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前天 0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FL 发表于 2025-8-6 08:20% @9 O+ V% R* x3 [3 K7 E
中山医院获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将打造医疗AI创新策源地
N* D6 h1 _( v5 _: E+ e2025年8月5日14:11上海上观新闻
. C; c5 w4 t0 `3 { ...
& R9 k3 D- `0 g共创智能支付未来,中国银联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项目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6 t2 w7 A& A/ _
来源:鲁网 2025-07-28 11:26
4 X M; D6 j0 ?4 {; U4 ? j% d/ K3 J2 |- J# [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重塑金融支付产业的发展格局,推动支付服务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加速演进。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为展现AI与金融深度融合成果的关键窗口。
6 r* L% C P, l5 y6 c
' \0 Z0 t; J- [7 T7月27日,大会“数智驱动,同创共赢:AI+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满召开。中国银联联合交通银行、复旦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宣布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金融领域,普惠金融支付方向)项目(以下简称基地项目)正式启动,并签署联合共建协议。
0 U! V8 K; a4 h! O; \- a" u. [( m; R2 O% n* b, |$ D9 ~) H' g4 E& D
中国银联党委书记、董事长董俊峰表示,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和上海市政府的指导下,中国银联秉持“互信互联 共创价值”的发展理念,联合产业各方积极建设基地项目,布局算力、数据、模型、平台等人工智能全栈能力,并将技术应用成果面向行业赋能。未来,中国银联将以“基地”为依托,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行业AI示范应用,为金融行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a7 b0 `0 O3 E% t3 c* t2 v4 n4 R; O+ ~+ z4 k% b" d
当前,人工智能在金融支付领域的应用已成效显著,但仍面临投入成本高、标准不统一、安全评估能力不足等共性问题,尤其是行业尾部的中小机构和头部机构的技术差距正持续扩大,可能引发各类风险。中国银联党委委员、执行副总裁涂晓军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作为支付产业的核心枢纽,中国银联将以基地项目实施为抓手,为行业提供AI共性支撑能力和公共基础服务,通过资源共享、生态共创和风险共治等手段,携手产业各方共同推动AI在支付领域的深度应用,构建开放、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
( k( l7 `. d s9 o' ` o& q, E+ v, u( }# ?' b! K5 n3 `& O6 K. A+ {. ?( d
签约仪式后,中国银联联合产、学、研、用等各界机构发布了基地项目生态建设计划。基地将携手生态合作机构,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依托基地项目建设环境,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在支付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共同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标杆示范应用,引领支付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迈向新高度。
" u, P, j; c6 r2 J8 H- r( \& A1 O) s1 a- I3 ]- q+ l7 E G7 a4 F2 L
中国银联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支付产业智能化升级,并结合市场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AI支付产品及服务。其中,银联MCP集市作为基于银联云构建的金融特色人工智能生态平台,汇聚银联集团及产业生态合作伙伴的金融特色MCP服务,打造行业级综合能力开放广场,赋能支付产业各方便捷高效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该平台首批精选并持续引入跨境支付、智能风控、商户经营等特色MCP服务,满足金融机构、商户开发者多样化、高安全性的需求,为商旅出行、线上购物等场景提供原子化AI服务,携手合作伙伴共建全场景AI金融服务生态。
' y0 |- P7 W& }/ R
9 R0 m ?; m, X. h& s5 K7 U5 K0 U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全球布局的国际卡组织,中国银联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深度融入银联现有产品与业务,涵盖智能支付、智能风险、智能运营、智能安全、智能客服等多个场景。可以说,AI正在从用户体验、服务形态到行业运营等多个层面,推动支付产业朝着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6 l: l& `8 k n6 T% Z
; e8 @( Z" L) H9 Q; \未来,中国银联将继续秉承“互信互联 共创价值”的发展愿景,始终坚持与产业各方积极联动、协同发展,共建开放合作共赢生态,共创AI对金融服务的赋能价值,努力为全球用户打造更加智能化的综合支付服务,为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写好支付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