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大牵头、五校共建推出了“AI+X”微专业,这是全国首个跨校共建共选、学分互认、证书共签的创新性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培养微辅修项目。
人工智能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渗透力和支撑性强、高度复杂等特点,呈现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特色,X则为交叉学科。
今年,华五微专业共建行动全面升级,在跨校合作中,浙江大学牵头全新迭代“AI+X”微专业。
谁能报名?
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人工智能、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软件工程专业在校、在籍非应届本科生,需要具备一定数理基础,对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实践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学科前沿发展趋势感兴趣。
谁来授课?
“AI+X”微专业的授课老师,既有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优秀教师,还有国内外人工智能头部科技企业的专家。双方联合授课,推进科教融合,确保教学水平和质量。 有哪些课程?
“AI+X”微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主干课程学习及线下实践活动两大模块。主干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前置类课程、基础类课程、交叉类课程、产业实践类课程四大类。线下实践活动包括前沿主题系列报告、跨学科研究工坊、黑客马拉松等,不定期举行。
前置类课程着眼于编程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等方面,为后续深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基础类课程教授体系化的人工智能基础知识,聚焦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脉络体系及领域前沿热点。交叉类课程以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为核心导向,同学们可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方向,掌握不同学科理论,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产业实践类课程联合头部企业共同开设,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同学们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完成学习后有证书吗?
完成修读要求后,学习者将被授予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签章的“AI+X”微专业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