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2-2 10:12: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要看现在的两批有什么不足了,其实很简单的轨迹,第一批9个实验室主要以高校为主,再加几个企业主导的(如怀柔实验室);第二批马上就转为以企业为主。那么这两批有什么问题没解决呢,第一批一看就是从上而下指定数量,下面就开始把当地的科研资源拼命往里塞,依然是简单的高校和中科院系统团队拼凑,搞大而全,比如张江实验室,就把上海光源、蛋白质等基础设施都打包往里塞,首要目的还是想搭上国家实验室的名头,缓解这些设施后续的运营经费不足的问题,一举两得,既撑死了国家实验室的框架又让这些基础设施(投资很大、运营费用很高)找到了可靠的东家,第一批实验室思路还是沿着老方向走,是资源消耗型的,还是伸手要饭的模式。既不能从市场上融到钱、又不能扎根到细分市场解决整个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无法形成产业链的闭环,这样的实验室是长不大的,高校知道的问题都是从论文中来的、连高校的科研人员都知道的卡脖子问题,说明已经是卡的快要窒息的问题,这些人是指望不上的。第二批以企业为主,就聚焦一个行业,造舰船的、发动机的、电磁的,以领头企业牵引,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导向,既解决了钱的来源问题,又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工程上的实际问题,这是第二批相较于第一批的显著优势。那么第二批的问题在哪儿?封闭性问题,很难产生产业链外溢效应,投资十块钱,收入11块,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很多的新型研发机构。所以就必然有第三批,第三批的组织形式: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产业金融资本(风投)+上下游供应链,从技术供给、资本注入、供应链协调等等,整个形成了商业上的闭环反馈,才能真正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在这里,我认为湖北的“九峰山实验室”已经初步具备这些特征,实验室的管理团队出自企业而非高校、专攻化合物半导体领域、与很多高校建立了合作、自身有完整的FAB产线但只以技术转让为盈利方式,不和产业争利、吸引了很多风投机构。这样的实验室,兼具了包容性、开放性、金融性、市场性、平台性等多个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