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47|回复: 17

如何看待一些名校海龟博士回国后产出急剧下降的问题?

[复制链接]

高级战友

Rank: 4

64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7 23:25: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一些海龟在美国名校产出非常高,5年博士发了2Nature+2大子刊+1PNAS,全都是一作和或共一,但是回国3-4年了,别说正刊,大子刊好像都发不出了,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相比之下,国内部分优秀的土博教职,虽然以前没发过正刊,但是最近4年产出2篇大子刊,依然在助理教授上不断被考核,这样会不会很打击本土人才积极性?

禁止发言

1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7 23:4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因很简单啊:1.方向不匹配;2.资源不到位;3.考核方式不断在变;4.结婚生娃,压力增加。所以现在很多高校推行3+3,如果6年时间没啥实际成果,那要么看在名校的份上,后期能不能让学院跟国外高校或课题组牵线搭桥,加强国际合作或联合办学;要么就转教学,绝大部分还是能留下来,性格和道德原因另说。

禁止发言

117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7 23:5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高校很多课题组有个最恶心的现象,上头搪派名额,今年每个系、课题组要招几个海优,其实研究方向高度匹配的并不多,于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拉来一个就算完成任务。这样的课题组时间长了,除了大老板以及亲手带的一两个徒弟,其他的人跟他生搬硬套的凑在一起,时间久了这种课题组就完全散掉了,申请不到什么像样的项目。很多海优就在这种环境中空耗,除了海优那笔经费以外,设备不够、平台不行、又没有人替你说话,就这么支撑三五年。

高级战友

Rank: 4

74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7 23:5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正常了 回国以后 每天要上课 要给院长打杂 今天改卷 明天监考 后天面试 大后天参加研究生答辩 大大后天要去接学院里面来参加活动的客人 大大大后天要陪老婆 大大大后天要去开家长会

高级战友

Rank: 4

74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00:0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年龄大了哪可能还跟20岁一样天天10几个小时守在实验室。当导师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收到出类拔萃的学生,让学生带飞。

高级战友

Rank: 4

74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00:04: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博也好 海龟也罢,其实水论文这块差距不大,把发论文当职业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学生带飞。还有就是舔编辑 舔主编 副主编,玩的就是圈子。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03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02: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yz123 发表于 2025-2-27 23:59
太正常了 回国以后 每天要上课 要给院长打杂 今天改卷 明天监考 后天面试 大后天参加研究生答辩 大大后天要 ...

还得去西湖大学

新手上路

Rank: 1

4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10:4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理工科搭建实验装置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三五年时间很正常

新手上路

Rank: 1

4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10:5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发nature,光有理论、模拟一般不够,一般还需要实验。快捷的路径是与原外国学校合作借助国外学校实验平台做实验

新手上路

Rank: 1

4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10:5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大物理王雷2021年回国,这几年发nature communications居多,没有什么大子刊,可能是实验平台还没搭建好。好的成果需要时间的沉淀,做学术不能太急,学校应该为学者提供宽松的研究环境

新手上路

Rank: 1

4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11:0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大工学院肖敏课题组搭建光学平台也花了很长时间,回国10年才发了nature,可见量子光学实验平台搭建的难度

新手上路

Rank: 1

4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11:0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研究人员提供舒适的研究环境,不要让研究人员背负nature、science等发文压力,研究人员才容易做出真正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新手上路

Rank: 1

4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11:05: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时间浙大校友吐槽杜江峰没在浙大建研究团队,其实物理实验平台搭建太耗时间了,三五年时间很正常,浙大校友恐怕误解杜江峰了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6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11: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校长两年,基本不参加学校各类活动,是太忙了还是觉得委屈了。

新手上路

Rank: 1

4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11:2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作为外人不清楚具体情况,正常情况下校长肯定得尽职尽责做好管理把握好学校发展宏观方向,另外尽可能利用自己的院士身份为自己学科多拉点资源。若真是作为校长基本不参加学校各类活动,那太不可思议了,那确实不应该

新手上路

Rank: 1

4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11:2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浙大这两年发展得蛮好啊,各项指标都亮眼

新手上路

Rank: 1

4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11:4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露不露脸其实没那么重要,校长和书记配合好让学校发展好就行。“无为而治”是大智慧

初出江湖

Rank: 2

8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2-28 11:4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耗时间 回来买仪器 招人 开始实验 怎么也得3年4年才能初具规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4-9 20:49 , Processed in 0.03963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