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25-9-28 16: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DFL 发表于 2025-8-6 08:29; [* z; L+ w. B( P* F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生态共建启动
5 i6 F( |7 N/ A6 e 电力网 2025-08-04 来源:国资报告杂志社
6 S Q# }6 ~2 H/ h* z多地启动“国家AI应用中试基地”建设!中山医院联合华为发布“元医疗模拟实验室”8 Q7 M+ L8 z- i. W9 |
( x0 c1 C* S- Y, C
《科创板日报》9月16日讯(记者 黄心怡)在昨日举行的中山医院“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推进会上,中山医院“元医疗模拟实验室”正式揭牌,涵盖虚实融合的元医疗空间、智慧管理、智慧医技以及六大智能体场景体验等内容。
e1 r" ~- C% `7 ?: |- F: b2 H* ^, R& p# R5 V5 u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该项目由中山医院联合华为、联影智能共同打造,迈瑞医疗、仪电鑫森等也参与了成果发布。
+ p- Y+ x- o* |( `9 [1 G
/ i7 l- g9 |: q' W6 p▌元医疗模拟实验室揭牌- U: c9 Y6 a, q7 \9 _5 |
* H' H+ W% V& x# A
中山医院院长周俭表示,为进一步推动技术落地转化,中山医院启动了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的建设,该基地聚焦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着力推进医疗AI等技术的临床转化,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精准度以及可行性,形成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复旦中山经验。2 V) S+ Y2 r: ^4 }( n% K% O
* S2 k# m& v" t) V1 T% I/ b. k1 A记者了解到,基地将建设国产化算力支撑平台,通过自建微调/推理算力集群,严格保障隐私数据“不出域”。基地将打造全链条模型服务体系,以国产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和AI框架为底座,构建涵盖模型工程、Agent(智能体)工程、AI资产管理在内的全流程服务能力。0 |1 }3 H* P" j, J
. s2 {* \' }3 K! c- R3 P在具体应用层面,基地将面向医学科研、智能诊疗能力提升,智能医疗器械开发,智能医用机器人(19.320, -0.70, -3.50%)研发等方向,落地不少于49个特色应用场景,并发布超过10项配套标准规范。
4 I- i9 W$ X, }$ @$ q. ?* M2 [+ n; K d- ?
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介绍,目前中山医院已联合企业研发“观心”“医界智圣”“元智”“镜观”“光启慧语”等垂域大模型,并衍生出“医健助手”“有爱小山爱心医生”“一扫多查”等智能体应用。
1 g+ ~. a* ~: x
9 X) H. ~7 ^7 w9 J其中,葛均波院士团队主导的“观心”大模型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心脏疾病,辅助医生快速分析病情,减少误诊可能。“有爱小山”已在中山医院十几个科室铺开,年轻医生书写病史的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5分钟,有更多时间与患者交流、深入分析病情。“镜观”智能体则可以为患者解读内镜报告,辅助医生预警风险,帮助管理调度医疗资源。7 ?/ @2 p8 w4 p) B! k% Z* Q: [
4 V: h- N; o: O, w4 Z# H8 a
“医院正推进AI原生新一代业务系统开发,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顾建英提到,今后,中山医院将依托模拟实验室资源,开展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试,推进医疗知识数字化、诊疗能力产品化、医院服务生态化,构建覆盖全流程的智慧医疗体系。
& [2 y" K) q7 I9 V% v" N
) Q2 J" a) A2 ~7 n* O《科创板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元医疗模拟实验室”展示的成果包括面向心内科的观心大模型、医生病历书写助手有爱小山、介入手术智能体、面向患者服务的医健助手等。
3 D4 Q0 Y$ z8 f+ H: q# I# F& w$ u1 ^: H7 e2 o! `9 i' X
中山AI医健助手,可进行健康咨询中山AI医健助手,可进行健康咨询
]# Z6 F. D: I! s/ l/ ]* u/ l联影智能的智能入院记录联影智能的智能入院记录
2 a# M/ K$ s2 P/ D5 W“Wi-Fi 7物联融合 +毫米波雷达无感检测”构建智慧病房“Wi-Fi 7物联融合 +毫米波雷达无感检测”构建智慧病房1 x" u* D+ {. }9 N( U6 d. S) {
▌多地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
- q- f% |) ~2 h6 A3 k
; K( M3 u9 e(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是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标准化、体系化发展的共性能力平台。结合“人工智能+”6大重点行动,通过在制造、医疗、交通、金融、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布局应用中试基地,汇聚行业资源和相关产业能力,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推广应用成果、孵化创新主体、打造开放生态。7 V: X2 O( E: i$ |. j8 F; t; s
. X9 y5 e% v2 a. I" E* x; l《科创板日报》注意到,除了中山医院外,还有多个领域的中试基地建设已启动。/ @# L8 Z# `! F* O! B( }) c8 a9 L
9 p* j+ [9 d( G4 Q$ P
9月11日,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制造领域)正式在上海启动建设。会上,上海市“AI+制造”产业联盟发布成立。联盟由上海电气、市工业互联网协会会同相关单位发起成立,旨在支撑应用中试基地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联盟集聚了人工智能企业、制造企业、专业服务商和科研机构等30多家生态伙伴,% b$ f! s9 Y; f: S& n" p+ n
) N8 q1 k/ A# T3 k, `
9月9日,青岛、绵阳、厦门3个首批交通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全面启动建设,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绵阳科技城新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供应链数智创新有限公司为中试基地牵头单位, 3个基地将分别围绕智慧港口、城乡物流和应急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等方向。) ?* v. b) y- d' M% K/ e! m
5 ]! b+ W$ d( p3 k9 p6 t' x: T! z8月底,浙江启动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智能专科医生方向),以省为单位布局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基地项目将充分发挥浙江在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智能计算等科技创新优势,聚焦为卫生健康行业提供共性解决方案,构建涵盖算力保障、数据支撑、模型研发、验证测评、成果转化的中试验证平台。7 Z6 L9 c- K( k) C
; J" G7 O; G2 D: f) p6 ^近日,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广东省发布会广州专场)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正式启动,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广东省正式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建设。该基地围绕构建“发现即控制”的传染病防治新范式,着重建设开放共享的模型训练平台,打造具备国际化特征的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中试基地正式发布了传染病初筛与监测、传染病传播预测等首批15个先导示范建设场景,覆盖传染病预警、临床辅助决策、药物研发等9大核心方向。合作意向签约环节,广州数科集团总经理夏坚代表公司与中山大学、华为、神州医疗、科大讯飞、中科软、广东智源等多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应用与产业化发展。- H8 K+ k0 c; R0 f) B; z8 ~
1 c! K! X- k$ e7 G" N) e)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科创板日报》表示,中试基地,是科研成果和产业应用中间地带,其目的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7 F, f9 i/ J( k! N" [. q
9 S$ Y! j" g/ |$ g9 s% n
谈及各地启动中试基地的影响,盘和林认为会加速人工智能应用,缩短技术到应用中间的路程。“当然,也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人工智能的算法方面的技术主要来自于企业,其科研到应用的距离较短。而真正需要中试的,其实是算力芯片。因此在算力芯片领域,中试基地的作用可能更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