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3|回复: 2

澳大利亚医学科学院院士克雷格加入复旦后发的第三篇《柳叶刀》

[复制链接]

高级战友

Rank: 4

45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7月,克雷格·安德森全职加盟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担任特聘教授并创建国际临床试验与转化医学中心,现任世界卒中组织候任主席(2024年),担任《脑血管病》杂志主编。加盟复旦前,已发7篇NEJM,10篇lancet。% S  T3 }) m7 R2 w
; q+ u, X% z' B
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复旦&北京安贞医院成果登《柳叶刀》复旦大学 2025年09月01日 19:46
1 r5 h8 N* q( c4 p" ?) w9 c0 V2 L8 ]! @: t9 M1 n9 I% G% s
每年流感季,流感感染都是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病情加重最常见的诱因之一。然而,由于此前缺乏明确的大规模临床证据支持,国际指南中对“心衰患者应预防流感”的推荐级别有所下调,目前仅作为IIa类推荐,甚至在部分指南中仅被列入患者教育内容提及。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球心衰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率普遍偏低,亚洲地区不到3%,而中国甚至低于1%。8 \8 E. J+ {8 S1 ]( P
+ A3 V7 @' r# [: L
心衰患者接种流感疫苗,究竟能否有效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2025年8月30日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的文章“Influenza vaccination to improve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PANDA II): a multiregional, seasonal, hospital-based, cluster-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in China”给出了肯定答案:急性心衰患者出院前接种流感疫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并降低1年内再入院的可能性。9 _+ B! B$ F6 E2 P! o- ]7 v
. e' z8 I* p  C( e; Y
这项名为“PANDA II”的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大规模、多区域、多周期的群组随机对照实验,由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克雷格•安德森(Craig Anderson)、北京安贞医院杜昕教授团队联合领导。研究覆盖中国12个省份、164家医院,共纳入7771例心衰患者,时间横跨2021年至2024年三个流感季节。
6 [  ~- {' m$ }8 S- s* w4 a" Q8 M8 c: L& h2 s
该论文也是克雷格加入复旦后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第三篇重要成果。因其重要临床意义,文章入选刚刚召开的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25)重磅研究(Late-breaking Science)。
+ s: k4 x: y+ J, O1 C0 s: H) c$ P+ r' i, f& I5 _' y0 {
! ?$ a# v) w6 u* E; o7 u' }
刷新医学认知:流感疫苗展现出心脏保护药物般的潜力
  V5 ~9 z& L+ v$ j; ]9 R( e2 r7 a$ }7 N
“心衰患者常常面临呼吸困难、极度疲劳等问题,生活质量显著下降。过去我们都知道,流感对心衰患者尤其危险,因为它可能引发肺炎,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和心脏负担,导致身体更加虚弱。但直到现在,我们仍缺乏明确证据表明接种流感疫苗确实可以挽救生命。”克雷格介绍,这正是他开展PANDA II研究的核心目标——通过严谨的临床试验和数据,回答“流感疫苗能否改善急性心衰患者预后”这一关键问题。% ~& N. [$ f5 Q  K
# M' x) o, ?( E, F1 d/ i+ l% u+ B
PANDA II试验招募工作在连续三个流感季节中开展,招募对象为成年中重度心力衰竭(NYHA III-IV级)且无流感疫苗接种禁忌症的患者。研究采用以医院为单位的随机分组方式。干预组采用“院内流感疫苗接种”策略,即患者出院时由医院提供免费流感疫苗接种;对照组则实行“常规护理”,即建议患者自行至社区自费接种流感疫苗。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疫苗接种率差异巨大:干预组接种率高达94.4%,而对照组仅0.5%。
9 z! b0 f! p7 H, w; w: W+ s- t" Y# F8 _- V0 b. V
随访结束后,核心数据浮出水面:疫苗接种组患者的复合终点(全因死亡 + 全因再入院)发生率 41.2%(1387例),常规护理组 47.0%(1843例),绝对风险降低5.8%(OR 0.83, 95%CI 0.72-0.97; P=0.019)。% n" K; _- f/ h; ^3 Y
* ~& n8 M) F1 `" \" a: T4 V
以医院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疫苗接种组主要终点发生率比常规护理组低3.7%,这意味着每接种27个患者,就能减少一个“死亡或再入院”事件。与常见心血管预防药物相比——例如通常需让近1000人服用阿司匹林才能预防1例心梗——流感疫苗的健康获益显得尤为高效。
- r- r# |8 l; r* m0 N$ h- x次要结论分析同样令人振奋:疫苗接种组12个月全因死亡率为 1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2.8%(OR 0.76, 95% CI 0.69-0.84; p<0.0001);12 个月内再入院率也明显下降,分别为 35.4% vs 40.5%(OR 0.83, 95% CI 0.70-0.99; p=0.037)。这些数据一致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和再住院风险。+ ], U! f0 O! |" T
8 B. e& ^, {( v1 h
“我心脏本来就不好,打疫苗会不会有副作用?”这是不少心衰患者共同的顾虑。本研究也给出了明确答案:疫苗接种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1809 人,占52.5%)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426人,占59.0%;OR 0.82, 95% CI 0.70-0.96;p = 0.013),研究期间未发现任何与疫苗相关的严重安全风险。
3 h" X4 E- n7 ]“部分患者可能仅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疼痛,但不会影响心脏药物的效果,更不会加重心衰病情。”克雷格特别说明,除预期生存时间不足数月的极危重患者外,绝大多数心衰患者都适宜接种流感疫苗。% D) ^) N' P) g* ]
1 M8 q; ?# T: ], x
6年、12省、近8000例患者协同作战“啃硬骨头”
- W7 D* U; o# ^: }
) u- `$ ~2 ~8 D# Y, A0 `PANDA II不仅仅是一项临床试验,更是一项历时六年、覆盖中国十二省份、纳入近八千名心衰患者的大型工程,绝非纸上谈兵。其背后是中国医疗团队“啃硬骨头”的决心——从疫情时期的方案调整,到对所有入组患者的随访管理,每一步都个环节都凝聚着多方协作与责任担当。6 J4 K8 z. U# Z1 ]; q0 y
“整个项目耗时6年,比预想中难太多。”克雷格回忆,研究思路早在2019年就已成型,2020年启动准备工作,但受疫情影响,2021年底才开始招募患者。2021年试点时,部分医院因疫情防控无法收治患者,导致数据收集受阻;2022年又因社区流感流行不稳定,数据未达预期;直到2023年,团队才成功完成预设样本量的招募。
; T' [+ i! r6 _0 {( l# I4 v7 C" S
( `3 D7 N- I3 r研究共跨越2021-2024年3个流感季,最终招募7771名患者,平均年龄71.9岁,其中45.9%为重度心衰(NYHA IV级),人群特征与临床真实心衰患者高度吻合,增强了结果的代表性与外推价值。  m) b! Z8 x* D
" `) K2 w5 c: f$ q
克雷格教授$ o9 p* |: D% ]. Y% @4 t0 n6 u
' b4 ?2 t  z4 d, J& f6 S/ D7 u4 ^
研究中更具挑战的是“12个月随访”:研究需要跟踪每位患者出院后的生存和再住院情况,这不仅要依赖医院医生的配合,还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令人欣慰的是,近8000名患者中,失访率低于5%。克雷格认为,PANDA II不仅是中国医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国际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它充分体现了所有参与者的团队协作精神。0 I+ \7 d/ _2 a$ K4 E% N% f

5 R. A7 Y" h, I; T) K3 n研究覆盖的164家医院,分布在12个省份,既有省级三甲医院,也纳入了多个县级医疗机构。如何让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医院步调一致?“我们尽可能不影响医院的日常运转。”克雷格强调,团队在与医院沟通时,会优先选择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研究议题,并提供一套易于融入日常繁忙医疗流程的实施方案,最大限度地减轻医护负担。
# K/ A" B- s8 Q. z
4 P8 [" T! V) \3 h% }从实际来看,参与研究的医生们充满热情。克雷格说:“他们认为这不是单纯的科研,更是在为中国心衰患者探寻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为患者谋福利”的共识,让12省医院从“各自为战”变成了“协同作战”。+ ?) f7 U5 u7 a+ ?
5 U- P; t+ _5 H  B7 ]
“我在中国做了30年的科研工作,深知中国人在参与对国家和人民有重要意义的事业时,能够爆发出强大的团队力量。”克雷格感慨,从研究人员到医院管理者,从一线护士到患者家属,每个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让研究结果能真正惠及每一位心衰患者。
( h) ^! A9 W% ?! O. T8 n: l' {7 l: Z+ }) X8 i
从“建议接种”到“标准治疗”研究有望推动全球心衰诊疗变革* b4 m7 r. T* s8 F
! `% X. E4 h3 e: y$ F
PANDA II研究的意义远不止发表论文。从现实层面来看,它旨在推动心衰诊疗从“重治疗”向“治疗+预防”转变,为百万患者打开生存窗口。0 y6 e5 s0 T  M3 O
在此之前,全球各大心衰指南对流感疫苗接种的推荐均较为保守。例如,2022年版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其列为“IIa类推荐”,表述为“可考虑接种”,实际执行往往依赖医生个人判断或医院所在地区的政策;欧美指南也因缺乏随机对照证据,未将其列为强制推荐。. y% W/ _* }% \+ L

. f- T  D6 P% h& t) j$ d2024年10月,克雷格教授受邀在CCTV4《健康中国》上做科普讲座! F' f' v; B- e$ s  o8 y
  w* Y! ~8 u8 o# a# j
作为全球首个针对急性心衰患者的大规模流感疫苗随机对照试验,PANDA II研究首次以高级别证据确立了接种疫苗与降低死亡及再入院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坚实的依据。“现在我们可以明确地说,流感疫苗应该和降压药、利尿剂一样,成为心衰患者的标准治疗组成部分。”克雷格建议,心衰患者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特别是秋冬来临之前。) P( Q# d* a6 W2 }
9 f1 C- u5 h  H7 R. x9 N
在我国,心衰患者接种率不足1%。很多患者出院后因接种便利性、认知度、费用和信任度等种种原因未能完成社区接种,导致错失保护机会,而PANDA II研究的干预组设计,恰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让病人出院前在医院免费接种。9 N- r+ `" |5 X1 c  B" _( q6 I

0 W8 [- Z. P; x* W( S' ]  D2 t“患者住院期间病情趋于稳定,此时接种疫苗最方便,也最易被接受。”克雷格建议,未来医院可将流感疫苗接种纳入急性心衰患者的出院清单,就像配发口服药一样成为常规环节,医生会同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种疫苗,符合条件的直接在医院完成接种,最大限度提升覆盖率和及时性。“当然,最理想情况下,流感疫苗接种应在患者入院前完成。这才是预防为先的意义。”4 [6 _+ [8 v5 I0 P+ F

3 r  Z! Z! @' F$ ]“这项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任何国家。论文发表只是起点,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心衰患者都能便捷、规范地接种这支‘护心疫苗’。”克雷格期待,未来随着指南的更新和卫生政策的落地,流感疫苗有望成为全球心衰防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更多患者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线。
6 h6 k' V% S7 E2 a2 X5 S( }; E! L
论文链接: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5)01485-0/abstract?rss=yes" T5 [3 V: b% }/ }( S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阿蛋近年到处挖人,大文章眼花缭乱,金校长励精图治,让友校黯然失色,讨厌!

高级战友

Rank: 4

45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躲猫猫的猫 发表于 2025-9-1 20:34% D% H! [! {  @
我去,阿蛋近年到处挖人,大文章眼花缭乱,金校长励精图治,让友校黯然失色,讨厌! ...

" L/ Y: s+ Z% x, Z, N5 n把工科搞好上一个台阶,比啥都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9-5 07:00 , Processed in 0.41162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