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帖最后由 乡下 于 2025-10-22 13:05 编辑 
 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大气科学有4个,工学院是其中之一。
 
 
 (一)第五轮学科评估后的部分成绩
 
 ①牵头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平台多个。
 
 ②牵头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今年有无国奖还不清楚?
 
 ③2021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获得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
 
 
 
 (二)部分60后70后80后全职师资代表。
 
 1)F,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973技术首席,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2)Z,国家重大工程总设计师。
 
 3)F,国家重点型号项目总设计师,国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4)Z,国家重点型号项目总设计师。
 
 5)Z,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
 
 6)L,国家重大工程首席科学家。
 
 7)Z,国家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
 
 8)S,国防卓青。
 
 9)C,国家重点型号项目技术总师。
 
 10)L,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学工作者,中国气象局高影响天气(专项)重点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11)H,世界天气研究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气象教学名师、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带头人。
 
 12)Z,JD学科拔尖人才。
 
 13)W,173项目首席科学家。
 
 14)L,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获得者,主编的《动力气象学》(第2版)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
 
 15)M,国家优青。
 
 16)L,国家优青。
 
 17)P,国家优青。
 
 18)L,万人青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