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昨天 1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人机是50年代航空领域出现的新产品,1958年,范绪箕根据国家需要和南航自身特点,决策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研制。
他认为,进行无人机研制,既可为国防建设服务,又可为培养人才服务。因为无人机研制涉及力学、热学、电学、无线电和材料等多种学科,可促进空气动力、飞机设计、发动机、自动控制、电气、无线电、机械制造和材料等不同专业进行学科交叉的科研活动,还可带动相应的专业实验室建设。
范绪箕(左三)与钱学森(左一)等人合影
他专程赴北京把研制无人机的想法告诉钱学森,立即得到钱学森支持。当时,钱学森正领导我国导弹研制工作,需要有能模拟高速飞机性能的靶机,这就是南航2号超音速靶机研制项目的由来。南航是我国率先研制无人机的单位,曾制成2号机原理样机,后来因使用部门提出更高的战术技术要求,转而研制南航10号超音速靶机。
这两种靶机研制对南航的无人机事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锻炼了研制队伍,探索了无人机研制规律;另一方面,推动了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这为日后研制无人机准备了条件。

长空一号无人机
1968年,国家向南航下达“长空一号”高速靶机研制任务。“长空一号”靶机研制历时8年,试飞队7进试验基地,遇到过5次挫折,在范绪箕的带领下,南航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再接再厉,终于在1976年底取得最后成功,实现设计定型。“如果没有早年范老先生在南航开创无人机事业,就不可能有‘长空一号’的研制成功”,无人机研究院教授吕庆风说道。在该机的设计定型审查会上,国防工办副主任叶正大高兴地说:“这是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