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的小猫
发表于 2025-3-29 23:30:19
求实园 发表于 2025-3-29 22:49
传统?何时的传统?民国时期是传统吗?西南联大和浙大理科顶流的!
当然是指PRC……
wsdcxnh
发表于 2025-4-1 12:45:19
萌萌的小猫 发表于 2025-3-29 14:51
我也不是利益方,但是怎么说呢,这种学科特点一定要震古烁今那种的,即便是山东大学的数学,90年代就成名 ...
武大最出名的是生物,数理化生里面,武大的数学反而最差,你这都不了解,还发啥贴?
wsdcxnh
发表于 2025-4-1 12:46:49
mkswfc 发表于 2025-3-29 22:09
复旦数理化生四大主干理科都不如清华,且复旦的理科学科面较窄;南大数理化生也不如清华,但南大理科面广些 ...
复旦的数学还是比清华骚强一些的
自由探索
发表于 2025-4-1 14:55:43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3-29 14:58
所以我觉得山大理科说不定传统比厦大深呢。武大也是,我们出国能碰到武大理科的,厦大很少(基本没有) ...
厦大化学强,还出了数学陈景润,武大中山比不了。
萌萌的小猫
发表于 2025-4-1 14:58:43
wsdcxnh 发表于 2025-4-1 12:45
武大最出名的是生物,数理化生里面,武大的数学反而最差,你这都不了解,还发啥贴? ...
我说的是山大数学:L武大还没有特别明显的学科,至于生物,地位还不能和数理化比,且武大生物也没有高到什么地步吧,生物不少医学院都不弱的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15:00:04
自由探索 发表于 2025-4-1 14:55
厦大化学强,还出了数学陈景润,武大中山比不了。
可能是我bias了吧,觉得武大理科传统更好。如果追溯到民国,那就更是了。
Anyway,我的point是:理科8校很难凑,有几个差不多的,如果加上厦大,其他几个也可以加。
自由探索
发表于 2025-4-1 15:03:43
本帖最后由 自由探索 于 2025-4-1 15:07 编辑
陈景润树立了一个标杆,留下了一种精神!
陈景润先生也是科大先贤,攻克1+2猜想时,时任科大数学系老师。
自由探索
发表于 2025-4-1 15:18:09
wsdcxnh 发表于 2025-4-1 12:45
武大最出名的是生物,数理化生里面,武大的数学反而最差,你这都不了解,还发啥贴? ...
中国新冠疫情诞生于武汉,也没见武大有啥特别作为,武大生物强在哪?
ustcharvard
发表于 2025-4-1 15:20:29
自由探索 发表于 2025-4-1 15:18
中国新冠疫情诞生于武汉,也没见武大有啥特别作为,武大生物强在哪?
你这对武大生物要求也太高了。
整个中国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些生物A+学校包括科大都没办法。
自由探索
发表于 2025-4-1 15:23:14
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时刻,倒是远离武汉的中国科大生物人,贡献了一种思想、一种医疗方案,挽救了无数中外新冠感染者的生命!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1 16:47:15
软科理科10强
https://bbs.netbig.top/data/attachment/forum/202402/17/000512ps4s4sl4nxprtsh3.png
https://www.shanghairanking.cn/info/detail?code=2023_01_300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4-1 16:51:24
厦大下,武大上。武大传统上数理化生地球物理都不差,只是现在有点被超越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1 16:53:16
本帖最后由 besthread 于 2025-4-1 16:56 编辑
自由探索 发表于 2025-4-1 14:55
厦大化学强,还出了数学陈景润,武大中山比不了。
陈景润,厦门大学本科毕业,1980年中科院委员(院士),1992年首届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
陆启铿,中山大学本科毕业,1980年中科院委员(院士),1992年首届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
陆启铿作为华罗庚先生归国后的第一批亲传弟子,凭借自己的执着和过人禀赋,在多复变和数学物理领域做出了大量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就。
陆启铿的相关成果在国际上被称为“陆启铿定理” 、“陆启铿域”、“陆启铿不变量”和“陆启铿常数”。此外,还有著名的“陆启铿猜想”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25907/533aYdO6cr3_z3kATPyPxfzxZnyWP9mv7L2CALtzzqIP0XOpX5nyFIsz85k88Lh_FkTMqtcwMIdAxrDlTklF7_IQee40LbEmnH76WjfciuaiooU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1 16:59:51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1 16:53
陈景润,厦门大学本科毕业,1980年中科院委员(院士),1992年首届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
陆启铿,中山大 ...
“陆启铿猜想”,是建国后国际数学界首次以中国数学家名字命名的猜想。。。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5-4-1 17:00:10
NKU 发表于 2025-3-29 14:54
南开化学从传统到现在都很好,
1950年-60年代代杨石先院士是中科院学部化学组组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务 ...
物理国字号人才20个左右, Nature、Science 五年周期内2篇不到吧,学科评估稳居前9,哪来的自信。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1 17:02:38
2022年中国数学会三大数学奖揭晓!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获得第十六届华罗庚数学奖,中山大学教授陈兵龙、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刘若川获得第十九届陈省身数学奖。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1 17:04:02
本帖最后由 besthread 于 2025-4-1 17:09 编辑
1955年,9位中科院数学委员。其中,李国平,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当选。
1955年新中国首次评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陈建功、苏步青、江泽函、柯召、许宝騄、华罗庚、李国平、段学复、王湘浩当选数学学部委员。1957年增补张宗燧、吴文俊为数学学部委员。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1 17:11:35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1 17:04
1955年,9位中科院数学委员。其中,李国平,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当选。
1955年新中国首次 ...
本科校友,国内清华居多,国外日本东北大学居多,各2-3人
自由探索
发表于 2025-4-1 17:24:59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1 16:53
陈景润,厦门大学本科毕业,1980年中科院委员(院士),1992年首届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
陆启铿,中山大 ...
华先生眼里,陈景润的成就最突出。
杰出人物,是不宜用院士等身份去评价的。
关键看提出了什么思想,解决了什么问题,奠定了什么理论,发现了什么新现象新规律......
NKU
发表于 2025-4-1 19:05:19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5-4-1 17:00
物理国字号人才20个左右, Nature、Science 五年周期内2篇不到吧,学科评估稳居前9,哪来的自信。 ...
我说的是学科评估,自己查去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2 00:51:47
自由探索 发表于 2025-4-1 17:24
华先生眼里,陈景润的成就最突出。
杰出人物,是不宜用院士等身份去评价的。
之前就领教过你是逢中必反的主。这里本无我中的事儿,而你非要把我中当枪使用,挑拨离间,真是可恶之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8080139121257552
mkswfc
发表于 2025-4-2 17:08:34
wsdcxnh 发表于 2025-4-1 12:46
复旦的数学还是比清华骚强一些的
孩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随便看看56
发表于 4 天前
本世纪初到现在的变化也挺大的
zgjyb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zgjyb 于 2025-4-8 22:26 编辑
讲历史:
厦大化学第一任系主任刘树杞,后任厦大理科主任、湖北教育厅长、武大筹委会主任、代校长、北大理学院院长
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张存浩,1943年进入厦大化学系,后随姑父转入中央大学
蔡启瑞,催化科学奠基人,1937年化学系毕业
数学项黼宸,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台湾大学数学系主任
......
院系调整前培养的本硕博院士,厦大排名第9(清华、央大、交大、北大、浙大、西南联大、燕京、金陵、厦大、武大、同济)。
上面有的说代表人物:
数学,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物理,谢希德,原复旦大学校长,中国半导体之母
化学,卢嘉锡,原中科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生物,伍献文,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水生生物学奠基人
生物80年以后本校当选的,唐仲璋、唐崇惕、林鹏、韩家淮、林圣彩、夏宁邵
院系调整期间,厦大损失了全部的工科(略)、化学的2/3(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福大),数学的3/4,物理的1/2,海洋的大半(海洋三所、山大)
截止当前,厦大的全职院士,尤其非资深全职院士,应该在12名以内,绝大部分为自培、本校当选
zgjyb
发表于 4 天前
说厦大发的主刊和子刊的,2000年1月-2014年1月十几年间,厦大的ns主刊和子刊内地高校第6(中科院、北大、港大、清华、科大、上交、复旦、港科大、厦大、南大、北京生科所、港中文、浙大),需要数据可以发上来
zgjyb
发表于 4 天前
山大的生物传统不错,以前到现在跟厦大都很有渊源,当下部分所知的
张友明,本科 1981.9.-1985.7. 厦门大学 生物化学
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盛英,硕士:2000.09-2003.07,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系
学士:1996.09-2000.07,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班
2018.11至今,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全重室常务副主任
https://www.mbtechinst.qd.sdu.edu.cn/gk1/dzbz/yxz1.htm
wsdcxnh
发表于 3 天前
清北南复科开六校算得上的理科传统六大名校,剩下的很多学校理科实力基本相当,硬凑8个不太好,上交浙大吉大武大厦大山大中大基本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