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咚叮咚 发表于 2025-7-30 12:25
~" _) m, u7 v0 v0 n7 d* H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锂电池产业已经发展的很不错了,暂且不论产业界的努力。高校的那帮人来认领一下呗, ... 0 |( E" R& l, j5 e4 c
我再补充一点,很多人总是大神附体,一说国内产业发展,就情不自禁的把功劳归功于国内高校那波人。其实很多研究是世界通用的,比如国内电化学发的论文可以说是海量,拿的自二没有上百项也有几十项,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构建,远不如《Electrochemical Methods: Fundamental and Applications》这本书。
* y T- \. D: ^+ B* _. q5 S
+ @! A. k* m% Z- {$ f" Q! ]. t这里我不得不再提“跟随式研究”这个词,国内电化学那帮人的电化学理论基础基本上以这本书为出发点(国内把书翻译过来,或抄抄改改出书的也算在内),然后白加黑拼命干,就证明这本书大部分理论是正确的。如果证实书上哪个错了,那绝对是个大新闻。+ n% c f2 d$ ]5 \9 c- k8 c
5 B! |2 F" T: k; t: f换句话说,对于很多的产业界人士或者入门学习来说,其实只要看那本书就可以,国内高校那波人发的论文看不看都没啥影响,甚至是看了搞不好还有坏处,毕竟搞不好别人论文数据造假,把你引偏了。0 X4 i$ i, b* u% v8 v
2 ^( r$ v( X$ R4 Y5 w: @: p9 u
或者说那么多的论文的最大价值,就是给整本书提供注释和参考,比如书中提到:A材料的理论平台电压是3.7V,国内那波人的论文价值就是告诉大家:A材料的实际测试平台电压是3.55V。. H$ W, H5 r) `; a
跟随式研究就是这种干苦力活的,而跟随式研究在国内高校比比皆是。对于产业界来说,有时候也是可有可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