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6|回复: 0

央视新闻《一年之计看两会》:两会声音 | 推进仿生智能技术研究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

[复制链接]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01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3-5 13: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视新闻《一年之计看两会》:两会声音 | 推进仿生智能技术研究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3 }4 f7 I# O  D  N- L5 K5 y! X
0 A! l. h- v( I3 t# U: a' ?
央视新闻《一年之计看两会》2025年3月5日报道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雷的采访:
" U3 @9 a' ]# x5 ]2 m- o7 D1 i两会声音 | 推进仿生智能技术研究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2 T4 v" z2 |- L' o! B+ {( o【主持人】让我们来听一听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雷今年的两会声音。 8 O' _' I( m$ w0 \+ J1 h' h
【记者】郭院士您好,您是从事哪个方面的研究的?然后今天带了哪些经验到两会?
5 y' x: S8 C' f& a- Q: `&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郭雷:我是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名科技工作者,今年我也先后参加了全国人大、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组织的十几次交流,活动重点就自动控制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以及在新质生产力转化方面的一些工作进行了考察和调研。从自动化到智能化是信息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也给我们开辟新方向、新领域和新赛道带来了新机遇。如何使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我们调研考察的一个重点问题。新质生产力涉及三个关键词:心、硬、实,新就是创新驱动,硬就是要产生硬核科技,实就是要服务实体经济,引领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传统领域,并促进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因此,我今年提出的一个建议就是如何加快推动仿生智能技术的研究,使人工智能赋能硬核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0 F8 t* [- J0 [& q7 @0 u- h
【记者】郭雷院士,您刚才提的这些议案,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但是我感觉和现在传统的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它还是有区分的。可以介绍一下吗? ' S* k. ?. h) _2 c- B; ]
【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郭雷:是的。今年我们也知道是“十五五”开局之年,也是北航的“数智赋能年”,因为我们熟知的像卫星、火箭、无人机这些飞行器,它具有高动态多约束、强对抗的特点,所以它就和我们熟知的以大数据大模型为代表的类脑智能和矩阵智能是有所不同的,它要产生行为智能和动态智能。近几年以大数据大模型为代表的类脑智能和矩阵智能发展迅速,但是我们的卫星、火箭、无人机等熟知的无人飞行器,它具有强约束、高对抗、高动态的特点,面临极强的干扰与不确定性,他们不仅需要强大的计算智能,而更需要强大的运动智能和行为智能,因此让我们的飞行器能够像鸟一样乘风而行,御风而行,就是我们正在开展的空天仿生智能的研究,将轻量化的学习预测和进化算法,赋能于飞行器的传感器执行器和系统行为,实现脑聪、目明、手巧、身健的群众的目标。仿生智能已成为行为智能和系统智能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新赛道,可以催生新的科学发现,引领新的科技创新,并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8 I8 x3 C; z: ?" V【记者】郭院士对于这种仿生智能科技的话,对于我们的一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您觉得有什么挑战?
; d0 K! d% M$ O【同期】全国人大代表 郭雷:像仿生智能这些新方向,既涉及多学科交叉,跨学科融合,比如它涉及生物、信息,材料、结构,同时又连接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全链条创新。因此,这些新的方向、新的赛道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动力,所以这给我们年轻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团队的青年人不仅仅有原创性的理论成果,更有像仿生复眼、仿生导航等技术和产品,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验证和应用,并先后获得了日内瓦发明金奖,纽伦堡发明金奖以及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博览会的金奖。 去年我也先后参加了全国科技商会和建国75周年国庆招待会,亲耳聆听了******的重要讲话。***吹响了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号角,我们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十年磨一剑,只争朝夕,埋头苦干,逐步树立科技自信、创新自信、青年自信,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0 s7 j1 o; w  W+ o
' I1 U' `: [5 k0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5-9 14:08 , Processed in 0.02449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