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学在东大

【东南大学●大医科】附属中大医院最新数据:2院士、5国家级科研平台、51国家级人才

  [复制链接]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3:4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大开发出“神奇墨水” 能“画出”导电细胞支架 2024-07-15 07:52:39|图文来源:金陵晚报 南报网讯(记者 何洁 实习生 张天悦 王思睿)最短只需要几分钟,便可以3D打印出器官芯片中用于细胞培养的三维导电细胞支架。近日,记者从东南大学获悉,该校顾忠泽教授课题组在亚微米精度导电聚合物三维复杂结构的3D打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合成》。  正值暑假,但东大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内却不时传来快门的“咔哒咔哒”声,由学校自主研发的飞秒激光直写设备正在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三维导电细胞支架,激光透过光学透镜照射在加工台上,不出10分钟,一个边长为60微米的细胞支架就“诞生”了。  这样的细胞支架有何妙用?东南大学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后、顾忠泽教授课题组成员周鑫介绍,不同于传统的导电材料,打印出来的三维结构更加接近人体真实的导电机制,可以模拟细胞生长的生理微环境,可用于脑、神经系统或者心脏等具有电信号功能的器官芯片,“在这样高精度的条件下,器官芯片可以实现精确模拟和监测生理电信号,更好地进行药物筛选和疾病研究。”  人体器官芯片技术是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亟待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无论是规律跳动的“心脏”,还是负责代谢的“肝脏”,都可以在人体外进行孕育和培养,为药物筛选和疾病研究提供了高度仿真的体外实验平台。十多年来,东南大学顾忠泽教授带领课题组探索器官芯片之路,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  周鑫介绍,此次研究成果的突破关键在于他们创新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光催化剂,通过光引发双重氢原子转移反应,实现了导电聚合物的快速光聚合。区别于传统氧化聚合和电化学聚合方法,这种光聚合方法最大的优势是时空可控性,让构建精细的二维导电图案和三维导电网络更加方便。  “举个例子,我们的这项工作就像‘神笔马良’,笔就是飞秒激光直写设备,而作画需要用的‘墨水’就是我们开发的光催化剂。这种‘神奇墨水’遇到光时,就会发生奇特变化,变成能够导电的材料。我们用‘神笔’和‘墨水’就可以像作画般设计出复杂的电子结构。”周鑫说,“下一步,我们将通过AI计算设计更加普适的导电聚合物光催化体系,再将制作产品整合到器官芯片进行真实模拟。”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7-16 21: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省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培训班成功举办来源: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 2024-07-15 点击量:28

本站讯 7月11至13日,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主办的江苏省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培训班暨围产营养沙龙暨结对帮扶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妊娠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治学习班在连云港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多地围产医学、重症、营养等多学科著名专家,以及全省妇产科领域的400余位学员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和提升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7月12日上午,江苏省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培训班举行开幕式。开幕式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松桥主持,连云港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晨、妇幼处处长周晶晶以及来自全国围产医学著名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全省十三地市专家及代表参加会议。连云港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爱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沈杨先后致辞。

本次培训班分为四个专题研讨环节。在“高危孕产妇识别及管理”环节,无锡市妇保院顾颖主任、苏州市立医院严俊主任、宿迁市人民医院戚亚兰主任、泰州市人民医院韦静主任担任主持嘉宾。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沈杨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及手术视频介绍了妊娠合并宫颈癌的处理与诊治;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袁勇贵教授详细介绍了产后抑郁的病因、危害及平衡心理治疗的应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刘松桥教授从病理生理与临床相结合的角度对如何处理产科危重症进行分享;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李力教授对产后出血进行了分享,强调重视胎盘植入性疾病,加深大家对产后出血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孕产妇危急重症识别及管理”研讨环节,在苏北人民医院卢丹主任、镇江市妇保院倪霞主任、盐城市妇保院李卫文主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沁主任主持下展开。北京医院王少为教授对妊娠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进行案例分享,为我们带来了少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疾病的诊治策略;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陈荔教授探讨盆腔动脉栓塞在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后的疗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维俊主任就《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进行了解读;中大医院医务处主任陈辉针对孕产妇安全精细化管理方面展开分享。

“妊娠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研讨环节,由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慕玲主任、常州市妇保院王慧艳主任、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马小艳主任、淮安市妇保院李晓琼主任及中大医院赵维英主任主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龙伟主任、南京鼓楼医院戴毅敏主任、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韩秋峪主任、连云港市妇幼孟茜主任分别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管理、持续性枕后位诊治、高危妊娠终止妊娠的时机与转诊、产时高危因素早期识别和处理展开研讨。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林建华教授强调了心脏病患者全妊娠周期中心血管疾病筛查及管理的重要性。

“提升助产服务能力”研讨环节,由南通市妇幼成晓燕主任、中大医院贾瑞喆主任、无锡市人民医院马锦琪主任、扬州市妇保院黄涛主任、中大医院燕筠主任主持。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李光辉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苏敏主任、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张国英主任、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古航教授分别对妊娠期“顽固性”高血糖的处理、慢性高血压的围产期处理、妊娠合并脂肪肝的诊治、孕产妇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治思路进行详细讲解。

本次为期三天的会议日程丰富且紧凑。7月13日,“互联网+围产营养门诊规范化建设项目巡讲(江苏站)”学术活动同期举行。此次活动由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李力教授及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金晖教授共同主持。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李光辉教授致辞。首讲由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郑薇教授向大家分享双胎妊娠营养支持相关研究进展与推荐;第二讲由中大医院于红教授通过临床案例强调营养管理在预防孕产妇严重不良事件中作用;第三讲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戴永梅教授介绍了妊娠期维生素D、叶酸相关作用及合理补充推荐;第四讲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李光辉教授结合临床血糖管理实践介绍了妊娠期高血糖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李力教授、李光辉教授与学员们针对临床问题进行详细的互动讨论受到参会学员的高度评价。

此次会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训班前的7月11日下午,与会代表踊跃参加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演练,在真实模拟救治情景中,检验孕产妇救治体系运行情况,提升危急孕产妇救治能力。

江苏省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指导及质控中心主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于红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会议的圆满举办对全省孕产妇危急重救治能力提升及围产营养、孕产期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中大医院将继续发挥作为江苏省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指导与质控中心、江苏省高危孕产妇救治联盟理事长单位的引领作用,为促进江苏省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建设发展、保障全省母婴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 O0 f5 I$ q  W0 Z+ t3 f) ~

9 W9 t0 r3 }5 X% P! u
1 m; I2 G9 S) m* r5 r7 @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0:3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在东大 于 2024-7-17 20:35 编辑
, \. q! }6 B) v6 a& ]# I  p: L
3 b. K6 ]* J' b3 W0 g第五届中大科技论坛成功举办来源: 发布时间 : 2024-07-17 点击量:20
本站讯 7月13日,第五届中大科技论坛暨第一届花果山医学博士提升论坛在连云港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连云港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论坛以“探索·创新”为主题,聚焦新形势下医学科研管理改革创新,开拓人才培养新路径,探索科技管理新方法。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组成员鲍军,连云港市政府副市长张家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赵镇,康复大学副校长刘奇迹,连云港市政府副秘书长吴金恩,连云港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陈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执行院长黄英姿,中大医院副院长居胜红,连云港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董青,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爱民以及来自全国顶级高校和医院的300多名科技管理专家和创新人才出席大会。

论坛开幕式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居胜红和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松桥联袂主持。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组成员鲍军,连云港市政府副市长张家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执行院长黄英姿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上隆重举行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基金项目启动仪式。江苏省政府聚焦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出台了《江苏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实施方案和结对帮扶省内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力争要在三年时间内打造一批高水平医院,建成多个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努力推动江苏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为结对帮扶单位,该项目是全面落实帮扶合作的体现与支撑。
本次论坛围绕主题设有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共同探讨医学人才培与科技管理改革的新路径、新赛道。
在主论坛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峥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郭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闫小响教授先后作《国际化临床研究生态的构建》《医师科学家的孵化与培养》《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助力医院创新成果转化》《学科建设评估的实践与探索》《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分析与青年医学人才培养举措》的主旨报告。南方医科大学赵镇教授、康复大学刘奇迹教授、苏州大学徐小乐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薛芊教授、海南医科大学郭峻莉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王振光教授担任主持嘉宾。此外,大会主旨论坛上围绕“医院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建设与评价”和“干(体)细胞临床研究的实施与管理”进行了主题讨论。与会专家们对医学科技管理体系建设、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培育与支持现状、路径、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与讲解,见解独到、专业性高、实操性强,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7月13日下午,成果转化分论坛围绕“如何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高质量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展开学术研讨,来自全国的医学创新科研人才进行了专题交流。中大医院科技处主任季明亮主持该论坛。探讨“如何通过青年医学人才培养举措,筑牢人才发展基石”的人才培养分论坛同时举行,全国医学科研青年才俊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中大医院人力资源部主任周文主持该环节。
花果山医学博士提升论坛7月13日下午同期进行,国家高层次人才、中大医院科技处主任季明亮,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松桥,国家高层次人才、东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副所长王彬,国家高层次人才、中大医院人才办主任陆建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现场授课,分享研究热点和科研历程。同时连云港市优秀博士代表刘云、王雷雷、徐刚也分别进行了专题分享。
花果山医学博士提升论坛是中大医院联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搭建高水平医学学术交流平台,激发医学科技创新活力,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的新载体。与会博士群体、青年科研工作者表示,要以创新研究为己任,树立风清气正的学风,以论坛为平台,分享医学研究经验及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
科技是核心竞争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医学科技创新的发展关系到人民健康。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深化结对帮扶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创新举措。国内多位著名专家、国内顶尖高校、医院的优秀科技管理者汇聚一堂,以前瞻性眼光、开放型思维、国际化视野,启迪和助力医院管理体制、人才建设和科技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人才培育成效与医学博士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医学创新水平和新质生产力,以有组织的科研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4 G: l  @# F. q1 B
, E* U, [& }: G5 ]0 X6 A# U8 c; }7 v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7-19 20: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在东大 于 2024-7-19 20:09 编辑 . x& K# [, m. M5 w7 e: y

0 K- z' E: J- P- u2024年,东南大学医学江苏投档线646分,位次提升约300名,达到中九分数线,力压南京医科大学最高分数组10分

高级战友

Rank: 4

659

积分

0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2024-7-21 20:2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一个代码了,外省就一个代码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7-21 20: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ljt441200 发表于 2024-7-21 20:25
- W( X$ E7 D* i6 L: Z4 R: E, U可以一个代码了,外省就一个代码

( G8 g6 e- `/ \& J大医科规划一旦进展顺利,医学分还会持续涨,将来大概率不会拖后腿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4-7-21 21:0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在东大 发表于 2024-7-19 20:07# Y" D' {+ a; H( T
2024年,东南大学医学江苏投档线646分,位次提升约300名,达到中九分数线,力压南京医科大学最高分数组10分 ...

6 z! l0 w. N  |4 K今年还有和生医的双学位项目招生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7-21 21: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林 发表于 2024-7-21 21:00: b" u9 E6 n  f4 w+ E) g
今年还有和生医的双学位项目招生
% z! r$ t5 l2 M- S9 C
医工交叉是东南的特色和优势,看好发展前景和生源!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7-25 14: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神经及精神疾病影像诊断与治疗专家、功能与分子成像新技术专家展开2个同名词条; L+ X- h9 V  ^' [# U
王梅云,河南南阳人,神经及精神疾病影像诊断与治疗专家,功能与分子成像新技术专家,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河南省神经疾病影像诊断与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2] [5] [17]1 x  M8 j. C. ?  @* O
王梅云于1990年9月—1995年6月就读于东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获得医学影像学学士学位;1995年8月—1999年8月任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医师;1999年9月—2002年7月就读于郑州大学,毕业后获得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2002年8月—2005年6月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后获得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2006年10月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2006年11月—2008年10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11月—2016年8月任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影像科副主任;2013年4月—2013年9月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做访问教授;2016年9月起任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影像科主任,河南省神经疾病影像诊断与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5];2021年11月任郑州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学术副院长 [14];2022年当选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2]
/ l' d: _' d4 q% @/ S+ {& u: L& W% z( c% ?王梅云主要从事神经及精神疾病的影像诊断与无创治疗、功能与分子成像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研究。 [2]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7-28 08:21: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安保医疗机械通气规范化培训顺利闭幕   中国财富网 2024-07-26 18:10中国财富传媒集团成员,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2024年7月17-18日,第74期“重症医学机械通气规范化学习班”在南京顺利召开,该培训班通过强化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帮助临床工作者更深入地理解机械通气,更娴熟地解决临床问题。  据悉,重症医学机械通气规范化培训是中国重症呼吸支持协作组(CCRSOP)的常规培训项目,足迹遍布华夏,获得一致好评。   盛夏七月,全国重症学者缘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趁着晨光,踏上此次机械通气培训之旅。据了解,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是我国首批临床重点学科、国家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江苏省唯一重症医学诊疗中心、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团队。该科室集医教研为一体,是具有突出优势的国内重症医学高峰学科,一直引领我国重症医学发展,成为无数重症患者救治的希望,也是全国重症学者向往的医学殿堂。  此次培训班在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江苏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玲教授和江苏省病理生理学会秘书长朱旭冬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帷幕。   刘玲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机械通气的培训应采用小班化、规范化、精品化的教学理念,通过短期、系统、全面地强化培训,让学员的专业知识、临床思维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也理应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向广大学员传递病理生理导向的机械通气治疗理念,普及与深化机械通气的规范化使用,让机械通气保障更多人的健康!   培训期间,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江苏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玲,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执行院长、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英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郭凤梅,江苏省医学会重症肾脏分会委员李卿,中国重症血液净化协作组ECMO学组委员郭兰骐,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徐静媛等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做了精彩的讲课,包括《呼吸系统生理概要》《气道阻力和呼吸系统顺应性:如何临床应用?》《驱动压、跨肺压:临床怎么用?》《ARDS呼吸支持:从无创到有创》《便携式气管镜在重症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管理》《AECOPD机械通气:从无创到有创》《ARDS肺开放与挽救性治疗:何时?何法?》《俯卧位通气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呼吸驱动的评估和管理》等。       同时,现场利用安保医疗呼吸机一方面进行了VC与PC、SIMV与PSV、PRVC与BIPAP模式的模拟教学,把理论与呼吸机波形、参数相结合,另一方面开展了分组案例讨论、ARDS病例实战、AECOPD病例实战等,帮助学员更好地消化和理解。   培训现场,郭兰骐教授带领的纤支镜分组实操,现场反响也很热烈,学员踊跃参与其中,直呼“收获颇丰”。  此次机械通气规范化培训的圆满成功,离不开众多专家学者持续在重症医学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未来的重症医学领域,安保医疗必将与临床工作者携手共创,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诊疗工具,共同推动重症呼吸支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安保医疗作为急危重症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将长期支持CCRSOP机械通气规范化培训走进更多城市,服务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相逢总要别离,别离是为了更好的重聚,感谢参加此次培训的医护人员,期待下次培训班再相聚。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7-30 10: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大医院陈立娟主任当选江苏省免疫学会心血管免疫专委会主委9 ~5 b* I, F" u% Q
来源: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 2024-07-25 点击量:664 Q6 k" g1 ^2 u
本站讯 7月20日,第三届江苏省免疫学会心血管免疫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在南京举行。经选举,来自江苏各相关高校、医院的73名委员组成第三届江苏省免疫学会心血管免疫专业委员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教授担任第三届江苏省免疫学会心血管免疫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立娟教授当选新一届主任委员,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助理陆静当选副主任委员,副主任医师陈中璞当选秘书,主治医师徐荣丰、瞿洋洋当选委员。6 y& d+ m0 }7 G* y% @
* z. _% b: w; S8 f
江苏省免疫学会理事长王立新、副理事长朱一蓓,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兼医学院院长吕海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李拥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科主任马根山、副主任陈立娟、主任助理陆静以及省内各家医院代表出席会议。. G' C' [, @$ X9 H0 i/ }

5 _/ g# `$ t  D2 J: _$ F
) P7 t8 G8 c, S' b( C0 S% B! n, G. V
据介绍,心血管免疫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心肌梗死急危重症的抢救中血管再灌注至关重要,但炎症免疫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及心梗急性炎症期及修复中均起了关键作用,但目前尚没有针对炎症的有效治疗,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心血管免疫的相互作用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心血管免疫研究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重大课题。
4 n3 X: v7 ~8 [: t- _( N* p- A+ Y- l$ O, S$ Y' i
第三届江苏省免疫学会心血管免疫专业委员会的人员构成,涵盖成人及儿童心脏病学,与会领导及专家纷纷表示,新一届委员会更加注重临床和基础的密切结合,注重儿童及成人心血管病的内在联系,从整体的角度找到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预防或救治手段,更加关注免疫在心血管病学中的作用。新一届专委会将以提高临床水平为目标、以全面创新转化为动力,增加临床与基础的互动,不断探索完善心血管免疫医学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新模式,持续推进心血管免疫医学的高质量发展。(编辑刘敏编审程守勤)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9: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n! }# N9 M8 `" _6 w8 e
! K  h8 c9 V1 Z( i5 y  “消化系统疾病X线/CT图文详解丛书”发布
4 s$ k' ^" u% A4 Y4 F1 F) H  o7 H7 P* A
  大河网讯 近日,由河南省医院协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消化系统疾病X线/CT图文详解丛书”新书发布会在郑州举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滕皋军,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孙保营,郑州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杨雪冰,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高剑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孙应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主任严福华等出席会议。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等省内外的70多所医院放射科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张永高、岳松伟主持。( `! J! [% j5 c5 k, {( I; I5 q
. C( _1 X! L' J$ B4 E+ ~
微信图片_20240729190237.jpg
/ u' G8 M+ u* J) ~, R; l2 `0 O" u+ N% S% y7 T( v
  “消化系统疾病X线/CT图文详解丛书”总主编滕皋军院士致辞。他指出,本套丛书的作者团队强大,均为消化系统X线/CT影像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国著名专家,确保了丛书的权威性、学术性和专业性;丛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从临床真实案例入手,既有国内外已形成的研究共识,也有近年来临床最新技术研究成果,做到了传承和发展相统一。该套丛书的出版填补了消化系统疾病X线/CT诊断领域的出版空白。1 ~4 M8 R9 o$ ^1 c4 P! l5 o

' n3 z; \1 \6 J: \  “消化系统疾病X线/CT图文详解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负责人孙保营讲话。孙保营指出,2021年2月,出版社就开始积极策划本套丛书的出版工作,并多次召开项目编写推进会,抽调了数名优秀的编辑从事本套丛书的编辑、校对、设计、印制和质检等工作,力求尽善尽美。该套丛书作为大型学术成果,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学术创新性,对推动中国特色消化系统疾病X线/CT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为提高消化系统疾病X线/CT诊断水平提供支撑,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
/ O0 |7 t/ R& q2 |1 }/ z5 s: t. Q' H) h. \
  孙保营、杨雪冰、高剑波、孙应实、严福华、周志刚、张永高、岳松伟等共同为“消化系统疾病X线/CT图文详解丛书”首发揭幕。& i2 [& |% z. y& c' b0 m
& s. n7 `, ~: r, _( P4 ^
  “消化系统疾病X线/CT图文详解丛书”由我国医学影像与介入放射首席科学家滕皋军院士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高剑波教授领衔主编,编者包括医学影像领域30余位高水平专家学者,立足学科基础,探索医学前沿,全面系统收集了我国消化系统疾病领域内近千名病例并深入剖析,是一套大型标志性学术专著。该丛书共分为6册,分别是《食管病例图鉴》《小肠病例图鉴》《胃部病例图鉴》《大肠病例图鉴》《肝胆病例图鉴》《胰脾病例图鉴》。采用最新影像技术捕捉高质量典型图片,内容系统翔实。本套丛书不仅能满足医学影像科、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等相关专业理论及应用的现实需要,也能够有效提升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的理论水平及诊疗技术能力。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8-2 08:5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准医学时代的血液病学诊治新进展》专著出版发行 来源: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4-08-01  点击量:14  本站讯 近日,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葛峥教授担任主编的血液病学专著《精准医学时代的血液病学诊治新进展》正式出版发行。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吴德沛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内科陈宝安教授担任名誉主编,陈苏宁教授、唐晓文教授担任副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为该书倾情作序。          据葛峥教授介绍,血液病学是最早和最广泛应用精准医学指导临床诊治的学科之一。过去十年中,血液病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这些进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血液病的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该书紧跟国际血液病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围绕主要和重要的血液系统疾病,讲述了基础发病机制、精准诊断技术、精准预后分层、精准治疗策略、精准靶向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免疫治疗等方面的进展和前沿内容,突出更新了新发病机制、新精准诊断标准、新预后分层指标、新靶点治疗等方面知识,并加强了国内诊断标准与国外诊断标准的衔接,体现了学术价值和实效性。该书是一本能为血液病学及相关专业和交叉学科同道提供帮助的专著,同时也是东南大学研究生优秀教材。(编辑刘敏 编审程守勤)

新手上路

Rank: 1

2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4-8-2 09: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在东大 发表于 2024-7-19 20:07
# Z4 k3 ], j4 R; E+ f1 L9 p2024年,东南大学医学江苏投档线646分,位次提升约300名,达到中九分数线,力压南京医科大学最高分数组10分 ...

; n6 b( A7 S1 |9 |; u三流医学院的临床医学招生都可以轻松达到640分以上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8-3 10: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大科研团队 设计出纳米级“手术刀”2024-08-02 01:30:56 来源: 金陵晚报
. [! n* x! ]4 ?) R  z/ H! \利好) t- \! I; b2 ?

) @% _- N% U: y- z5 C$ h; [+ j
% }$ f4 c# s! D- h$ W* C" Q5 W& m0 `% D' q+ z  S9 ?8 u7 R: m

9 m( ]1 x! t3 Z5 X
+ I& y) i& O9 c* z
' g5 _& m2 o3 y' w& c

  本报讯(记者 何洁 实习生 王思睿 张天悦)如今,医疗机器人已经在部分医院“上岗”,辅助医生完成手术、病变检测、术后恢复等工作。但是,大型机器人完成的手术大小一般在厘米到毫米之间,无法进入人体内部进行更加精细的工作。8月1日,记者从东南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设计出了一款新型的纳米级“手术刀”,它可以深入人体内完成微米级别的手术,有望应用于癌症早期的手术治疗。该项研究成果近日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纳米级》上发表。

  “这种纳米尺度‘手术刀’可以在人体内进行长期手术,灵活度更高,切除的东西也更加微小。”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司伟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最新成果,在一块拇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里,装载的就是纳米尺度钻机,因为只有头发丝直径的十万分之一,所以只能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这款钻机由新型的纳米材料“碳纳米管”以双层嵌套的方式构成,可以像钓鱼竿一样伸缩自如。“就像钓鱼或者晾衣服的时候够不到远处的东西,有时候人体细胞癌变初期太小,传统手术刀够不到或者切除不了,我们就想到能不能发明一种‘伸缩杆’,在人体里可以伸长缩短也可以旋转,从而达到切除细小癌细胞的目标。”司伟介绍。

  功能上可以像钓鱼竿似的伸缩,但如何精准操控是难题。司伟表示,根据能量最小化原理,理论上碳管最稳定的位置是正中间,如何让碳管伸长并固定则是实验的重中之重。团队在碳纳米管上加上了多个电极,再通过预先设计的编码,调节钻机的表面电荷密度和分布,从而控制其运动,使之变成一把可以深入人体内部进行手术的“手术刀”。

  “部分癌症肿瘤通过医学影像筛查出来时,已经达到了毫米或厘米级别,而通过实验室先进的肿瘤标志物筛查技术,可以在癌症早期就筛查出来,并有望通过这款纳米级‘手术刀’,精准切除纳米级甚至微米级大小的病灶,因为创口很小,几乎是无痛的。”司伟表示,目前该项技术还处于理论设计阶段,想要步入动物实验阶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未来,团队计划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在人体外精准控制这把纳米级“手术刀”,让它对于人体的单细胞或多细胞进行手术治疗。

; Z, V) B+ S. m( s$ r
5 A4 p. E3 E* n% g! o. u) V7 p5 z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9: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最新概况(2024年部省共建共管)
                                       1个全职院士:滕皋军
                                       2个国家级质控中心:重症医学、综合介入技术(数量位居全国前几位)
                                       3个国家重大项目:国家中西医院协同旗舰医院等
                                       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
                                       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3个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含青年)
                                       33个省临床重点专科
+ }1 W1 C8 l7 y% B6 s  ]5 X0 J8 Z2 _! i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4-8-6 19: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在东大 发表于 2024-8-6 19:20
( I+ d( f1 S. D, x# J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最新概况(2024年部省共建共管)                                       1个全职院士 ...

0 W) i: e! M5 Y哪7个,哪个科室新增了?
) G6 @7 p: p) ~4 P; K

禁止发言

49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4-8-6 19:3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在东大 发表于 2024-8-6 19:20
6 |. W$ k% c2 U' |7 l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最新概况(2024年部省共建共管)                                       1个全职院士 ...

. t/ R  Z" W* Z/ b8 ?) o5 r: E3 f9 e哪里看的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9: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zekejie 发表于 2024-8-6 19:30
( {; G# }  `" A哪7个,哪个科室新增了?
5 n7 n6 C, e- r' G; z& b
具体增加了哪个不清楚,看最新的官方宣传里是7个,去年6月公布了新增加妇产科,后面应该还有,但不知道增加了谁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9: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在东大 于 2024-8-6 19:44 编辑
6 r  U. I! o- ^% {0 i
蛋黄粽子 发表于 2024-8-6 19:351 ]" ~- [) u7 H& e& \+ i! W6 S
哪里看的
$ E; S* A$ K7 M( X4 s
最新的官方宣传里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4-8-6 19: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在东大 发表于 2024-8-6 19:39
' ?/ c  C( g, Z- |( p$ A具体增加了哪个不清楚,看最新的官方宣传里是7个,去年6月公布了新增加妇产科,后面应该还有,但不知道增 ...

8 L9 q6 W: ^8 |希望是内分泌科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9: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蛋黄粽子 发表于 2024-8-6 19:355 u; N  ~" f3 v1 {2 @9 S: ?* s
哪里看的

( d" z" x9 G. E3 }3 t- G最新的官方宣传里有
- p6 ~" z+ Z+ W! a0 I9 V: c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8-9 09:1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由CHESS研究者发起,联合日本、韩国、新加坡、克罗地亚、埃及6个国家共同完成的CHESS2306国际多中心队列研究近日在Clinical and Molecular Hepatology(中科院1区,IF: 14)发表。本研究建立了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新型无创评估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对卡维地洛治疗的指导价值。  CHESS创始人、国家高层次人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助理、门静脉高压中心主任祁小龙,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担任共同通讯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尤红等主要合作PI为并列第一作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刘川为本文第一作者。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8-12 12: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首创!东大这个团队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color=rgba(0, 0, 0, 0.85)]
" a4 ^9 D4 b. x: T8 ?

3 z& B. [4 i) a% [- U% Q东南大学$ k  {; c+ _" r! d

9 z9 O7 h, S2 }9 g+ l/ n
' i* p1 J# S7 K: ]7 j5 p关注6 S5 s( k' E/ x3 [" S

. c, a. X6 r% X) F" A
5 l* a( U6 ~7 }4 g( w* w
/ |: ?# k" r4 L+ u' n2 N5 a( c: f! f
6 I; p8 O0 j+ I
2024-08-10 19:23
/ S# j: T3 f: u江苏
0 e0 i! D6 z, Z3 X. x* M+ x; L' Q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 j! U4 G! P  t( Q5 e9 x8 q& T7 v! f. t0 u+ [
& M/ h) a9 X* u+ Z7 u

$ }' w" q( p% ~& z% G) m( ~- D& f2 }4 r, c" C' W

  V* J6 ^0 S3 u字号
# ^+ A, M% i& m# `
$ ?6 r" ]) R/ o1 D7 J. ?: V

8 F7 C7 N/ H3 Z
, c7 D- }2 M3 _3 P0 r9 u
东大·学术年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联合国内多所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重症顶级期刊《Intensive Care Medicine》发布,该研究为清醒俯卧位时长提供循证依据。这也是东南大学重症医学研究团队在全球首次提出清醒俯卧位理念并被国际顶刊引用、写进国内外指南之后,该团队遵循Meta结果导向,开展RCT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再次向全球提供了中国重症医学研究方案。刘玲、孙骎、赵宏胜、刘薇丽、濮雪华、韩继斌为共同第一作者,陈涛、谢剑锋、杨毅、邱海波为共同通讯作者。
新冠疫情初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教授及孙骎医师在全球首次提出清醒俯卧位理念,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为世界抗击新冠疫情、救治新冠患者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东南大学副校长、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邱海波教授,时任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和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第一时间奔赴武汉疫情最前线,根据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等多家医院的救治效果,与专家组成员多次研讨后达成共识:对新冠患者进行长时间的俯卧位通气。在邱海波等专家的推动下,俯卧位通气治疗被写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国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疗指南,为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明确了规范。
课题组重要成员、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玲教授表示,虽然2023年更新的ESICM-ARDS指南,建议将清醒俯卧位作为COVID-19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的标准治疗,然而,清醒俯卧位恰当的时间并不清楚。邱海波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中提出了“长程清醒俯卧位”的概念,即每日累计俯卧位时间>12h/天,由中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研究联盟(Chinese ARDS Research Network-Chi-ARDS Net),组织12家中心开展RCT研究,证实长程清醒俯卧位的临床益处。
该项研究证实与标准治疗相比(清醒俯卧位中位时间5h/天),长程清醒俯卧位明显降低COVID-19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率(主要观察终点)及28天病死率。为清醒俯卧位时长提供循证依据,或将进一步改写ARDS诊疗指南。此项研究成果在国际重症顶级期刊《Intensive Care Medicine》的发表,是中国专家提出COVID-19清醒俯卧位的理念被国际广泛认可,并通过中国多中心研究验证的典范,这也是Chi-ARDSnet研究联盟未来研究的主要范式。
据悉,中国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研究联盟是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牵头的研究组织。“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以及邱海波教授担任该联盟顾问;东南大学杨毅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黎毅敏教授为联盟主席;东南大学刘玲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桑岭教授担任联盟执行主席。目前联盟已经汇聚超过200家中心,旨在开展中国有组织的ARDS临床研究,持续推进并引领国际ARDS诊疗的进步,造福广大患者。
+ U' m5 Q5 B3 a  o% K5 k

8 p/ f( a; w6 s' ^: m9 R( u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10: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尼卫生部代表团访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来源: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 2024-08-09 点击量:249

本站讯 8月8日,应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邀请,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服务转型技术顾问Aristo Setiawidjaja率领该国医学会代表团访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就接收印尼医生、护士和技师来华进修学习等多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鲍军热情接待了代表团,并对代表团来访表示欢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院士、执行院长黄英姿,副院长沈杨、居胜红、许斌,院长助理李玲,以及重症医学科、介入与血管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医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的相关人员出席了活动。

鲍军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江苏省一直重视推动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此次交流是江苏省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又一重要活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鼓励并支持中大医院探索创新国际医疗合作模式,也非常欢迎印尼医疗卫生代表团成员常来江苏交流。

中大医院副院长居胜红向代表团成员介绍了中大医院的发展情况。详细讲述了中大医院的历史沿革、高峰学科建设、前沿科学研究进展及国际合作情况。中大医院作为江苏著名医院,始终致力于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为提升区域医疗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Aristo Setiawidjaja先生感谢滕皋军院士的邀请,并对能够来到中大医院访问非常期待。他详细介绍了印度尼西亚的医疗卫生概况,特别强调了印度尼西亚将肿瘤学、卒中、心血管疾病和泌尿肾病列为优先关注发展的四大疾病。这也是此次代表团来访的重要议题。印尼卫生部人力司质量改进处主任Lupi Trilaksono先生介绍了印尼各学科的现状和医生的培养模式,展示了印尼卫生部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会后,印尼代表团一行参观了中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介入与血管外科、血液净化中心、心血管内科等科室。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谢剑锋、介入与血管外科副主任陆建,东南大学医学院院长、肾脏内科学科带头人刘必成,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立娟等,向印尼卫生部代表团分别介绍了各自学科的发展优势与创新成果,并与印尼同道进行了交流讨论,就派遣印尼医生到中大医院进修具体安排进行了初步协商。

此次访问为中大医院和印度尼西亚卫生部的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通过友好、充分的交流探讨,双方在医疗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为未来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Aristo Setiawidjaja先生表示,印度尼西亚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迫切需要具有相关资质的医生来提升医疗质量,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开展友好合作,培养更多医疗人才,不断提升印尼医疗服务水平。通讯员崔莹 马静 编辑王倩 编审程守勤

) i0 i9 N8 f& h9 e3 e5 Y! O
3 ^# \- d: V# U! |. B
8 Y% B3 ^% N; a+ r. K" e& v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8-14 11: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奚桓来院调研指导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 : 2024-08-13 点击量:286

本站讯(通讯员 徐晨慧)8月9日,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奚桓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调研指导。中大医院执行院长黄英姿、副院长沈杨,院办主任徐晨慧、干部保健科主任李艳志,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谢剑锋、党支部书记黄力维等陪同调研。

奚桓副会长(右三)参观中大医院院史展

调研重症医学科

奚桓副会长重点参观了中大医院院史展及重症医学科,全面了解了医院发展历史,重症医学科医疗、教学、科研及重症联盟等发展情况,对医院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审核 崔玉艳 摄影&编发 张鑫)

# ^2 I( {5 _- j
& ?: w+ [7 F) K. o2 o1 N# T! i8 t
5 B; R  ?' i% A: U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0: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交融,强强联合!广东省中医院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签约合作2 G( B$ ~, D6 f; ?+ ?: M8 M5 p
羊城派2024-08-28 21:59' H  |7 x; M  M$ J! r
& u( c) ^% o5 K: n, o0 E& d
" t% r; P* N% o3 t. }, q

5 ^# W0 X9 K4 E0 N1 p
0 c& B/ B; l0 V1 R% i
3 h' S# r" E' ?' v/ w, e
8月28日,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临床、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中西医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度合作,切实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携手并进共谋高质量发展。. ?* a# O& R3 l

3 ~( A$ m- V: n# B) D2 \3 t3 n4 {& o
, |: q0 a: M2 ?现场,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董云龙,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汪洪滨,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柯忠,东南大学副校长邱海波,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等人见证下,广东省中医院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R; O8 m6 p: x. x' d- |签约仪式后,广东省中医院聘请东南大学副校长邱海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执行院长黄英姿、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刘玲、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为特聘教授,聘请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谢剑锋为客座教授。邱海波作了题为《科学技术进步与临床医学的未来和发展》的专题讲座。1 ?) ^0 n, W1 O  y. r& ]. l: z

. @+ ^" |% u" x, k: k( J
1 G4 A6 q. d; f! H7 O8 ^据介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始建于1935年,前身为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历史上名家辈出,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医医院,连续11年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竞争力排行榜榜首。
" P2 L4 C  A8 z# K$ W& ^" T未来,两家医院将深度聚焦“中西交融,互促共进”主题,凝聚发展共识,深化交流合作,通过扩大高质量中西医协同服务供给、夯实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和深化高水平中西医协作攻关等重点工作,为促进中西医结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e) U0 b  M, u; V& R0 q文 | 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陈佳佳图 | 医院提供+ T& u' F+ w6 X" x7 V
. O4 b! v% U9 ^

3 P$ z, g& T. t6 ]- `& B
0 z" k# j9 v8 R. F! P- P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20: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揭晓!中大医院18人入选3 x  A4 x" l9 ]
8 T& T, b5 y  X/ R' \. Y9 i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该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引用数据系统分析,以被引数、H指数、HM因子等6种综合指标,根据“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从近700 万名科学家中遴选出世界排名前2%的科学家。该榜单分“终身科学影响力”和“年度科学影响力”两大类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位专家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18位专家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11:14: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必成教授牵头完成的中国首个治疗尿毒症性瘙痒1类创新药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在美国肾脏病学会年会发布 来源: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4-10-28  点击量:3  10月23日至27日,2024年美国肾脏病学会(ASN)年会/肾脏周(Kidney Week)在美国圣地亚哥会议中心举行。大会期间,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内科刘必成教授等牵头完成的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HSK21542注射液3期临床研究(HSK21542-302)的核心结果,于当地时间10月25日在大会主会场--最新突破科学(Late-breaking Science)专场,作为高影响力临床试验(High impact clinical trial)首次发表。这也是中国肾脏病领域专家第一次在国际最高水平学术平台展示我国自主创新研发药物临床研究成果。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8 20: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大学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共建“江苏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类器官与器官芯片临床转化中心”
发布时间:2024-10-28发布者:李震浏览量:127
[size=0.16]分享至:

1 N/ |5 R+ A' U5 {[size=0.16]字体:- A6 D' R' Y3 Y& a  f1 H- Y
中大
( B7 |% v- v: X: h
; Z" z" K1 D0 F
# V# c& G' v2 s) q- b" \3 a2 g

; Y! r; j; D5 c) k$ t[size=0.18]5 {( J  d1 a3 y$ ^

【东大新闻网10月28日电】(通讯员 伍晓月) 10月26日,由江苏省医院协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承办的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临床研究与创新转化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临床研究创新和转化。

[size=0.18]

会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丁强、东南大学副校长孙立涛共同为“江苏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类器官与器官芯片临床转化中心”揭牌。

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刘云介绍,江苏省人民医院与东南大学合作基础深厚,共建“江苏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类器官与器官芯片临床转化中心”,将集中优势学科资源和先进技术,围绕药物开发、疾病模型构建以及个性化医疗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

会上,顾忠泽作《人体器官芯片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专题报告。他介绍了团队近年来在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研发方面的若干进展。他表示,双方共建的类器官与器官芯片临床转化中心将以“人工智能+器官芯片”为特色,聚焦“基础-临床”医工交叉创新与转化,围绕四大慢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性疾病),开展早筛、早诊、精准治疗和药物研发的联合攻关和临床转化。

据悉,器官芯片是体外构建人体组织器官的颠覆性前沿技术,有力推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肿瘤治疗和药物开发范式的革新升级,是新质生产力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具体体现。“江苏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类器官与器官芯片临床转化中心”是继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研究院成立以来,又一个高水平器官芯片平台。


3 `/ |# R. ^& x

% a+ H! Z  v  A) A7 C9 h5 I

; F3 k' t# O4 ^, H9 C
  d( x1 Y1 j  _- B1 E'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8-24 12:32 , Processed in 0.07964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