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11|回复: 19

未来的核能中心将会建设在上海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Rank: 1

2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00:4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最近在上海布局核能中心,交大和上科大一直都在做就不说了,复旦大学也加入了这场竞争。
3 ~$ }, z6 m: y: w5 t( y
, T, b6 z. ?' R7 `+ q& x0 v6 G; u于是复旦大学现在拥有很多做核能的团队。# O4 P  F6 S+ U4 ?' F% c0 y
/ L3 R0 R! @" L- t
中科大系的公司有些也会过来上海。1 s0 B! K: I- d* F
: [8 \% c+ K/ I) o
很多科研团队都是直接和***汇报的,未来可期。

高级战友

Rank: 4

49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09:25: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旦引进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许敏,就是搞聚变的,曾任核聚变研究所所长5 x$ G8 {) n' L8 r& h" S6 p

+ T+ F# J  u9 t/ Z5 Q: h; q( J, E; }% f
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会议在复旦大学举办; ?  A/ i8 _0 D* T6 X1 B
作者:李怡洁摄影:成钊 来源: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 O* D6 G  H' d
发布时间:2025-09-10
  d& d+ @3 f) U& K8 c" }7 X9月9日上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六届“聚变数据处理、验证与分析”技术会议(Technical Meeting on Fusion Data Processing, Validation and Analysis)在复旦大学开幕。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的70余位聚变诊断与数据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未来聚变堆面临的数据测量、信息检索与可视化、传感器融合与集成数据分析、反演与图像处理、基于物理的机器学*等主题开展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o) ^0 [4 Q9 m( y( D; T" X

& [, \+ m( N6 d' ~) O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金力代表学校向参会学者表示欢迎。他表示,核聚变是人类的终极能源技术,实现可控核聚变,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清洁、安全、取之不尽的能源。在聚变研究领域,人工智能有望极大提升数据分析效率、优化实验设计、提高模拟精度,并为未来聚变装置的自主运行提供支持,在复旦大学举办此次会议,也彰显了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方法在聚变研究中的重要性。复旦已启动研发高温超导、高磁场、紧凑型托卡马克装置,旨在通过快速迭代和创新,加速聚变研究进程,并依托学校在物理学、材料科学、计算科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优势,为推动聚变科学发展贡献复旦力量。  c: g+ ^4 T. R' C

& \* V3 |! p7 Z9 y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研究领域负责人马泰奥·巴尔巴里诺先生(Mr. Matteo Barbarino)对本次会议在中国顺利召开感到高兴,并对复旦大学为会议举办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他指出,尽管聚变研究领域的规模不大,但氛围融洽、充满活力,正在不断吸引更多研究者加入。看到众多中国同仁积极参与,他感到格外欣喜。他强调,现阶段核聚变研究产生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中蕴藏着未来能源的巨大潜力——它们有望帮助人类将聚变转化为可实际利用的能源。本次会议,有助于推动利用概率统计、机器学*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方法,对数据进行充分验证、处理与分析,期待大家携手推进核聚变研究事业不断迈向成功。0 D7 P5 B9 r( Q* U2 q

0 _! U; b6 y. `" S1 i* `) H& `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数据处理、验证与分析”技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是该领域的顶级国际学术活动之一,旨在为全球聚变专家提供一个研讨进展、挑战和未来趋势的平台,特别是着眼于为ITER及未来聚变堆的数据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此次是该系列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选择在复旦大学召开,体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聚变同行对复旦大学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布局的高度认可,为我国聚变科学家深度参与国际前沿合作、展示中国智慧提供了重要窗口。此次会议也将为我国参与聚变人工智能等领域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创造了机遇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0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1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算抢合肥的资源?

禁止发言

1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10:5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核能两大中心:1. 绵阳为中心的西南、西北一带(以九院,西北核技术选搞得国防核工业为主);2.以合肥为中心的华中地区一带(以中科大,华科搞得核聚变为主)。

新手上路

Rank: 1

4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11:1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条线路并举是好事。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57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13:2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倔强的驴 发表于 2025-9-21 10:51' [) ]' r' B/ q  Y
核能两大中心:1. 绵阳为中心的西南、西北一带(以九院,西北核技术选搞得国防核工业为主);2.以合肥为中 ...
1 ]( U: ?9 U& s. ]& S6 ^
合物院的聚变能即将开始小型试用

新手上路

Rank: 1

1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14:3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看看去年发布的上海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市政府批准,7部门联合发布,要建世界级核电中心,上海还是很重视核电的

初出江湖

Rank: 2

5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15:2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大学MIF项目2025

初出江湖

Rank: 2

5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15:2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大学MIF项目2025年竣工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1991

积分

0

贡献

80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15: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原本就是核电装备的重要制造基地。3 W' `3 ~$ ^+ {* H
我交与核工院、与中广核都共建有核电装备检测与验证中心。
  y3 g& u5 Y/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76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16:5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可控核聚变有眉目了?上海下场了。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76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16:55: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大系可以上海、合肥两边都布局。

初出江湖

Rank: 2

5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1 22:3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倔强的驴 发表于 2025-9-21 10:519 X3 W) i3 B% u& c
核能两大中心:1. 绵阳为中心的西南、西北一带(以九院,西北核技术选搞得国防核工业为主);2.以合肥为中 ...
: |0 p- b# S3 p8 x$ }
西南核物理研究院也在搞核聚变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5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2 00: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一直都核能中心之一,毋庸置疑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5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2 00: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倔强的驴 发表于 2025-9-21 10:512 c: k4 X  C/ F6 H7 K  ]
核能两大中心:1. 绵阳为中心的西南、西北一带(以九院,西北核技术选搞得国防核工业为主);2.以合肥为中 ...
, U- g# U4 J; [4 w
成都的核动力院、核西物院?
' x; w+ K; {. K) ]9 P) S

$ e) |; P- f$ ?( C/ o
% k7 T' W& v$ e0 @) e( [* H$ {+ L1 ~; L

  |6 T; K3 [* H# e  E4 y+ C+ 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5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2 0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倔强的驴 发表于 2025-9-21 10:51/ C0 y$ Q+ [/ V3 U3 Y; e1 R
核能两大中心:1. 绵阳为中心的西南、西北一带(以九院,西北核技术选搞得国防核工业为主);2.以合肥为中 ...

0 [6 r$ @7 z) k, c! a, q  R
2025.9.10-中核集团组织召开“十五五”核动力院和中国聚变规划大家谈(节选)
发布时间:2025-09-12     信息来源:中核集团

/ t* C8 e5 {1 ^
       9月10日,中核集团在成都分别组织召开“十五五”核动力院中国聚变规划大家谈,听取与会专家的宝贵意见建议,共同商议核动力院和中国聚变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主持会议。会议邀请有关院士、专家莅临指导。6 n+ d# w' y3 B7 \7 j
       在核动力院座谈会上,中核集团战略规划部汇报了《中核集团“十五五”规划思路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规划总体考虑》,核动力院汇报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十五五”规划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安排》。专家认为,“十四五”期间,核动力院坚决贯彻落实中核集团党组战略部署,锚定“国家安全的基石、核动力的主导者、先进核能的策源地、核技术应用的重要力量”四个定位,深刻把握时代赋予的使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产业经济量质齐升,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十五五”时期是中核集团的战略机遇期,国家战略需求更加紧迫,核动力院作为我国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在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创新责任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 U6 Q/ m7 S: Y       会议强调,中核集团党组高度重视“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开门搞规划”的明确要求。与会专家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和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围绕“十五五”核动力院发展规划,针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核心能力建设、交流合作等提出意见建议,对核动力院履行国家战略使命,构建国际一流科研院所国际一流创新体系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核动力院在“十五五”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梳理、吸收和借鉴。
2 I. T" k) R- i3 l. E7 }       会议要求,核动力院一是要聚焦主责主业,坚决抓好重大项目推进,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二是要务必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加强新质新域创新能力建设;三是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四是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建设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高地,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五是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夯实经济基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开展合规经营;六是要筑牢底线思维,树立红线意识,抓好质量、安全、保密、廉洁管控,确保安全可持续发展。
/ S. b2 U2 g% P) h8 M4 [8 `% r1 X

新手上路

Rank: 1

2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2 08:1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嗯,敲黑板,要把核电站全部建在上海。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5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2 08: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倔强的驴 发表于 2025-9-21 10:51
0 t5 P4 @* b- y4 y核能两大中心:1. 绵阳为中心的西南、西北一带(以九院,西北核技术选搞得国防核工业为主);2.以合肥为中 ...

& A; [3 p$ P$ L# E6 o$ ]
2025.9.10-中核集团组织召开“十五五”核动力院和中国聚变规划大家谈(节选)
发布时间:2025-09-12     信息来源:中核集团
5 {0 H1 Q7 F7 L
       在中国聚变座谈会上,中核集团战略规划部汇报了《中核集团“十五五”规划思路与中国聚变发展总体考虑》中国聚变汇报了《中国聚变“十五五”规划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安排》。专家认为,“十四五”期间,中核集团始终聚焦国家战略和能源发展需求,在核聚变科技攻关、改革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专家结合自身专业领域,聚焦聚变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中国聚变“十五五”期间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5 k! s1 I( L, w6 f: I: h. M  E       会议强调,可控核聚变是未来能源重要发展方向,是各大国未来科技竞争的主赛道。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核集团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60年发展基础上,联合各方力量,战略组建中国聚变,是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要求,践行央企使命担当的重要体现。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对新时期中国聚变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要充分吸收和借鉴,科学审慎,高质量编制好“十五五”规划。: ?: y- e( p- b+ q
       会议要求,中国聚变一是要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引领,贯彻国家核能“三步走”战略,践行使命担当,系统谋划聚变发展,准确把握聚变发展关键变量;二是要坚持核能发展的一般规律,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抢抓聚变发展机遇;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聚变能发展的难点、堵点,加快研发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强化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四是要坚持全球视野、系统思维、追求卓越的理念,高质量编制聚变发展规划, a6 k( A/ s* I1 x. q8 G$ F

( H' x8 z% b: \  `. I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75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2 08: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倔强的驴 发表于 2025-9-21 10:51
  W( V( P) x  A8 ?核能两大中心:1. 绵阳为中心的西南、西北一带(以九院,西北核技术选搞得国防核工业为主);2.以合肥为中 ...
0 }. t9 e- b! _. [( E9 A6 q
【核动力院】“华龙一号”核心技术研发单位

" Y7 c+ Y& p! b/ O# t1 G/ O# e, T7 Z' |6 t& _% ^7 W1 x# ~# H' _0 P
2024.11.28-中核集团捐赠“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实物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来源:中核集团     时间:2024年11月29日 16:55

/ G3 g, R8 a& L# \6 u1 Z! g4 e+ y, N5 X) j
1 f# v# [& v+ t7 r" ~
       2024年11月28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捐赠‘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实物入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白玉厅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高政、党委书记杨帆,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出席仪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闫晓参加仪式。# A6 w" G9 J. p3 @, x- z
       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主体中核集团肩负着推动国 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核动力院作为“华龙一号”核心技术研发单位,践行整体协同理念,积极主动作为,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自2023年1月以来,牵头协调全集团相关成员单位,分多轮完成“华龙一号”相关实物资料征集的具体工作,共征集到实物、模型、视频、图片、图纸、证书、资料等222件/套。经中国国家博物馆多次筛选和现场确认,2024年4月,中核集团决定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基岩等74件/套实物无偿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展示“国家名片”,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加深入地认识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中国。$ R2 w1 c4 f; ^" h, C* i

( m" n$ r7 {% l  o* P
. W6 h2 r2 K. B; W8 r% M

- f% V8 _, ^$ K- z* Z1 \: K5 j       入藏仪式上,高政对中核集团的捐赠义举表示了感谢。他表示,这批实物从档案资料、证书奖章以及高精仪器模型等多个角度系统全面地展示、记载了“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迈入新征程的实物载体,也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代表性物证。国家博物馆将把这些实物保护好、研究好、展示好。期待双方加强合作,共同讲述好中国故事。
0 \) o+ e8 {, D' ]9 \       申彦锋向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实物表示感谢。他表示“华龙一号”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对于我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跨越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中核集团愿与国家博物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讲好中国核工业故事,做“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精神的积极传承者、坚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为全面建设核工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核力量。" d  B- a  u& v% }- q
       仪式上,双方共同为“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实物揭幕。高政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向中核集团颁发了收藏证书。
+ @  ~/ g6 [4 }$ v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委员、藏品征集与鉴定部主任杨红林及藏品征集与鉴定部相关人员,中核集团党群工作部、中国核电、核动力院、中核工程、中核传媒、福清核电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
1 H* }6 ~8 c, U# w3 f" W: b4 H: }* K& V: 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57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9-22 09:5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9-21 16:554 c. K2 j! v0 Z/ `# W9 P
科大系可以上海、合肥两边都布局。

) O' d& E* V! J% m1 |可以合锻为装备设备制造、合物院科大为研究单位,联合推进,再合肥孵化产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10-4 03:04 , Processed in 0.32964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