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不知而已

光大华夏·华东师范大学2025纪要&交流 (至11月 第一单位NS主刊3篇 PRL 7篇 JACS 27篇)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Rank: 1

4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而已 发表于 2025-11-23 22:326 Y3 R" n, I$ d' S6 q- f
yy虽然主心骨在交大,但是对华师大这个池子来说,稍微匀点就够吃一年半载的,密码学院正式外宣不到一年, ...

( c' Y- j. E! w- Z( T6 T( l* I4 q不过交大电信是来了些支持,密码曹珍,图像马利支持,还来个通信院长

新手上路

Rank: 1

4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23: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而已 发表于 2025-11-23 22:261 P& D" B+ v6 a! y( x- P
药学院的创立就是一个多方运作的结果,蒋的关系钱的推动,目前的药学院主体就是那一位杰延的山头,钱一退 ...

& s7 ?. m; }- l9 p4 Y* X& u# {确实难,蒋那时候没事的话能帮些,钱也许还留续些

初出江湖

Rank: 2

5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而已 发表于 2025-11-22 23:07  Z/ e8 p: c% E" t& S
就生科院来说,主要任务是维持现在基本盘然后适度拓展方向就差不多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也是阁下的观点, ...
  }. s# S6 b" T! F8 ?+ r( s
现在适度拓展都很困难了,不仅是下坡路,很可能是俯冲进战场。; }* |0 ?  m! g& O" Y* F
预计再5-10年内还有走掉不少有帽子的,目前手里的牌不给人家钱多点,在一些点上扣扣嗖嗖,比如别人zijiang青年,上了uq,只给人家补齐zijiang优青差值那部分,真给人听了想笑,上uq/jq不招人不拉关系不花钱,弄上了,回头还要让别人感谢你学校。上海任何一个985都没这样子的。当然了修大门是一分不能少。
5 J* B/ }0 A$ L4 L+ |3 L刘老师人事关系是再ECNU,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儿,一个前几批大千人,被ECNU弄成这样,实在是不知道什么叫“维持,适度拓展”% V% I; d2 W" ^% y5 r1 T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2189818 发表于 2025-11-24 08:516 y  `% a( d) s/ B# w
现在适度拓展都很困难了,不仅是下坡路,很可能是俯冲进战场。
9 {& j! O# R1 L7 _7 P预计再5-10年内还有走掉不少有帽子的,目 ...
2 a+ Q/ R0 C  Z  s
你说得是很切中利弊的情况,放在全校也不止一个院系。作为身不在其中的校友很难发挥什么切实的作用,像办学资源办学条件乃至于领导层面的认识、风格,都很难做大的期待。如果领导层面踏下心来认认真真实心用事,向外向上拿得出魄力决心,至少人心不会散。当然这些都无异于许愿了。
( _# p# l9 j9 n6 @: h/ j/ s* r. a0 I0 Q( m
所谓拓展,现在体现在传统植物动物方面,既不能弃之不用,相较未来的趋势又确实不合流,需要在方向凝练和团队建设上做好打算,今年动物组还上了一位uq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1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1 }3 ]- N; m* D; i% K
上面两位说的容易,但对于一个手头紧,开销大的家长,真的不好做。有限的资金和编制给了生科,其他就少了。这种投资,像是押宝,赌未来一样。一旦押错或者找错了人,学校要倒退N年,还会让其他学科的优秀人才流失,对领导的眼光和魄力要求很高。+ z; F6 C; ~! _  F8 @9 ]% ?
目前的常规操作是大家自己去找钱找项目,有了经费,学校评估项目的未来前景,给进人编制和招生名额(硕士博士生)。
0 r! v& D8 Q& c4 i像数学学院能搞来赞助,也能给进人编制和招生名额。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1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数学学院的例子,基础数学做品牌,应用数学拉大项目,数学教育负责赚钱。良性循环,才能让学科发展起来。不过,数学院的赞助还是太少了,之前四季教育答应的一个亿有没有全到账,近期的新舟教育只能给1千万,后续还得找金主,否则有点难。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1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学校层面看,给物理、生科和信息的资源是倾斜的,数学、化学、地学才是自力更生的典型。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也是我现在的看法,也是另一位坛友之前的观点,现在all in 生医的机会窗口太小 成本太高风险也很大。更倾向于往工科和数理化交叉的思路上走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夸张的例子,同样一笔钱数学的新基石能花一辈子,生物的新基石几台设备和维护就能砸进去一小半

初出江湖

Rank: 2

5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而已 发表于 2025-11-24 10:38! H( v( [0 X9 j, }; y" u- b
你说得是很切中利弊的情况,放在全校也不止一个院系。作为身不在其中的校友很难发挥什么切实的作用,像办 ...

0 ^- z) q$ E/ y# R# f, x6 B动物的uq我不否认,但是这也分369等,肉眼可见的不太行了,动物学的做的东西还算相对沾些应用,如果能蹭上未来农业这个浪潮,机会有,大趋势就是你在示范学校做应用有些难度,虽然陈老师的主打确实是应用能拿科二说明是有实力,但隔壁也在发力农学类,这种农学类和生物类的界限不知道能做到什么程度,应该从农业学校引进,最好是强组不然不太可能有资源;% y9 T- a+ w+ x2 ?
今年生化uq和jq一个课题组,做药的,本身背后的关系力度就足够支持上了,而且蒋校友去世还能上,更说明不是学校层次而是获得人才帽子的老师背后有人支持;! G( ^, x4 V+ W; G, {; Y$ A( V
传统动物植物建议舍弃了,什么年代还在做数根茎用肉眼也好用仪器去数几个根,还有什么动物分类学,不反对做,但是引入分子生物学和进化是必需的,还是老办法听声音数差别,那和农业学校的昆虫学动物学有啥区别?人家还能沾农业的边,说这个有用(不管有没有);
+ _& L, J; ^' I! d; M发展慢就是钱少了,现在还能发好文章都是过去十年的投入的产出;近五年的投入太少了。

初出江湖

Rank: 2

5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而已 发表于 2025-11-24 11:11, G* ]& j8 K1 @1 J
举个夸张的例子,同样一笔钱数学的新基石能花一辈子,生物的新基石几台设备和维护就能砸进去一小半 ...

8 R. t% `& h% [2 }) @  Y所以要配套啊,人家学校都至少1:1配套,要求不高1:0.5配套很难吗?不仅不配套还要收取高额管理费,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谁会在这种学校待多久,不然生科院杰青当上的大部分都跑了,人家1:9甚至1:10配套,那是杰青,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新手上路

Rank: 1

4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2189818 发表于 2025-11-24 12:21
3 h! ^4 L6 X; o+ j; A' }- s动物的uq我不否认,但是这也分369等,肉眼可见的不太行了,动物学的做的东西还算相对沾些应用,如果能蹭 ...
" M- z* c) H. m* m
动物学确实。。以前北师大湖南师大还有动物院士是有背景的,现在都不行了,和农业类也不能比,还是搞生药医脑吧,作为另一个信息类学科群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SSCC 2026一次两篇,很不容易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本校内培的团队,交大第一篇ISSCC的一作,北大去年ISSCC的一作,这两年加盟华师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11-25 14:05 , Processed in 0.09158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