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2-26 12:3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2-25 12:45
造假最严重的就是医院里的医生
医生论文造假是被考核制度逼的,这里不得不提武大的两个附属医院,往前倒腾十年,那可是买卖论文、论文造假的重灾区。记得我还在校的时候,只要有论文造假的披露,几乎必有武大的两个附属医院。而医生的职称上去了以后,几乎就没有造假的动力(毕竟十几分的论文只能用来评职称),病人看病也不会说某个医生文章发的多IF高而去选择这个医生看病,甚至相反,病人不太敢选这类医生看病。一个医生的临床水平是可实操检验的,也就是说医生论文造假的影响是可控的。
泛生物学科(含医院内的非临床人员或以基础研究为主的临床人员)的论文造假的结果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复现难度高等诸多难点。结合中国药绝大多数都是仿制药,也就是说中国的泛生物学科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产业转化。那就只能比拼论文甚至造假论文,且同质化严重,浪费巨大。一个医生即便造假的几篇论文,只要临床水平在线,职业生涯几乎不受影响。而一个搞生物的论文造假(尤其是代表性论文)被实锤,他的一生几乎被白干了,比如我们的曹院士,他的学术生涯就已经断了,靠着以前攒着的人脉和资源,在卫健委养老退休,顺便把他儿子扶上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