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l57707 发表于 2024-9-23 08:46:13

tjroyal 发表于 2024-9-23 09:16:18

kapior 发表于 2024-9-23 15:02:57

咱也不存在图口头痛快。真正的强者,敢于承认当下差距,也不会放弃追逐曾经的自己。

吴韵汉风 发表于 2024-9-24 06:12:14

别的不说,仅仅同济这个校名就很好,发展成综合大学一点也不违和啊。

peak9918 发表于 2024-9-24 08:08:50

校名占了光。一个地域一个校名字,支撑起了同济现在的社会声望。再加上同济医科大学的加持。

高天流云 发表于 2024-9-24 08:55:36

工科里面,土建顶尖,计算机控制发展势头强劲,整合资源好好弄下机械吧好好弄个

lgyyuuki 发表于 2024-9-24 11:47:50

有一说一,民国时期国立是教育部直属,公立是非教育部的国家其他部门直属。所谓的国立如何如何没有什么意义,民国时期除了中央大学,其他第一梯队的高校最开始都非国立,何况还有那么多教会大学。

3152024 发表于 2024-9-24 12:26:00

哲学 法律是德国人的骄傲。不过这两个专业玩不转严厉控制的专业

3152024 发表于 2024-9-24 12:28:14

同济大学现象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德国法研究所

gooduni 发表于 2024-9-24 12:45:07

延续百年未改名的大学也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吧?别的还有吗?

lgyyuuki 发表于 2024-9-24 13:33:27

京师大学堂、复旦公学?

gooduni 发表于 2024-9-24 14:31:06

lgyyuuki 发表于 2024-9-24 13:33
京师大学堂、复旦公学?

我的意思是校名延续一百年以上没有更改的学校,北京大学1912年使用现名,复旦大学1917年使用现名,同济大学1923年使用现名。都超过一百年没有再变更校名。

lgyyuuki 发表于 2024-9-24 14:43:10

gooduni 发表于 2024-9-24 14:31
我的意思是校名延续一百年以上没有更改的学校,北京大学1912年使用现名,复旦大学1917年使用现名,同济大 ...

加国立算不算改名?百年以上的高校又有几所?

gooduni 发表于 2024-9-24 17:57:16

lgyyuuki 发表于 2024-9-24 14:43
加国立算不算改名?百年以上的高校又有几所?

加上、去掉国立不算。

lgyyuuki 发表于 2024-9-24 18:11:45

gooduni 发表于 2024-9-24 17:57
加上、去掉国立不算。

国立是某网红学校的护身符,你拿掉了怎么显示其所谓的优越性?

海阔天空任我行 发表于 2024-9-24 18:23:00

gooduni 发表于 2024-9-24 12:45
延续百年未改名的大学也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吧?别的还有吗? ...

南开大学100+年,从成立开始,至今没有改过校名。

gooduni 发表于 2024-9-24 19:09:28

海阔天空任我行 发表于 2024-9-24 18:23
南开大学100+年,从成立开始,至今没有改过校名。

南开大学1919年定名至今105年未更名2。以前查过,这次忘了。补上。至少有四所大学百年未更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

jncztd 发表于 2024-9-24 21:24:47

lgyyuuki 发表于 2024-9-24 18:11
国立是某网红学校的护身符,你拿掉了怎么显示其所谓的优越性?

私立衰校又开始叫了

peak9918 发表于 2024-9-25 14:12:46

还缺2025年院士增选再增加4个院士。缺文科资深教授。缺人文

DylanM 发表于 2024-12-6 08:54:18

缺的就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志向。同济整个学校的思维都太落后了,一点市场化的思维都没有。不会营销,不懂拉资源,面对青年人才争抢力度不够,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争取资源。
未来想达到浙交南的水平,一定要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否则没法获得更好的新鲜血液。

熊升树 发表于 2024-12-6 09:56:36

peak9918 发表于 2024-9-25 14:12
还缺2025年院士增选再增加4个院士。缺文科资深教授。缺人文

这确实是

kapior 发表于 2024-12-6 16:39:27

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4-12-6 17:20 编辑

peak9918 发表于 2024-9-24 08:08
校名占了光。一个地域一个校名字,支撑起了同济现在的社会声望。再加上同济医科大学的加持。 ...
只能说现在的知识过于被舆论导向、利益导向。医科并不是同济的全部。德文科是同济第一个学科,医科第二,电工机械科第三。1915年同济工科学历就被德国承认,比医科还早。同济1912年的电工机械科,与交大1908电机学科、1913电气机械科的建立时间基本相当。同济1933年的造船系也是中国最早之一,1933的测量系是解放前中国唯一的测量系。1920年教育部代总长袁希涛盛赞”实习工厂在当时国内高校中首屈一指,远非他校所能及“。据记载,1929年”建造电气试验室、化学材料试验室、生理学研究馆等,其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1947年,学校获得爱工二厂全部机器、日本赔偿机器和联合国救济总署赠送机床,实习工厂的各类机器增加到近100部,史料记载”机器设备数量一时无出其右“。抗战前,工学院外籍教师占比超2/3,几乎全部为德国博士或特许工程师。抗战爆发后,同济举校内迁,但是大部分德系师资因不愿意随校内迁而回欧洲(也导致同济有些衰落)。回欧师资里包括5个德国高校校长、1个AVL创始人(汉.李斯特)、1个德国造船大师魏禄伯。只不过同济的工科招生数量一直严控,就业也主要面向兵工,被外界不太熟知。据记载,同济大学工学院尤其是机械系为抗战培养了近千名军工人才,当时中国军工系统像兵工署、21兵工厂、22兵工厂、50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等大型军工企业中从事高层技术和研发人员几乎都出自同济,当时有“十军工,九同济”之说。可见,从历史、设备、师资、贡献等各方面看,同济工科都曾是顶级的存在。

Dil57707 发表于 2024-12-6 16:50:57

按照吹哥的说法,缺国家定位。

kapior 发表于 2024-12-6 17:03:21

院系调整情况,
庄礼庭,调任交大机械系副主任,后任西交代校长。
程福秀,调任交大电机系主任。
黄席椿,调任交大电机系电信组组长。
李永庆,调任交大造船系主任。
杨槱,同济造船系主任,1950调任组建大连工学院,1955组建上海造船学院任教务长,1959任上交副教务长。
郭绍虞,调任复旦中文系主任。
王福山,调任复旦物理系主任。
程其襄,调华师,数学系创建人之一。
冯契,调华师,哲学系创建人之一。
可见,上交始创三系,其中二个半是同济人执掌发的。复旦最核心的中文、物理,也由同济人执掌的。
这些人在后来的学术成就可能不见得特别高,但是最少可以侧证解放前的同济学术地位高下。

peak9918 发表于 2024-12-6 19:00:35

熊升树 发表于 2024-12-6 09:56
这确实是

2025年院士增选再增加4个。电气工程学科再发展一下。增加文科资深教授。把数学学院发展起来。数学恢复到当年的高度,增加点数学杰青和长江。重点实验室别都是围绕着大土木类的。

peak9918 发表于 2024-12-6 19:12:25

你同2025年院士增选,能收获几个?w姐,预测一下你同济的25年院士吧

Dil57707 发表于 2024-12-6 19:51:40

上海的数字,经过复旦、交大,华师,还有道长的交叉中心层层过滤。能外溢的数学人才很少很少了。

unisgarden 发表于 2024-12-7 13:19:58

lgyyuuki 发表于 2024-9-24 18:11
国立是某网红学校的护身符,你拿掉了怎么显示其所谓的优越性?

国立某某农大吧

kapior 发表于 2024-12-7 14:38:27

虽然有些人不爱听,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当时“国立”就是护身符,不是阿猫阿狗都能国立的。特别是1927年首批国立,含金量很高。

SanyouBio 发表于 2024-12-8 10:32:35

kapior 发表于 2024-12-7 14:38
虽然有些人不爱听,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当时“国立”就是护身符,不是阿猫阿狗都能国立的。特别是1927年首批 ...

就剩这个吹了?故纸堆都翻遍了吗?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同济作为综合性大学还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