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i- _3 C* d. a. P0 k
几十年来,复旦校方以“精英教育”为名,对本科毕业生、博士新生人为制造了两大壁障: ( a1 N1 ?' \* Q' T7 u2 F v1、严控学生绩点,本科生、研究生绩点普遍是3.2,客观上造成很多优秀学生去不了世界名校留学,拿不了名校博士学位,进不了世界顶尖科研机构。长远看,世界名校校友数不如中等985,进而入选海优、杰青、长江的本科校友也不如中等985。 5 x; m, V: i" m$ H. Z; c2、严控博士生招生规模,复旦长达近30年每年只招收1000名左右国家公费博士生,而同期其他同类高校都招收3000名博士生(国家公费、自费、在职各占1/3),这客观上造成了这30年来复旦本土培养的博士生在国内科研机构的骨干校友比同类高校少了近2/3! 这几十年来复旦本科校友、硕士校友入选四青、杰青、长江、院士的人数不占优甚至也不如中等985,就是这种决策的恶果。 众所周知,90年代、00年代是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亟需博士毕业生的黄金时代,然复旦校方却自断生路;而近几年适逢博士毕业即失业的年代,复旦却大幅扩招博士生(今年扩招到3500),这是什么思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