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意义上对现今东亚和大洋洲人群有贡献的古老型人类丹尼索瓦人是谁?”,这是丹尼索瓦人发现15年来最重要的国际难题之一。" K7 w0 Z" `) t; y6 t
针对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科研团队与河北地质大学季强科研团队合作,对距今至少14.6万年的哈尔滨古人类近完整颅骨开展了分子古生物学研究。联合团队建立了古蛋白全自动化鉴定人群的方法体系,产生了迄今最高质量的古人类蛋白组数据;优化了古DNA提取实验和针对微量古DNA系统化建立了多种生信分析方法,另辟蹊径实现了牙结石中微量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古DNA的首次提取。基于这些创新性的古蛋白和古DNA的分析方法,联合团队发现哈尔滨古人类是丹尼索瓦人,且线粒体属于已知早期丹尼索瓦人支系。* n2 X6 W. D7 q. v5 k* B
这两项研究成果于今年6月18日在《Science》和《Cell》杂志上线发表。
, E% u& D1 b( M, a7 r% q
5 |) g, |1 X; S) d, L4 p8 p
7 y# {# { e% `# j# b8 w
+ b6 @! o6 g _. B5 i5 g( a( S除此以外,北京时间2025年5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发表了一项作为亮点文章推荐的研究——“Prehistoric genomes from Yunnan reveal ancestry related to Tibetans and Austroasiatic speakers”。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团队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等机构历经9年共同完成。( n; y9 D, o) m
即半个月时间,付巧妹组三篇正刊发表,持续高产!
! y: D( c' f7 E5 S
; j7 A# O! }, X/ @/ m
2 a+ F4 F# F9 c$ A而陈玲玲、胡海岚两人今年也有正看入账。
2 \7 t0 A5 }$ n0 `/ z2 P2025年5月27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团队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De novo assembly of nuclear stress bodies rearranges and enhances NFIL3 to restrain acute inflammatory responses”的研究论文。6 `! P) f5 U& H3 k( V- r
2025年4月24日,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双脑中心胡海岚教授团队在Cell杂志上发表题为“Neuron-astrocyte Coupling in Lateral Habenula Medi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的研究论文。( t4 y' }! i! a0 G' R/ v
9 K4 Z, U ~, B/ x$ m/ Y& P j: g1 e) t" w) s
大家觉得今年院士评选,三位杰出的女科学家能上几位呢?
! P) H% A* \, q6 p! G$ O1 Z) m9 ^) k: s9 e
, s$ H/ }" i4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