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萧十一郎 于 2025-9-4 13:04 编辑
毫无疑问是第五军医大学(即南京大学医学院)
就连1959年第四军医大学入选国家重点的主要原因都是“1958年6月26日,在苏鸿熙教授的主持下,我院成功开展了我国第一例心脏直视手术,使中国和世界为之震惊,为1959年我校进入国家重点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苏鸿熙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医科
统计了第四军医大学历史上出现过的主要1-3级教授,可查的教授情况中,于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包括自1952年独立出来的第五军医大最后一批入学至1957年前四军医毕业的)或者由第五军医大学随校过去的有将近6成,其余为满洲医科大学,圣约翰,湘雅,齐鲁,同济,上医,协和等大学毕业,且第四军医大学成立初期的主要教授都是毕业于央大医学院或由央大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随学校迁过去的:“1956年前后,又有涂通今、苏鸿熙、陆裕朴、汪良能、蔡用舒等教授回国,从而使我院的专业实力达到了空前未有的状态,为医院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主要教职中不是南大医学院毕业的,但是从南大医学院直接迁去的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姜泗长 | 1937年8月,任南京中央医院大外科实习医生,师从中国外科专家沈克非教授。 1939年,任成都存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医生,师从中国耳鼻咽喉科专家胡懋廉教授。1941年8月,任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公立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医生、助教、住院总医生。 1943年8月,任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讲师。1947年5月,获得美国医学援华助学金资助,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师从耳鼻咽喉科教授JohnRolstonLindsay(林赛),进行颞骨组织病理学与内耳开窗术研究。 [1]1948年12月,学成归国,任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教授,兼任江苏医学院耳鼻咽喉科教授。1954年,任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现代耳鼻咽喉科创始人之一、耳鼻咽喉科专家,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潘铭紫 | (1896-1982),人体解剖学专家,一级教授。东吴大学肄业,1925年毕业协和医学院,1935年出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首批教授,后任第四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抗战期间随中央大学西迁,1946年参与南京丁家桥校区医学教育重建,建国后,历任第四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陕西省解剖学会理事长。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软体人类学方面有较深的研究。 是我国体质人类学研究方面的开拓者之一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欧阳官 | 著名口腔修复学专家一级教授。1939年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牙医学院,曾任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讲师、副教授。建国后,历任第四军医大学副教授、教授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陈华 | 1923年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通过华西教育会举行的教会学校会考,进入华西协合大学牙科学习。1930年毕业,获牙科博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华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第五军医大学教授。1952年,他亲手组建中国人民JFJ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口腔医学系、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口腔医院,并任口腔医学系主任、口腔医院院长。1979年任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国口腔正畸学创建人之一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林几 | 1918年考入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留校任病理学助教;1924年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学院学习法医学两年,后又在柏林大学医学院法医研究所深造两年;1928年获博士学位回国;1930年在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创立中国第一个法医学教室,任主任教授;1932年在上海筹建法医学研究所,并自任所长;1935年因胃病重返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室;1937年至1939年任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内迁时的建制)教授;1939年受聘于成都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48年创办中央大学医学院法医研究所,并任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别担任了南京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科主任教授及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卫生教材编审委员会法医学组主任;1951年秋季受卫生部委托创办第一届法医学师资培训班,同年因病逝世,享年55岁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蔡翘 | 1949年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1952年任第五军医大学校长;1954年—1990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惠芸 | 1945年6月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并获得牙医博士学位,历任南京中央大学牙症医院助教、讲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口腔基础教研室主任 |
主要教职中从央大医学院(南大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毕业,且大部分都是随学校迁过去的,可以看到除了涂通今、汪美先等寥寥树人,其他均随南京大学医学院过去的
第四军医大学 | 三级教授 | 涂通今 | 涂通今于1951年赴苏联深造,1955年获医学副博士学位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郭祖超 | 1934年 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系,并留校任教育统计学助教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苏鸿熙 | 1915年1月30日生,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医科,授予学士学位。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陆裕朴 | 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牟善初 | 1942年毕业于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学庸 | 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曾任该校助教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史俊南 | 1940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本科,1948年毕业留校任教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徐君伍 | 1942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周树夏 | 毕业后考上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牙医专科,后留校任教于牙本科专业2000年获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2006年荣获中国口腔颔面外科医学领域最高奖项--华佗奖荣誉称号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宁仔 | 194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教授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立藩 | 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学系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郑集 | (1900年5月6日—2010年7月29日),号礼宾,四川南溪刘家镇人,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192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生物系,长期执教于南京大学医学院、生物系,2010年病逝。中国营养学的奠基人,中国生物化学的开拓者之一,世界最长寿教授和世界最高龄作家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汪良能 | 1942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医疗教学工作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传兴 | 1941年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外科助教、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蔡用舒 | 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后留校任教 | 第四军医大学 | 三级教授 | 毕汝刚 | (1914-1993),公共卫生学专家。三级教授。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三级教授 | 丁鸿才 | 口腔颌面外科学家。江苏涟水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乾初 | 1942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于茂生 | 1942年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任该院住院医师,助教.1953年任南京第五军医大学主治医师,助教.1954年进入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泌尿外科,历任讲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大外科副主任等职.1990年进入学校专家组,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郭庆林 | 1944年7月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历任该校及第五、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助教、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医师、副主任、主任,及第四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等职务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李学骥 | 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汪美先 | 毕业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后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研究细菌学。汪美先曾长期担任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他是陕西省微生物学会的创始人,于1953年创建该学会并担任第一届理事长 |
另外还有,等等等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成济 | 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学会二、四、五届理事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毛天球 | 195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系。 是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国内知名的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现任中国制冷学会陕西省分会理事,《实用口腔医学杂志》、《临床口腔医学杂志》及《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委。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司徒镇强 | (1931年10月-2019年12月1日),广东开平人,1951年9月入伍,195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8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及1992年曾分别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学习和工作。 [2]生前系第四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林珠 | 1931年1月生,福建莆田人,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该校口腔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校专家组成员。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学专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胡蕴玉 | 1951年9月入伍,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历任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军医、主治医师、副教授,1988年晋升教授并创建全军首个骨科研究所任所长。长期从事骨与关节损伤、组织工程修复及生物材料学研究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龚书明 | 1949年入伍,1956年入党,195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54年就读于中国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高级师资进修班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成济 | 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学会二、四、五届理事 | 第四军医大学 | 三级教授 | 赵皿 | 教授,1928年10月出生于重庆市,1951年10月入伍,1980年9月入党,1952年从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专业技术三级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惠芸 | 1945年6月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并获得牙医博士学位,历任南京中央大学牙症医院助教、讲师、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口腔基础教研室主任 | 第四军医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文弦 | 1954年7月毕业于南京第五军医大学,先后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医师、助教主治医师、讲师、科副主任,1983年调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任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耳鼻回喉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分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理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编委等职,1995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 第四军医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锦玲 | 1954年毕业于南京第五军医大学,同年入职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1987年晋升主任医师、教授及硕士生导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累计培养研究生42名。曾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钱蕴秋 | 1950年考入原南京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留校分配在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工作,历任内科住院医师兼超声诊断室助教、讲师、主治医师、超声诊断科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医师、校专家组成员,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第四军医大学 | 一级教授 | 刘彦仿 | 病理学专家,一级教授,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曾任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在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的免疫病理及肝癌的免疫基因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