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可治 | 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堂 |
中央民族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静如 |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 |
中央民族学院 | 二级教授 | 吴文藻 | 吴文藻于1917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国留学 |
中央民族学院 | 二级教授 | 潘光旦 | 1913年,江苏省政府咨送北京清华学校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梁方仲 | 1930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经济系本科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节 | 1926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郑曾同 | 清华大学毕业 |
中山大学 | 三级教授 | 龙康侯 | 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
中南土建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吟秋 | 清华学校高等科 |
中南土建学院 | 二级教授 | 戴鸣钟 | 清华大学 |
中南矿冶学院 | 二级教授 | 陈新民 | 清华大学 |
中南矿冶学院 | 二级教授 | 黄培云 | 清华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景超 |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 |
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 | 一级教授 | 黄叔培 | 清华学校机械工程系毕业 |
西北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伯声 | 1926年于清华学校毕业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成祖 | 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自费去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进修中国史、东方史等课程 |
西北大学 | 三级教授 | 霍自庭 | 霍树成,又名自庭。男,河南安阳人,1896年生人。曾在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及北京大学英语系学习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成组 | 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自费去国立东南大学历史系(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进修中国史、东方史等课程 |
武汉大学 | 一级教授 | 刘永济 | 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 |
武汉大学 | 二级教授 | 桂质廷 | 1911—1912年 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1912—1913年 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文科 |
武汉测绘学院 | 一级教授 | 夏坚白 | 清华大学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姚薇元 | 清华大学 |
外国语学院 | 二级教授 | 水天同 | 1923年进清华学校读书,于1929年秋赴美留学 |
同济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景祥 |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沈绳曾 | 于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哈雄文 | 1927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黄家骅 | 1916年考入清华学校 |
同济大学 | 三级教授 | 谢光华 | 毕业于 清华大学 土木工程系(1934年)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守融 | 1933—1937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孟广喆 | 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丁绪淮 | 1920年至1927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部)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天祥 | 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舒扬棨 | 1936 年从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 |
天津大学 | 三级教授 | 汪德熙 | 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继续在该系读研究生 |
唐山铁道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柢 |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 |
四川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杨允奎 | 杨允奎1921年,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 |
四川大学 | 一级教授 | 柯 召 |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四川大学 | 一级教授 | 徐中舒 | 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谢文炳(副校长) |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堂 |
| | |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沈克非 | 1916年 考取北京清华大学庚子赔款预备生班。1924年 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西余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赵士寿 | 1920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药科研究院学习,1929年获硕士学位后在美国药厂工作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倪葆春 | 1917年考入北京清华学堂(现北京清华大学前身),1919年考取清华公费留美名额,1921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理学士学位 |
上海财经学院 | 二级教授 | 杨荫博 | 1918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三年级。毕业后被公费选送美国留学 |
山东大学 | 一级教授 | 陆侃如 | 1920年,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专攻中国古典文学 |
山东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遵宪 | 1920年,年仅16岁的他就考入北京清华学堂攻读化学,1925年毕业 |
山东大学 | 二级教授 | 赫崇本 | 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赵俪生 | 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就读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高亨 | 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萧涤非 | 193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 |
厦门大学 | 二级教授 | 郑重 |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学系 |
厦门大学 | 三级教授 | 郑朝宗 |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梁思成 | 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施嘉炀 | 1915年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1923—192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士 |
清华大学 | 一级教授 | 钱伟长 | 钱伟长于1931年—1937年先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陶葆楷 | 陶葆楷1920年考入清华学校,1926年赴美留学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访熊 | 赵访熊民国十七年(1928年)从国立清华大学毕业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柳生 | 吴柳生1921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8年毕业后赴美留学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遵明 | 1935年获清华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夏震寰 | 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祖东 |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式德 | 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丕济 | 1934年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周华章 | 1938年从清华大学地学系毕业后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宋镜瀛 |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曾艺 | 1926年至1929年,他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9年至1933年,他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系铁路组及水利组并顺利毕业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史国衡 | 1935年入清华大学理学院,二年级选系时改人文法学院社会学系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小石 | 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52年毕业后留校 |
南开大学 | 一级教授 | 杨石先 | 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堂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高振衡 | 高振衡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雷海宗 | 19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赣愚 | 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曾鼎鉌 | 1932年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宗磐 | 清华大学肄业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清常 | 1930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1934年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中文系 |
南京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罗清生 | 1919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3年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兽医博士学位 |
南京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杨廷宝 | 1915年,14岁的杨廷宝就读清华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胡乾善 | 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童隽 | 1925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方福森 | 1933年,方福森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时钧 |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梁治明 | 1936年7月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方左英 | 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范从振 |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夏彦儒 | 192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 |
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曾远荣 | 192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施士元 |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嘉 | 陈嘉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罗根泽 | 1925年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1927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后又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楼光来 | 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铨 | 8月到北京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仲崇信 | 两年后考进北京清华学校(1925年改称清华大学留美预备部)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拭 | 1935年夏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考上该校研究院,专攻清史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施祥林 | 并于1927年夏,他在上海以同等学历报考清华大学 |
交通大学 | 一级教授 | 朱公瑾 | 1919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黄席椿 | 黄席椿于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殷大钧 | 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
华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沈鹏飞 | 稍后到北京清华学堂学习,191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考取赴美留学。初拟攻读炸药化学,因患肺病在俄勒冈大学转学森林工业,1919年获林学士学位 |
华南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冯秉铨 | 清华大学,燕京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林为干 | 清华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方棣棠 | 清华大学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光 | 1924年毕业于**公立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之后赴美深造,于1929年获得**美国马萨塞诸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化学硕士学位** |
华南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誉文德 | 清华大学 |
华东水利学院 | 一级教授 | 徐芝纶 |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
华东水利学院 | 一级教授 | 刘光文 |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 | |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程耀椿 | 1919年毕业于 清华学校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顾毓珍 | 1927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程瀛章 | 程瀛章教授早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后公派赴美留学。他于1917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化工学士学位,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理论化学哲学博士学位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闻骏 | 1922年毕业于**公立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 |
| **留学毕业** | 1927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
华东化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周承佑 | 1921 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 |
华东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杨彭基 |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王仲宜 | 毕业于公立清华学校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顾克铮 | 在清华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二级教授 | 梁守槃 | 清华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岳劼毅 | 清华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慈云桂 | 湖南大学,清华大学 |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 三级教授 | 殷之书 | 清华大学 |
复旦大学 | 一级教授 | 周同庆 | 周同庆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大雨 | 1925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林同济 | 旋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26年毕业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方重 | 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全增嘏 | 后入清华留美预备学堂,1923年毕业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造时 | 1917年考入清华学校学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5年清华高等科毕业去美国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守实 | 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蒋天枢 | 青年时代就读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师从唐文治先生;1927年考入清华研究院国学门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向哲浚 | 1917年,清华学堂毕业后 |
| | |
|
成都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张洪沅 | 1916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
| | |
|
成都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徐日新 | 毕业于清华大学 |
北京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沈琪 | 1916年清华学堂高等科毕业(同期同学包括吴宓、汤用彤、洪深),1920年获美国西储大学(现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
北京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志均 |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北京石油学院 | 二级教授 | 武迟 |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
北京石油学院 | 三级教授 | 朱亚杰 |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邱椿 | 1912年就读于清华学校中等科,1916年入高等科,1920年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刘盼遂 | 刘盼遂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曾任山东第二女子师范、曲阜第二师范教员。1925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届招生考试中,以一甲名次考入,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先哲。1928年毕业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祁开智 | 祁开智13岁考入清华学堂,1928年赴美留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宗燧 |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光旭 |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赵光贤 | 1925年-1928年就读于法政大学政治系。1928年-193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政治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庆永 | 1929年至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历史本科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熊大仕 | 1914年被选入北京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学习。1923年赴美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娄成后 | 于1932年获得清华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1934年获得岭南大学硕士学位 |
| | |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仲贤 | 1933年毕业于武汉华中大学,同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余泽兰 | 1918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毕业,1919年获美国约翰霍布根大学学士学位 |
北京林学院 | 二级教授 | 沈振儒 | 1929年获清华大学生物系理学学士学位 |
北京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沈元 |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北京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宁榥 |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航空组 |
北京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屠守锷 | 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华凤輙 | 他在学术道路上的起步始于1916年至1920年在北京的清华学校 |
北京钢铁学院 | 三级教授 | 徐宝升 | 1933年秋,他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 |
北京地质学院 | 二级教授 | 杨遵仪 | 1933年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 |
北京地质学院 | 二级教授 | 袁复礼 | 1913至1915年袁复礼在清华大学高等科学习。1915年留学美国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唐钺 |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14年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许宝騄 | 1933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段学复 |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周培源 | 1924年,周培源毕业于清华学校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叶企孙 | 1918年(民国七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王竹溪 | 1933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黄子卿 | 1921年,从清华留美预备班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景钺 | 张景钺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李汝祺 | 离小学毕业还差1年时考入了当时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王力 | 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陈岱孙 | 1918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曾昭抡 | 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汤用彤(副校长) | 1917年,清华学堂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金岳霖 | 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青莲 | 1930年从光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常熟孝友中学任教一年;1934年,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毕业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孙国华 |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堂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季羡林 | 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任华 |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庄圻泰 | 1927年考入清华大学,初学工程后转数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组缃 | 1929年秋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一年后转入中文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严仁荫 | 1927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以炳 | 获奖学金入清华学校。1929年毕业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龙翔 | 1933年升入沪江大学化学系;1934年插班转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1937年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 ;1938年考取岭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沈同 |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杨业治 |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达元 |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邵循正 |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铁崖 | 1929年考入复旦大学西语系,后改入政治系学习。1931年转入清华大学政治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徐毓枬 |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赵萝蕤 | 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英语系。1935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承谔 | 1929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瑶 | 王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汪篯 | 汪篯 毕业于 清华大学 历史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沈迺璋 | 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心理系,同年进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心理系深造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冯新德 | 1933年,考入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次年转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4年—1937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在位于遵义的浙江大学化工系就读研究生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谢义炳 | 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盛澄华 |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沈履 | 1916-1918 年在清华学堂学习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田德望 | 于北京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林庚 | 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转入中文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李赋宁 | 1934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龚翔瑞 | 龚祥瑞被保送进入上海沪江大学生物学系学习;1931年,转入清华大学法学院政治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曹宗巽 | 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光磊 |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数学系,194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2],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洪朝生 | 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周先庚 | 周先庚,1916年考入清华学校。1924年毕业后到南京东南大学借读一年。1925年留学美国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越 | (1903~2011),广东兴宁市宁中镇人,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师从陶行知。曾任中山大学教育系主任、中山大学教务长、暨南大学副校长、华南师范学院革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中山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起 | 王起(1906-1996), 字季思,浙江永嘉人,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1925年考入东南大学中文系 |
中南矿冶学院 | 三级教授 | 丁传谱 | 中央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苗力田 | 苗力田先生于1939年考入中央大学哲学系学习。1944年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央大学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 |
中国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赵澧 | 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外文系,1940年代末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英语系 |
浙江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祝汝佐 | 祝汝佐,1922年毕业于江阴南菁中学,与著名昆虫学家蔡邦华是同窗挚友。同年9月考入东南大学农科病虫害学系,成为邹秉文、张巨伯等的得意门生 |
浙江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陆星垣 | 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农科,1953年1月—1960年7月 任教于浙江农学院蚕桑系,被聘为教授。1960年8月 任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兼蚕桑系副系主任 |
浙江大学 | 二级教授 | 周庆祥 | 民国15年东南大学毕业 |
西南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管相垣 | 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成归国后,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技正(相当于高级农艺师),主持全省稻作改进事宜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成祖 | 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自费去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进修中国史、东方史等课程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登原 | (1900—1975),原名登元,字伯瀛,慈溪市周巷镇人。历史学家。1926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历史系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成组 | 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自费去国立东南大学历史系(今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进修中国史、东方史等课程 |
西北大学 | 二级教授 | 马长寿 | 1924年,在太原进山中学学习。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留校任助教 |
武汉大学 | 二级教授 | 黄继汉 | 1927年毕业于河海工科大学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钟兴厚 | 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在南京中央大学执教 |
武汉大学 | 三级教授 | 韩德培 | 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戴春洲 | 中央大学 |
武汉测绘学院 | 三级教授 | 黄继渼 | 中央大学 |
天津大学 | 二级教授 | 徐中 | 先生1912年7月28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 |
四川大学 | 一级教授 | 方文培 | 1921~1927年,在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学习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胡坤陞 | 1920年秋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1924年从国立东南大学数学系毕业留校,被聘为数学助教。不久,转入清华大学任教, |
四川大学 | 二级教授 | 郑衍芬 | 1915年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1919年毕业 |
沈阳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毛宗良 | 1927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农科园艺系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杨国亮 | 著名的皮肤病学家,皮肤病学奠基人之一。1932年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张昌绍 | 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当时这所医学院不在南京,而是设在上海,由耶鲁大学医学博士颜福庆出任第一任院长,学制为7年,前2年为预科,由校本部理学院代为培养,医学专业本科学制为5年,张昌绍在南京读完预科之后,又到上海吴淞医学院本部就读医学专业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钱惪 | 1906年出生,中国传染病学家。1932年中央大学医学院第二届毕业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林兆耆 | (1907~1992),中国著名内科学家。1931年中央大学医学院(国立上海医学院前身)第一届第一名毕业生 |
上海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苏德隆 | 1927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预科,修学3年,后转入国立上海医学院读本科。1935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许植方 | 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科学习。1920年毕业,先后在齐鲁大学化学系、金陵大学化学系任助教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杨铭鼎 | 1929年 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获工学士学位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戴天右 | (1904~2002 ),1933年于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 1937年美国哈佛大学获公共卫生硕士学位。1943年,任国立上海医学院及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主任。1954年回上海第一医学院,任卫生系副主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教务长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崔之义 | (1908~1975),中国显微外科先驱。他于1926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1929年转入协和医学院,一年后又转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就读,1935年毕业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李亮 | (1907~1971),男,汉族,江苏镇江市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3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26年入的东南大学)。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生化教研室主任,第一届工会副主席。先后担任上海工业卫生研究所所长,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等。 |
上海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有琪 | (1899~1995),男,回族,江苏六合人,九三学社成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30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理学院动物系。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 |
上海医学院 | 三级教授 | 吴珏 | (1912~2008),我国著名的临床麻醉学家,他孜孜不倦终身从事于麻醉专业,是我国临床麻醉学卓越的奠基人之一。吴珏教授是江苏省江阴县人,生于1912年2月,曾于南京中央大学医预科攻读二年,1938年国立上海医学院医本科毕业,留校任生理与药理学助教,1942年升为讲师。1947年赴美国学习麻醉,在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任驻院医师2年,犹德大学医学院附属盐湖城市医院负责人一年,曾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为美国麻醉学会、国际麻醉与镇痛研究协会会员。1950年回国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理学与麻醉学副教授。 |
上海第二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童致棱 | 生物学专家,二级教授。1931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植物系,曾任教于广东省勷勤大学、上海致用大学、上海沪江大学等学校,1941年起担任上海同德医学院副教授、教授、副教务长等职,1952年后任上海第二医学院生物学教研组主任、教授,1955年兼任基础医学部副主任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郑鹤声 | 1920年考入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文史地部,受学于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徵、地理学家竺可桢。1925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唐世凤 | 1903年生.1932年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1937年考取第五届中央庚款,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留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殷孟伦 | 1926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国文系,师从祝屺怀、赵少咸等, [3]193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 |
山东大学 | 三级教授 | 殷焕先 | 1936年入中央大学中文系,师从马宗霍、赵少咸等先生 |
厦门大学 | 二级教授 | 严楚江 | (1900—1978),教授,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人。1949-1953任师大生物学系教授 后至厦门大学著名植物形态学家。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园艺系 |
厦门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朝璧 | 1922年入国立东南(现南京大学前身) |
清华大学 | 二级教授 | 何增禄 | (1898-1979),诸暨西山乡(今牌头镇)何村埠人。同文小学毕业后,升入诸暨县立中学堂,成绩优异。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后改为南京东南大学)。何增禄以优异的成绩读了三年,因家境困难,放弃最后一年的学习,1922年起,任南开大学物理系助教。1926年,复进东南大学学习,1927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良镛 | 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冯俊凯 | 冯教授1945年毕业于当时在重庆的中央大学(现南京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 |
清华大学 | 三级教授 | 汪坦 | 1941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
南开大学 | 三级教授 | 王积涛 | 1936年 毕业于上海格致公学(格致中学),同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王积涛1938年 转入东吴大学化学系。1939年 转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 |
南开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何林 | 1924年肄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27年随军北伐并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在鲁迅的未名社投身革命文艺活动,历任天津师院 |
南京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冯泽芳 | 冯泽芳1921至1925年先后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及国立东南大学农科 |
南京农学院 | 一级教授 | 邹钟琳 | 1920年邹钟琳从南京高等师范毕业,留校任助教。他在邹秉文的指导下,从事采集标本,做显微切片,安排学生实习,管理仪器和进行真菌分类等一些具体工作。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改为东南大学,农业专修科改为本科 |
南京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黄瑞采 | 1925年,为声援五卅运动,反对帝国主义,黄瑞采离开金陵大学转入东南大学农学院继续学习,1927年秋,他再次进入金陵大学农学院,192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
南京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朱健人 | (1904—1983)江苏泰兴人,教授,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和科研。1925年入东南大学生物系, |
南京林学院 | 二级教授 | 马大浦 | 1927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考人金陵大学农学院的林科。
1930年转入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沙玉彦 | 国立东南大学理化系1925年毕业 |
南京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徐百川 | 教授。江苏海安人,生于1909年10月25日。1926年考入河海工科大学,翌年河海工科大学并入国立中央大学,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陆钟祚 | 1938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镛森 | 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倪尚达 | 1919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科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陆钟武 | 1938年从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徐镳 | 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体育系 |
南京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王昶 | 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后 |
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徐克勤 | 从国立中央大学地学院地质系毕业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景晟 | 1924—1928年 在金陵大学攻读二年后转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化学学士学位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郭彬龢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7—1919年就读校友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浩然 | 毕业于 国立中央大学 (现 南京大学 前身)生物系,1930年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硕士学位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光远 | 闲林镇人。著名数学家,中国研究微分几何与数理逻辑之先行者,国内近代数学奠基人之一。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耿以礼 | (1897—1975年),教授,著名植物学家、生物学教育家、禾本植物分类学家。字仲彬,江苏江宁县人。1927年东南大学毕业,获农学士学位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任美锷 |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范存忠 | 1924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1926年因东大学潮提前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
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方光圻 | 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改建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国立中央大学)理化科,后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研究所。回国后任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蒋孟引 | 民国十八年(1929),他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郭令智 | 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炳海 | 朱炳海教授于1931年在中央大学气象学系毕业后 |
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祖还 | 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 |
兰州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德基 | 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 |
兰州大学 | 二级教授 | 朱子清 | 1921年他考入东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1926年毕业 |
兰州大学 | 二级教授 | 左宗杞 | 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 |
兰州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时伟 | 1931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访问教授兼研究员。专长理论化学。1947年任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后兼理学院院长,1951年4月任兰州大学副校长 |
兰州大学 | 二级教授 | 周慕溪 | 周慕溪(1905-1970),又名周绍濂,湖北汉阳人,我国著名数学家,懂英、法、俄、德四国语言。1928年于东南大学毕业后,同时 |
兰州大学 | 三级教授 | 郑国锠 |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博物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获国立中央大学硕士学位 |
兰州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有成 | 1942年刘有成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严晙 | 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吴有荣 | 吴有荣 教授毕业于 南京国立中央大学 (现 南京大学 ) 机械系 。他在193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 航空委员会 公派赴美留学名额,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MIT )攻读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
交通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增光 | 南京东南大学理学院毕业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顾崇衔 | 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系 |
交通大学 | 三级教授 | 陈学俊 |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 |
华中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胡仲紫 | 1931年南京中央大学毕业,主要从事稻作研究 |
华南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刘鸿 | 中央大学 |
华东体育学院 | 一级教授 | 吴蕴瑞 | (1892-1976) 江苏江阴人,上海体育学院首任院长,一级教授先后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国立东南大学体育系 |
华东体育学院 | 二级教授 | 吴邦伟 | 1921年,吴邦伟从南高师体育专修科毕业以后,历任东吴大学、厦门集美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的助教、教员、体育主任等职 |
华东体育学院 | 二级教授 | 金兆钧 | (1898-1981),浙江诸暨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体育专修科 |
华东体育学院 | 三级教授 | 徐汝康 | 原上海体育学院教务长,三级教授。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上海分会常委,上海篮球协会主席,上海田径协会副主席。
我国著名体育教育专家,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体育系,曾任中央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高等体育教育事业,对体育理论、体育教学法、田径、篮球等有很高造诣 |
华东体育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天赐 | 福建莆田人,原上海体育学院田径游泳系主任,三级教授。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上海分会委员,上海田径协会副主席。
我国著名体育教育专家,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体育系,1947年留美,获衣阿华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曾在南京大学任副教授,主教田径,并撰写和翻译大量书刊、文章,在教学、训练和科研方面享有很高学术地位。 |
华东水利学院 | 一级教授 | 黄文熙 | 黄文熙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 |
华东水利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书农 | 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 |
华东水利学院 | 二级教授 | 沙玉清 | 沙玉清,字叔明,1907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受到祖父(清末举人沙海峰)影响,中学时代从江阴南菁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了当时在江南颇有盛名的河海工科大学。这所学校的前身是1915年创建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中国著名水利学家李仪祉曾在该校任教,为沙玉清以后从事农田水利事业和农田水利教育打开了大门。
1930年沙玉清大学毕业,这时河海工科大学已改名为中央大学。因其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即被介绍到北京清华大学工学院土木系任助教及教员五年 |
华东化工学院 | 一级教授 | 张江树 | 191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的前身),1918年毕业后留校任化学助教 |
华东化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曹一华 | 192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 |
华东航空学院 | 二级教授 | 黄玉珊 | 193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 |
华东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张阿舟 | 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 |
华东纺织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刘裕瑄 | 中央大学 |
湖南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易见龙 | 1923年考入长沙湘雅医学院预科,1925年进入本科。时值军阀混战年代,1926年湘雅医学院被迫停办,乃转学至武昌中山大学医学院。因大革命形势迅猛发展,于1927年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在武汉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辑股任中尉宣传员。“四·一二”政变后,武汉国民政府追随蒋介石反共,易见龙遂离队返湘,后又到广州投考东山陆军医院药局任司药。于1928年再度入学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 |
湖南医学院 | 一级教授 | 凌敏猷 | 1929年考入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193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湘雅医院聘为助教。到北平协和医院脑科系专修神经精神病学3年 |
湖南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王肇勋 | 1919年考入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28年获美国康涅狄格州医学博士学位,1930年,曾赴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进修人体解剖1年3个月,1933年赴北京协和医院学习心电图技术 |
湖南医学院 | 二级教授 | 任邦哲 | 中央大学肄业。曾留学美国 |
哈军工 | 二级教授 | 曾石虞 | 曾石虞于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 |
哈军工 | 二级教授 | 陈百屏 | 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研究班学习 |
哈军工 | 二级教授 | 任新民 | 1934年高中毕业,考入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前身) [9] [12]。1937年又考入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造兵系 |
哈军工 | 二级教授 | 张述祖 | 1927年东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
哈军工 | 三级教授 | 罗时钧 | 罗时钧于1941年被保送进入重庆的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 |
哈军工 | 三级教授 | 朱起鹤 | 朱起鹤于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 |
哈军工 | 三级教授 | 董绍庸 | 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 |
哈军工 | 三级教授 | 陈涵奎 | 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章巽 | 早年就读于浙江大学、中央大学历史系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卢于道 | 1926年,卢于道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张孟闻 | (1903年-1993年 [3]),浙江宁波人,动物学家、教育家。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动物学系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子展 | 毕业于长沙县立师范。历任小学教师,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学员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曲仲湘 | 1926~1930年 在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定良 | 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教育心理学系。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后留校当助教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王恒守 | 1924年,考进国立东南大学算学系,中央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专攻理论物理。1932年秋回国,历任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广西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建国后,任复旦大学物理系二级教授兼教研室主任。1958年调安徽大学任教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陈传璋 | 1924至1928年在南京东南大学攻读数学,受教于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 |
复旦大学 | 二级教授 | 孙宗彭 | 1922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注:应该是南高)。毕业后,曾任过中学生物学老师,因巧遇中国第一代生物学家秉志教授从美国回来任东南大学生物系主任(1920),录用孙宗彭为助教,他潜心协助秉志教授工作,并开展科研工作。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戚叔含 | 1923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张世禄 | 张世禄(1902-1991) ,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字福崇。浙江浦江县人。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前身国立东南大学,获文学学士。1928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任职。先后在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大学等校任教。著有《中国音韵学史》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章 巽 | 他自幼颖悟,加上母亲的精心培育,读小学时便接连跳级。九岁小学毕业,十六岁高中毕业考进浙江大学,后又转学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 |
复旦大学 | 三级教授 | 刘 咸 | 刘咸1921年考入东南大学生物系,1927年为清华大学生物系讲师 |
福建农学院 | 二级教授 | 卢浩然 | (1916-2002)农学家,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获农学士学位后考取中央大学研究生,1942年获农学硕士学位 |
东北人民大学 | 一级教授 | 余瑞璜 | 余瑞璜于1929年从国立东南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毕业 |
东北人民大学 | 二级教授 | 霍秉权 | 考入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前身)。1929年在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即留校任助教 |
东北人民大学 | 三级教授 | 芶清泉 | 1938年,他考入中央大学物理系 |
东北地质学院 | 二级教授 | 白季眉 | 白季眉1922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4年在南京河海工科大学任助教,1934年任南京中央大学讲师,1937年任复旦大学教授 |
大连医科大学 | 一级教授 | 张毅 | (1902—1980)药理学家 医学教育家 一级教授
湖南宁乡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1935年留学英国,先后入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学习,获医学和哲学博士双学位。1938年回国,任上海医学院药理科教授,兼上海天丰药厂厂长。1949年春任大连大学医学院教授、药理学科主任。1950年先后任大连医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兼旅大市副市长,遵义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民盟第三届中央委员、贵州省委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他致力于心脏的生理、生化与药物的关系、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研究,成绩显著。主编全国药学专业的《药理学》教材,在药理学教材建设及推动我国药理学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1956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教授。 |
大连医科大学 | 一级教授 | 魏曦 | (1903—1989)微生物学家 一级教授
湖南岳阳人,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后赴美国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49年任大连医学院微生物学专业教授,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37年在美国留学期间研究成功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组织培养法,获哈佛大学研究院奖;应邀参加调查研究二战期间印缅战场上盟军中流行的不明热,经确定为恙虫病,获得学术性战时功绩荣誉勋章;1951年抗美援朝时期参加美军细菌战争罪行调查团,亲临战场从美军投掷细菌武器中分离出鼠疫杆菌和霍乱弧菌,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从50年代开始提出了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的概念,并提出人体正常菌群学说,并率先研发生态制剂,促进了微生物学科的发展;他主要从事人兽共患病调查研究,是我国微生物学的奠基人。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教授。 |
大连医科大学 | 一级教授 | 方侃 | (1906—1968)肺科学家 一级教授
湖南长沙人,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历任上海红十字会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防痨科主任,上海防痨协会结核病第一医院医务主任、院长等职。他积极开展肺部疾病的防治工作,用德文在《维也纳医学周刊》上发表论文《肺出血之副甲状腺素治疗》。对结核病外科手术进行长期研究,成为国内早期开展肺结核外科医疗的少数专家之一。1946年到美国康乃尔大学医学院进修胸外科专业,1949年毕业回国任大连医学院内科教授、肺科主任。他在大连医学院开设肺科病房,并筹建了旅大市结核病防治院,对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出了贡献。1952年兼任旅大市结核病防治院院长,1957年任大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1957年1月,以国际防痨协会会员身份,代表中国防痨协会出席在新德里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防痨会议。他一生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精通专业理论,实践经验丰富,对肺科专业造诣颇深。1956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教授。 |
大连医科大学 | 二级教授 | 李昌甫 | 194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 1943年在重庆录取为中央大学医学院蔡翘教授的研究生 |
大连医科大学 | 二级教授 | 吴襄 | (1910—1995)生理学家 二级教授
浙江苍南人,1934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历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助教、讲师、副教授。1946年留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从事循环生理的研究,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受聘于大连大学,筹建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1950年起先后任大连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主任,遵义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生理学顾问.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院外委员。1983年调回复办的大连医学院,任生理学教授兼教研室主任。他主编的《生理学大纲》自1947年出版以来,先后六次修订再版,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
大连医科大学 | 二级教授 | 伍律 | (1915—1983)生物学家 二级教授
浙江青田人,1939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先后任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正大学和长春大学生物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47年,任上海东南医学院解剖系教授,兼任兰州大学动物系副教授,1949年起先后任大连大学医学院解剖学副教授,大连医学院生物学副教授、教授、教研组主任,遵义医学院生物学教授、教研室主任,贵州科学院副院长、生物研究所所长及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在动物生态学及动物分类学的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其著作《柞蚕饰腹蝇生活史及生态的研究》获1980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全国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蛇岛的秘密》获1980年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 |
大连海运学院 | 二级教授 | 陆子芬 | 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数学系学习,1929年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重庆大学任教,解放前夕及解放后先后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上海航务学院、大连海运学院、上海海运学院任数学教授 |
成都工学院 | 二级教授 | 康振黄 | 1938年至1942年,康振黄在重庆中央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 |
成都工学院 | 三级教授 | 华国祥 | 1938年7月至1942年7月就读于重庆中央大学 |
北京石油学院 | 二级教授 | 张更 | 字演参,生于浙江瑞安,1896年12月6日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北区卢浦村。中学毕业后,在浙江瑞安集广镇澄江小学任教。1922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1928年,成为中央大学地学系的第一届毕业生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毛礼锐 | 1924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教育系,攻教育原理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邰爽秋 | 1923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智贤 | 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教育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陶大镛 | 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经济系 |
北京师范大学 | 三级教授 | 严梅和 | 国立中央大学毕业 |
北京农业大学 | 一级教授 | 沈其益 | 1929—1933年 南京中央大学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同时在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做研究工作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蔡旭 | 1937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 |
北京农业大学 | 二级教授 | 汤逸人 | 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获学士学位,任全国经委会技佐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徐鑫福 | 1940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航空工程系 |
北京航空学院 | 三级教授 | 吴礼义 | 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 |
北京工业学院 | 三级教授 | 颜鸣皋 | 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机械系 |
北京地质学院 | 二级教授 | 袁见齐 | 1924年袁见齐考入国立东南大学物理系,后转入地质系 |
北京大学 | 一级教授 | 向达 | 1924年6月毕业于东南大学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朱光亚 | 朱光亚 中央大学肄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浦江清 | 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洪 谦 | 东南大学法学学习,1948年后,历任武汉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首批博士生导师 |
北京大学 | 二级教授 | 崔之兰 | 1915年以前,崔之兰在家中读私塾。1915年春上过一学期芜湖私立模范小学,1915年秋至1919年夏在芜湖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到南京汇文女子中学学习英文。1921年秋考入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1926年毕业后留校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周先庚 | 周先庚,1916年考入清华学校。1924年毕业后到南京东南大学借读一年。1925年留学美国 |
北京大学 | 三级教授 | 杨立铭 | 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机械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