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60|回复: 28

民国初全国六大学区六大国立高师,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zz

[复制链接]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5 18: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13年初,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后,规划在全国设立六所高等师范学校。在这一时期,中国建立了最早的六大著名高等师范学校。如下:7 W* j, C3 T7 ?3 N1 A: u

, {4 u( a+ z( R2 b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 ]( O3 T# y0 L! q7 z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 C; ]; S2 E) o; A& x+ F; B' ?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M% D5 ]: R2 G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 o: E3 G$ w1 g% e6 F5 S3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0 Z  T# s$ {% c! ?" \
沈阳高等师范学校' B- t' y. P8 u7 h  K& N( u, u% W, t
4 @  A- _7 t' _! A# A8 N5 J. w& h
————————————————8 b+ ]) d" q" Q6 u5 |
4 n5 X2 b4 s% ^$ p) r, @1 ~3 J4 Q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
% U: l1 _+ E% ~9 x2 r5 g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3 q8 j* q7 O' I" t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
# Z- l) `& c2 f: ~. [& Z7 I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今中山大学)' [; W3 q( M2 R; Y) |' Q# l, g$ \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今四川大学)* h# i! g- Z9 a( x/ V7 n. @
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今东北大学)7 {" w7 [1 m: L( x9 H% J- k& t

0 o7 b; x% j9 {" u& H$ b- ^) Y; u4 x2 Z- L$ R. v4 J- Q
* h9 e  z  @) T/ x3 }" W. w& b

7 n& u% ~' [  `4 @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8: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期9 |- a  h% t8 D1 a4 l

! R; t$ p$ V7 |! G' U, @$ x( o% j( X一、北洋政府时期最早的四所国立大学
( u3 F( {1 ?" z  ]1、国立北京大学1912年,北京
- _6 M& u: a6 q2、国立北洋大学1913年,天津
! e  s5 G8 D8 n: `" |8 ~3、国立山西大学1918年,太原
* S8 l0 o0 ~0 w- P0 j& `: K1 _& e4、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南京
" `7 j: [; L) X$ X: l& E* V3 B: f$ h
二、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32所国立大学
/ S- c2 P: P9 B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927年,被国民政府正式命名为“国立大学”的有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国立中山大学(今中山大学)、国立暨南大学(今暨南大学)、国立同济大学(今同济大学)、国立劳动大学(1932年撤销)、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国立音乐院(今上海音乐学院)。这是国民政府成立后命名的第一批国立大学。 / d9 w) f5 t8 k( @+ ]1 s
1、国立广东大学1924年11月,广州
' ], b  j) Z4 l. T(1926年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50年去除“国立”称谓改称中山大学,1980年在台湾高雄复校后仍称此名。)! G# n/ }' X, U2 I' D6 c
2、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7年3月,南京
$ l! {. n1 ~) ^5 R! A% O(1928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解放后更名为南京大学)
. M% z4 E4 g1 \7 u  Y+ p4 L$ s3、国立劳动大学1927年5月决定筹建,9月开学,上海
# B' Y8 B) k4 Z(1932年解散。1932年春,劳动大学农学院的农场及一部分图书仪器划归筹建中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  )。1933年5月,处于江湾的原国立劳动大学的房屋、机器、工厂等划归国立同济大学。) [10] 7 W2 s# D" P- j! d, o3 T
4、国立同济大学1927年8月,上海" Z! _0 y5 z* W% ~* ?8 i( b
5、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7年8月,杭州
$ o: f- J- o% a(1928年7月改称国立浙江大学)& o5 p: V& Z3 o) p
6、国立暨南大学1927年9月,上海
+ `  g. D- D$ @% _( O(1949年8月解散,1958年在广州复校,称暨南大学。1991年在台湾南投复校,称"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 k2 r4 Q. g: p0 C# \6 D( R7、国立第二中山大学1927年11月,武汉
* q0 f' l4 F% l" M  E, o(即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7年12月解散,以此为基础于1928年成立国立武汉大学。)
7 c, c/ f: f$ |. {5 E. u6 P; E1 d8、国立清华大学 1928年,北京
% Y: o" b+ ]) I* i(后更名为清华大学。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仍称"国立清华大学"。)
) K% K5 u) J9 n" h9、国立青岛大学 1928年,青岛  r% T% X. f5 M& @
(国立青岛大学是中国海洋大学与山东大学在1928-1931年间使用的名字,是由私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源头)与省立山东大学(今山东大学)合并而成。国立青岛大学是中国海洋大学与山东大学辉煌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p; u/ J' T* i1 U: u
10、国立四川大学 1931年,成都
: c: k: }9 o: H3 h' g; j3 o! Z(1931年四川省自设“国立四川大学”,1932年被教育部编入“国立”统计,但并不属中央直属且无国库经费,1934年3月,中央政府明确川大经费“得与各国立大学平列”,由此正式改归国立 [11-12]  )
7 j* U% O* t6 [11、国立东北大学 1937年05月,开封6 D' j1 n5 l; i- N' W9 ]9 S2 a
(1937年1月,省立东北大学南迁开封,5月改国立,6月迁西安,解放后主要院系成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复名东北大学)" X1 T" Y/ f6 `
12、国立厦门大学1937年7月1日 [13]  ,厦门
7 ^  d4 P9 f  p(由私立厦门大学改国立)
+ L6 u" k0 S+ J6 x4 m7 |13、国立湖南大学 1937年7月7日,长沙. l0 @; V3 e) m* S2 l# d/ j
(1937年07月0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发布第1497号指令,正式批准湖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成为当时第十五所国立大学) [14] ( O! K9 H1 A$ s* k
14、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8月,长沙
( m. o' V, F; {* v4 h3 z' d(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南迁长沙,1938年4月西迁昆明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解散,三校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 y6 v2 j' R* s6 y8 L0 E15、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7年9月,西安
+ \& U7 J+ M0 `5 a(1938年3月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撤销建制,单独设立: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 K+ z4 O* L" Q" f9 m# ~
16、国立云南大学 1938年7月,昆明
! U) z  |9 P2 r6 V  W' J; \$ |3 ?17、国立交通大学 1938年,贵州
( N, D3 m5 D4 N& V! z- X, V% m(此为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北平分校联合,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返唐山复校为国立唐山工学院,1972年迁四川后改名西南交通大学、北平校返北平复校为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另,抗战期间私立南洋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被汪精卫政府接管,并命名为“国立交通大学”(伪),抗战胜利后重庆的交大与上海的交大又合在一起)
6 c6 n! ^1 }& C* v' E18、国立广西大学 1939年,桂林; `- [3 N8 O4 a0 ?& u* I
19、国立中正大学1940年,南昌
1 V9 t, v" V- Q$ |9 ?(1949年更名国立南昌大学,后发展成为江西师范大学(拥有国立中正大学校印);1989年在台湾嘉义复校,仍称国立中正大学)3 Y2 O/ m% u- t, Y" S
20、国立复旦大学 1942年1月,重庆(1946年回迁上海)0 k' N( @( _5 _0 {& ?: `8 M) U- o
(1941年11月底,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长蒋中正、教育部长陈立夫联合发布命令,同意私立复旦大学改为国立复旦大学。1942年1月1日,复旦正式挂牌为“国立复旦大学”。) ; S* `$ \- j& m: [
21、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42年,开封
6 S0 N0 @$ \. ~. G4 f5 u6 ?  M(今河南大学,1927年6月河南省政府自设“国立开封中山大学”,7月改为“河南省立中山大学”,1930年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1942年改归国立河南大学。 [18-19]  )1 N; g$ q6 Y) Y( c
22、国立贵州大学 1942年,贵阳
" D4 y8 U. V  n. y23、国立重庆大学 1942年,重庆
6 L9 P: J6 R2 Z3 ]( E24、国立山西大学 1943年4月,韩城
- |( |) H6 [2 w8 z9 O5 r3 X3 X. F(1946年3月迁太原)$ o3 W  b" `& L- u' X
25、国立台湾大学 1945年,台北(乃由旧台北帝国大学改制而成)& X& t3 n' f) Z/ w5 A
26、国立安徽大学 1946年,安庆+ j. U/ |9 V7 s* r6 V0 u& j. ?! ^
(1949年迁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 P. Z$ o$ b. v5 J, V' t0 o
27、国立兰州大学 1946年,兰州; u5 N. N8 b6 Y, A7 {3 M; u
(由国立甘肃学院改建)
. z5 H2 z; x: f* h3 ?5 q28、国立兽医学院 1946年,兰州1 t, a% Q- }6 l
29、国立政治大学1946年,南京& _% r7 a% [( b9 u6 p; v8 G. A6 ]5 r
(后解散,1954年在台湾复校,仍称其名)
$ A9 v5 F; k3 Q: G$ M, ]30、国立南开大学 1946年10月,天津
4 {, ]8 q+ K; W& ^' `(由私立南开大学改归国立)! o+ u/ H  ~' p, @" S
31、国立浙江大学1928年,杭州/ e' h0 K! H# v( ]% ?
32、国立英士大学1928年,金华
/ `7 B! ]# J) ?& O+ d; q6 f(1950年解散)& k' l, l) ]  S; v% p# ~8 c- H
33、国立长春大学1946年10月,长春( k+ L) Y' `+ A' E4 s7 _8 [9 k
(由接收的伪满洲国高校改建,1948年解散)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 j5 O8 q0 F: u0 }$ s  J

# N- D5 Z! N* }) \# j0 b0 Z" I+ o# }3 b( B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位于文明路215号的钟楼礼堂。原为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面积300多平方米。这里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诞生地,也是鲁迅1927年在中山大学任教时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8: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1-12-5 18:24
4 @6 S7 L2 ?# W6 b8 m( h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 d. t, G$ @  y8 K: p' N9 }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溯源于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两广速成师范馆之创立,继办初级师范简易科,旋改为两广师范学堂,王舟瑶为监督。翌年改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建新舍于广东旧贡院,分设文学、史舆、数理化、博物四科,四年毕业。并附设体育专修科及小学。宣统二年七月,增设附属中学。翌年一月又增设附属初级师范。一九一二年二月,改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嗣归国立,黄锡干为监督。七月唐萱继任校长。十二月金曾澄接任,翌年丁忧去任,廖道传继之。一九一五年增设图工体乐专修科,一九一七年成立童子军;一九二○年金曾澄复任校长,一九二一年附设国语传习所,并于文史、英语、数理化、博物四部外,增设社会科学部,以至一九二三年十一月金曾澄去任。十二月邹鲁任校长;一九二四年一月二日,孙中山先生在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大礼堂举行改组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代。那时,孙中山先生由二月起,每周在高师大礼堂演讲新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并指示联俄、联共、扶植农工三大政策的重要。
( _2 Z% S8 ]  a/ h7 F' C6 g5 R中山先生认定革命教育的创办,是推进革命工作的基本,故命邹鲁将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及广东公立法科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组成国立广东大学。延聘王星拱、傅斯年、邓植仪、何春帆、梁龙、程天固等为筹备委员。并将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原各学部,改为国立广东大学的文、理两科。0 b- F0 n; p2 l' U

# b4 k" R* H: a, t, E——————————————
( o) ^7 N, v+ ^7 l* P( u# i  V" r$ l- `5 l2 m. C0 D
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委员,详见
, M& l& w" D- L3 o5 W中山大学究竟与孙中山有什么关系?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 - 大学排名 - 高校联盟网 (gaoxiaounion.com)
& k* @1 E$ F. I% l# f
/ p$ Q- {0 B% ]+ F0 k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8: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sthread 于 2021-12-5 18:35 编辑
" }, N. {1 P3 V' x4 U! @' {$ B% n8 u; O3 a' _
1、国立广东大学1924年11月,广州
/ h8 w% [+ e: A, P(1926年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50年去除“国立”称谓改称中山大学,1980年在台湾高雄复校后仍称此名。)
3 _7 V% ^+ t0 Y! d6 S* m2、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7年3月,南京4 T$ d9 ~7 K& q- \/ W1 E$ r
(1928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解放后更名为南京大学)& G4 p5 W/ E: U
3、国立劳动大学1927年5月决定筹建,9月开学,上海0 L. Z7 O) c# u# K: U1 X
(1932年解散。1932年春,劳动大学农学院的农场及一部分图书仪器划归筹建中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  )。1933年5月,处于江湾的原国立劳动大学的房屋、机器、工厂等划归国立同济大学。) [10]- G5 O! j5 n: C* ?
4、国立同济大学1927年8月,上海
* P. u$ d3 @2 {1 J5、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7年8月,杭州8 g9 R& H3 V6 X' i4 U1 O
(1928年7月改称国立浙江大学)/ A! C* E- X0 v* l  c; W
6、国立暨南大学1927年9月,上海8 Z5 N) c! T, ~% K' S
(1949年8月解散,1958年在广州复校,称暨南大学。1991年在台湾南投复校,称"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7 A; U/ j0 g3 Z; M/ {0 j2 `. t7、国立第二中山大学1927年11月,武汉
5 Z4 ~% }0 @: b7 D3 H. K(即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7年12月解散,以此为基础于1928年成立国立武汉大学。)
3 d* \- [9 s$ q5 `* ?8、国立清华大学 1928年,北京
/ f2 x  ?& A9 s! i) E  U8 f8 I(后更名为清华大学。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仍称"国立清华大学"。)" ~' Y/ a0 f& l

2 r8 e4 \, N  q/ F' ~# ]6 ^————————————————/ [) l5 ]. M# h5 L8 t4 t" `
  c2 U' |: R* e9 S# U! g% e
6、国立暨南大学1927年9月,上海& U5 y9 Y$ _; n( [# t  E, M
(1949年8月解散,1958年在广州复校,称暨南大学。1991年在台湾南投复校,称"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W; @) P* w' J8 c* [; ^, L" p

+ H6 Z' O; ~, ?  K由此可见,广东人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及为此而付出的努力与牺牲,勇于担当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8: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1-12-5 18:33
1 h5 R7 A' C2 {% ?& V! `) x1 a1、国立广东大学1924年11月,广州" D/ T3 V7 k) x  Q0 S" |
(1926年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50年去除“国立”称谓改称中山大学, ...由此可见,广东人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及为此而付出的努力与牺牲,勇于担当

* v' b% V5 o% q* q6 S$ Y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  g  a+ K# h& }% v! @8 W: @

$ v- `* h: y% i- l, V5 s7 thttps://www.jnu.edu.cn/2561/list.htm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5 18: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及一点关于武汉大学校史的基本常识。. C4 D5 T; g, h1 Q# x

6 J! e8 Y* ~% i2 q/ [) C' ?4 w: T  Y
民国初年,国民政府把全国划分为六大学区,每个学区建立一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3 m( `* p6 I' r& @

: m, |6 I, J( I! i* y! a
" J+ i1 h! ?# B/ s这六所国立高师,除武昌高师外,都是以当地的优级师范为基础改建的。6 q8 Y- ~8 f! r( }1 c7 v

: O# Z  |# a/ |0 x) ?6 X+ N& F! W1 |% ?5 Y& t, W2 {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本来武昌高师也要以两湖师范为基础改建,但湖北地方当局提出,湖北也要建自己的师范学校,不同意把两湖师范改建为国立高师。民国教育部只好另想办法,以自强学堂的校舍、图书、师资为基础,创办了国立武昌高师。
' \4 p+ W( R/ O! P  U4 N9 f* L( i3 d
# g! R. U+ }! C3 \% k9 W  @" X: _7 I+ B4 U2 `  `
如今其他几所国立高师的继承者,都将自己的历史追溯到了优级师范时期,将优级师范的创办时间作为自己学校的源头。武汉大学将自强学堂作为自己的办学源头,和其他学校的做法是完全一致的。
) e) S; ^  a7 r& p! G' d9 x; i. ]! B, ]4 ~- ]
1 G+ k6 _3 S# }9 e. w+ n* }
所以,有人对武大以自强学堂为办学源头说三道四,甚至指责武大校史作假,是毫无道理的。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8: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1-12-5 18:37
/ U% O  L* @* F9 C* p, h- y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 ...

& ?# K" d" p- ]暨南大学校长 陶铸 (1958.6-1963.1) ( h' _2 H1 b# W; `& Z$ ^1 o" L

  D8 B' E4 B2 v! X( e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 廖承志 (1963.2-1970.3,1978.6-1983) . F+ ]. h' j: X# e7 a: H
8 i8 z) t5 I: o8 h; s* o
暨南大学校长 陈序经 (1963.1-1964夏)
. K! u  |, d! {+ a. O. t9 D' L, @. P; c- g7 y
————————9 F% f0 z( ^0 Y0 w, [7 J; N( T$ M

( I2 o( D- Z) g8 `6 {3 `陈序经,就任暨南大学之前是中山大学副校朱。后来被中央(周恩来)调到南开大学,1967年病逝于天津。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8: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xytjs 发表于 2021-12-5 18:42
. B6 Q# N% s  \$ ]" \# R2 m9 U8 C普及一点关于武汉大学校史的基本常识。
) a' |! ~6 z; s+ f  w1 C
如今其他几所国立高师的继承者,都将自己的历史追溯到了优级师范时期,将优级师范的创办时间作为自己学校的源头。) T2 v. y- i5 [9 D5 w( s  t& a" y
————————, [7 i- c+ @1 D- g3 v9 D. W' l( C6 u
: x: x; f+ @+ V' K$ `/ D7 K& f/ \. X
中山大学,可不是像你所说的那样。但是办学历史上百年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9: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1-12-5 18:26* f/ K5 C* ]( p( O/ B' g
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溯源于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两广速成师范馆之创立,继办初级师范简易科,旋改为两广师 ...
$ c# P3 o9 w4 z% c; u* n. ]
国立广东大学筹备主任邹鲁是同盟会员、中华革命党人,1923年任广东省财政厅长、国立广东高等师范校长,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后任中央常务委员、青年部长。学校筹备委员有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伍朝枢、马君武、孙科、李大钊、许崇清、胡适、陈树人、熊希龄、王星拱、邓植仪、何春帆、梁龙、程天固等35人
" J. r1 A' i- C5 i, @1 I' F: E$ K* [) }5 {9 s, y, k
2 L! R; m0 A! I1 q- i8 q

, u9 X( a6 g1 P# Z6 A5 n9 ~' T

图:国立广东大学筹委会的强大阵容(见黄福庆《邹鲁与国立中山大学》)

% D" G3 [" f9 o
& M% Z/ I$ Y5 e" B% C5 h# X+ Thttps://www.gaoxiaounion.com/thread-1704-1-1.html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9: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1-12-5 19:019 v) g4 [4 G) `* |7 i9 R( H
国立广东大学筹备主任邹鲁是同盟会员、中华革命党人,1923年任广东省财政厅长、国立广东高等师范校长,19 ...
. m5 a# g  t) Q8 m+ ~
作者:nemo* b; ~& {' e1 {* s' v' L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0629144/answer/1972965433; \! F9 n8 z3 W% |! H
来源:知乎) p3 K, E4 c3 @, `/ Y3 r( z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k. _9 V3 }, }$ X) C0 Z  a5 A
. z! F+ i7 o" o% i( ~
  国立广东大学是以1905年建立的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和广东法科大学以及1909年建立的省立广东农业专门学校为基础创办的。1924年3月3日,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筹备会议,通过了国立广东大学组织大纲。根据大纲精神,高师被改编为国立广东大学的文科和理科,法大被改编为法科,农专改编为农科,另外再组建工科和预科,后又设置师范科。
  孙中山先生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注意用革命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1924年1月27日至8月底,孙中山先生先后10多次到国立广东大学礼堂向师生系统讲述三民主义。他的演讲深入浅出,结合日常现象和历史故事,涉及古今中外各派学说,内容极为丰富渊博,风趣盎然,深受师生的欢迎。

9 w' C( E  V, W
  1924年5月9日,国立广东大学筹备工作完成。6月9日,孙中山先生又下大元帅令:“任命邹鲁为国立广东大学校校长”。

4 \, i1 r  w9 L; Y  G$ t, n3 r
  同年夏天,国立广东大学首次招收预科学生372名,9月开始上课。
7 m# @; C6 j  k; R6 j6 ~  ^/ \9 ?; p
  1924年11月3日,孙中山先生到黄埔军校演讲。他没有忘记国立广东大学师生,特雇船把国立广东大学的师生接到黄埔,和军校师生一道听演讲。孙中山先生对青年学生寄予厚望,对两校师生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黄埔学生,都是从各省不远数百里或数千里而来到这个革命学校求学,对于革命都是有很大的希望,很大的抱负的。广大的文学生(指国立广东大学学生),今日是不远数十里来到黄埔听革命的演说,研究革命的方法,对于革命的前途也当然是很希望成功的。”
8 h5 d6 H9 {7 b5 j
  11月11日,国立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了国立广东大学成立训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他原计划亲临庆典大会,后因准备北上,未能成行,特委托广东省长胡汉民代表他致训词。典礼由校长邹鲁主持,胡汉民、廖仲恺、汪精卫等国民党要员出席并讲话。
2 y+ Y# Z0 m8 }& \# k1 `
  孙中山先生十分关心国立广东大学。无论是在这所高等学府的筹办过程中还是成立以后,他都经常过问、检查、督促学校的工作,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在有限的文献材料中查到,从1924年2月4日孙中山下令创办国立广东大学到1925年3月10日这一年零36天的时间里,孙中山先生关于国立广东大学的命令、训令、指令、题词及演讲等就有45篇之多。
( d  D) T& M4 M8 C
  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先生应冯玉祥等邀请离开广州北上。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山大学的创办人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铁狮子胡同11号行馆逝世,享年59岁。

6 F2 K" X- _. W' Z% h3 [2 q在悼念孙中山期间,1925年3月24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国民党员黄行致国民党中央党部函《改广大为中山大学之提议》。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廖仲恺先生在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71次会议提议,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列入议事日程。同年8月5日,国立广东大学第38次校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并呈报国民政府批准。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8次会议也通过了改国立广东大学为国立中山大学的决议。1926年3月13日,国立广东大学第70次校务会议决定组织筹备中山大学委员会,并提出了拟聘委员名单,呈请国民政府审批。是年6月19日,国民政府批准了由褚民谊、甘乃光、沈同宝、陈树人、宋子文、陈公博、蒋介石、金曾澄、许崇清、郭沫若、邓植仪、黎国昌、熊锐等40人组成的国立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会还有林伯渠、孙科、蔡元培、陈其缓、吴稚晖、顾孟余、李石曾、蒋梦麟、张伯苓、于右任等30名特聘委员1926年8月17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正式宣布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校长为戴季陶
/ L" A7 Y/ Q! U- ?. {4 I) R& O6 p0 g
  1927年3月1日,国立中山大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来宾有国民党政治分会代表、国民政府代表、教育行政委员会代表、广东省教育厅等数百人。全校师生员工200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不少人发表了演说。鲁迅先生(时任中山大学文系主任和教务主任)演说的题目是《读书与革命》。鲁迅先生着重从学习目的的角度阐述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这两句话后来成为中山大学的光荣传统。

- N' X0 w1 R1 E. w7 s* ?
  小结来说,中山大学创建之初目的是为了国民政府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跟黄埔军校并称一文一武。而且在当时国民政府初期、中期,中大已经是可以傲视中国所有大学之存在。
! f! h8 X& S! W

8 K7 _1 ~) j' I$ g9 ^3 t6 s; N" u* d% T6 o1 O

初出江湖

Rank: 2

12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5 19:2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ytjs 发表于 2021-12-5 18:42* T8 m. ^; A) R5 s/ _
普及一点关于武汉大学校史的基本常识。
8 g+ y. w# g( M: A- V2 O4 Z$ e! I& V

3 x9 j% _3 O" A- T

3 C0 l) Q0 f3 t) G自己人都不认可,校史时间改来改去,还怎么让别人信!别嘴硬了,越说越让人看笑话!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9: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1913年初,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后,规划在全国设立六所高等师范学校。在这一时期,中国建立了最早的六大著名高等师范学校。如下:  |1 S* c- k& x% I- p& }: a

% d3 B0 [5 n0 E1 u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y5 C  T& W* a, [1 ~9 E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A6 u" d: x1 j  S& i1 F. x# C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 b( Z) |& Y  a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a; r$ U8 e; t, y. O' U2 I: Z成都高等师范学校0 B$ V) f4 e; K8 ?+ O! ?% v
沈阳高等师范学校! q; o9 b" @+ ^5 h( d& s1 `: Z4 j
2 R: h/ [4 ~, a' c9 [( v. H, a
————————————————
0 c4 p0 H  ^; S7 H
6 g! @: \0 M, n# w8 x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
* r; g1 a( ^, X) L9 u- g. W' w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 今东南大学 (好像简介里写着)( R: x7 J3 _5 b% ]; q, g; A8 }, l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0 a( X- o( H9 r7 U0 _! C9 n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今中山大学)
9 M3 U% X, ]' o2 p- [7 A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今四川大学)
+ M+ W  e* Y& s  R4 |2 f5 s( K) U$ c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今东北大学)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9: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
/ s( o2 d' s. i+ c8 v* ?6 d. i.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 今东南大学 (好像简介里写着), r8 a1 q- o5 Y( M+ T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 \% j- t$ b) Q! z, n  h  s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今中山大学)' c* x6 ^) i& M& ~! {4 V6 f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今四川大学)! J* O% @7 }, ]! U2 V6 k
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今东北大学)1 \9 B. l2 ^: ^, J0 y' D6 }' U0 `2 N

% E# `' d8 H3 ~. [  G- W中山大学,双十一:拔尖基地双一流建设学科 - 大学排名 - 高校联盟网 (gaoxiaounion.com)
, m( d( b  X* F# e! _0 P: J
5 Y! e3 N* m/ Z6 e% ]3 K& Y- r一流建设学科
' n  d& h5 l" C; C  y! S
: z0 o& N2 G, h% `2 X2 V中山大学 112 j' O. G* {+ d8 g3 Z: O- e
北京师范大学 118 o/ e  I( d1 \' j: E; t
东南大学 11
! B0 _  Q" p' {& y  @武汉大学 10, M2 I$ q; T' o+ i5 I
四川大学 6
3 \& {, {* S2 s# C) F9 B东北大学 11 A: w" X) k1 J

# s9 M' s# v6 y+ a8 u/ Z0 N5 s1 W2 `# Y7 `5 j  C

' M- @; V- C8 u$ `: Z( c, W8 ]6 l' w/ G0 d" Q
5 T. ]- M$ C7 R  N! `0 \0 ?: X
' Z; x# m) N; @: b7 K7 A$ H' f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9: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1-12-5 19:265 @* H/ [( f1 {9 Q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 J: b8 i! c2 r  e' k) `, E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 今东南大学 (好像简介里写着)3 V) Q! t) W% L) A2 {( Y) F
...
# V; r, W' I' f7 B8 T
$ R" j6 K# `0 D  @8 I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
  k! v/ X$ w0 g' P% ]% n* r1 J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 今东南大学 (好像简介里写着)( `7 y& a* x- x4 Z* Y7 G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 z. {! v& J( T1 g4 T# ~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今中山大学), ]! X$ |; b' C# [8 x; _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今四川大学)
  s; Y. @0 K, Z6 B5 Z" L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今东北大学)8 h/ p, U  I* [! t) N

7 m7 U: }7 X, T5 Q1 f中山大学,双十一:拔尖基地双一流建设学科 - 大学排名 - 高校联盟网 (gaoxiaounion.com)
5 b; ?! \# C7 T1 y; s/ d2 T  @- L  V( q
拔尖计划2.0入选学科数
& h7 Q, ~, x6 [% `6 n! V0 d& w
. V- F; T% ]2 J5 `+ d3 t中山大学 112 T; F3 ]& F0 Q: r2 |
武汉大学 11
2 O3 ?% f' R5 p8 R* a2 S( |北京师范大学 10
, g" F9 j2 z9 k: h四川大学 7; ^. G* N- G' V; n3 I* k
东南大学 3. I8 H' V$ ^, K& v3 n
东北大学 0
/ ~) w+ K3 v' L5 _) i3 _  p  k- y7 `+ R- F: F- C
, R  W; }; `' @/ W: g+ ~

禁止发言

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5 19:3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高师和南大无关,南大的前身是金陵大学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5 19: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蜚声世界 发表于 2021-12-5 19:31
2 c2 k, j; o0 k' W南高师和南大无关,南大的前身是金陵大学

/ i$ U+ I) ~9 V* L% b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
* q1 P; s- v. [, ]# }7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东南大学) (好像简介里写着)' y! o6 M6 I- b' L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
3 M( C- |; n. i3 p: T& N; D7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今中山大学)
2 R! L8 i2 G+ A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今四川大学)* h3 o& V( M4 v! K
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今东北大学)
0 _+ m4 ?% J* Q! |4 O; E% N# C3 M8 d; ]3 G- L2 c( ?( T+ i7 Z3 G
) S3 P% D: i, l& a% Y% x" B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5 20: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负有三 发表于 2021-12-5 19:22
# w- {8 @& u" d9 c自己人都不认可,校史时间改来改去,还怎么让别人信!别嘴硬了,越说越让人看笑话! ...
; E  Z0 U' u* B8 D7 e$ `7 w. D! v6 \
我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对武大以自强学堂为办学源头说三道四,甚至指责武大校史作假,是毫无道理的。6 z! \! p  Z; L/ F$ E1 j$ g

! B1 W5 ^5 E4 i- Y4 o8 N! }% d如果不顾基本事实就横加指责,才是笑话!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8 21: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 y) i5 Y$ k, T( Q7 `4 c" N/ J9 }5 \6 ^7 C
( U1 Y& u6 w2 y3 l0 E

8 L5 H! ?+ |3 _; q
发表于 2021-12-9 00: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老总貌似是成都高师毕业的

高级战友

Rank: 4

83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9 08: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xytjs 发表于 2021-12-5 18:42& r9 |! l! y2 u6 o( Q
普及一点关于武汉大学校史的基本常识。
- m8 l9 A9 Z# s5 J4 H9 `3 H. C
沿用之前的校址、校舍、师资、图书,这种情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认的。但是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改变不了黑子永远想黑武大的心,他们不懂得什么叫实事求是,他们只会用自己的立场来判断事情认识世界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1: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流建设学科* w9 X9 o  D9 X( P" Z+ F" w
3 x1 X$ O/ c  v0 p9 p6 j: o8 R
中山大学 11/ P' E! g* ^$ q5 f9 a' o5 ?0 U, _  H
北京师范大学 11' e  q3 I$ o8 ~4 U2 Q
东南大学 11
! E2 V! A  \) j" U武汉大学 10
* Z! {3 t# K+ S- B* C: L/ _四川大学 6
1 ~0 I, T9 z  K8 ]东北大学 1  G5 t! I. ~  m- W- l2 e
+ Q4 W8 A2 x* J2 @+ S* S# N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1: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拔尖计划2.0入选学科数6 n! c' v9 z5 }( i& ~
2 ]) ?) f, Y* f2 }/ A
中山大学 11. V4 ?9 i6 `. t1 Q( h/ e
武汉大学 11
1 B7 \% C2 \& `  ~; w北京师范大学 10
: K4 c6 f. I  W2 }/ ^& p$ v四川大学 7
9 l% F' R! u9 M0 y东南大学 3  s. W2 M- M& o% O3 x* e0 ]% j
东北大学 0: w' @; d' L/ h, B
* |( K) A/ G5 b0 k
6 b# i6 U* E/ @) `! c$ |0 U& R

待审核会员

15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9 14: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1-12-5 18:15$ S3 a8 G6 ^2 V* N
民国时期
, T; O! y# Y  {& p# w# |* w3 R: A* M
/ H5 n& k* y* b) Y  D+ k- n6 K. B. ?一、北洋政府时期最早的四所国立大学:
' n/ b4 `3 [5 E6 t
国立交通大学比较特殊,38年是交大由交通部移交给教育部管理,才加上“国立”。在此之前,早在21年,交大就已经是交通部所属的国立大学了。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09: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R24URD80552G221.html; @3 W7 T' B( @7 O1 Y' w8 T' {! I0 M
南京大学:高调地宣称自己低调|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江苏大学' f, [  e' y2 x6 z* x, _

5 z* a2 K' o2 P  l& l  J南京大学:高调地宣称自己低调9 \$ R) e" z" B# @) e4 b) E! {# B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 H6 s+ q* E- U) W. m: t! T
作者:不院长
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城中,巍巍屹立着一所百年名校:南京大学
一个多世纪过去,从三江师范学堂国立中央大学再到南京大学,百年的发展,同时也是无与伦比的百年辉煌。
然而,当你说在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可能会被追问“在南京哪儿大学呀”。如此低调的现象似乎与百年名校的辉煌有点违和,但这就是这所百年名校的独特之处,高调的宣称自己低调。我们是南京大学,也是南哪儿大学
▲南京大学(拍摄:不院长)
含着金钥匙出生(1902-1920)
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
1906年,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1914年,南京高等师范学堂
1920年,国立东南大学
作为南京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在办学之初,就成为江苏的最高学府,被盛赞“堪与京师大学堂比美”。受到时任或署理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的鼎力支持,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身,更是江苏教育的掌上明珠。
三江师范学堂,便是指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之公学,典雅古风,得人称道,自是合理。不过后来因为学生省界和经费之间的矛盾,况且两江总督本就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遂改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两江师范学堂(拍摄:不院长)
即便是含着金钥匙出身,但地主家也有缺粮的时候,碍于当时中国动荡不安的局势,学校曾一度因为兵匪战乱而停办。不过对于那个时候的高校来说,也算是家常便饭了,兵匪一走,再办起来就是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所大学的发展可以说是和校长息息相关,到郭秉文校长期间,学校已经更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堂。郭秉文认为,只有改高师为大学,扩大办学规模,才能顺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培养出大批杰出的人才。换句话说就是紧紧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抓住了历史机遇期。
人们说时势造英雄,但英雄关键时候也造时势,英雄的出场往往能够扭转整个的历史走向。郭秉文正是这样的人物,推动南高向现代高校发展。而且这样的人物,在南京大学后面的发展中还会出现。
▲郭秉文(图源:网络)
由此在南京高等师范学堂的基础上,国立东南大学成立。后来南高就完全并入了国立东南大学,并撤掉了校牌。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国立东南大学的事业发展如日中天,大批优秀的师资和生源集中在学校。一时间,东南大学名师荟萃,俊彦云集,学人皆以受聘南高师、东大为荣。
▲国立东南大学(图源:网络)
不过随后发生的“易长风潮”(北洋政府国务会议决定免去郭秉文校长职务,任命胡敦复为校长,这引发了校内“拥郭派”与“拥胡派”、东大校董会与教育部的激烈争斗)却使得国立东南大学元气大伤,风潮虽然平息了下去,但是各种矛盾、派系争斗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并不断积压酝酿。
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东南大学成立,这一段路程可以说是异常坎坷,但对于当时大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而言,却又是再为平常不过了。尽管出身高贵,经费却总是捉襟见肘,东大就曾因为经费困难而将工科划出组建成立河海工程大学。管中窥豹,中国其他的百年名校,其早年经历何尝不是如此。国家遭受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稳定,要办好教育事业,在积贫积弱的战乱环境中,其中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读书,大学生学习不刻苦是犯法的
茁壮成长(1927-1928)
1927年,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8年,江苏大学
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
在1927年北伐战争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京政权为提高自身威望,以及首都南京在全国的地位,决定整合原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程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以及南京工业专门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等江苏境内专科以上的9所公立学校。将他们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因南京为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文化名城,而得“第四”。
因为中山大学不止一处,不易辨记,所以出现了将投往甲中山大学的函件误投到了乙中山大学的失误。今后若都称第X中山大学,岂不更加混乱,因此教育行政主事就酝酿着改校名。
但是国民政府大学院的人也不知道是如何想的,下命令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成江苏大学,大概觉得叫江苏大学更气派一些。该决定遭到了学校全体上下的一致反对,“江苏大学”的校牌只勉强挂了40天,就被存放在了学生会,永不悬挂。
学校和大学院就这样死磕着,一面是学生,血气方刚,就是不同意改名“江苏大学”。一面是政府部门,下出去的命令怎么还能够收回呢。但总这样对峙也不是回事,于是国民政府行政院遂做出决定,改“江苏大学”为“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图源:网络)
自此国立中央大学集中了江苏乃至全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系科最全的大学。
耀眼的璀璨明珠(1928-1945)
国立中央大学为中国教育事业皇冠上一颗璀璨明珠,并不是谬赞,是有着充分的依据。这个时候的中央大学也不用低调,因为自己就是全国高校的大哥大,低调的话怎么做大哥。
▲年轻人就是得气盛(图源:网络)
在中国全面抗战之前,校长郭秉文就瞄准了在美国成立的中国科学社,先将社长任鸿隽和所有发起人全部拉来学校,待若上宾。又鼎力支持将中国科学社大本营迁往国内,安扎在学校,由此吸引了源源不断的留学生前来。
北京大学教授梁和钧在其《记北大(东大附)》一文中就有点睛之笔:“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国立东南大学)以科学名世。然东大的文史哲教授,实不亚于北大。”
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内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往西部跌跌撞撞迁移。以西南联大为例,迁徙距离最远,先是搬到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日军进攻,长沙不保,遂迁到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过程一波三折不算,还损失惨重,师生总数只有原来的1/4,图书仪器丢的丢,破的破,在缺乏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师生花了68天从长沙走到了昆明,尤为艰苦。
对于中央大学来说,校长罗家伦对战争发展作了充分的预估,各方面调动资源。毕竟是亲生的,政府要啥给啥。因此中央大学是当时西迁学校中准备最充分,考察最详细,迁的最早,搬的最彻底,损失最小的学校。以租船的方式,一口气就将师生、图书设备和其他财产送到了四川。
▲罗家伦(图源:网络)
学校西迁重庆的九年期间,不仅没有因为战争削减其发展,反而赢得了重要发展契机。拿院系设置来说,短时间内学校设有7院38系,而西南联大只有5院26系。国民政府对中央大学扶持力度也大于其他高校,大量的文化名人、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也云集重庆,更加增强了中央大学浓厚的学术文化环境。  P; o( B# w. b. a# A, ^% e( f
拿学生质量来说,1940到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学业竞赛,第一届竞赛中央大学有18名学生获奖,西南联大有3名学生获奖。第二届竞赛中央大学有14名学生获奖,西南联大无学生获奖。1943年的教育部自费留学考试,录取329人中有62人是中央大学毕业,占总数的1/5。
▲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的中央大学毕业生与校长吴有训合影(图源:网络)
拿专家学者来说,有学者统计了中国877名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其中有115名毕业于中央大学,高居首位。此外,中央大学在1940年建设了中国最早的原子能研究基地;拥有全国1/3的“部聘教授”;培养的学生中有19名院士,4位两弹一星元勋,五星红旗的设计者。
在1948年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排名中,国立中央大学超过日本东京大学,位居亚洲第一位。虽然该排名在网上存在一些争议,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央大学在亚洲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中央大学高调的如此突出,与当时政权的支持不无关系。而当1949年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新中国建都北京,中央大学不只失去“首都大学”的光环,更是因为其与国民党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受到严重质疑乃至压抑。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1952-1953)
1949年8月,国立南京大学。
1949年10月,南京大学。
可以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当年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合并了全江苏最优质的大学资源。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则从全国最优质的综合性大学,被拆的七零八落。
1、工学院独立,组建成立南京工学院,后改名为东南大学。
2、师范学院独立,组建成立南京师范学院,后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
3、农学院划出合并,组建成立南京农学院,后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4、工学院水利系与其他院校水利系合并,组建成立华东水利学院,后改名为河海大学。
5、农学院森林系划出合并,组建成立南京林学院,后改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6、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划出合并,组建成立华东航空学院,后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再后更名为西北工业大学。
7、医学院改变建制,后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医大学,再后并入第四军医大学。
8、文学院哲学系并入北大哲学系;法学院法律、政治两系并入华东政治学院;经济系并入复旦大学。
同年,南京大学与金陵大学合并,仍称南京大学,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即为金陵大学旧址。
▲国立中央大学与金陵大学(拍摄:不院长)
从唯结果论来看,一所曾经设有37个系的综合性大学,调整后,变成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仅剩13个系的大学。被拆成这样,就像一个家产散尽的没落贵族,还如何高调的起来,那么该低调的时候就得低调。
从另一个角度讲,从中央大学分离出来的9所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和江苏大学。如今已经成为南京高校教育的实力担当,足以和北上广比较。东大是“建筑老八校”,这名号拿出来沉甸甸;南师有“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称;河海大学校名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等等。
当你去这9所高校的时候,会发现每所高校内都有一座鼎,这正是2002年中央大学百年华诞之际,江苏省政府特意赠送给9所高校以示纪念。听说,集齐了九鼎照片之后,便可以召唤神龙。
▲南京大学鼎(拍摄:不院长)
继往开来(1978-至今)
现在,南京大学作为国家211、985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豪迈的气概向国际化方向迈进。不过,当年在“七五”计划期间,也曾因为没有入选国家重点投资的五所高校而情绪波动。
但无论如何,你得承认,这是一所积极进取、专心做学问的高校,论两院院士,自恢复高考制度后南京大学培养的最多;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得主,自1994年来南京大学最多;论SCI收录论文数,南京大学连续七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榜首;论论文被引数,南京大学连续八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
▲南京大学尚朴路、志学路(拍摄:不院长)
说到SCI收录论文,真是让无数高校老师又爱又恨。但又不得不说,南京大学首开将SCI引入学术评价体系,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京大学的迅速崛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排不到中国高校的前十名,到与清华、北大齐名,很大程度归功于此。
不过这也是一所可爱的学校,火热的双十一光棍节就起源于南大,并制定了一部专业并被争相模仿的《南京大学表白条例》;生态环境极优,常常会因为奔跑的野猪、狐狸上热搜;自黑与被黑不断。
她曾站在亚洲第一的神坛上,也曾因派系斗争严重,办学质量下降,面临诚朴有余而雄伟不足的批评。但这些都不要紧,她曾经拥有过无与伦比的辉煌,而今也在中国教育中拔得头筹。
风风雨雨,一百多载过去,她所经历的一切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是是非非,如大浪淘沙一样,随他而去。只有办好教育事业,培育优秀人才,才是永恒的。
正如南大校歌中所唱道: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上天将教育恩泽人间,我们所走过的道路无穷无尽,但衷心祝愿,我们热爱的这份事业,像初升的太阳一样,照耀长空。
▲南京大学标志性建筑北大楼(拍摄:不院长)
部分资料参考自:
1、南京大学本科生招生网;南京大学官网《南大校史》;南大校史馆相关资料
2、知乎、小百合BBS、世界华人周刊
3、罗玲:“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国立西南联大之比较刍议”,《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2期
4、李佩珊:“1949年以后归国留学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年第04期
5、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2-63页
6、龚放、曲铭峰:“南京大学个案:SCI引入评价体系对中国大陆大学基础研究的影响”,《高等理科教育》2010年第03期
作者简介:不院长,一个不想写论文的怡红院院长。

* P& R2 x3 ~" W# {& o

禁止发言

1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13 09:2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高级战友

Rank: 4

565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13 21: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初年,国民政府把全国划分为六大学区,每个学区建立一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这六所国立高师,除武昌高师外,都是以当地的优级师范为基础改建的。) V+ i) I% ^0 S4 X, X

6 ~2 \; P8 T1 `2 K" X7 f& d$ h3 E% j' d1 J& d2 @5 C1 B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本来武昌高师也要以两湖师范为基础改建,但湖北地方当局提出,湖北也要建自己的师范学校,不同意把两湖师范改建为国立高师。民国教育部只好另想办法,以自强学堂的校舍、图书、师资为基础,创办了国立武昌高师。
7 |* Z8 `. i2 c, q$ ~/ u. a4 i/ U4 r7 {
国立武昌高师后经多次更名,至1928年成立国立武汉大学。自1931年到1938年迁到四川乐山办学的九年间,武汉大学均出版了《国立武汉大学一览》,在这九册《国立武汉大学一览》最前面的“沿革概要”中,都将武汉大学的历史追溯到了张之洞创办的方言学堂,而方言学堂是自强学堂的直接继承者。
3 K+ e- M5 ?/ q& \& s2 K2 m' [7 P8 J
+ u& E- Y! E2 p0 I6 s7 Q1 g0 F( M0 L6 u) g/ ~9 l
方言学堂于1911年3月停办。后来以自强学堂校舍、图书、师资为基础,1913年11月武昌高师正式开学,中间停止办学的时间是两年又八个月。
: `# G, I, X5 l5 y  ]8 N) R/ }% D. i3 g8 U4 i$ T0 Q
; d$ [8 O/ ]' m  a, Q
南京的两江师范于1911年12月停办,后成为沪军驻扎的军营。在此期间,因失火“斋舍洋楼半为灰烬”。直至1915年9月,在两江师范旧址创办的南京高师才正式开学,后发展成为今天的南京大学。其间停止办学的时间是三年又九个月。& c8 t& c. `. m5 d' Z% \
- ~+ _( }7 u& D1 x6 G" f

7 C" w+ A. T' [2 \& B' [另外还可以比较一下浙江大学的校史。1897年求是书院创办,历经演变至浙江高等学校,于1914年停止招生办学。直至13年后的1927年,在浙江高等学校的旧址创办第三中山大学,发展成为今天的浙江大学。其间中断的办学时间长达十三年之久。
7 C8 X: ~# Y: |7 B' c6 m
4 Y0 Q8 _. i0 o2 _, x0 y6 W% Z' `9 w4 y/ ?3 a# Z6 e/ b
只要站一个公正的角度,比较一下武汉大学与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三校的校史,稍有判断力的人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武汉大学的校史没有任何问题。当然,我也不认为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校史有什么问题。6 h$ C9 l: G. `9 t% e. {
  [9 D5 x. [( C1 R

- C; W; R% `+ G% d, k$ J, K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说武汉大学的校史有问题,显然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问题更大,因为这两个学校中断办学的时间更长,甚至连校舍都被毁掉了。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503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4 00: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回复可笑之极。只能说是合◎同●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8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1-12-14 17:4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ytjs 发表于 2021-12-5 18:42
# R; T3 U$ K6 ?! N  l普及一点关于武汉大学校史的基本常识。6 E2 }3 K. N* f1 F* G6 }1 P

9 b4 D" |( ~+ |4 N1 A* z; S) s
2 C  ]+ ]. p4 N% z

9 ]  u6 J9 ^2 s: ]7 t# i6 a确实是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8-21 17:22 , Processed in 0.48656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