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95|回复: 13

哈工大校史概览

[复制链接]

禁止发言

2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7 11: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禁止发言

2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7 11: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就是一所国际性大学

(1920-----1949)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一九二零年,当时校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创建,与帝俄在中国建设中东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长铁路”)有直接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直至一九三五年,日本用物资换取了中东铁路苏联一方的产权,学校的教学活动开始向日本教育模式过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长铁路局领导,属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解放前的30年,哈工大培养了许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声望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创建阶段( 1920.5-1928.2 )
 
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是1920年5月开始筹建的,10月17日 举行开学典礼。当时设铁路建设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科。首届三个班共招收103名学生,实行学分制,学制四年,一律用俄语教学。 1922年4月2日 ,学校改名中俄工业大学校,学校由四年改为五年,原设两个科分别改为铁路建筑系和机电工程系。毕业生经考试委员会答辩合格,授予工程师称号。
中苏共管阶段( 1928.2-1935.3 )

1928年2月4日 ,学校隶属关系发生变化,改由中华民国东省特区领导,校名改为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东省特区行政长官张寰湘将军担任校理事会主席,东北政府国民教育部总长刘哲任校长,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位中国校长。1928年10月20日,将法政学院和商学院并入,学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苏共管,张学良将军任校理事会主席。
1931年春,开始招收研究生。


伪满洲国时期( 1935.3-1945.8 )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到1935年学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语授课,指定招收中、日籍学生。1936年1月1日 ,学校改名为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1937年1 月以后,学校完全转入按日本方式办学阶段。日本人铃木正雄任校长,直至1945年8月离任。 1938年1月1日 起,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从此,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中长铁路管理时期( 1945.9-1949.3 )

  1945年”九 · . 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工大由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有中长铁路局领导。这时的办学宗旨是为中长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学制5年,一律用俄语上课,到1950年新中国接管前,设有土木建筑、电气机械、工程经济、采矿、化工和东方经济等系及预科。这段时期哈工大不仅医治了战争创伤,而且有所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为新中国接办、改造和发展哈工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从1920年建校到解放前,哈工大一直按俄或日式办学,用俄语或日语授课,这使哈工大自建校起就具有鲜明的国际性特征。 从1920年起到俄文班最后一批学生1938年末毕业,按俄式办学的哈工大共培养毕业生1267 人,其中中国学生382人,苏联及波兰学生885人,这些毕业生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苏联、澳大利亚、波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巴西等世界各地。他们普遍地接受了西方早年的学制教育,获得了当时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其毕业文凭得到苏联的欧洲国家的承认。解放前的30年,哈工大培养了许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声望的学者,也有的成为社会活动家。



禁止发言

2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7 11: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创第一个黄金时代
(1949-1966)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工业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50年6月,哈工大回到新中国怀抱并进入全面改造和扩建的新阶段。1951年,哈工大被国家确定为我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两 所院校之一,成为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国内各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并以“工程师摇篮”而饮誉全国。 1958年,根据***同志“哈工大要搞尖端”的指示和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哈工大对专业设置进行了重大调整,创建了一批尖 端专业,到1962年已基本完成由民到军地转变,形成门类齐全,学科互相配套的专业体系,成为为国防科技及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多科性大学 。 工大新生 1949年,哈工大开始从全国招收研究生,是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院校之一。
1950年6月7日,中共中央电告东北局:“中长铁路已决定将哈工大交给中国政府管理”。并指示哈工大“应着 重招收国内各大学理工学院的讲师、助教和研究生。主要学俄文,两年毕业即分配到各大学任教”。这是哈工大回到新中国怀抱并进入全面改 造和扩建阶段的重要标志。后来,学校决定6月7日为哈工大建校纪念日。
学苏样板

1951年,刘少奇同志在教育部党组《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的报告》上批示,“办好这样一个大学,很 有必要”,“改进计划”确定了哈工大的办学方针和任务是:“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 ”。从此,哈工大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两所院校之一。1951年7月至1956年6月,我校先后举行了5次教学方法及科学技术报告会,并受 高教部委托举行两次全国机电专业会议,每次都有数十所兄弟院校参加,哈工大成为全国高校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窗口。

由民转军
1958年9月,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同志来校视察,根据小平同志“哈工大要搞尖端”的指示和当时 形势发展的需要,哈工大专业设置进行了重大调整,调出一些民用专业,到1962年已基本完成由民到军地转变,形成门类齐全,学科互相配套 的专业体系,成为为国防科技及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多科性大学。
1960年.我校在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中与哈尔滨市107个工厂协作,完成460多个机械化自动化项目,体现 了教育科技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方针。哈尔滨市委书记任仲夷赞扬说:“厂校协作红旗飘,满城都说工大好”。
国家支持
为了办好哈工大,解放后,一批年富力强,富有经验的领导干部被派到哈工大担任领导工作;一批学术造诣高 深的教授被招聘或被抽调到哈工大,成为办学中坚力量;67位苏联专家和3位捷克专家先后被聘请到哈工大,帮助学校建设国家急需的专业、培 养教师和学生;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从苏联运回,使哈工大的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一跃居于全国最前列……在国家的重点支持下,哈工大经过改 造和扩建,获得了很大发展。
从此,哈工大在中央有关部委的领导下,一直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
进入首批重点
1954年3月,高教部召开哈工大问题座谈会,会议形成《关于哈工大几项问题的决定》草案,高教部副部长杨 秀峰同志说:“哈工大已基本改造成为采用苏联先进教学制度的新型大学,这一点应该肯定。哈工大是起了旗帜作用的,全国高校也承认。” 1954年10月高教部第一批确定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哈工大成为京外唯一一所重点大学。 为适应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学校专业设置逐年增加。1957年,已发展到7个系23个专业,基本上建设成为学习苏联教学 制度的新型多科性工业大学。
形成优良传统
李昌校长在第三次党代会上指出:教师要过三关,即教学关、科研关、水平关,五十年代学校培养的“八百壮 士”都经历了这样严格选择和砥砺磨练的过程。
在办学、治学、求学实践中,哈工大的优良传统“规格严格,功夫到家”逐步形成。初期是贯穿在日常教学工 作的每一个环节,现已形成体现在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中的哈工大精神。
1952年,哈工大学制改为5年,加强对学生的工程训练,使学生具备独立承担工程技术任务的能力,毕业生授 予“工程师学位证书”,使哈工大在五十年代就以“工程师的摇篮”而饮誉全国。
第一个黄金时代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在冯仲云、李昌、陈康白、高铁等同志的领导下,哈工大在改造扩建的基础上,进入了 大建设、大发展、大提高阶段,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学子,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哈工大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最多时达8000余人,教师队伍迅速增长,1957年已发展到800余 人,平均只有27.5岁,他们承担了全部教学、科研任务,被誉为哈工大的“八百壮士”;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各专业与一些工厂、 研究所建立起固定的科技协作关系,为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以及科研为国民经济服务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禁止发言

2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7 1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动乱与南迁北返
(1966-1976)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哈工大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1970年春,根据上级指示,哈工大少数人员与绝大部分物资南迁重庆,与哈军工二系合并成立重庆工业大学;留哈部分与黑龙江工学院、哈尔滨电工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1973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重庆工大北返,恢复原哈工大。几经折腾,学校遭到严重破坏。




禁止发言

2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7 11: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铸辉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哈工大很快恢复了元气,教学科研的各项工作逐步步入正轨,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哈工大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1977年,恢复本科生招生;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198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4年,再一次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五所院校之一。同年,成为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标志着哈工大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哈工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92年,创办哈工大高新技术园区,探索出一条“一校办区,一区补校,校区结合,一校两制”新的办学模式。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院校之一。1999年5月,被全总授予“五一劳动奖状”。1999年11月又成为国家按照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目标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之一。

创建一流大学,关键在于造就一大批一流的大师和学者。哈工大历来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拘一格地选拔和培养拔尖人才。哈工大第一代、第二代“八百壮士”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立下了丰功伟绩,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和学者。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面临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哈工大领导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强化政策导向,狠抓措施落实,使新一代的“八百壮士”脱颖而出,已成为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排头兵。




禁止发言

2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7 11: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创未来

1999年11月14日是哈工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国防科工委、教育部和黑龙江省政府在这一天共同签署了重点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协议,从此,我校的发展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

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行列,对我校及时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在新的世纪,我们将从科学建设入手,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并通过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化改革,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有显著提高,成为我国的高水平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和国防科技研究的重要基地,继而用30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把我校建成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结合,开放式研究性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在新的世纪,我们将再创辉煌!

禁止发言

2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7 11: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尔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共和国长子”、“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以及“冰城夏都”等美称。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都市,哈尔滨建筑风格别具风韵,很多欧式建筑遍布市区。它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获得解放的大城市,为解放东北乃至全国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2月27日,被毛**公开称赞为"共和国长子"。

1994年,哈尔滨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10年,哈尔滨市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为“音乐之都”,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哈尔滨获评“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国大陆旅游业最发达城市

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禁止发言

2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7 11: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中有几段被审核,希望版主尽早放行。

黄金长老

Rank: 9Rank: 9Rank: 9

426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7 13: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系迁走的:
电力系完整搬迁组建了华北电力,
冶金给了东北工学院,
化工去了大连工学院,
核物理去了绵阳/清华,
导弹去长沙工学院,
水利并到武水
发表于 2022-12-17 15:1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和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哈工大对专业设置进行了重大调整,创建了一批尖端专业,到1962年已基本完成由民到军的转变,形成门类齐全,学科互相配套的专业体系,成为为国防科技及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多科性大学。1959年拆分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和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新手上路

Rank: 1

1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8 10:2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ongyun 发表于 2022-12-17 13:38
整系迁走的:
电力系完整搬迁组建了华北电力,
冶金给了东北工学院,

水利没去武水,去武水的是一小部分高压电和绝缘专业教师。

禁止发言

2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0: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1961年9月始,原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发电厂电力网及其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3个专业的教职工41人、学生230人以及教学设备等整体转入北京电力学院,后又有发电、电自合高压的研究生转入成为北京电力学院首批研究生。1964年,北京电力学院高电压技术和电厂化学专业整体并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发表于 2022-12-18 12: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句历史上就是一所国际大学,笑喷了。吹哥果真国际范

禁止发言

2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12: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2-12-18 12:10
第一句历史上就是一所国际大学,笑喷了。吹哥果真国际范

难道是土豪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4-5-21 04:48 , Processed in 0.03384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