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一所“名校”?
发论文,发论文,发论文……。用外部可见的论文数量把排名搞上去,排名上去就会带来曝光度和美誉度。曝光度和美誉度会影响生源和增加社会的美好印象,进而提高就业,吸引优秀师资,从此进入正反馈。至于什么产业发展的需求,国家发展的需求,管他呢,自有没想通的一些学校去搞。反正社会人也不会整天统计谁干了什么事。
所以,最有性价比的事就是把钱花在这些外部可见的KPI上,KPI搞好了,焦虑部领导脸上有光,年终总结才能赢的彻底,这才是真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发论文和搞产业化又不矛盾,论文不行就不行,老实承认就行了,扯什么产业发展,搞得像论文不行产业化就做的很好一样。 最简单学华科直接雇佣软科创始人刘念才当本校教授即可 AUDP 发表于 2025-5-14 12:39
最简单学华科直接雇佣软科创始人刘念才当本校教授即可
虽然不提倡,但确实起效快。 发论文对于学校引进人才是最公平的方法,老哥你如果了解高校人才引进相关工作就会深刻知道这一点 如果不看论文,靠几个院士专家评奖来衡量青年人才,这个学校马上彻底近亲繁殖化,整整一代人被浪费掉 评价大学总需要一些评价指标,高水平论文是最客观、国际公认、且可量化的指标,就如同高考一样,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没有比高考更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了,如果不看高考,整个中国的人才选拔体系会变成什么样,真的不敢想象 再说了,发论文和搞项目并不矛盾,清华论文那么强,难道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就比其他学校少吗?麻省理工论文那么强,人家为美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做的贡献难道就少吗? 何必不喜欢论文这个评价指标?如果以清北浙交为标准,总经费/国自然/院士/杰青/海优/顶刊论文/服务国家/产业转化/国重平台/理工文医,人家不会觉得哪个指标不重要,因为人家是方方面面都强 如果以清北浙交和世界Top50院校为高远发展目标,世界Top50院校没有一个论文不行的,不需要想太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那就按照世界Top50的标准去补短板,当我们的母校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比排世界第50的院校差的时候,那时就不会再讨论什么指标重要,什么不重要了 个人观点,中国前10-15的大学,都应该以top50院校为高远目标,世界前50的大学,中国连10所都没有,那还谈什么伟大复兴,去看看目前世界排第50的大学是什么水平,然后抓紧时间去追赶,目前和人家差距还是不小的 不应鼓励国防高校醉心于发论文,那是不务正业。到时候七子们顶刊起来了,实体国防却不行了就麻烦了。所以教育部有学科评估,也不完全是按顶刊来排队的。
不过商业榜吃亏,确实影响生源。 没必要排斥论文,这是一个重要的评价维度。经费,平台,人才,成果,论文,都很重要,不必要厚此薄彼,如果不能兼顾,把自己最擅长的发挥好即可。哪一个维度能做到第一都是顶尖高校 AUDP 发表于 2025-5-14 12:39
最简单学华科直接雇佣软科创始人刘念才当本校教授即可
软科把华科排在前十已经快10年了吧,刘念才受聘华科不是也就近2年的事吗? 科研人员不发论文,太神奇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