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高校 | 教授等级 | 姓名 | |
兰州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德基 | 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 |
兰州大学 | 二级教授 | 朱子清 | 1921年他考入东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1926年毕业 |
兰州大学 | 二级教授 | 左宗杞 | 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 |
兰州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时伟 | 1931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访问教授兼研究员。专长理论化学。1947年任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后兼理学院院长,1951年4月任兰州大学副校长 |
兰州大学 | 二级教授 | 周慕溪 | 周慕溪(1905-1970),又名周绍濂,湖北汉阳人,我国著名数学家,懂英、法、俄、德四国语言。1928年于东南大学毕业后,同时 |
兰州大学 | 三级教授 | 郑国锠 |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博物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获国立中央大学硕士学位 |
兰州大学 | 三级教授 | 徐躬耦 | 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
兰州大学 | 三级教授 | 吕忠恕 | 武功农学院园艺系 |
兰州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有成 | 1942年刘有成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 |
兰州大学 | 三级教授 | 舒连景 | 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
兰州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天祜 | 1935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 |
兰州大学 | 三级教授 | 冯绳武 |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理系 |
兰州大学 | 三级教授 | 骆秀峰 | |
兰州大学 | 三级教授 | 陆润林 | 1936年考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数学系,后随校迁至西北联大,1940年毕业 |
西北大学 | 一级教授 | 岳劼恒 | 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
西北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伯声 | 1926年于清华学校毕业 |
西北大学 | 一级教授 | 侯外庐 | 1924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亦珩 | 1922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永芳 |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书琴 |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江仁寿 | 大同大学。1928年大学毕业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郁士元 |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成祖 | 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自费去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进修中国史、东方史等课程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中宪 |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西堂 | 192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政治系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郭绳武 | 193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耀东 | 1919年考入北京高师体育专修科 |
西北大学 | 三级教授 | 袁若愚 | 南京中央政治大学 |
西北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直 | |
西北大学 | 三级教授 | 金家桢 | |
西北大学 | 三级教授 | 侯简 | 北京大学毕业 |
西北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伯恂 | |
西北大学 | 三级教授 | 霍自庭 | |
云南大学 | 一级教授 | 刘文典 | |
云南大学 | 二级教授 | 朱彦丞 | 1935年毕业于北平(今北京)中法大学生物系 |
云南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尧民 | |
云南大学 | 二级教授 | 方国瑜 | 1925年在京师大学预科毕业考试期间,因患重病住院治疗及回乡休养多年 |
云南大学 | 二级教授 | 纳忠 | |
云南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士魁 | |
云南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桂宫 | 1937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
云南大学 | 三级教授 | 寸树声 | |
四川大学 | 一级教授 | 柯 召 |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四川大学 | 一级教授 | 徐中舒 | 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蒲保明 | 1937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数理系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鼎铭 | 192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为涛 | 192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雍克昌 | 雍克昌本科毕业于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博物学部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冯汉骥 | 1919年入武昌文华大学文科兼图书馆科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蒙文通 |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谢文炳(副校长) |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堂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缪钺 | 1924年北京大学文预科肄业 |
四川大学 | 三级教授 | 林如稷 | 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学院工预科 |
四川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怡荪 | 于四川省高等学堂毕业后 |
四川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天墀 | 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 |
厦门大学 | 一级教授 | 卢嘉锡 | 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 |
厦门大学 | 一级教授 | 王亚南(校长) | 王亚南于1926年从中华大学毕业 |
厦门大学 | 二级教授 | 黄席棠 | 193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物理系 |
厦门大学 | 二级教授 | 郑重 |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学系 |
厦门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庆云 | |
厦门大学 | 二级教授 | 林惠祥 | 192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 |
厦门大学 | 二级教授 | 蔡启瑞 |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 |
厦门大学 | 二级教授 | 汪德耀 | |
厦门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国珍 | 193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 |
厦门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思敏 | |
厦门大学 | 三级教授 | 方锡畴 | 1921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化学系 |
厦门大学 | 三级教授 | 肖贞昌 | 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 |
厦门大学 | 三级教授 | 安永瑞 | 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 |
厦门大学 | 三级教授 | 徐霞村 | 早年就读于北京中国大学哲学系 |
厦门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朝壁 | 192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 |
厦门大学 | 三级教授 | 章振乾 | 毕业于广州国立中山大学 |
厦门大学 | 三级教授 | 郑朝宗 |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
中山大学 | 一级教授 | 姜立夫 | 南开大学 |
中山大学 | 一级教授 | 陈寅恪 | |
中山大学 | 一级教授 | 陈序经(副校长) | 1924年—1925年7月,转入复旦大学学习社会学,获该校社会科学学院授予的学士学位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容 庚 | 经罗振玉介绍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胡金昌 | 国立广东高等师范数理化部毕业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俊贤 |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徐贤恭 | 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印禅 | 1925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于志忱 |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伯康 |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戴笠 |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董每戡 | 192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詹安泰 | 由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转至国立广东大学(后中山大学)国文学系继续求学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岑仲勉 | 进入北京高等税务学校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荣国 | 1929年上海群治大学毕业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梁方仲 | 1930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经济系本科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商承祚 | 民国十二年(1923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戴镏龄 |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节 | 1926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郑曾同 | 清华大学毕业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周誉侃 | 1936年获武汉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高兆兰 | 1936年获岭南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夏敬农 |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梁宗岱 | 1923年被保送入岭南大学文科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叶启芳 | 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经济系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戴裔煊 | 1929年升入中山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1934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锡祺 | 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成志 | 1923年就学于岭南大学历史系。1927年毕业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龙康侯 | 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马采 |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方孝岳 | 上海圣约翰大学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罗克汀 | 罗克汀1943年毕业于广东文理学院社会教育系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廖翔华 | 1943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学系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金应熙 | 香港大学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宗炎 | 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英语系,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古文捷 | 先后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林文铮 | |
武汉大学 | 一级教授 | 李剑农 | |
武汉大学 | 一级教授 | 李国平 | 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 |
武汉大学 | 一级教授 | 高尚荫 | 193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 |
武汉大学 | 一级教授 | 刘永济 | 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 |
武汉大学 | 一级教授 | 刘赜(博平) | 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
武汉大学 | 一级教授 | 李达 | 京师优级师范学堂 |
武汉大学 | 二级教授 | 桂质廷 | 1911—1912年 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1912—1913年 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文科 |
武汉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子珙 | |
武汉大学 | 二级教授 | 钟兴瑄 | |
武汉大学 | 二级教授 | 唐长孺 | 毕业于上海私立大同大学文科 |
武汉大学 | 二级教授 | 何定杰 | 1917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
武汉大学 | 二级教授 | 章韫胎 | 考入北京大学 |
武汉大学 | 二级教授 | 谭戒甫 | 1909年,考入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学习电机工程 |
武汉大学 | 二级教授 | 黄继汉 |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黄焯 | 1927年毕业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国文系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周如松 | 193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邹尧芳 |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董道蕴 |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于廑 | 1935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苏州大学前身)历史系作南开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治梁 | 1934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1938年毕业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叶峤 | 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揭曾佑 | 1928年考入北洋大学土木系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何钦圣 | 193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余传贤 |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周大璞 | 曾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
山东大学 | 一级教授 | 冯沅君 | 1917年秋,冯沅君随长兄冯友兰到北京,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冯沅君考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 |
山东大学 | 一级教授 | 陆侃如 | 1920年,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专攻中国古典文学 |
山东大学 | 一级教授 | 童第周 | 复旦大学 |
山东大学 | 二级教授 | 束星北 | 后求学于杭州之江大学、济南齐鲁大学 |
山东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遵宪 | 1920年,年仅16岁的他就考入北京清华学堂攻读化学,1925年毕业 |
山东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向奎 |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山东大学 | 二级教授 | 昊富恒 | 1929年吴富恒考入北平高等师范学院(北师大前身)预科,1931年升入北平师范大学英文系 |
山东大学 | 二级教授 | 郭贻诚 | 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5年预科毕业,入本科物理系 |
山东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普 | 1924~1928年 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
山东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太侔 | 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918年毕业 |
山东大学 | 二级教授 | 赫崇本 | 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
山东大学 | 二级教授 | 方宗熙 | 193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并获学士学位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同燮 | 192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维华 | 1928年毕业于济南齐鲁大学。后在济南东关济美中学执教。1931年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学习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黄云眉 |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童书业 |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仲荦 | 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赵俪生 | 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就读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先正 |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高亨 | 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萧涤非 | 193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黄孝纾 |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莫叶 | 毕业于交通大学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学铭 |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徐国宪 |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祖农 | 考入浙江大学生物系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曲漱蕙 |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关德栋 | 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梁希彦 | 193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外国语文系,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黄嘉德 | 193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 |
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曾远荣 | 192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高济宇 | 交通部唐山大学肄业 |
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徐克勤 | 从国立中央大学地学院地质系毕业 |
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胡小石 | 1909年毕业於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
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潘菽 | 1920年(中华民国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
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邹秉文 |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施士元 |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景晟 | 1924—1928年 在金陵大学攻读二年后转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化学学士学位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义 | 192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旭 | 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任美愕 |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学清 | 考入农商部地质研究所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何如 | 巴黎大学文学肄业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戴文赛 | 21岁毕业于福州协和大学数理系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方光焘 | 192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仲凡 | 1930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嘉 | 陈嘉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罗根泽 | 1925年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1927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后又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楼光来 | 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商承祖 | 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韩儒林 | 民国十九年(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柯象峰 | 192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铨 | 8月到北京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余光烺 | 1925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仲崇信 | 两年后考进北京清华学校(1925年改称清华大学留美预备部)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赵却民 | 1921年毕业于雅礼大学预科,1923年获雅礼大学理学士学位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纳逊 | 191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郭彬龢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7—1919年就读校友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拭 |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施祥林 | 并于1927年夏,他在上海以同等学历报考清华大学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汝麟 |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浩然 |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程开甲 |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 |
复旦大学 | 一级教授 | 陈建功 | |
复旦大学 | 一级教授 | 苏步青 | |
复旦大学 | 一级教授 | 周同庆 | 周同庆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
复旦大学 | 一级教授 | 郭绍虞 | 同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作旁听生 |
复旦大学 | 一级教授 | 周谷城 | 1921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 |
复旦大学 | 一级教授 | 卢鹤绂 | 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一级教授 | 陈望道(校长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胡曲园 | 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系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武之 | 1914—1918年 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预科和数学系本科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鸣歧 | 193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林学系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大杰 | 1926年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肄业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文祺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大雨 | 1925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林同济 | 旋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26年毕业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方重 | 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全增嘏 | 后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23年毕业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周予同 | 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院国文部毕业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谭其骧 | 1926年进入上海大学学习。 [18]193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社会学系, [20]1930年秋,谭其骧进燕京大学历史系当研究生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漆琪生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福山 | 1927~1928年 在上海光华大学物理系(今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学习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造时 | 1917年考入清华学校学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5年清华高等科毕业去美国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叶蕴理 | 叶蕴理(1904-1984)毕业于 中法学院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朱东润 |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守实 | 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丹若 |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胡厚宣 |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蔡尚思 | 并相继考入孔教大学国学研究科和北京大学国家研究所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耿淡如 | 1917年考入复旦大学文科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宽 | 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伍蠡甫 | 192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赵景深 | 1922年毕业于天津棉业专门学校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徐燕谋 | 上海光华大学毕业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葛传槼 | 1921年考入上海电报传习所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董问樵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蒋天枢 | 青年时代就读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师从唐文治先生;1927年考入清华研究院国学门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欣夫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中 | 1935年考入山东大学外文系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曹亨闻 | 同年9月起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光华大学读书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汪英宾 | 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政治系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向哲浚 | 1917年,清华学堂毕业后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严北溟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珪如 | 1926~1930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笠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田汝康 | 193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1940年获西南联合大学哲学心理学学士学位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章巽 | 早年就读于浙江大学、中央大学历史系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程博洪 |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政治系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浩青 | 吴浩青于1935年从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潘世兹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崔明奇 | 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曹国卿 | 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笪移今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斐丹 | 1925年夏,吴斐丹考人厦门大学预科班。1927年,考入武汉国立第二中山大学(原名为武昌大学,后改名为武汉大学)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伯康 | 劳动大学毕业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钟伟成 | 1915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于同隐 | 193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并获学士学位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董京旋 |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黄缘芳 | |
东北人民大学 | 一级教授 | 王湘浩 | 王湘浩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
东北人民大学 | 一级教授 | 唐敖庆 |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 |
东北人民大学 | 一级教授 | 吕振羽(校长) | 吕振羽于192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 |
东北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式枢 | 吴式枢于1944年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
东北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蔡锱生 | 蔡镏生192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 |
东北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于省吾 | |
东北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关梦觉 | 193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经济系 |
东北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郑汝骊 |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
东北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金景芳 | |
东北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关实之 | 1913年入读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 |
东北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陶慰孙 | |
南开大学 | 一级教授 | 邱宗岳 | 1910年考取庚款留美预备班清华学堂 |
南开大学 | 一级教授 | 杨石先 | 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堂 |
南开大学 | 一级教授 | 郑天挺 | 民国九年(1920年)于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大任 | 1926年毕业时他被免试保送入南开大学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胡刚复 |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高振衡 | 高振衡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肖采瑜 | 1933年重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四年的课程,一年半读完。毕业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廷璆 | 1929年入北京大学史学系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雷海宗 | 19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季陶达 |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赣愚 | 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冯文潜 | 1915-1917年在南开学校高等班学习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晋年 | 1920年考入南开大学算学系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霁野 | 1927年肄业于燕京大学中文系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天池 | 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剑寒 |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志玖 | 1939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生茂 | 1938年至1941年就读于燕京大学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江安才 |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荣悌 | 194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194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何炳林 | 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留在化学系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茹玉 | 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毕业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曾鼎鉌 | 1932年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恩波 | 192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仁烈 | 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3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严志达 | 1941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宗磐 | 清华大学肄业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滕维藻 | 1937年考入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次年转入农业经济系。1942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攻读研究生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维之 | 金陵神学院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积涛 | 1936年 毕业于上海格致公学(格致中学),同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王积涛1938年 转入东吴大学化学系。1939年 转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申泮文 | 1940年获得和南开大学双理学学士学位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敬年 | 1932年考入国民党中央政治大学行政系。大学毕业后他没像许多同学那样到国民党中当官,而是选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深造经济学理论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沈寿春 | 1929年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1931年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宝震 | 1937年毕业于天津工商学院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邢公畹 | 1937年安徽大学毕业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宜燮 |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清常 | 1930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1934年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中文系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程京 |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邓稼先 | 1945年,邓稼先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
| | 孙醒东 | |
中国人民大学 | 一级教授 | 何干之 | |
中国人民大学 | 一级教授 | 何思敬 | |
中国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尚钺 | 1921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入本科英国文学系肄业 |
中国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景超 |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 |
中国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锡禹 | 大学考入燕京英语系,毕业后又考取该校新闻系研究生深造 |
中国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周作仁 | 进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
中国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安岗 | |
中国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谢无量 | 入南洋公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敬之 | 192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
中国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嘉谟 | 1919年至1923年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宋涛 | 1940年从华北联大毕业 |
中国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苗力田 | 苗力田先生于1939年考入中央大学哲学系学习。1944年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央大学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 |
中国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何洛 | |
中国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缪朗山 | 1924年毕业于澳门励英英文学院 |
中国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胡华 | 1937年肄业于浙江省立高等师范学校,1938年参加当地抗日救亡运动,10月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学习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冯友兰 |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唐钺 |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14年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熊十力 |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江泽涵 | 1926年从南开大学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许宝騄 | 1933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段学复 |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周培源 | 1924年,周培源毕业于清华学校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叶企孙 | 1918年(民国七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王竹溪 | 1933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饶毓泰 | 1911年,从上海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胡宁 | 胡宁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傅鹰 | 1919年,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黄子卿 | 1921年,从清华留美预备班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景钺 | 张景钺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李汝祺 | 离小学毕业还差1年时考入了当时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乐森璕 | 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王力 | 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游国恩 | 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曹联亚(靖华) |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魏建功 | 192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冯至 | 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朱光潜 | 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向达 | 1924年6月毕业于东南大学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陈岱孙 | 1918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曾昭抡 | 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翦伯赞(副校长) | 1916年,翦伯赞毕业后考入北京政法专门学校,转入武昌商业专门学校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冯定 |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汤用彤(副校长) | 1917年,清华学堂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金岳霖 | 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尹达 | 河南大学本科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青莲 | 1930年从光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常熟孝友中学任教一年;1934年,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李继侗 | 李继侗在南京金陵大学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孙国华 |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堂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郑昕 | 1926年肄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杨晦 |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季羡林 | 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虞福春 | 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朱谦之 | 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宪钧 | ,1936年清华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任华 |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洪谦 | 早在东南大学求学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申又棖 | 1922—1926年在南开大学学习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程民德 | 1935年程民德考入浙江大学;1940年本科毕业后转为研究生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闵嗣鹤 | 北京师范大学的理科预科,考虑到学费低离家近他选择了后者。他1931年升入该校数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庄圻泰 | 1927年考入清华大学,初学工程后转数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徐献瑜 | 保送苏州东吴大学并获免学费奖,同级的学友有费孝通、杨季康(杨绛,翻译家、文学家)、沈乃璋(心理学家)、孙令衔(化学家)、朱雯(翻译家)等,1932年初春,与沈福彭、孙令衔、杨季康、周芬等五人结伴自苏州北上,来到北平燕京大学寄读。193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广增 | 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组缃 | 1929年秋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一年后转入中文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邢其毅 | 邢其毅于1933年从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严仁荫 | 1927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以炳 | 获奖学金入清华学校。1929年毕业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龙翔 | 1933年升入沪江大学化学系;1934年插班转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1937年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 [6];1938年考取岭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沈同 |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侯仁之 | 1936年从燕京大学历史系毕业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宪之 | 1926年 升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嘉荫 | 1931年 升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高名凯 | 早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袁家骅 | 1923年人读北京大学预科,1925年入本科英语系英国文学专业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金克木 |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闻家驷 | 上海震旦大学预科学习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马坚 | 1928年在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学习,专修阿拉伯语和经训典籍,兼学英语,以品学兼优完成学业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俞大絪 | 1931年沪江大学毕业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毓珍 | 1935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学院俄文经济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业治 |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达元 |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邵循正 |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岱年 | 又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被录取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政烺 | 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周一良 | 1931年入北平辅仁大学历史系。1932年转入燕京大学历史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邓广铭 | 在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人楩 | 192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齐思和 | 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铁崖 | 1929年考入复旦大学西语系,后改入政治系学习。1931年转入清华大学政治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严仁赓 | 毕业于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振汉 | 193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岑祺祥 | 192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罗志如 | 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徐毓枬 |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芮沐 | 选择到震旦大学学法律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国钧 | 1920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重民 | 1924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黄昆 | 1941年从燕京大学毕业,经葛庭燧推荐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任助教;1942年考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1944年获得硕士学位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褚圣麟 | 1923年由校方保送免试进入之江大学学习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萝蕤 | 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英语系。1935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同度 | 1926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周炳林 |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董铁宝 | 193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胡济民 | 1942年从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逎搏 | 赵迪抟先生191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入北京大学法科经济门,192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余逊 | 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樊弘 | 民国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郭麟阁 | 在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毕业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守一 | 1925年考入朝阳大学法律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孔繁 |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承谔 | 1929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宗白华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瑶 | 王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钱学熙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蒋荫恩 | 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任继愈 | 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兴华 | 年仅16岁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汪篯 | 汪篯 毕业于 清华大学 历史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沈迺璋 | 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心理系,同年进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心理系深造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阎华堂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曰华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阅增 | 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冯新德 | 1933年,考入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 [5],次年转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4年—1937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在位于遵义的浙江大学化工系就读研究生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谢义炳 | 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孔繁裔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周祖谟 | 1932年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熙祖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盛澄华 |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田宝斎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凌青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向景洁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芳芝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马采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沈履 | 1916-1918 年在清华学堂学习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子昌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熊伟 | 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黄子通 | 后入交通大学学习电机工程,毕业后考上官费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徐光宪 | 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田曰灵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唐有祺 | 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滂 |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宗炳 | 1934年获燕京大学学士学位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林昌善 | 1931年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德明 |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谷若 | 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占元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田德望 | 于北京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杜连耀 | 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1934年大学毕业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林庚 | 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转入中文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周翰 | 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赋宁 | 1934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龚翔瑞 | 龚祥瑞被保送进入上海沪江大学生物学系学习;1931年,转入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徐祖正 |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光亚 | 朱光亚 中央大学肄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廖山涛 |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算学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曹宗巽 | 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光磊 |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数学系,194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2],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洪朝生 | 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
西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赵文钦 | 他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 |
西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叔陶 | 193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
西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田渠 | 北京中法大学 |
西北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虞宏正 | 1920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 |
西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石声汉 | 1924年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现武汉大学)生物系,1928年于中山大学结业 |
重庆土建学院 | 二级教授 | 林钟祺 | |
重庆土建学院 | 二级教授 | 胡树楫 | |
重庆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可治 | 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堂 |
重庆大学 | 二级教授 | 金锡如 | 1923年考入东北大学机械系 |
重庆大学 | 二级教授 | 萱远伦 | |
重庆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际强 | 东北大学电机系毕业 |
重庆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承三 | 192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 |
四川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杨允奎 | 杨允奎1921年,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 |
四川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长之 | |
四川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彭家元 | 914年考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今中国农业大学前身) |
四川财经学院 | 一级教授 | 陈隐豹 | |
四川财经学院 | 二级教授 | 杨佑之 | 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商科并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
四川财经学院 | 二级教授 | 陶渊章 | |
成都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张 铨 | 考入燕京大学 |
成都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张洪沅 | 1916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
成都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赵沔 | |
成都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秉良 | 1949年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 |
成都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景贤 | |
成都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丘勤宝 | 毕业于北洋大学 |
成都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徐僖 | 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 |
成都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徐日新 | 毕业于清华大学 |
成都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彭荣阁 | |
成都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宁开平 | |
成都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吴持恭 | 194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土木系 |
成都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李国润 | |
成都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曾宏 | 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 |
成都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隆言泉 | 1944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 |
成都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滕福生 | 1946-1950年就读于四川大学电机系 |
交通大学 | 一级教授 | 程孝刚 | 1909年—1911年,就读于南昌江西高等学堂理科 |
交通大学 | 一级教授 | 陈大燮 | 1925年毕业于南洋大学 |
交通大学 | 一级教授 | 钟兆琳 | 1918年入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就读 |
交通大学 | 一级教授 | 朱公瑾 | 1919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
交通大学 | 一级教授 | 周铭 | 1923年(中华民国十二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 |
交通大学 | 一级教授 | 周志宏 | |
交通大学 | 一级教授 | 陈石英(副校长) | 1906年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朱麟五 | 南洋大学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沈三多 |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郑兆益 |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贝季瑶 | 193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楼鸿棣 |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严晙 | 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单基乾 | 海交通大学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钟俊 | 15岁的张钟俊以杰出的成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程福秀 | 193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工学院电机系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季丹 | 192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黄席椿 | 黄席椿于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煦 |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周玉坤 |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沈尚贤 | 193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湖 | 192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金慤 |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富鑫 | 1921年考入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前身)电机科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鸿 | 193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周惠久 | 1931年从唐山交通大学毕业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公衡 | 国立唐山工程学院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薛绍清 | 192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电机系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永庆 |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槱 | 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造船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仁杰 | 1926年毕业于南洋大学(交大前身)机械科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殷大钧 | 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毕仲翰 | 南京海军雷电学校读书,入日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学习日语,主攻电力工程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郑家俊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罗致睿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孙成墦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寰镜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景贤 | 193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同济大学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陆振国 | 1929年到1934年他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机械系留学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美荫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之凤 | 1936年在国立同济大学毕业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冯棡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曾继铎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夏安世 | 1926年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城 | 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唐济楫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熊树人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雷新陶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孟侃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归绍升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有荣 | 吴有荣 教授毕业于 南京国立中央大学 (现 南京大学 ) 机械系 。他在193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 航空委员会 公派赴美留学名额,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MIT )攻读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袁轶群 |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江宏俊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朱物华 | 192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光熙 | 1930年分别获比利时卢汶大学采矿系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三级教授 | 洪晶 | 193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 |
唐山铁道学院 | 一级教授 | 顾宜孙 | 顾宜孙 |
唐山铁道学院 | 一级教授 | 罗 河 | 在北洋大学就读月余,慕名到唐山工学院攻读土木工程 |
唐山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黄寿恒 | 1914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
唐山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竹亭 | 1923年入北京交通大学俄文班,192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 |
唐山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鸿逵 | 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次年改考唐山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 |
唐山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万久 | 193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 |
唐山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孙竹生 | 孙竹生于1929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1932年升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 |
唐山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曹建猷 | 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 |
唐山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柢 |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 |
唐山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罗忠忱 | 1895年罗忠忱进入北洋大学机械系;1900年华北动乱时,他离校回福建完婚,没有毕业 |
唐山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任朗 | 预科结束后,他直接进入北洋工学院土木系本科学习,1933年他又投考了交通大学,被电机学院录取。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高渠清 | 194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泽熙 |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郭可詹 | 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土木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陈忠淦 |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胡思杜 | 胡思杜在国内学的文科,曾先后在上海大学、东吴大学读社会科学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劳远昌 | 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殿执 |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范治纶 | 1929年范治纶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李汶 | 1933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沈智扬 | 1927年入唐山交通大学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史家宜 |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杨荣宝 |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吴炳焜 |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工学院(现天津大学)土木系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胡春农 |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钱冬生 | 1940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许元启 | 1921年毕业于唐山交大机械系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杜庆萱 | 194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沪校电机系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杨耀乾 | 193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土木系 |
唐山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邵福旿 | 1915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
天津大学 | 一级教授 | 潘承孝 | 1915—1921年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现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 |
天津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国藩(副校长) | 1930年毕业于沪江大学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守融 | 1933—1937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史绍熙 | 1935年史绍熙考入北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郑兆珍 |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今声 | 1926年获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一级荣誉学士学位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项任澜 | 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董豪 | 青年时代在天津北洋大学预科学习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荫谷 | 1931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系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徐庆春 | 1922年~1926年,考入旅顺工大专门部电机系,获学士学位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孟广喆 | 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萧连波 |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咎宝澄 | 私立南开大学毕业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丁绪淮 | 1920年至1927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部)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孟昭礼 | 1932年孟昭礼毕业于北洋工学院(北洋大学当时的名称)土木系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锡瑛 | 1917年考入北洋大学,1920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学习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潘正涛 | 1931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理科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国符 | 193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建侯 | 1935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后留校任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湘琳 | 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系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云浦 | 1927年 毕业于厦门大学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赵蕴山 |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鎏 |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杜镇福 | 1938年毕业于西安临时大学北洋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贾有权 | 1943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机械系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朵山 | 1920-1923年在美国洛威尔工科大学纺织学院学习,获纺织工程学士学位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容之 | 1939年8月,陈容之毕业于武汉大学,取得理学学士学位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余国琮 | 1943年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毕业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汪家鼎 | 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工程系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远谋 |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工系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天祥 | 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马纯德 |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金锷 | 他早年求学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舒扬棨 | 1936 年从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魏颐年 |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许镇宇 | 早年求学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后转入机械系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崔昆圃 | 1922-1924年 北京西山中法大学工读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德惠 |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福泰 |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建筑学硕士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汪德熙 | 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继续在该系读研究生 |
北京铁道学院 | 一级教授 | 金士宣 | 1923年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沈奏廷 | 1928年以全班第一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科 |
北京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许靖 | 1927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科 |
北京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应尚才 | 1913年 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 |
北京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汪禧成 | 1918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前身)土木科毕业 |
北京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林达美 | 192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即今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系 |
北京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炽晶 | |
北京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吴希庸 | 曾经到法国学习经济并获博士学位 |
北京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赵传云 | 毕业于国立北京文通大学铁道管理科 |
北京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严忠铎 | 193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 |
北京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杜锡钰 | 1936年考入北洋大学电信系 |
北京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朱广心 | |
北京铁道学院 | 三级教授 | 孙祺荫 | 1934年毕业于旅顺工科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
北京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俊奎 | 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 |
北京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德荣 | 1934—1938年 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航空门学习,获学士学位 |
北京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沈元 |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北京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陆士嘉 | 民国十八年(1929年)陆士嘉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
北京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宁榥 |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 |
北京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林士锷 | 1935年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 |
北京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闻诗 | 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
北京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绍曾 | 1929年经保送就读于中法大学理学院预科,两年后升入该校物理系学习 |
北京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屠守锷 | 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董寿莘 | 1936年考入了南开大学,1937年转入西南联大航空系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鸿基 | 民国12年(1923年),考入美国巴克学院数学系。民国15年(1926年)1月毕业时获数学学士学位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李寿同 | 1926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徐华舫 |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何庆芝 | 194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毕业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伍荣林 | 1930-1935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史超礼 |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叶逢培 |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王洪星 | 1936年考入北洋工学院航空系,1940年毕业 |
北京钢铁学院 | 一级教授 | 魏寿昆 | 以优异成绩考入北洋大学,1929年毕业,获矿冶工程系工学士学位 |
北京钢铁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文奇 | 1937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矿冶系 |
北京钢铁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大受 | 陈大受1917年考入北洋大学矿冶系 |
北京钢铁学院 | 二级教授 | 柯俊 |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 |
北京钢铁学院 | 二级教授 | 杨尚灼 | 193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石心圃 |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卢焕云 |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朱觉 | 193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刚 | 1924年8月考入天津北洋大学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之祥 | 1922年入北洋预科,1924年转采矿学专业本科,1928年毕业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宝智 |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叔仪 | 194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矿冶系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景芳 | 毕业于北京国立师范大学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华凤輙 | 他在学术道路上的起步始于1916年至1920年在北京的清华学校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任殿元 |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肖纪美 | 1943年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工程系毕业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林宗彩 | 1940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兴钤 | 1942年从武汉大学矿冶系毕业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赵松鹤 | 毕业于 南开大学 物理系(1930年)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赵锡霖 |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顾静徽(女) | 1920年入上海大同大学,成为胡刚复的学生。1923年尚在大同念书的顾静徽考取留美公费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1926年获学士学位。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徐宝升 | 1933年秋,他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钱振彭 |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章守华 | 193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童光煦 | 武汉大学矿冶系肄业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谢家兰 | 1935 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1937年在北洋大学工科研究所获工学硕士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谢树英 | 1921年,从巴黎转学德国柏林工大采矿科 |
北京工业学院 | 一级教授 | 张翼军 | 1913年毕业于吉林省优级师范学校数学科;1920年在巴黎公筑学校电机系毕业,获电机工程师文凭 |
北京工业学院 | 二级教授 | 赵进义 | 1921年赵进义19岁高中毕业,考取了公费赴法国留学,进法国里昂大学学习 |
北京工业学院 | 二级教授 | 马士修 | 1923年赴法勤工俭学,1925年毕业于法国加恩大学理学院 |
北京工业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荩民 | 1916年,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数理部学习 |
北京工业学院 | 二级教授 | 高庆春 | 1932年春,高庆春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造兵科 |
北京工业学院 | 二级教授 | 周发歧 | 1928年获法国国家物理科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 |
北京工业学院 | 二级教授 | 蔡凤兴 | |
北京工业学院 | 三级教授 | 李维临 | 早年毕业于北洋大学 |
北京工业学院 | 三级教授 | 于道文 | 1936年毕业于北平中法大学物理系 |
北京工业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汉良 | |
北京工业学院 | 三级教授 | 蒋潮 | |
北京工业学院 | 三级教授 | 孙树本 |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 |
北京工业学院 | 三级教授 | 林汉藩 | 193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 |
北京工业学院 | 三级教授 | 孙确基 | 1930年初赴美国依里诺大学攻读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
北京工业学院 | 三级教授 | 俞宝传 |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章名涛 | 1924年,到英国纽加索大学攻读电机工程专业大学本科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孟昭英 | 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梁思成 | 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光斗 |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施嘉炀 | 1915年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1923—192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士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钱伟长 | 钱伟长于1931年—1937年先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维 |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获工学士学位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子高 | 1911年9月—1915年6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化学学士学位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马约翰 | 191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刘仙洲 | 刘仙洲191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陶葆楷 | 陶葆楷1920年考入清华学校,1926年赴美留学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酉山 | 1929年毕业于美国依利诺大学,获机械工程学士学位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庄前鼎 | 1920年考入上海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士骅 | 1928年至1932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铁路和水利工程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任 | 1928年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系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访熊 | 赵访熊民国十七年(1928年)从国立清华大学毕业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柳生 | 吴柳生1921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8年毕业后赴美留学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金希武 | 接着就读开原中学和东北大学,又赴美留学研究航空技术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邹致圻 |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钟士模 | 1932年毕业后,考入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遵明 | 1935年获清华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夏震寰 | 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仲华 |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黄万里 | 黄万里于1927年毕业于无锡实业学校;193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 [27])铁路桥梁工程专业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辑祥 | 李辑祥教授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常迥 |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致平 | 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首届班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颂深 |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明贞 | 1926-1928年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学习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徐樟本 |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弄潮 | 1923年北京大学旁听生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祖东 |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式德 | 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丕济 | 1934年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周华章 | ,1938年从清华大学地学系毕业后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宋镜瀛 |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曾艺 | 1926年至1929年,他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9年至1933年,他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系铁路组及水利组并顺利毕业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之英 | 1921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英杰 | 1939年先后毕业于重庆大学体育科及南京国立体专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史国衡 | 1935年入清华大学理学院,二年级选系时改人文法学院社会学系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小石 | 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52年毕业后留校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礼 | 194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并获理学院第一名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杨国亮 | 著名的皮肤病学家,皮肤病学奠基人之一。1932年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颜福庆 | 先后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耶鲁大学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黄家驷 | 193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胡懋廉 | 1921年毕业于北京医学专科学校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荣独山 | 1929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徐丰彦 | 1927年复旦大学毕业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谷镜汧 | 1922年同济医科毕业,后留学德国,获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张昌绍 | 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当时这所医学院不在南京,而是设在上海,由耶鲁大学医学博士颜福庆出任第一任院长,学制为7年,前2年为预科,由校本部理学院代为培养,医学专业本科学制为5年,张昌绍在南京读完预科之后,又到上海吴淞医学院本部就读医学专业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钱惪 | 1906年出生,中国传染病学家。1932年中央大学医学院第二届毕业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吴绍青 | 适时他得知由颜福庆等创办刚一年的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前身)正在招生,随即前去报考,因考试成绩优异被招收为该校第一班插班生。该校系七年制,前二年为预科,后五年为医学本科。1921年第一班10名学生毕业,均获医学博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陈翠贞 | 1924年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王淑贞 | 1918年—1919年,在巴尔的摩高氏女子大学学习一年,后转到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两年,提早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7]1921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同年考入当时美国最顶级医学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郭秉宽 | 20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他在燕京大学医预科的3年和北京协和医学院1年的本科学习期间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沈克非 | 1916年 考取北京清华大学庚子赔款预备生班。1924年 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西余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林兆耆 | (1907~1992),中国著名内科学家。1931年中央大学医学院(国立上海医学院前身)第一届第一名毕业生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苏德隆 | 1927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预科,修学3年,后转入国立上海医学院读本科。1935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世騠 | 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民国18年获燕京大学理学硕士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许植方 | 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科学习。1920年毕业,先后在齐鲁大学化学系、金陵大学化学系任助教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袁开基 | (1904~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有机化学界和药学界的老前辈之一。192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杨铭鼎 | 1929年 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获工学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和岑 | (1898~1985),浙江鄞县人,我国生物学和植物学的开拓先驱者之一。192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戴天右 | (1904~2002 ),1933年于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 1937年美国哈佛大学获公共卫生硕士学位。1943年,任国立上海医学院及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主任。1954年回上海第一医学院,任卫生系副主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教务长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杨毅 | 早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系药学科求学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许世瑾 | 192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专科学校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崔之义 | (1908~1975),中国显微外科先驱。他于1926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1929年转入协和医学院,一年后又转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就读,1935年毕业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徐荫祺 | (1905~1986),男,汉族,江苏苏州市人,九三学社成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26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亮 | (1907~1971),男,汉族,江苏镇江市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3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26年入的东南大学)。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生化教研室主任,第一届工会副主席。先后担任上海工业卫生研究所所长,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等。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齐登科 | 193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医学系,后赴北京协和医学院随谭戛黎教授专攻局部解剖学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林飞卿 | 燕京大学、中国协和医学院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林鸿儒 | 193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鹏万 | 1930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医学院医学系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去病 | 93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康颐 | 1932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有琪 | (1899~1995),男,回族,江苏六合人,九三学社成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30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理学院动物系。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范日新 | 1934年北平协和医学院毕业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鸿儒 | 193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宋梧生 | 宋教授在法国里昂大学先后获得医学博士和化学博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赵士寿 | 1920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药科研究院学习,1929年获硕士学位后在美国药厂工作 |
上海医学院 | 三级教授 | 郑思競 | (1915~2013),男,汉族,江苏靖江人,中共党员,解剖学三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37年业于东吴大学生物学系。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医科大学学术委员。先后担任上海解剖学会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际解剖名词委员会委员,美国麻省医学院客座教授等。 |
上海医学院 | 三级教授 | 吴珏 | (1912~2008),我国著名的临床麻醉学家,他孜孜不倦终身从事于麻醉专业,是我国临床麻醉学卓越的奠基人之一。吴珏教授是江苏省江阴县人,生于1912年2月,曾于南京中央大学医预科攻读二年,1938年国立上海医学院医本科毕业,留校任生理与药理学助教,1942年升为讲师。1947年赴美国学习麻醉,在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任驻院医师2年,犹德大学医学院附属盐湖城市医院负责人一年,曾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为美国麻醉学会、国际麻醉与镇痛研究协会会员。1950年回国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理学与麻醉学副教授。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高镜朗 | 后依次就读于嘉兴秀州书院、杭州之江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1915年入湖南湘雅医学院攻读西洋医学,1921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内科助教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兰锡纯 | 1925年考入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1933年毕业并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博士学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邝安堃 | 1919年入震旦大学理学院学习,次年赴法国留学。1933年获法国医学博士学位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叶衍庆 | 1930年毕业于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并获医学博士学位。1933年上海雷士德医学院研究生毕业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胡文耀 |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震旦学院毕业,赴比利时鲁汶大学深造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倪葆春 | 1917年考入北京清华学堂(现北京清华大学前身),1919年考取清华公费留美名额,1921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理学士学位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黄铭新 | 他于1934年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1936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科学博士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傅培彬 | 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博士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潘孺荪 | 潘孺荪193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聂传贤 | 193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杨宜 | 1932年毕业于辽宁医学院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以敬 | 1924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丕光 | 1930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谢大任 | 192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获文学士学位 |
广州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谢志光 | 1922年毕业于湖南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
广州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梁伯强 | 192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 |
广州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陈耀真 | 1921—1927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学习并获理学士、医学博士学位 |
广州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陈心陶 | 1925年 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学系 |
广州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林树模 | 1917年入长沙湘雅医学院学习。1920年转读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22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
广州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秦光煜 | 193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纽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
广州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钟世藩 | 193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
广州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周寿恺 | 1925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读书,次年转学至,1928年医学预科毕业,获理学士学位。接着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1933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
广州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叶鹿鸣 | 1931年齐鲁大学医学院毕业 |
广州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许天禄 | 193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并获博士学位 |
广州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汤泽光 | 1924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后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29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院,后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
广州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朱师晦 | 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 |
广州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国桢 | 193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
广州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罗潜 | 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 |
广州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许鹏程 | 192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获美国纽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
广州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白施恩 | |
湖南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易见龙 | 1923年考入长沙湘雅医学院预科,1925年进入本科。时值军阀混战年代,1926年湘雅医学院被迫停办,乃转学至武昌中山大学医学院。因大革命形势迅猛发展,于1927年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在武汉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辑股任中尉宣传员。“四·一二”政变后,武汉国民政府追随蒋介石反共,易见龙遂离队返湘,后又到广州投考东山陆军医院药局任司药。于1928年再度入学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 |
湖南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齐镇垣 | 1924年就读于辽宁奉天医学专门学校(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前身) |
湖南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凌敏猷 | 1929年考入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193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湘雅医院聘为助教。到北平协和医院脑科系专修神经精神病学3年 |
湖南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肇勋 | 1919年考入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28年获美国康涅狄格州医学博士学位,1930年,曾赴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进修人体解剖1年3个月,1933年赴北京协和医院学习心电图技术 |
湖南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肖元定 | 1921年毕业于湘雅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 |
湖南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林筱周 | |
湖南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任邦哲 | 中央大学肄业。曾留学美国 |
湖南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黎光熙 | |
湖南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谢陶瀛 | 他1929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湘雅医学院,1936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
天津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朱宪彝 | 1930年北平协和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 |
天津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马仲魁 | 1948年获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科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
河北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张曮 | |
沈阳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吴执仲 | 毕业于奉天府(今沈阳市)奉天医科专门学校(盛京医学院前身),1931年7月—1933年6月 任北平协和医学院内科研究生及助理住院医师 |
沈阳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米勒 | |
沈阳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高文翰 | 1911年考入奉天医科大学,1917年毕业留校任眼科医生 |
沈阳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李佩琳 | 李佩琳1927年毕业于奉天医科专门学校,留校任病理科助教。1930年至1932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攻读研究生课程,并担任助教 |
沈阳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秦耀庭 | 1908年入齐鲁大学读书 |
沈阳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阎德润 | 1917年考入南满医学堂。1923年进入满洲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工作 |
沈阳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东启 | 1929年进入满州医科大学医学系,1938年完成本科学业并获得日本医学学士学位 |
沈阳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潘绍周 | 1936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 |
沈阳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项全申 | 1933 年7 月毕业于辽宁医学院 |
江苏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颜守民 | 早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
江苏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许本谦 | 1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 |
山东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尤家骏 | 1926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获加拿大医学博士学位 |
山东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孙洪泉 | |
山东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江泉 |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童致棱 | 生物学专家,二级教授。1931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植物系,曾任教于广东省勷勤大学、上海致用大学、上海沪江大学等学校,1941年起担任上海同德医学院副教授、教授、副教务长等职,1952年后任上海第二医学院生物学教研组主任、教授,1955年兼任基础医学部副主任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范承杰 | 192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民国16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深造。两年后回国,执教于上海女子医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部、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及上海牙科专门学校。1952年起任上海第二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
西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周尧 | 周尧1932年考入私立南通学院农科 |
西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孙华 | 1928年毕业于苏州农业学校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登原 | (1900—1975),原名登元,字伯瀛,慈溪市周巷镇人。历史学家。1926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历史系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成组 | 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自费去国立东南大学历史系(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进修中国史、东方史等课程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马长寿 | 1924年,在太原进山中学学习。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留校任助教 |
云南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秦仁昌 | 秦仁昌1925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林学系林科 |
西南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侯光炯 | 侯光炯1917年进入私立南通甲种农业学校攻读农科,1922年毕业留校任棉花实验室技术员。1923年开升入私立南通农科大学,1924年7月,转入北京大学农学院农化系攻读本科,1928年毕业 |
西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蒋同庆 | ,男,江苏省涟水人,汉族,生于1908年6月,卒于1988年6月20日,1930年毕业于江苏劳农学院 |
西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蒋书楠 | 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病虫害系 |
西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管相垣 | |
四川大学 | 一级教授 | 方文培 | 1921~1927年,在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学习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胡坤陞 | 1920年秋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1924年从国立东南大学数学系毕业留校,被聘为数学助教。不久,转入清华大学任教,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郑衍芬 | 1915年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1919年毕业 |
福建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卢浩然 | (1916-2002)农学家,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获农学士学位后考取中央大学研究生,1942年获农学硕士学位 |
广西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黄亮 | (1906年~1975年)广东省梅县人。192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 |
厦门大学 | 二级教授 | 严楚江 | (1900—1978),教授,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1949-1953任师大生物学系教授 后至厦门大学著名植物形态学家。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园艺系 |
厦门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朝璧 | 1922年入国立东南(现南京大学前身)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越 | (1903~2011),广东兴宁市宁中镇人,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师从陶行知。曾任中山大学教育系主任、中山大学教务长、暨南大学副校长、华南师范学院革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起 | 王起(1906-1996), 字季思,浙江永嘉人,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1925年考入东南大学中文系 |
中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凤荪 | 1930年 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林生物系。 |
中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周汝沅 | |
华中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章文才 | 章文才,我国柑桔学科奠基人之一,1904年1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22年考入之江大学生物系,1923年转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27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金陵大学授予的“金钥匙”奖,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
华中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胡仲紫 | 1931年南京中央大学毕业,主要从事稻作研究 |
浙江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陈鸿逵 | 1922年,他考入金陵大学生物系。1926年毕业后留校当助教。在担任助教期间,随研究生班听课,进一步打下了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的基础,并以其勤奋学习,工作认真,深获戴芳澜教授的器重 |
浙江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吴耕民 | 1914年吴耕民投考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
浙江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祝汝佐 | 祝汝佐,1922年毕业于江阴南菁中学,与著名昆虫学家蔡邦华是同窗挚友。同年9月考入东南大学农科病虫害学系,成为邹秉文、张巨伯等的得意门生 |
浙江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肖辅 | 早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 |
浙江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陆星垣 | 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农科,1953年1月—1960年7月 任教于浙江农学院蚕桑系,被聘为教授。1960年8月 任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兼蚕桑系副系主任 |
浙江大学 | 一级教授 | 李寿恒 | 1918年考取南京金陵大学农科 |
浙江大学 | 二级教授 | 周庆祥 | 民国15年东南大学毕业 |
浙江大学 | 二级教授 | 丁绪贤 | 1904—1908年 就读于南京江南高等学校 |
安徽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齐坚如 | (1900-1973)著名森林学家。原名齐敬鑫,和县历阳镇人。民国十六年(1927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森林系,获学士学位 |
华东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黄玉珊 | 193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 |
华东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阿舟 | 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程千帆 | 1928年入金陵中学,193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钟兴厚 | 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在南京中央大学执教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韩德培 | 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
华中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查谦 | 191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任校长 |
成都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康振黄 | 1938年至1942年,康振黄在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 |
成都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华国祥 | 1938年7月至1942年7月就读于重庆中央大学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郑鹤声 | 1920年考入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文史地部,受学于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徵、地理学家竺可桢。1925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大琨 | 东吴大学肄业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唐世凤 | 1903年生.1932年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1937年考取第五届中央庚款,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留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殷孟伦 | 1926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国文系,师从祝屺怀、赵少咸等, [3]193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殷焕先 | 1936年入中央大学中文系,师从马宗霍、赵少咸等先生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沙玉彦 | 国立东南大学理化系1925年毕业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徐百川 | 教授。江苏海安人,生于1909年10月25日。1926年考入河海工科大学,翌年河海工科大学并入国立中央大学,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陆钟祚 | 1938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镛森 | 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余立基 | 1918 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数理系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倪尚达 | 1919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科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陆钟武 | 1938年从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徐镳 | 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体育系 |
南京林学院 | 二级教授 | 叶培忠 | 1927年春,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 |
南京林学院 | 二级教授 | 马大浦 | 1927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考人金陵大学农学院的林科。
1930年转入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 |
南京林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植 | 陈植1918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一农校林科 |
南京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冯泽芳 | 冯泽芳1921至1925年先后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及国立东南大学农科 |
南京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邹钟琳 | 1920年邹钟琳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留校任助教。他在邹秉文的指导下,从事采集标本,做显微切片,安排学生实习,管理仪器和进行真菌分类等一些具体工作。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改为东南大学,农业专修科改为本科 |
南京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魏景超 | 魏景超于1908年12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26年毕业于蕙兰中学后,考入金陵大学园艺系。1930年毕业,留校任植物病理系助教,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斐陶斐”学会会员和金钥匙奖 |
南京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罗清生 | 1919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3年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兽医博士学位 |
南京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王栋 | 1923—1927年,南通农科大学学习;
1927—1929年,南通农科大学助教 |
南京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黄瑞采 | 1925年,为声援五卅运动,反对帝国主义,黄瑞采离开金陵大学转入东南大学农学院继续学习,1927年秋,他再次进入金陵大学农学院,192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
南京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樊庆笙 | 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苏州萃英中学,同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3年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
南京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程淦藩 | 1930年,程淦藩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学系 |
南京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朱健人 | (1904—1983)江苏泰兴人,教授,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和科研。1925年入东南大学生物系, |
南京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万国鼎 | 1916—1920年,万国鼎先生就读于金陵大学 |
南京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郑庚 | 1920年考取金陵大学农科,1924年毕业 |
南京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马育华 | 1930年—1936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 |
华东航空学院 | | | |
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戴安邦 | 戴安邦于1924年从金陵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
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李方训 | 李方训1925年从金陵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光远 | 闲林镇人。著名数学家,中国研究微分几何与数理逻辑之先行者,国内近代数学奠基人之一。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魏荣爵 | 1937年从金陵大学物理系毕业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裘家奎 | 毕业于东吴大学。裘家奎(1898~1994)是国内著名化学家,中国化学会创始人之一。他于1921年毕业于东吴大学,随后于192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耿以礼 | (1897—1975年),教授,著名植物学家、生物学教育家、禾本植物分类学家。字仲彬,江苏江宁县人。1927年东南大学毕业,获农学士学位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任美锷 |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范存忠 | 1924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1926年因东大学潮提前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方光圻 | 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改建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国立中央大学)理化科,后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研究所。回国后任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恭禄 | (1900年7月28日-1966年10月8日),历史学家,江苏丹徒人。192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蒋孟引 | 民国十八年(1929),他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郭令智 | 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叶南薰 | 193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数学系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炳海 | 朱炳海教授于1931年在中央大学气象学系毕业后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小缘 | 1915年,考取金陵大学文理科。1920年(一说191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任金陵大学图书馆管理员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祖还 | 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绳祖 | 1923年考入金陵大学,主修历史,辅以政治 |
华东水利学院 | 一级教授 | 黄文熙 | 黄文熙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 |
华东水利学院 | 一级教授 | 严恺 | 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
华东水利学院 | 一级教授 | 徐芝纶 |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
华东水利学院 | 一级教授 | 刘光文 |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华东水利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书农 | 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 |
华东水利学院 | 二级教授 | 沙玉清 | 沙玉清,字叔明,1907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受到祖父(清末举人沙海峰)影响,中学时代从江阴南菁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了当时在江南颇有盛名的河海工科大学。这所学校的前身是1915年创建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中国著名水利学家李仪祉曾在该校任教,为沙玉清以后从事农田水利事业和农田水利教育打开了大门。
1930年沙玉清大学毕业,这时河海工科大学已改名为中央大学。因其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即被介绍到北京清华大学工学院土木系任助教及教员五年 |
华东水利学院 | 二级教授 | 顾兆勋 | 193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学院 |
华东化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张江树 | 191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的前身),1918年毕业后留校任化学助教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陶延桥 | (1899-1985),安徽芜湖人,早年毕业于私立南京金陵大学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维新 | 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程耀椿 | 1919年毕业于 清华学校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顾毓珍 | 1927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苏元复 | 浙江大学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邵家麟 |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泽尧 |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琚定一 | 193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陈松茂 |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曹一华 |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我裁 |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周昌寿 |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程瀛章 |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马誉潋 |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震旦 | 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李道纯 |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馥英 | 同年考入浙江大学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李世瑨 | 193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吴志高 |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唐崇礼 | 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工业大学预科,毕业后直接升入本科应用化学系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方柏容 |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寿祺 |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仁哲 |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谭声乙 | 1920年毕业于河北工学院机械系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闻骏 |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周承佑 | 1921 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曹凤山 | 毕业于交通大学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诸楚卿 | 1909—1912年就读于上海神州大学附中,1912年毕业后进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
1912—1916年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肄业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蒋德寿 | 1918年毕业于私立南通纺织专门学校(今南通大学前身)纺织系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钱宝钧 | 1924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攻读工业化学;1929年毕业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讲师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程守洙 | 193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物理系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严灏景 |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王仲宜 | 毕业于公立清华学校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徐缄三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陈应星 |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杨汝楫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丁士铎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陈斆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陈邦圻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念思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陆子敬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林鲲荣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章纪川 |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顾克铮 | 在清华大学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王菊生 | 1936年9月,王菊生进入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学习,后转入东吴大学继续攻读化学。1941年初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范宝江 | 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高工染织科,1937年毕业于笕桥中央航空学校航空机械系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裕瑄 | 中央大学 |
上海水产学院 | 一级教授 | 朱元鼎 | 1920年 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获理科学士学位。
1920—1925年 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讲师 |
上海水产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子英 | 1921年毕业于东吴大学后 |
华东体育学院 | 一级教授 | 吴蕴瑞 | (1892-1976) 江苏江阴人,上海体育学院首任院长,一级教授先后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国立东南大学体育系 |
华东体育学院 | 二级教授 | 吴邦伟 | 1921年,吴邦伟从南高师体育专修科毕业以后,历任东吴大学、厦门集美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的助教、教员、体育主任等职 |
华东体育学院 | 二级教授 | 金兆钧 | (1898-1981),浙江诸暨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体育专修科 |
华东体育学院 | 三级教授 | 徐汝康 | 原上海体育学院教务长,三级教授。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上海分会常委,上海篮球协会主席,上海田径协会副主席。
我国著名体育教育专家,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体育系,曾任中央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高等体育教育事业,对体育理论、体育教学法、田径、篮球等有很高造诣 |
华东体育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天赐 | 福建莆田人,原上海体育学院田径游泳系主任,三级教授。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上海分会委员,上海田径协会副主席。
我国著名体育教育专家,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体育系,1947年留美,获衣阿华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曾在南京大学任副教授,主教田径,并撰写和翻译大量书刊、文章,在教学、训练和科研方面享有很高学术地位。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征铠 | 1934年从金陵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谈家祯 | 193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卢于道 | 1926年,卢于道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孟闻 | (1903年-1993年 [3]),浙江宁波人,动物学家、教育家。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动物学系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子展 | 毕业于长沙县立师范。历任小学教师,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学员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顾翼东 | 1923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化学系;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35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42年任交通大学教授;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1]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曲仲湘 | 1926~1930年 在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焦启源 | (1901-1968)复旦大学植物生理学教授。江苏镇江人。192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定良 | 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教育心理学系。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后留校当助教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恒守 | 1924年,考进国立东南大学算学系,中央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专攻理论物理。1932年秋回国,历任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广西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建国后,任复旦大学物理系二级教授兼教研室主任。1958年调安徽大学任教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传璋 | 1924至1928年在南京东南大学攻读数学,受教于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宗彭 | 192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注:应该是南高)。毕业后,曾任过中学生物学老师,因巧遇中国第一代生物学家秉志教授从美国回来任东南大学生物系主任(1920),录用孙宗彭为助教,他潜心协助秉志教授工作,并开展科研工作。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严志弦 | 1922—1926年 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士学位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戚叔含 | 1923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世禄 | 张世禄(1902-1991) ,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字福崇。浙江浦江县人。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前身国立东南大学,获文学学士。1928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职。先后在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等校任教。著有《中国音韵学史》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蘧常 | 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修馆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章 巽 | 他自幼颖悟,加上母亲的精心培育,读小学时便接连跳级。九岁小学毕业,十六岁高中毕业考进浙江大学,后又转学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 咸 | 刘咸1921年考入东南大学生物系,1927年为清华大学生物系讲师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增光 | 南京东南大学理学院毕业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顾崇衔 | 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系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学俊 |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 |
上海财经学院 | 二级教授 | 杨荫博 | 1918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三年级。毕业后被公费选送美国留学 |
上海财经学院 | 二级教授 | 吴承禧 | 193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商学院银行系,旋入北平社会调查所读研究生 |
上海财经学院 | 二级教授 | 孙怀仁 | 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 |
华东体育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汇兰 | 1920年—1923年、1925—1926年、1938—1946年三度赴美国,从事体育、生物学、公共卫生学等专业学习和研究,先后在密尔斯大学、威斯康星州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衣阿华州立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
东北人民大学 | 一级教授 | 余瑞璜 | 余瑞璜于1929年从国立东南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毕业 |
东北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霍秉权 | 考入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1929年在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即留校任助教 |
东北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芶清泉 | 1938年,他考入中央大学物理系 |
沈阳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毛宗良 | 1927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农科园艺系 |
沈阳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恩凤 | 先生自幼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良。193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
沈阳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章守玉 | 字君瑜,1897年8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在知识分子家庭的熏陶下,自幼刻苦读书,学业优良。19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苏省立第二农业学校(现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徐中 | 先生1912年7月28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 |
中国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赵澧 | 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外文系,1940年代末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英语系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沈其益 | 1929—1933年 南京中央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同时在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做研究工作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戴芳澜 | 1914年—1919年,先后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熊大仕 | 1914年被选入北京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学习。1923年赴美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李连捷 | 李连捷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理学院生物学和地质地理学系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娄成后 | 于1932年获得清华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1934年获得岭南大学硕士学位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林传光 | 193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中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真菌和病毒学家,农业教育家。在真菌孢子萌发生理、卵菌营养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居当时世界真菌生理学界前列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俞大绂 | 1924年俞大绂从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黄瑞纶 | 1923年夏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因成绩优良,升入金陵大学预科和理学院化学系,著名的农业化学家,我国农药科学的先驱者之一,植物性杀虫药剂化学研究的奠基人。他在我国最早注意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并开创了农药残留问题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他倡导把农用药剂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北京农业大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农药专业。为国家培养了数百名高级农药科技人才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周明牂 | 1929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农学士学位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陆近仁 | 陆近仁(1904~1966)常熟白茆人。1926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1936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东吴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校长助理。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蔡旭 | 193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竟雄 | 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植物系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彭克明 | 河北大学农科毕业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仲贤 | 1933年毕业于武汉华中大学,同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余泽兰 | 1918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毕业,1919年获美国约翰霍布根大学学士学位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庄廉耕 |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韩德章 | 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理学院农学系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沈隽 | 1930年,沈隽考入金陵大学园艺系,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奖学金,1934年毕业时,又获得该校荣誉奖——斐多菲(Phitauphi)金钥匙奖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裘维蕃 | 193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叶和才 | 1934年从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获得农学士学位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汤逸人 | 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获学士学位,任全国经委会技佐 |
北京林学院 | 二级教授 | 沈振儒 | |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 二级教授 | 廖馥君 | 毕业于 德国柏林大学 德语文学专业 |
外国语学院 | 二级教授 | 初大告 | 1923年至1927年在北平师范大学英语研究科学习 |
外国语学院 | 二级教授 | 水天同 | 1923年进清华学校读书,于1929年秋赴美留学 |
外国语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茂祥 | |
北京政法学院 | 二级教授 | 费 青 | 毕业于 苏州东吴大学 法学院,1929年获法学学士学位 |
北京政法学院 | 二级教授 | 雷洁琼 | 1924年赴美国留学,在加州大学选修化工、斯坦福大学选修远东问题,后到南加州大学攻读社会学,并获得硕士学位 |
中央民族学院 | 二级教授 | 于道泉 | 1924年齐鲁大学毕业 |
中央民族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静如 |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 |
中央民族学院 | 二级教授 | 吴文藻 | 吴文藻于1917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国留学 |
中央民族学院 | 二级教授 | 冯家升 | 1927年入燕京大学历史系,1934年获硕士学位 |
中央民族学院 | 二级教授 | 林耀华 | 林耀华就读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获学士学位,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获硕士学位 |
中央民族学院 | 二级教授 | 闻宥 | 闻野鹤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 |
中央民族学院 | 二级教授 | 潘光旦 | 1913年,江苏省政府咨送北京清华学校 |
中央民族学院 | 二级教授 | 夏康农 | 夏康农于1921年赴法国里昂大学留学,先学习法学,后攻读动物学,并获动物学硕士学位 |
北京体育学院 | 二级教授 | 宋君复 | 1916年,宋君复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获得公费留学美国的机会,先在柯培大学学习物理,后又到美国麻省春田学院专攻体育 |
北京地质学院 | 二级教授 | 袁见齐 | 1924年袁见齐考入国立东南大学物理系,后转入地质系 |
北京石油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更 | 字演参,生于浙江瑞安,1896年12月6日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北区卢浦村。中学毕业后,在浙江瑞安集广镇澄江小学任教。1922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1928年,成为中央大学地学系的第一届毕业生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何增禄 | (1898-1979),诸暨西山乡(今牌头镇)何村埠人。同文小学毕业后,升入诸暨县立中学堂,成绩优异。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后改为南京东南大学)。何增禄以优异的成绩读了三年,因家境困难,放弃最后一年的学习,1922年起,任南开大学物理系助教。1926年,复进东南大学学习,1927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良镛 | 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冯俊凯 | 冯教授1945年毕业于当时在重庆的中央大学(现南京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汪坦 | 1941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陈桢 | 1918年陈桢从金陵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浦江清 | 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洪 谦 | 东南大学法学学习,1948年后,历任武汉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首批博士生导师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崔之兰 | 1915年以前,崔之兰在家中读私塾。1915年春上过一学期芜湖私立模范小学,1915年秋至1919年夏在芜湖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到南京汇文女子中学学习英文。1921年秋考入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1926年毕业后留校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周先庚 | 周先庚,1916年考入清华学校。1924年毕业后到南京东南大学借读一年。1925年留学美国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立铭 | 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机械系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何林 | 1924年肄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随军北伐并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在鲁迅的未名社投身革命文艺活动,历任天津师院 |
东北地质学院 | 二级教授 | 白季眉 | 白季眉1922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4年在南京河海工科大学任助教,1934年任南京中央大学讲师,1937年任复旦大学教授 |
大连海运学院 | 二级教授 | 陆子芬 | 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数学系学习,1929年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重庆大学任教,解放前夕及解放后先后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上海航务学院、大连海运学院、上海海运学院任数学教授 |
哈军工 | 二级教授 | 曾石虞 | 曾石虞于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 |
哈军工 | 二级教授 | 陈百屏 | 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研究班学习 |
哈军工 | 二级教授 | 刘恩兰 | 1925年,刘恩兰在金陵女子大学毕业时,才年满20岁 |
哈军工 | 二级教授 | 任新民 | 1934年高中毕业,考入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前身) [9] [12]。1937年又考入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造兵系 |
哈军工 | 二级教授 | 张述祖 | 1927年东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
哈军工 | 三级教授 | 罗时钧 | 罗时钧于1941年被保送进入重庆的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 |
哈军工 | 三级教授 | 朱起鹤 | 朱起鹤于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 |
哈军工 | 三级教授 | 董绍庸 | 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 |
哈军工 | 三级教授 | 陈涵奎 | 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徐鑫福 | 1940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航空工程系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吴礼义 | 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 |
北京工业学院 | 三级教授 | 颜鸣皋 | 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机械系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潘铭紫 | (1896-1982),人体解剖学专家,一级教授。东吴大学肄业,1925年毕业协和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郭祖超 | 1934年 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系,并留校任教育统计学助教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苏鸿熙 | 1915年1月30日生,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医科,授予学士学位。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陆裕朴 | 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牟善初 | 1942年毕业于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学庸 | 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曾任该校助教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史俊南 | 1940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本科,1948年毕业留校任教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徐君伍 | 1942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周树夏 | 毕业后考上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牙医专科,后留校任教于牙本科专业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宁仔 | 194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教授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立藩 | 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郑集 | (1900年5月6日—2010年7月29日),号礼宾,四川南溪刘家镇人,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192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生物系,长期执教于南京大学医学院、生物系,2010年病逝。中国营养学的奠基人,中国生物化学的开拓者之一,世界最长寿教授和世界最高龄作家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汪良能 | 1942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医疗教学工作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传兴 | 1941年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外科助教、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蔡用舒 | 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后留校任教 |
第四军医大学 | 三级教授 | 毕汝刚 | (1914-1993),公共卫生学专家。三级教授。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三级教授 | 涂通今 | |
第四军医大学 | 三级教授 | 丁鸿才 | 口腔颌面外科学家。江苏涟水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乾初 | 1942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三级教授 | 于茂生 | 1942年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三级教授 | 赵 皿 | 1952年从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 |
大连医科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毅 | (1902—1980)药理学家 医学教育家 一级教授
湖南宁乡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1935年留学英国,先后入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学习,获医学和哲学博士双学位。1938年回国,任上海医学院药理科教授,兼上海天丰药厂厂长。1949年春任大连大学医学院教授、药理学科主任。1950年先后任大连医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兼旅大市副市长,遵义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民盟第三届中央委员、贵州省委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他致力于心脏的生理、生化与药物的关系、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研究,成绩显著。主编全国药学专业的《药理学》教材,在药理学教材建设及推动我国药理学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1956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教授。 |
大连医科大学 | 一级教授 | 魏曦 | (1903—1989)微生物学家 一级教授
湖南岳阳人,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后赴美国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49年任大连医学院微生物学专业教授,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37年在美国留学期间研究成功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组织培养法,获哈佛大学研究院奖;应邀参加调查研究二战期间印缅战场上盟军中流行的不明热,经确定为恙虫病,获得学术性战时功绩荣誉勋章;1951年抗美援朝时期参加美军细菌战争罪行调查团,亲临战场从美军投掷细菌武器中分离出鼠疫杆菌和霍乱弧菌,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从50年代开始提出了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的概念,并提出人体正常菌群学说,并率先研发生态制剂,促进了微生物学科的发展;他主要从事人兽共患病调查研究,是我国微生物学的奠基人。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教授。 |
大连医科大学 | 一级教授 | 方侃 | (1906—1968)肺科学家 一级教授
湖南长沙人,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历任上海红十字会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防痨科主任,上海防痨协会结核病第一医院医务主任、院长等职。他积极开展肺部疾病的防治工作,用德文在《维也纳医学周刊》上发表论文《肺出血之副甲状腺素治疗》。对结核病外科手术进行长期研究,成为国内早期开展肺结核外科医疗的少数专家之一。1946年到美国康乃尔大学医学院进修胸外科专业,1949年毕业回国任大连医学院内科教授、肺科主任。他在大连医学院开设肺科病房,并筹建了旅大市结核病防治院,对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出了贡献。1952年兼任旅大市结核病防治院院长,1957年任大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1957年1月,以国际防痨协会会员身份,代表中国防痨协会出席在新德里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防痨会议。他一生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精通专业理论,实践经验丰富,对肺科专业造诣颇深。1956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教授。 |
大连医科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昌甫 | 194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 1943年在重庆录取为中央大学医学院蔡翘教授的研究生 |
大连医科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襄 | (1910—1995)生理学家 二级教授
浙江苍南人,1934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历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助教、讲师、副教授。1946年留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从事循环生理的研究,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受聘于大连大学,筹建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1950年起先后任大连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主任,遵义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生理学顾问.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院外委员。1983年调回复办的大连医学院,任生理学教授兼教研室主任。他主编的《生理学大纲》自1947年出版以来,先后六次修订再版,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
大连医科大学 | 二级教授 | 伍律 | (1915—1983)生物学家 二级教授
浙江青田人,1939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先后任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正大学和长春大学生物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47年,任上海东南医学院解剖系教授,兼任兰州大学动物系副教授,1949年起先后任大连大学医学院解剖学副教授,大连医学院生物学副教授、教授、教研组主任,遵义医学院生物学教授、教研室主任,贵州科学院副院长、生物研究所所长及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在动物生态学及动物分类学的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其著作《柞蚕饰腹蝇生活史及生态的研究》获1980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全国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蛇岛的秘密》获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二级教授 | 卢庆骏 | 浙江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二级教授 | 曹鹤荪 | 交通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二级教授 | 高步昆 | 唐山交大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二级教授 | 梁守槃 | 清华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二级教授 | 谭自烈 | 重庆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二级教授 | 周明鸂 | 交通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宓 |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百屏 | 交通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二级教授 | 沈正功 | 河北工业学院,重庆兵工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二级教授 | 马明德 | 交通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孙本旺 | 南开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杨仲枢 |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钟以文 |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岳劼毅 | 清华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赵国华 | 1933年毕业于南京兵工专门学校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稼益 |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潘景安 | 震旦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唐本庆 |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庄逢甘 | 交通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慈云桂 | 湖南大学,清华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周祖同 | 湖南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肖学忠 | 山东大学,重庆兵工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胡寿秋 |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周明? |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吴守一 | 浙江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何乃民 | 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卢寿丹 |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曹国惠 | 东北大学工学院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唐光勋 | 浙江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曾承典 | 交通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相麟 | 北洋工学院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王受符 |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殷之书 | 清华大学 |
浙江大学 | 一级教授 | 王国松 | 1925年王国松先生毕业于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江大学前身)电机科并留校任助教 |
浙江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耀德 | 1917年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 校 |
浙江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恩良 | 1937年毕业于 之江大学 土木系 |
浙江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仁东 | 193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 |
浙江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谟显 | 193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 |
浙江大学 | 二级教授 | 仇剑 | |
浙江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杰 | |
浙江大学 | 二级教授 | 方巽山 | 192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 | 二级教授 | 寿俊良 | 考取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电机系 |
合肥矿业学院 | 二级教授 | 吕季芳 | |
合肥矿业学院 | 二级教授 | 顾维精 | |
山东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丁履德 | 交通大学 |
山东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刘先志 | 燕京大学 |
青岛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王之卓 | 交通大学 |
青岛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许继曾 | 北洋大学 |
武汉测绘学院 | 一级教授 | 夏坚白 | 清华大学 |
武汉测绘学院 | 一级教授 | 金通尹 | 北洋大学 |
武汉测绘学院 | 一级教授 | 陈永龄 | 交通大学 |
武汉测绘学院 | 二级教授 | 韩明矩 |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姚薇元 | 清华大学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戴春洲 | 中央大学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曾昭安 | 武昌高等师范0.5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余先觉 | 武汉大学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燕树棠 | 北洋大学法科0.5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纪增觉 | 同济大学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马文元 |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顾葆康 | 同济大学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周江文 | 南京中央陆地测量学校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陈健 |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黄继渼 | 中央大学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郑昌时 | |
武汉水利学院 | 一级教授 | 愈忽 | 外国 |
武汉水利学院 | 三级教授 | 陈健 | |
武汉水利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瑞瑾 | |
武汉水利学院 | 三级教授 | 姚琢之 | 武汉大学 |
武汉水利学院 | 三级教授 | 李新民 | |
华中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刘乾才 | 交通大学,北平大学2 |
华中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赵师梅 | 武昌昙华林中等工业学堂电机班 |
华中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刘颖 | 北洋大学 |
华中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文斗 | 湖南高等工业学堂 |
华中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朱木美 | 北师大 |
华中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许宗岳 | 燕京大学,华中大学 |
华中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培刚 | 武汉大学 |
华中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叶康民 | 广西大学 |
华中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蔡名芳 | |
华中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高宇昭 | |
华中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赵学田 | 1920年考入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械科 |
华中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马毓义 | 浙江大学 |
华中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林金铭 | 武汉大学 |
中南矿冶学院 | 一级教授 | 陈国达 | 中山大学 |
中南矿冶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新民 | 清华大学 |
中南矿冶学院 | 二级教授 | 赵天从 | 北洋大学 |
中南矿冶学院 | 二级教授 | 黄培云 | 清华大学 |
中南矿冶学院 | 二级教授 | 白玉衡 | |
中南矿冶学院 | 三级教授 | 徐康泰 | |
中南矿冶学院 | 三级教授 | 何福煦 | 唐山交大 |
中南矿冶学院 | 三级教授 | 蔡承云 | 外国 |
中南矿冶学院 | 三级教授 | 吴树基 | 毕业于湖南高等工业学校冶金科 |
中南矿冶学院 | 三级教授 | 蒋良俊 | 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
中南矿冶学院 | 三级教授 | 李祖材 | |
中南矿冶学院 | 三级教授 | 胡为柏 | 唐山交大 |
中南矿冶学院 | 三级教授 | 胡熙庚 | 北洋大学 |
中南矿冶学院 | 三级教授 | 丁传谱 | 中央大学 |
中南土建学院 | 二级教授 | 桂铭敬 | |
中南土建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吟秋 | 清华学校高等科 |
中南土建学院 | 二级教授 | 戴鸣钟 | 清华大学 |
中南土建学院 | 二级教授 | 沈友铭 | 外国 |
中南土建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旋天 | 南开大学预科,清华大学1 |
中南土建学院 | 三级教授 | 王朝伟 | |
中南土建学院 | 三级教授 | 殷之澜 | 唐山交大 |
华南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冯秉铨 | 清华大学,燕京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罗明燏 | 唐山交大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罗雄才 | 国外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余仲奎 |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朱惠照 |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徐学懈 |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林为干 | 清华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周履 | 交通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方棣棠 | 清华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敦化 | 两广高等工业学堂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刘鸿 | 中央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康辛元 |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光 |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宗和 | 燕京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伯齐 |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力田 | 北京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卢文 | 中山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陈树功 | 中山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邓锡俊 |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龙庆忠 | 国外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符罗飞 |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夏昌世 | 国外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谭天宋 | 国外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陆能源 |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梁绰余 | 唐山交大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黄适 |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邝正文 |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陈锦松 | 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朱士宾 |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余蔚英 |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邓颂九 | 浙江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誉文德 | 清华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王孟钟 | 北京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黄星史 |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邓韵秋 |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郑荫 |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赵善性 |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罗崧发 | 唐山交大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杨家智 |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陈达明 | 广州大学 |
华南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蒋英 | 被送进上海沪江大学文学院。在这里,他除学好文科的课程外,最感兴趣的还是那千姿百态的植物,经常在校外或校园内采集各种植物标本。1919年,他毅然中断了文学院两年的学业,于次年考取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 |
华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林孔湘 | 民国18年(1929)考进福建协和大学,因父病逝,经济困难,几度辍学,1934年仍以优异成绩毕业 |
华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邝荣禄 | 193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1931年,邝荣禄顺利考入燕京大学。在燕京大学学习的四年是邝荣禄人生旅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段宝贵时光 |
华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蒲蛰龙 | 于1935年从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 |
华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仲彦 | |
华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黄昌贤 | 1926年7月,进入国立中山大学附设专门部学习园艺学。1931年毕业后升入该校农学院园艺系继续学习。1933年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黄昌贤考入岭南大学(当时由美国基督教会主办)就读研究生 |
华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沈鹏飞 | 稍后到北京清华学堂学习,191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考取赴美留学。初拟攻读炸药化学,因患肺病在俄勒冈大学转学森林工业,1919年获林学士学位 |
华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范怀中 | |
华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谢申 | 192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并成为首届毕业生 |
华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林亮东 | 毕业于广东省农业专科学校(中山大学农学院前身)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马文昭 | 于1915年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胡传揆 | 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8年学习期间,他发奋读书,做好实验,很受师长们的赏识。192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藏玉涂 |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刘思 |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毛燮君 | 1922年考入华西大学牙科医学系,半工半读。1930年毕业,获牙科医学博士学位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薛愚 | 1925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化学系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沈琪 | 1916年清华学堂高等科毕业(同期同学包括吴宓、汤用彤、洪深),1920年获美国西储大学(现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林振纲 | 他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吴朝仁 | 1929 年协和毕业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金宝善 | 1911年在日本千叶医科专科学校与东京帝国大学攻读内科并研究传染病与生物制品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蒋明谦 | 1935年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毕华德 | 1918年他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 |
北京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梁铎 | 1922年,毕业于公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
北京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涛 | 192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专门学校 |
北京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大同 | |
北京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志均 |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北京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马万森 | 1935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并取得博士学位 |
武汉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姚永政 | 1919年毕业于浙江医药专门学校,1930年获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学位 |
武汉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于光元 | 1921年毕业于奉天医科大学,1925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
武汉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李赋京 | 1920~1926年 在德国格丁根大学医学院学习。1926~1928年 在德国格丁根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博士学位,1928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
武汉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梁之彦 | 192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 |
武汉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李宝实 | 奉天(今沈阳)医学专科学校毕业 |
武汉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金问淇 | 1917年至1920年肄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21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后毕业佛莱堡大学医学院,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
武汉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陶桓乐 | 1934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 |
武汉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裘法祖 | 1936年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结业 |
武汉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吕富华 | 1925一1932年 上海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前身 [2])学习。1933—1936年 留学德国佛莱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
武汉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杨述祖 | 1918年东去日本留学。1928年从日本名古屋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又考入东京帝国大学,为病理部研究生,1931年获博士学位 |
武汉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范乐成 | 1936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
武汉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林公振 | |
武汉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沈成武 | 民国15年(1926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科毕业,留任也纳公立医院医师多年 |
武汉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宋名通 | 193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 |
武汉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管汉屏 | 1939年,他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攻读医学博士 |
武汉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任 | 1932年毕业于德国吉森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 |
四川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刘承钊 | 1929年从燕京大学生物系毕业,获硕士学位 |
四川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黄可维 | |
四川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曹钟樑 | 1934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科,1935年赴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内科与传染病学 |
四川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乐以成 | 1932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 |
四川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吴和光 | 1932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后于1936年获该校医学博士学位,并同步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
四川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志潜 | 1924年顺利升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本科 |
四川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夏良才 | 1937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牙医学院 |
北京矿业学院 | 二级教授 | 许本纯 | 北洋大学 |
北京矿业学院 | 二级教授 | 何杰 | 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
北京矿业学院 | 二级教授 | 邓曰谟 | 1915年考入北洋大学预科,1920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后赴美留学 |
北京矿业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定衡 | |
北京石油学院 | 二级教授 | 曹本熹 | 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 |
北京石油学院 | 二级教授 | 武迟 |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
北京石油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锦 | 1926年 进入北京燕京大学化学系学习 |
北京石油学院 | 三级教授 | 蔡伯民 | 南开大学 |
北京石油学院 | 三级教授 | 朱亚杰 |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
北京石油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希陆 | 先后就读于威斯康辛大学数学系和芝加哥大学研究院 |
北京地质学院 | 一级教授 | 冯景兰 | 冯景兰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18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入读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 |
北京地质学院 | 一级教授 | 王鸿祯 | 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
北京地质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席褆 | |
北京地质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炳章 | 早年曾在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科学习,后转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
北京地质学院 | 二级教授 | 杨遵仪 | 1933年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 |
北京地质学院 | 二级教授 | 袁复礼 | 1913至1915年袁复礼在清华大学高等科学习。1915年留学美国 |
北京地质学院 | 三级教授 | 马杏垣 | 1942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 |
北京地质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炳熹 |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
东北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靳树梁 | 191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 |
东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剑霄 | 北洋大学 |
东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关绍宗 | 193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院 |
东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刘致信 | 东北大学 |
东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刘恒典 | |
东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胡葆珩 | |
东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夏恒斌 | |
东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郎世俊 | 西南联合大学 |
东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郭毓麟 | 东北大学 |
大连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钱令希 | 毕业于上海国立中法工学院 |
大连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胡国栋 | 北平大学 |
大连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士豪 | 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
大连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谢秉仁 | 1929年考入东北大学,1931年转学南开大学,1933年毕业 |
大连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聂恒锐 | 北平师范大学化学系 |
太原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静山 | ,张静山入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预科学习,临行前知县赠银予以资助。宣统元年(1909),张静山留学英国,入伦敦理工大学攻工科,3年后毕业 |
太原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严开元(副院长) | 严开元 毕业于 伊利诺伊大学 (1926年 |
太原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常师贞 | 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
太原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郑文华 | 民国十二年(1923)毕业于北平工业大学电机系 |
东北地质学院 | 一级教授 | 喻德渊(副院长) | 1925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学习 |
东北地质学院 | 一级教授 | 俞建章 | 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
东北地质学院 | 二级教授 | 刘国昌 | 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
大连海运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嘉震 | 1930年考入马尾海军学校航海科 |
大连海运学院 | 二级教授 | 刘荣霖 | 刘荣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福州马尾海军学校第四届航海班 |
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 | 一级教授 | 黄叔培 | 清华学校机械工程系毕业 |
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 | 二级教授 | 余克缙 | 浙江大学 |
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 | 二级教授 | 戴桂蕊 | 湖南大学 |
华东航空学院 | 一级教授 | 范绪箕(副院长) | 193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 |
华东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季文美 | 1930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 |
华东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胡沛泉 | 1940年获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 |
华东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培生 | 1935年考进位于上海的国立交通大学航空专业学习 |
华东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谢安诂 | 193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华东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宏基 | 1933年从交通大学 [2]机电学院毕业 |
华东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许玉瓒 | 交通大学 |
华东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焕初 | 北京大学20年代数学系毕业 |
华东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汪集生 | |
华东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杨彭基 |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 |
华东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戴昌晖 | 在西北工学院毕业,获得工程科学学士学位 |
华东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姜长英 | 1922-1926年 在南开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 |
南京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杨廷宝 | 1915年,14岁的杨廷宝就读清华 |
南京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刘敦祯 |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守泰 | 毕业于北洋大学电机系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吴大榕 | 193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胡乾善 | 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金宝祯 | 193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童隽 | 1925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刘树勋 | 192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院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方福森 | 1933年,方福森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时钧 |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梁治明 | 1936年7月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章 | 192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钱凤章 | 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戴居正 | 1917 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钱钟韩(副院长) |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李剑晨(汝骅) | 北京国立艺专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方左英 | 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石志清 |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范从振 |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夏彦儒 | 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陈昌贤 |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黄本立 |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汪钟钧 |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王昶 | 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后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朱宝镛 |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沈学源 | 1927年南洋大学肄业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丁大钧 | 194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土木系 |
同济大学 | 一级教授 | 李国豪 | 同济大学 |
同济大学 | 一级教授 | 叶雪安 | 929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俞调梅 |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钦 | 1936年浙江大学毕业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达时 |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之翰 |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朱宝华 | 于193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冯纪忠 | 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土木工程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江之永 | 1930年毕业于震旦大学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景祥 |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康时清 | 1907年,康时清考入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191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本端 | 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士木系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樊映川 | 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童大埙 | 193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系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庆海 |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龙甫 | 交通大学土木系毕业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秉成 | 1926年至1930年在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谭垣 |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崔希璋 | 193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寿康 | 1938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问清 | 193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黄蕴元 | 193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郑大同 | 193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周念先 |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金经昌 | 193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系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俞征 | 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湖南大学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沈绳曾 |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曹敬康 |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哈雄文 | 1927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黄家骅 |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祝永年 |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胡家俊 |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蒋汉文 |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周方白 |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谢光华 | 毕业于 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系(1934年)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马地泰 | 1930年8月,考入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并于1934年1月本科毕业,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巢庆临 | 193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级教授 | 陈 垣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级教授 | 黎锦熙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级教授 | 傅种孙 | 1916年毕业于省立第八中学,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留校任教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级教授 | 钟敬文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级教授 | 黄药眠 | 毕业于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级教授 | 武兆发 | 1928年武兆发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汪堃仁 | 1934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周廷儒 | 1933年周廷儒从国立中山大学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郭一岑 | 191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大学文科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邱椿 | 1912年就读于清华学校中等科,1916年入高等科,1920年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谭丕模 | 1922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次年改名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穆木天 | 1926年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盼遂 | 刘盼遂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曾任山东第二女子师范、曲阜第二师范教员。1925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届招生考试中,以一甲名次考入,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先哲。1928年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胡明 |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白寿彝 | 民国十四年(1925年)考入上海文治大学,民国十八年(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学习中国哲学史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禾瑞 |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蒋硕民 | 1928年秋,进入世界有名的德国哥廷根(GoMinben)大学学习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祁开智 | 祁开智13岁考入清华学堂,1928年赴美留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宗燧 |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鲁宝重 | 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光旭 |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郑华炽 | 1924年—1928年 在南开大学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萧璋 | 1926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31年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彭慧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陆宗达 | 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预科,不久升入本科 [3];1928年秋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董渭川 |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毛礼锐 | 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教育系,攻教育原理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友松 | 早年留学菲律宾、美国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焕勋 | 王焕勋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邰爽秋 | 1923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邵鹤亭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智贤 | 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教育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陶大镛 | 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经济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石磐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赵光贤 | 1925年-1928年就读于法政大学政治系。1928年-193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政治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马特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绍萱 | 192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庆永 | 1929年至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历史本科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罗志甫 | 1920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启戈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云波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范会国 | 范会国早年留学法国,获数学博士学位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魏庚人 | 1925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程廷熙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世楷 | 刘世楷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意然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方嗣欔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郭毓彬 | 赴美攻读生物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葆昌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胡志彬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均衡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殷祖英 | 北高师教育研究科第一班学生于1922年4月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曾威 | 北京大学地质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万方祥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谌亚达 | 1926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南文明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毕慎夫 | 1915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就读,期间参与五四运动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长之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景磐 | 1927年获上海圣约翰大学教育学士学位,1929年获该校哲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燕京大学教育硕士学位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天麟 | 北京师范大学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启贤 | 1929年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就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瞿菊农 | 1918年入燕京大学哲学系,1921年毕业,留校作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冯忠泰 |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严梅和 | 国立中央大学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何兹全 | 1935年,何兹全从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