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胖妞 于 2022-3-16 10:03 编辑 * h* K n8 H3 c; X4 x: o4 `, }8 p
& p+ ?+ R0 |8 I6 B& R5 K
引子:打倒四人帮后,国家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底召开科学大会,对建国后的科学技术进行总结,颁发科学技术大奖,这个奖励反映了截止七十年代末期各单位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水准及贡献,有空的话可以统计一下。国家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代,设立博士制度,并在李政道的倡导下设立博士后流动站、Cuspea选派留美攻读物理博士生、中科大开办少年班,职称制度恢复,1980年增选自1956/57后终止的科学院学部委员200余人(有兴趣者可统计,大都分布在科学院系统),吹响向科学进军之号角……科学技术和教育春天到来。
2 |7 v, o- D' V6 Y9 a! G# {1980年,百废待兴,教育不例外。特别wg中止职称评定,许多60年代名校毕业生无职称,例如产生两弹一星元勋1/3的中科院(及核工业部)某所,副研以上也就几十人;1980年代初恢复职称评审,到1983昔日东方剑桥1760名教师有了47位教授和213名副教授。4 I: I1 r0 z8 J" B$ u, M
一个大学、研究机构把拥有高级职称作为衡量科学与工程技术实力和水准的重要标准,指标好看的都会在重要场合予以介绍。
( k- x$ h( t# [. I, [, E1981开始国家批准了第一批博导资格,后面几年陆续增了三批及特批一次。并设立了博士后合作导师。
9 ]% ~) Q0 |0 j$ \4 x! ^从贡献、水平看,这些博导又是教授中的精英,几乎都是同时代各领域的头部人物,他们的水准和贡献普遍高过后来特别是近年来院士的平均值。1980年学部委员增选看似200多人,但这是压积了20多年后的结果而且大都在中科院系统,大学中很多一流学者(第一批博导)没有入选。这次评选昙花一现又停了十多年到了九几年换成院士,年事已高的前几批博导有些不热衷于参评,有些退居二线,有些由于选举各种缘故等等,并没有成为院士。以浙大为例,1980年代初在学校和业界颇有盛名的:中国化工自动化主要开创者之一周春晖、生物医学仪器工程头把交椅吕维雪、国际化工热力学有影响学者马丁-侯状态方程提出者侯虞钧、断裂力学专家王仁东、理论物理学者李文铸、首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双水内冷发明者郑光华及电机专家许大中、著名岩土工程专家曾国熙、偏微分方程专家董光昌、热能工程陈运铣微分方程与控制论专家张学铭、高分子化学杨士林、金材专家王启东、泛函分析郭竹瑞、应用数学及计算机图形学梁友栋、光仪工程董太和与唐晋发、计算机应用何志钧等。
1 w6 K6 j6 m4 b6 T: z# {, S那时学术相对影响比杨士林小的特批博导(后按第三批计)沈之荃女教师1995年当选中科院化学院士,电机领域比许大中和郑光华相对影响小的韩祯祥入选科学院院士。
! p* x+ ?# F P# m2 Q浙大以外也有著名教授开宗立派人物无缘院士的,试举一二:天津大学刘豹教授(中国化工自动化和系统工程主要开创者之一)、长沙铁道学院数学家侯振挺、中科大著名数学家龚升等等。+ D+ b, e: d& y1 \4 K" [
) e( @# x( O E4 _' n& f- ^4 S$ G综上所述,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前四批博导、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可以看出向科学进军的早十年各研究机构学术能力和水准大体情况,同时可以看出那时的教授特别是博士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是当时学术界的头部人物,他们的选拔、审批远不是如今教授博导的强度,不亚于现在院士评选,在所处的时代来看,水准和贡献高于现在院士们的平均值。
2 [" N, Z0 R5 s$ w) r- p; @ p6 q% E* q;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