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2-15 23:4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者 发表于 2024-12-14 05:35" p9 U) c6 F# y k, I- N
Ieee. 是新工科重要指标。武大本科校友尚可,博士拉胯。这就是武大现状,本科培养强,博士质量低。张校抓 ...
1 t/ ~- v' L# Q; ] I武大的本科教育一直不差,学界商界政界各项数据一直在全国前列,但研究生教育就逊色了很多。
$ V% b N& ^$ @5 E/ ?+ s' x这是武大几十年来的痼疾,根子还是尤其是理工医科科研和前面的高校比起来就很弱了。
, w! r% ^( P; y: Y% }7 B一个是科研人员数量太少。
/ X9 Q, G& `! g# O" X基础学科数理化,甚至较强的生科,人数只有前头高校的一半。这就很难刷高端论文数据,学科也很难凑人头申请大平台。还要保持每年至少50到100人海优以上级别的青年才俊加入,也需要十年左右,腾笼换鸟,才能赶上头部高校目前的水准。差距是很大的。7 Q) t$ z2 `) h5 n+ y' `+ R
一个是前沿的顶尖的科学家比如院士太少。
n! o' y& J& B0 ]现在武大除掉几个前校长和双聘的院士,只剩下12个,工程院更只剩3个全职院士。这在985中都是中下游的。也导致武大在学科话语权不够。
4 y2 N: _: w* \0 z1 z% Y一个学科老化,新工科太弱,前沿的热点的东西特别是生医制药,计算机人工智能,量子,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国家重大战略方向未来全球竞争制高点的方向,武大积累太少。李窦十年稍微改变了这种局面,引进大批新人,填补了这些方向,平文也在加强数学计算机,但毕竟错失太久,还需要继续重注积累,和工科强校相比差距大,输在起跑线,还要继续加码。未来这些超主流大工科医科要是落后,很难赶上去的。
4 B4 I3 F; P$ C一个是大平台太少。, {2 g; c8 z6 k1 n
光源缓慢推进,空天国家实验室缓慢推进,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国重全重没有太多落地的消息,根据现在流出来的小道,在搞小批发,那即使武大牵头共建到15个,也才勉强算及格。何况估计很难到这个数字。基础科学中心和省重部重这几年增长也很缓慢。其他大科学装置还不知何时才有规划。+ i5 L7 `3 X% K- A( t
国家级科研平台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还是要想办法增长才行。不然很难聚揽人才,提高科研水平。( \, M* `0 D# X7 [
武大理工科,生物较强,但规模太小,医学还弱,规模也小,工科测绘遥感和水利很强,但毕竟是小学科,不足以真正撑起主流的工科大旗,只有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光电这类学科才是王道。
% t3 G9 E' `" p) y# a5 @, X3 Z未来肯定是工科医科的天下,基础科学的突破也迫在眉睫,上去了也就上去了,上不去也就那样了。
; S5 ~, A# J; S( g4 g2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