号楼(现在12公寓位置),楼西侧是飞机库,有米格9、米格15教练机。

他主要工作是航空电机和飞机微电机研究与教学,他收集器材,制作模型教具,搞得117实验室小有名气,接待过不少名人和军委首长,其中包括钱学森博士、越南武元甲将军、总部张宗逊上将(陈赓院长陪同)和其他首长等。他1955年晋级少尉(正排),1956年为中尉(副连),1962年为上尉(正连),两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根据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的办学方针,哈军工从1960年开始分建与扩建:将炮兵、装甲兵、工兵的常规专业和新建的防化兵工程系调出,交给有关兵种,扩建为单独兵种的工程技术学院,形成今天的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现为JFJ理工大学)和防化兵指挥工程学院;保留空军工程系、海军工程系中的尖端专业;1959年新建导弹工程系(五系);将附属于导弹工程系的原子科扩大为原子工程系(二系);将空军、海军、炮兵的雷达、无线电专业集中,扩建为电子工程系(四系);1966年新建计算机系(六系)。

正值办学鼎盛时期,1960年8月苏联政府撤走专家;1966年转业改制,一声令下集体脱军装,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随之而来的是文革十年,1969年林彪签发战备“一号命令”,哈军工内迁,老一系并入西工大;原子工程系一度迁到重庆,与哈工大有关专业组建重庆工业大学,结果不了了之,人员各奔东西,部分人员回到哈船院;哈军工主体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系以及基础课部和院机关迁往长沙,1978年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重回军队序列;风洞(103教授会)归三机部627所,现为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院。哈军工分建实在令人遗憾,但它播下的现代高等军事教育的种子却遍地开花,功在千秋。

张老师1971年随老一系迁到西工大,在西安待了二年,没有教学科研,下放到农场劳动或到工厂调研。1972年3月,他调回筹建中的哈船院,在四系401教研室落脚,由于当时急需基础课程教师,搞专业出身的张老师与电工基础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退休。

筹建中的哈船院仿照哈军工的建制,设立政工组(部)、训练组(部)、院务组(部)三大机构,每个组(部)都有若干下属单位,例如宣传、组织、人事归政工组,车队、医院、食堂、总务、营房归院务组,训练组则相当于教务处。学院设置7个系,一系造船、二系导弹、三系内燃机、四系控制、五系水声、六系计算机、七系机械。

那时船院人的典型形象是穿藏蓝色或浅灰色人字纹布料旧军装(老三系的着装),肩头还有挂肩章的卡孔,留下了哈军工实行军衔制的印记。斜挎印有红五星和“为人民服务”字样的黄书包,走到街上一眼就能看出是哈军工的人。在那个“蓝一色”盛行的时代,穿上一身旧军装是令人羡慕的。由于张老师是老一系的,穿黄上衣、蓝裤子。

根据毛**“大学还是要办的”721指示,惨遭文革破坏、停课七年的部分高校于1972年恢复招生,正在筹建中的哈船院于1972年招收了72级工农兵学员。张老师为三系72级、四系75级工农兵学员讲授电工基础课程。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上大学不用考试,全凭推荐。广阔天地的知青、现役军人、人民公社的社员(有头有脸的人,例如生产队会计)、车间工人、激进的造反派,都是被推荐的对象,称为工农兵学员,多数是文革期间的初中生(个别还有小学生),俗称老三届(65/66/67),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基础差。我是75-411班工农兵学员,船舶电气化自动化专业,学制三年。恰好张老师在四系401教研室任75-411/412班的教学组长,陪伴我们走完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全过程。

当时基础课教学分散在各系,称为教学组(又称包乘组),负责四系75级基础教学组有8位教员,是一个“小而全”教学组织。张老师带领教学组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起草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报教研室批准就可实施。

一天晚上,他与教学组的老师到宿舍看望我们,向我们介绍情况,和大家进行座谈,这就是首次师生见面会。

75-411、412两个班有60人,在31号楼大教室合班上课,各班还分别有自习室。第一学期开的课有高数、物理、英语、电工基础。

文革期间的教育界是重灾区,“批林批孔”、“批判投降派宋江”……政治运动接踵而至,那时高校典型的口号是“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管大学、改大学”,简称“上管改”,也就是说工农兵学员是带着政治任务上大学的,似乎我们是学校的主人。在极左思潮的蛊惑下,学生热衷于政治运动,对教学科研造成严重冲击,学校和教师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

我们班的学生虽说有革命激情,但毕竟在社会上混了多年,还是有讲义气的一面,师生关系倒也融洽,有时还和青年教师称兄道弟,交上了朋友,对张老师尤为尊重。

给工农兵学员讲课,既好讲又不好讲。说它好讲,是因为工农兵学员没有学习压力,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学好学赖一个样,即使有时布置点作业,是不是完成没有要求,老师能轻松完成讲课任务;说它不好讲,是因为工农兵学员基础差,学不进去,讲课如同对牛弹琴;再者老师若对学生严格要求,还容易被扣上不突出政治、走“白专道路”的帽子,因此教学组讲课很注重方式方法。一是要放慢教学进度,不能讲的太深;二是边复习边讲课,例如高数课程从初中代数讲起。

张老师主讲的电工基础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从直流电路开始讲起,虽然大家学起来困难,但对他讲课艺术却敬佩得五体投地。他讲课不要讲稿,只要粉笔就成,讲的通俗易懂,没有废话,板书工整,画图常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以示区别,大家评价,听他的课像看一场表演。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认真做课堂笔记,课后稍加整理,就是很像样的书稿。我留校任教后,常以他讲课艺术为样板,不敢说深得张老师之法,却也受益匪浅。

按照“以产品带动教学”的思想,课程一概没有实验,而是下厂实习,又称“学工”或称“开门办学”。1976年春季,刚刚学了一个学期,我们便赴江西九江441厂开门办学。

哈船院和441厂都在六机部系统内,厂方对我们妥善安排。女生和女教师住厂里的721教学楼,男生和男教师住机加大车间,每人一张单人铁床,挂上蚊帐,虽说酷暑难耐,可车间举架高,窗户大开,通风好,却也凉爽。

在大车间挂块黑板,穿插着讲高数、晶体管电路、电工基础等课程。张老师已经讲到交流电路,学习难度增加,他教大家拉计算尺,这是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在大车间,我把《电工基础》那本书的习题都做了,拿给张老师看,他认真批阅后还给我,做错的习题还给我讲解一番。

他执教严谨,提出电工基础结束后要考试,在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教学组在大车间组织讨论,实际上是辩论会,主题是要不要考试。会上同学们群情激奋,坚决抵制考试,还上纲上线,批判他搞资产阶级教育路线,考试搁浅。尽管这样,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待学生,履行教师的职责。

在他的指导下,412班顾国民等几位同学为厂里搞了三项技术革新,王莉生同学还给工人师傅讲晶体管知识。他还为441厂的721大学讲授电工基础课程,没有报酬,加深了四系和441厂的关系。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恰好开门办学已经结束,由于河北铁路瘫痪,他带领大家从九江乘火车奔上海,从上海乘船到大连,再从大连乘火车返回哈尔滨,一路上买车票、安排吃住,十分艰辛,好在大家都安全返回。

1977年进入专业课学习,自控原理、电机学、自控元件、计算机原理等课程陆续开出。由于没有学好电工基础,他又重新给我们讲了一遍,又称“回炉”,用的是他们编的、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工基础》教材。

在九江,他和我们同住大车间、同到食堂就餐、同到车间劳动、共同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和文体活动,加深了师生友谊。至今,我们班同学来到哈尔滨,都要登门看望他。

1977年,学院适应恢复高考的新形势成立基础课部,英语、高数、物理、力学、电工基础等课程划归基础课部,面向全院开课。教学组完成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他调到基础课部电工教研室,开始为77/78级择优录取的学生讲课。从中可以看出哈船院办学逐步走向正规。

为了适应全院各专业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学院从相关专业抽调40余名教师,于1979年6月筹建了电子工程系(八系),电工教研室从基础课部调到八系。卢侃为首任系主任,陈式据任电工教研室主任。

建系初期只有电工基础801、无线电基础802和电子线路803三个教研室,801面向全院电专业开设“电路”课程和非电专业“电工学”课程;803面向全院开设“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课程,802则面向本系开设专业课程。

由于当时的哈船院办学规模还不大,全院30多班,八系3个班。

80年代中期,八系开始向专业拓展,相继成立了工业电视与检测技术、图像处理、光学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教研室,198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到了80年代末期,八系已经拥有9个教研室。

我1978年毕业留校后,他动员我到电工教研室当教员,还承诺送我到师资班进修,我很愿意,由于学院对我的工作另有安排,这事没有促成。两年后,我阴差阳错地又转到八系工作,但是很遗憾没有进入电工教研室,而是去了电子中心实验室。1989-1991年,他出任八系系主任,又成了我的顶头上司,但是我更看重的还是师生关系。

自1979年至1993年14年间,他和他的同事以哈船院电工教研室名义编写了电工基础丛书,包括《电工基础》(上下册)、《电工基础习题解答》、《电路基础》、《网络分析导论》、《电工实验与量计》、《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共七本教材,221万字,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其中《电工基础》1988年获中船总优秀教材二等奖,《电路基础》1991年获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这七本教材被学校图书馆收藏于校友文库中。

在编写过程中,他们分别在北京和镇江两地召开相关人员审稿会,并根据审定意见反复修订,还在六机部系统内举办电工师资班试用。《电工基础》印刷量达34万册,所得稿酬全部上交,系里以此为全系教师每人购买了一本新英汉词典。

受文革和哈军工动荡的影响,职称评定停滞,给我们上课时他是助教,1978年评为讲师,1982年评为副教授,1987年评为教授,1991年到了退休年龄,延聘五年,直到1996年退休。

他多年来在本科与研究生教学中曾获校级教学奖14次,曾担任黑龙江省电工学研究会理事长20余年,1989年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为哈工大秦曾煌教授主审第五版、第六版电工学系列教材4本,140万字。

张保郁老师1953(22岁)至1996(65岁)年在军工大院这块热土上耕耘了43年,经历了一所大学的三段历史,改变的是校名,不变的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孜孜以求,默默奉献,一支粉笔,三尺讲台,情系学子几十载,桃李满天下;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十年如一,硕果累累,多少弟子成栋梁,校友韵华章。

这正是对这位已愈古稀之年老教授的真实写照。

作者:王松武,男,1950年生。1978年毕业于哈船院自控系(75411班),留校后工作于哈工程大学八系实验教学第一线32年,教授,曾任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2011年退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4-12-30 02:25 , Processed in 0.03313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