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学在东大

【东南大学●大医科】附属中大医院最新数据:2院士、5国家级科研平台、51国家级人才

  [复制链接]

高级战友

Rank: 4

666

积分

0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3 22:3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正式成立,高研院是东南大学直接管理的“科研实体、行政虚体”的新型科研机构,打破了传统医学研究的分隔和现有院系的界限,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牵头,依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联合东南大学生命医学学部中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三个二级单位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仪器科学学院等东南大学相关学院,以1+3+X的方式,进行共建、共管、共享,医院和“高研院”探索共建了“双聘合作”的新型科研用人模式,以高研院为抓手和基地,利用多方资源人才引进,依托生命医学学部规划建设细胞生化平台、成像平台、实验动物中心、功能研究平台四个研究平台,已建立了两位院士挂帅,11个国家级人才为核心的PI团队,全力打造高水平、高投入、高产出的“三高”学术特区。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2: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在东大 于 2022-12-13 22:36 编辑 9 o& y& B) N% z1 s
: w. j+ S' K2 \' E, k/ p
“环太湖杯”发现东大独角兽生物医药大赛落幕 8项目获授“潜力之星”称号2 a7 \0 p: X# p* n" t
2022-12-13 12:42        来源:苏州日报         责任编辑:虞恬静
- N6 _  ^6 a# ^, J0 F+ _
% l  g9 ^3 ?2 R
' }. ]( P3 _' A$ h

苏报讯(记者 陆晓华)前天,“环太湖杯”发现东大独角兽生物医药大赛决赛暨“科创中国”生物医学高价值专利项目评选华东专场,在苏州市双创中心举办,最终,8个具有高成长价值的项目崭露头角,被授予第三届发现东大独角兽生物医药大赛“潜力之星”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担任大赛评审委员会主席。

环太湖杯”发现东大独角兽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大赛围绕生命科学、医疗健康、器械设备等方向共征集项目60余个,其中博士项目17个、海外项目11个。经过初、复赛以及集训营的专项培训与服务,最终选出15个项目进入现场总决赛评比。大赛分为企业组和技术组,其中技术组代表的是专家教授技术前沿和医生临床痛点突破,企业组代表的是社会经济建设主力军及市场发展推动者。

决赛以“路演+答辩”的方式同步进行。选手们在规定的7分钟路演时间内,围绕各自项目的优势、前景,并结合典型案例,把企业品牌和产品技术充分地融入路演中。在5分钟答辩环节,评委与参赛选手就项目技术转化、市场应用、盈利模式等问题进行更具体的探讨与交流。

获奖项目“4K+3D+荧光医用内窥镜成像一体化设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弥补国内高端内窥镜图像处理技术空白,能有效提升微创医疗的精准度,提高诊疗效率,解决现在微创手术的痛点,同时将传统腔镜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整合为系统化操控、数据化处理、可不断完善和开发的医疗设备,各功能参数单独控制、实时显示,节省了手术设备的占用空间。

滕皋军表示,参赛项目让人眼前一亮,项目质量高,通过发现东大独角兽大赛,更多优秀的创业项目被看到。大赛为创业者提供了多方资源助力创新,也为地方产业集聚发展和学校学科建设提供了创新技术支撑。


1 Y  L6 }! f7 P. B; U: H6 x
  p/ @% p' I/ [$ B4 d' M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3 22:3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jt441200 发表于 2022-12-13 22:31
; j, Q3 @' ?9 b医院作为江苏省研究型医院,依托国家生物电子重点实验室,现有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医工结合方向 ...
2 ?, C3 R! a% }/ g" O* }' U( ^/ f, z
哪里看到的 更新挺及时啊 公关大平台写进去了

高级战友

Rank: 4

666

积分

0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3 22:3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大医院才出的招聘信息

高级战友

Rank: 4

666

积分

0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3 22:3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在建邺的实验平台设备已经买了一个多亿了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3 22:4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jt441200 发表于 2022-12-13 22:38
, U0 Y/ \9 h  ]7 @' w中大医院才出的招聘信息
) ~8 q& [/ }& n8 T2 t0 L
咋不提国家重症医学中心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2: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走就升 发表于 2022-12-13 22:368 X' \  k0 z3 d" I
哪里看到的 更新挺及时啊 公关大平台写进去了

; ?5 A8 n( B/ n* `- |东南医学宣传这几年搞得不错,信息更新非常及时,我当时就有点好奇,后来看到招聘时居然招聘了国外名校的广告类专业毕业生,心里有点数了,后来特地关注了下医学院和中大医院的机构团队设置,果然有专业的宣传团队!东南人的脑子终于转过弯来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2: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在东大 于 2022-12-13 22:52 编辑 + M* y! @* ]- a
不走就升 发表于 2022-12-13 22:40
4 K% `- F+ g9 `7 k/ ]5 p" W4 P咋不提国家重症医学中心了?

" L9 I# B% l/ @* T6 p还没正式批复吧,按道理只有协和能跟东南争一争,不知道协和有没有正式申报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7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3 23: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在东大 发表于 2022-12-13 22:42
4 P0 t  b6 J$ d  ]! l6 H0 D2 Z, L东南医学宣传这几年搞得不错,信息更新非常及时,我当时就有点好奇,后来看到招聘时居然招聘了国外名校的 ...

$ m. f+ h/ U- i& w5 Z2 q" P1 |必须引进专业人干专业事。某些学院网站从视觉到内容到时效简直一坨。。。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7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3 23: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bitandhit 发表于 2022-12-13 22:26& D' _! F8 U. D- x
东大的策略很不错+ F1 `% `6 {6 Y2 v
重点发展一个直属附院,重点发展一个医学子领域: ~; @1 O0 f. _; x
取得的效果也很好 ...
& X2 n1 c% s) S  M( M4 f
只有这么一个独苗直属附院,属地管理属地支持又没谈下来,资源有限的无奈之举。只能有重点地发展介入、重症、肾脏有限的几个科室。

待审核会员

1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3 23: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林 发表于 2022-12-13 20:41
$ X& s0 z8 t# X" K狮子桥美食街还在吗。当年在四牌楼的周末轨迹:长三角书市买书-狮子桥吃饭-玄武湖兜风。 ...

- `) k5 i  F6 ]5 V+ Y还在,但现在里面的店铺数量大概只有21年五一时的30%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08:46: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eta756 发表于 2022-12-14 07:57
" U0 w: W' j. f% D: J5 Y5 I5 V1 p协和博士导师好像不达标,要超过5人

) J! B. i( o5 P$ w1 O) x& r9 k/ d这个就不清楚了,但博导容易增加的吧?我看东南医学新增了几个博导,其中重症有两个原来经常跟我们宿舍的人玩的,比我小几岁,应该都是邱校的博士。增加几个博导感觉还是不难的!协和应该是国家医学中心(综合),所以不知道还申报领域类的不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08: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beta756 发表于 2022-12-14 08:51
. X% k* J9 d" K. r9 s( W去年东南大学重症学科还在宣传说是重症学科博导最多的医院,当时才有5个,专门去看了协和医院,6个,还有1 ...
$ E4 @1 K" ^* n/ F5 T
东南重症科对国家的贡献真的蛮大的,邱校上几天又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了。
: C; ?$ H9 g9 m' x- E& M* W1 l学科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和骨干也是全国各地抗疫,一茬一茬往外支援,几乎全年无休!

初出江湖

Rank: 2

11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4 09: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东大医学越办越好。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7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14 09:13: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eta756 发表于 2022-12-14 08:51
; j+ ]7 `* S7 |! b& b) |去年东南大学重症学科还在宣传说是重症学科博导最多的医院,当时才有5个,专门去看了协和医院,6个,还有1 ...

- M( V7 w: C) B% t2 O. x# r- `+ {) s0 [协和重症90岁的陈德昌教授12月10日去世了!据说with covid。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09: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beta756 发表于 2022-12-14 09:08
' A6 |/ F0 T7 L  o全国重症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一直在中大医院
$ G. c) \$ N( l) D
如果协和参与争夺,而且只有一个名额的话,东南会很艰难!所以还得做最好的希望,最坏的打算!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09: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林 发表于 2022-12-14 09:13+ O2 T  q' ~5 i0 a) l
协和重症90岁的陈德昌教授12月10日去世了!据说with covid。

5 m+ P7 _5 V! b( a$ o9 x看过相关报道,邱的导师,邱是他的得意高徒!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09: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在东大 于 2022-12-14 09:23 编辑 0 h4 A& W2 {" x) ]6 T  V) V; ]: q9 M
定林 发表于 2022-12-14 09:13
( P; D# W! ?1 q. i' y$ W3 N协和重症90岁的陈德昌教授12月10日去世了!据说with covid。

/ N, K$ v' ~9 i# j) r9 Y* P+ T邱校若不是东南出去的,估计博士毕业后肯定留协和了!
' v( B7 K! W" @- h东南本,协和的硕博$ |& H4 A1 \! s6 s9 s0 V/ T% b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09:4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eta756 发表于 2022-12-14 09:35
& h+ P6 Y1 p1 |0 e: [有一段时间协和医院打算挖邱海波,后来以一顶副院长帽子留下了

' }& Z) a& u0 @7 e看来当年的铁医着手发展重症还真是有远见的,这一步走对了,影响深远!就算国家医学中心抢不到,后面还是会有别的机会!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1: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大医院全球招聘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2022-12-13 23:21:33 来源: 天华高考 河北  举报
# |' l' ^. q- ^& X) C+ X8 h- M9 m' ?+ r
分享至

  • . r7 |" b3 u( [
8 n# Q7 |- V; a  V
0 F6 s. `" L+ ], J/ n' J/ R- X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全球招聘
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
# c  ]8 d. Z+ v; N- A- {! r: y' L1 r
为深入推进东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工作,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稳步促进医院学科均衡发展,根据医院学科带头人换届聘任工作安排,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外科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若干名。

( |5 E% m* y0 }' l/ I
基本要求

7 v" T( y7 [7 I) t' P

1 外科相关专业,包括但不限于普通外科、心脏外科、胸腔外科、神经外科、头颈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骨外科、移植外科等。
2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需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50周岁及以下。有海外知名院校学习和工作一年以上经历者,以上条件可适当放宽。
3 专业技术过硬,学术背景良好,学术成果突出,具有带领本学科和带动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的管理水平,在国内外本专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杏林求索,授业解惑
科学名世,人才报国
欢迎国内外有志之士
加盟中大医院
01 优厚的引才政策


2 j2 K9 U; e- T4 L% N4 Q( J) F2 T+ G4 |9 ]/ ^+ G

01 同时享受省市和东南大学以及中大医院的引进人才政策,待遇不低于长三角地区同级医院水平
02 事业编制,直接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快捷通道确认博士生导师资格,并保证博士生指标,至善博士后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
03 配套住房经费和科研经费
04 提供充足的办公和科研用房,优先支持组建科研团队
05 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问题。
06 特殊人才“一事一议”。
, }! {* f3 h( c. _/ d0 z
具体待遇参见“东南大学”公众号推送的《东南大学2022年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诚邀英才》。(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了解详细待遇情况)
! A) T+ _5 b# B4 O1 b& _5 b8 ]3 w
02 强大的科研平台

9 {4 o" _+ a" r" y0 E+ K0 {

医院作为江苏省研究型医院,依托国家生物电子重点实验室,现有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医工结合方向)1个,国家重大新药创制GCP平台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江苏省医学创新中心3个,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东南大学研究机构25个,院级公共科研平台、生物样本库、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提升基础和临床研究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医学影像国家重点实验室,影像医学、危急重症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搭建具有强大科研资源集聚能力的平台,争当科研领域中的“国家队”。
2022年,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正式成立,高研院是东南大学直接管理的“科研实体、行政虚体”的新型科研机构,打破了传统医学研究的分隔和现有院系的界限,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牵头,依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联合东南大学生命医学学部中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三个二级单位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仪器科学学院等东南大学相关学院,以1+3+X的方式,进行共建、共管、共享,医院和“高研院”探索共建了“双聘合作”的新型科研用人模式,以高研院为抓手和基地,利用多方资源人才引进,依托生命医学学部规划建设细胞生化平台、成像平台、实验动物中心、功能研究平台四个研究平台,已建立了两位院士挂帅,11个国家级人才为核心的PI团队,全力打造高水平、高投入、高产出的“三高”学术特区。
03 坚实的临床支撑

  a  _7 V# f! |. X5 k* ^

医院作为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担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7个,国家级质控中心1个,省级质控中心2个
医院不断拓展医疗新技术,在重症医学、介入微创治疗、影像诊断、心血管疾病、血液净化、泌尿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妇科肿瘤微创手术、脊柱病变微创治疗、心身疾病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小耳畸形再造、卒中治疗、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新生儿重症抢救等多方面居国内领先,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分子影像、卒中后忧郁、器官纤维化、急性肺损伤等机制的基础研究方面形成显著特色。
医院现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400余台,拥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512层CT、PET-CT、3.0T MRI、平板DSA、直线加速器、数字化乳腺机、3D腹腔镜等高精尖设备。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量位居全国20强。2021年获得甲类设备PET-MR配置许可。
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新冠疫情发生近三年来,中大医院闻令而动,为国出征,先后派出数十批专家及医疗队,驰援鄂、黑、吉、京、新、陕、冀、沪、川、琼、藏、蒙等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江苏各地,为江苏及国家抗疫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50多项省及国家级荣誉。医院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和对口支援建设,通过帮、传、带、扶等方式,10余年来对新疆、西藏、青海、陕西户县、米脂、云南南华、江苏涟水等多地医疗机构进行技术帮扶、人才帮扶、设备帮扶等,完成中组部、教育部、团中央等援疆任务、援青任务等。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彰显公益特性,中大医院医联体建设,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04 丰富的教学资源

! G# K8 M7 T9 P0 Y( ]

医院教育教学职能包括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在招硕士研究生导师18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7人,是国家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培化基地,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中心住院医师结业理论试题开发基地,现有25个住培专业基地,4个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住培重点专业基地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江苏省首批思政示范专业1个,江苏省品牌专业2个。获评国家首批一流课程3门,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得国家优秀住培基地负责人、优秀专业基地主任、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国家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等荣誉。
5 A, G0 r5 _& P; D( N: `8 d) Q
每年管理和考核包括实习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等各类学员2000余人。每年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逾80期,为国家孕育和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摇篮。
8 R  h( H7 [+ P! h' h
报名方式:
( G$ A2 H6 e5 a! S, L" q
请发送个人简历及近五年研究成果附件到人力资源部信箱zdyyrsk@163.com,邮件统一以“XX科学科带头人+姓名”命名。
" J/ m3 m8 o9 ]( K2 k: l+ a. H
联系方式:
地 址:南京市鼓楼区丁家桥87号
联系人:周老师
电 话:025-83272070,83272067
医院简介


+ N& G. q; L* _% {) P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始建于1935年,其前身为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历经第五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第84医院及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历史上名家辈出,戚寿南、姜泗长、张涤生、牟善初、阴毓璋、王士雯、贺林、杨焕明、樊嘉、滕皋军等众多院士和专家学者曾在此校园求学或执教,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笃学重研的传统。经过87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附属医院,也是江苏省首批通过卫生部评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中大医院位列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第46位,重症医学科排名全国第二,放射科排名全国第五,肾脏科排名全国第十二;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获评A+等次。现有编制床位2499张(含江北院区);医院致力于引进高端人才、培育领军人物、打造高水平人才梯队,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多个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以及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等各类人才项目获得者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近200人次。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丨程守勤
编排丨刘敏
校对 |王倩
来源丨人力资源部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6 ~; O# ?  @# w1 e' b! W* Y5 L3 \% n

0 n1 e! \8 m  n% N' m9 [
9 p, }2 E* f3 \& D% D' a+ l' o, @4 t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5 16: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陆军副教授课题组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论著
2022-12-13255
分享到:5 I- [4 C& U7 C% V5 g& w; D
5 Y6 ~; ~% n5 Z/ M

+ B2 W  _. B, ]: d- V

【东大新闻网12月13日电】(通讯员 季明亮)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陆军副教授课题组在膝骨性关节炎致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SIRT6 attenuates chondrocyte senescence and osteoarthritis progression”为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发表。陆军为通讯作者,季明亮主治医师为第一作者。

图1 SIRT6结合并靶向STAT5的K163
图2 SIRT6对STAT5(K163)去乙酰化可影响其空间构象的变化,进而启动软骨衰老信号

研究团队首先从基因及蛋白水平分析Sirtuins家族(Sirt1-7)的表达谱,确定SIRT6在衰老软骨中异常低表达且与软骨退变及滑膜炎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沉默及过表达SIRT6显著影响软骨细胞衰老标志物及SASPs表达,线粒体及DNA的功能等;胚胎期,SIRT6可能通过调控PI3K/FOXO及TGF-β/SMAD信号通路参与胚胎期软骨衰老,进而维持软骨的正常发育;成年期,Col2a1-CreERT2/Sirt6flox/flox小鼠更易发生增龄性及创伤性的软骨衰老;采用质谱分析、免疫共沉淀(CoIP)及分子对接等生物学技术,发现病理状态下SIRT6可发生细胞质转移,从而对STAT5上的K163进行去乙酰化(Y694处于隐蔽状态,抑制磷酸化的发生),进而沉默IL-15/JAK3/STAT5信号通路,显著抑制软骨衰老及骨性关节炎的进展(图1、2)。该研究首次阐明细胞浆的SIRT6在软骨衰老过程中的重要功能,揭示了SIRT6-STAT5信号轴对软骨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从而为预防和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了新思路。该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5424


& V! i0 W! R6 I3 h" l; J% m
供稿:附属中大医院
( Y  h0 L  K# l! R
+ z; Q/ X" u  m5 f' u: j1 y) [
0 _2 `$ Q" n$ S" f1 R9 g; F( I

- Q( J% ~6 O5 a8 f% A, k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0 18: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3天12场国际交流,中外介入医学专家云端聚会
9 q0 u8 N7 S) E5 V8 X凤凰网江苏
1 U3 V9 ]3 K6 {" `' \8 G2022年12月20日 15:12:35 来自北京5 |/ u. O: J2 ~( G$ ?/ X
3天时间,9个国际著名的介入放射学会专家,与中国介入医学专家开展了12场高水平线上学术交流;32个国家近50位国外专家与近百名中国介入医生线上演讲并互动讨论……12月9日至11日,作为2022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年会(CCI2022)的重头戏之一,为期三天的CCI2022国际专场成功举办。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指出,最近3年来受疫情影响,国际学术交流明显减少,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首开先河,系统性主办此次高密度、高质量、高规格的介入专家国际研讨,受到了中外介入放射学术组织和专家们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响应,不少专场中外专家互动交流讨论热烈到不得不延时进行,海内外近10万名介入医学及相关专业人士通过线上线下聆听共享了这场国际学术饕餮盛宴。2 ?. v# M; }( i; O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为国际专场致开幕词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主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承办,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协办。国际专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举办,全程直播并同声传译。6 k) q1 n4 M; j
紧跟国际前沿,中外介入医学专家云端聚首8 T$ L$ R% g& p  b# z9 s, z
“在进行急性深静脉血栓治疗时,本身的治疗策略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进行抗凝治疗还是其他治疗方式,您的建议是什么?”“在我的治疗经验里,如果进行了抗凝治疗,我们也会根据患者本身的动力学指标和情况来决定是否给他持续进行抗凝治疗……”“如何改善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生活治疗,您刚推荐了加压治疗作为一种保守治疗方式,可以改善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但是患者依从性并不高,会给患者带来怎样的后续结果?”“患者本身接受治疗的依从性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新器械帮我们进行,改善深静脉血栓患者的预后……”12月11日,在CCI2022国际专场中的“CCI Meet SIR”会场中,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专家团队正在与美国介入放射学会专家团队围绕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展开激烈的“云对话”讨论,中美两大介入学会,相聚“云端”,以“介”会友。
% g' q% ?6 H, c3 p& G/ u
中外介入专家线上开展学术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介绍,本次国际专场,中国医师协会专家团队“云对话”国际主流介入及相关学术组织,如美国介入放射学会、欧洲介入放射学会、世界肿瘤介入学会、亚太介入放射学会、国际栓塞学会、世界胃肠介入学会等,中国介入专家团队与国际著名介入放射学会强大专家团队,打破时空界限,进行广泛学术交流。
# n7 }8 v( |% F  H$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秘书长、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副主任朱海东教授介绍,大会还特别邀请了日本介入放射学会、韩国介入放射学会、加拿大介入放射学会的三个国家的介入放射组织参会交流探讨。同时,会议设置青年医师培训交流专场、科研论文写作专场,交流经验做法,开阔学术视野。大会同声传译,帮助参会者零距离接触和深入学习国际最新介入医学研究进展。
* B. i; ~  @: ~0 Y: [) e, f对话国际介入大咖,交流合作再提升
* X+ Q" i- u( Z! m" D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除了会议和中大医院平台全程直播外,深受医疗从业者欢迎的著名医学媒体平台《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平台高度重视,“壹生”直播平台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医学专业领域人士线上学习与交流。
0 o+ _, l! |: o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南京市第一医院顾建平教授表示,12场国际学术专场,中国介入专家与30多个国家的介入专家进行线上交流,每场学术演讲含金量都很高,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全国多地医院的介入科组织科室技术骨干观看大会直播,学习前沿介入技术,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与国际介入大咖们“云端”面对面机会难得,受益匪浅,更打开了学术与医疗技术创新的新思路。
  G4 z) |3 W) ]+ W6 G0 j2 {加拿大介入放射学会首次参加CCI2022国际专场的交流,该学会的Gerald Gahide教授表示,“非常感谢邀请我参加此次会议,我认为今天和具有巨大创新潜力的国家的同行进行交流非常荣幸,对推动双方的介入事业发展都有所帮助,希望以后会有更多合作。”由于时差的原因,很多国家在参与交流时,处于深夜、凌晨三点半、凌晨五点半,但依然阻挡不住国外介入专家参与线上分享讨论的热情,大家反响热烈。
" L7 t/ @1 r6 J) i4 p5 M4 P" p& C中国介入之声,再次唱响全球
+ E8 a- ^4 s$ a" [5 T3 b滕皋军院士表示,中国介入医学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国际之间的交流学习与相互进步。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多年来和国际各大主流的介入放射学会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一直有频繁的学术交流。虽然三年疫情,中断了面对面的交流,我们一直寻找通过线上交流方式来沟通。为此,精心策划了此次CCI2022国际专场,就是为了加强国际交流,大量以国内青年医生为主的学者走上了国际舞台,展示了风采和水平,让中国介入医生的声音在全球再次响起。通过这样的交流,也有助于让青年医生快速成长,走上国际。
0 n6 L  P* }& e2 Q5 z: @; nCCI2022的大会主题为“大介入-高质量发展”。国际专场通过“云对话”的形式,与九大国际介入学会相约“云端”,交流先进技术与治疗理念,发出中国介入最强音,有助于推动我国介入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5 H, h7 k$ s- @0 }+ P* u9 `5 [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秘书长、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副主任朱海东教授介绍说:“今年的专场活动有一个很好的特色,和以往不同的是一个完全连贯的专场,从头到尾每天有五个专场高强度、高频率的英纯英文交流,很多来自美国、欧洲、亚洲的专家,几乎都是线上在线交流,反馈非常及时,互动反响很好。”) h! W. U2 t& M$ }
中国介入登上国际舞台部分领域领跑国际
  c" x( P# |5 t! U12月10日、11日,在CCI2022国际专场南京直播点,记者见到了中国第一代介入医生代表、德高望重的著名介入专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麟荪教授,今年已经86周岁的李麟荪教授精神矍铄,他全程参加了2天的国际交流,并且非常积极地与国外专家互动探讨。谈到这次连贯性的国际学术交流,李麟荪教授深有感触第说:“我觉得中国介入已经不是在学术建设的边缘地带,我们已经站在介入国际舞台的中心,我们跟国际专家进行平等交流。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介入医学发展迅速,我作为一个第一代中国介入医生,感到非常高兴。”
2 |* v4 E# ?( s# {% O3 J, M3 o, G滕皋军院士表示,在早期,中国介入以学习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到了2000年以后,在中国介入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医疗技术与设备不断进步,如今中国的介入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很多方面引领了国际的先进水平。
# U7 q5 W% t# k! `# Y# R' O! `目前,我国不仅部分介入技术引领国际,治疗理念更是走在国际的前列。作为中国第一代介入医学专家李麟荪教授表示:“通过参加本次会议,我感觉到我们国家的介入水平与国外相比,我们不弱,特别是在治疗理念方面更是处于领先水平。”李麟荪教授介绍,与美国等国家介入专家交流中得知,他们没有独立的介入病房、门诊,患者介入手术后就是回到外科或内科病房进行治疗。而我们国家介入科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在医疗体制、治疗理念上领先国外,介入技术也不亚于他们。
4 s* s* i! J+ ]) K3 z6 A9 ~对于这次12场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滕皋军院士自豪地说:“我们可以昂首挺胸地和国际同道对等进行交流,相互切磋,这就是今天中国介入医学的现状。我相信,通过中国介入医师的不断努力,中国介入医学一定会不断走到国际前沿,领跑国际!”(刘敏 程守勤 王倩)
* b) S7 Z8 Q! f& |( d
+ }- z% x3 E. I7 ]9 I8 O! O5 \% }4 M. Y, W+ S7 M

$ [- }% ]0 P% L5 ]2 O/ n% z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0: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大医院全球招聘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9 w/ A. N) A& u
2022-12-13 23:21:33 来源: 天华高考 河北  
2 [- m3 r8 l) Q+ v! Q0 {
- s, j1 ~, U3 p8 `1 P+ S) F$ w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全球招聘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 P1 ~: q  X4 ?
为深入推进东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工作,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稳步促进医院学科均衡发展,根据医院学科带头人换届聘任工作安排,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外科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若干名。

9 J' t/ Y2 c; f. S; c3 n基本要求+ l, T( y& k( }9 C
1 外科相关专业,包括但不限于普通外科、心脏外科、胸腔外科、神经外科、头颈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骨外科、移植外科等。2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需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50周岁及以下。有海外知名院校学习和工作一年以上经历者,以上条件可适当放宽。3 专业技术过硬,学术背景良好,学术成果突出,具有带领本学科和带动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的管理水平,在国内外本专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杏林求索,授业解惑科学名世,人才报国欢迎国内外有志之士加盟中大医院01 优厚的引才政策
4 H9 p. F! E( N& E$ b, M0 U% T8 |) J6 _: G
01 同时享受省市和东南大学以及中大医院的引进人才政策,待遇不低于长三角地区同级医院水平02 事业编制,直接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快捷通道确认博士生导师资格,并保证博士生指标,至善博士后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03 配套住房经费和科研经费。04 提供充足的办公和科研用房,优先支持组建科研团队05 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问题。06 特殊人才“一事一议”。" _  R4 L! a* }# o
具体待遇参见“东南大学”公众号推送的《东南大学2022年国际青年学者论坛诚邀英才》。(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了解详细待遇情况)
/ H- a6 d; S% f7 F, r
02 强大的科研平台5 O1 a7 s8 y, p4 Y' e: U
医院作为江苏省研究型医院,依托国家生物电子重点实验室,现有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医工结合方向)1个,国家重大新药创制GCP平台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江苏省医学创新中心3个,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东南大学研究机构25个,院级公共科研平台、生物样本库、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提升基础和临床研究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医学影像国家重点实验室,影像医学、危急重症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搭建具有强大科研资源集聚能力的平台,争当科研领域中的“国家队”。2022年,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正式成立,高研院是东南大学直接管理的“科研实体、行政虚体”的新型科研机构,打破了传统医学研究的分隔和现有院系的界限,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牵头,依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联合东南大学生命医学学部中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三个二级单位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仪器科学学院等东南大学相关学院,以1+3+X的方式,进行共建、共管、共享,医院和“高研院”探索共建了“双聘合作”的新型科研用人模式,以高研院为抓手和基地,利用多方资源人才引进,依托生命医学学部规划建设细胞生化平台、成像平台、实验动物中心、功能研究平台四个研究平台,已建立了两位院士挂帅,11个国家级人才为核心的PI团队,全力打造高水平、高投入、高产出的“三高”学术特区。03 坚实的临床支撑3 {$ M0 `: @2 K
医院作为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担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7个,国家级质控中心1个,省级质控中心2个。医院不断拓展医疗新技术,在重症医学、介入微创治疗、影像诊断、心血管疾病、血液净化、泌尿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妇科肿瘤微创手术、脊柱病变微创治疗、心身疾病诊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小耳畸形再造、卒中治疗、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新生儿重症抢救等多方面居国内领先,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分子影像、卒中后忧郁、器官纤维化、急性肺损伤等机制的基础研究方面形成显著特色。医院现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400余台,拥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512层CT、PET-CT、3.0T MRI、平板DSA、直线加速器、数字化乳腺机、3D腹腔镜等高精尖设备。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量位居全国20强。2021年获得甲类设备PET-MR配置许可。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新冠疫情发生近三年来,中大医院闻令而动,为国出征,先后派出数十批专家及医疗队,驰援鄂、黑、吉、京、新、陕、冀、沪、川、琼、藏、蒙等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江苏各地,为江苏及国家抗疫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等50多项省及国家级荣誉。医院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和对口支援建设,通过帮、传、带、扶等方式,10余年来对新疆、西藏、青海、陕西户县、米脂、云南南华、江苏涟水等多地医疗机构进行技术帮扶、人才帮扶、设备帮扶等,完成中组部、教育部、团中央等援疆任务、援青任务等。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彰显公益特性,中大医院医联体建设,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04 丰富的教学资源
! L" }+ i! X2 m( x1 ^2 A. [. X# Z! o
医院教育教学职能包括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在招硕士研究生导师18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7人,是国家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培化基地,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中心住院医师结业理论试题开发基地,现有25个住培专业基地,4个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住培重点专业基地3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江苏省首批思政示范专业1个,江苏省品牌专业2个。获评国家首批一流课程3门,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得国家优秀住培基地负责人、优秀专业基地主任、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国家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等荣誉。
1 C+ ^$ X/ o$ h$ k( L9 v6 i5 \+ T) m" E
每年管理和考核包括实习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等各类学员2000余人。每年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逾80期,为国家孕育和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摇篮。

% _8 e* g7 K. b! t5 |报名方式:& A) R+ M) g" ^- d2 j' E. A
请发送个人简历及近五年研究成果附件到人力资源部信箱[url=mailto:zdyyrsk@163.com]zdyyrsk@163.com,邮件统一以“XX科学科带头人+姓名”命名。
9 K) {' E- [7 b9 {. o/ ]4 ?3 B( M
联系方式:地 址:南京市鼓楼区丁家桥87号联系人:周老师电 话:025-83272070,83272067医院简介8 E; {5 f) ^; N' M3 t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始建于1935年,其前身为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历经第五军医大学附属医院,JFJ第84医院及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几个重要历史阶段。历史上名家辈出,戚寿南、姜泗长、张涤生、牟善初、阴毓璋、王士雯、贺林、杨焕明、樊嘉、滕皋军等众多院士和专家学者曾在此校园求学或执教,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笃学重研的传统。经过87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附属医院,也是江苏省首批通过卫生部评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中大医院位列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第46位,重症医学科排名全国第二,放射科排名全国第五,肾脏科排名全国第十二;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获评A+等次。现有编制床位2499张(含江北院区);医院致力于引进高端人才、培育领军人物、打造高水平人才梯队,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多个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以及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等各类人才项目获得者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近200人次。小编团队策划、审核丨程守勤编排丨刘敏校对 |王倩来源丨人力资源部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url]
. T( Z/ F' n0 ^% b" B
: [4 Q  Q7 T$ [$ D1 R. W) s* f3 V( j! o
3 J& S8 M% U/ d5 \; d
1 P' t2 {! s7 [& r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0: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重症医学中心评建的焦点是有几个名额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9 19: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大医院国内首创阳性重症快速反应小组(CCRRT)院内早期预警系统,“揪”出阳性重症病人  m: ]2 b( e, ~3 a  v' |2 n, o
凤凰网江苏* A$ V9 P- d* l& Q

4 e& n  I+ K) {# X/ o. c  ^5 V5 F6 d2 ?* o$ ~( J
2022年12月28日 16:35:00 来自北京: ~* }+ Q$ E, y- {+ C2 Z

/ ~9 s7 C: ^/ ^. W
0 S1 Q5 v/ T; a2 F/ e) h
+ ]% S% [0 J% `5 ]$ G* [$ z

7 G$ ]) G$ m7 }& P; Y( R7 I
2 {4 R+ h) F, F' R6 G: ?
0人参与0评论7 ?, q$ c; j; a% ]1 @
; O5 U2 \) S* N0 F+ ]$ B5 L
/ b, u8 Z1 `; L) Q  }% L; Y; N
: Y# U0 b: c5 r) J  L- F5 ~7 {

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各地阳性感染人群显著增多,对于老年人、罹患基础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患者来说,一旦感染奥密克戎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医院收治的各类阳性住院患者也呈明显增多趋势。如何在医院内早期识别、筛查出阳性重症患者高危人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创新做法很有借鉴意义,该院在国内首创的阳性重症快速反应小组(CCRRT)院内早期预警系统,开始发挥更重要作用。

首开先河:国内首支阳性重症患者快速反应“奇兵”亮相

“@重症医学科刘松桥 @重症医学科朱玉芬,两位老师好,消化三区有几个新冠感染的病人需要专家来指导”“向CCRRT小组报告,胸心外科40床的高爷爷,经你们指导采用清醒俯卧位通气5分钟后,氧饱和就由93%上升到97%,效果很明显”……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组建的重症快速反应小组(CCRRT)群里,全院各科室收治的阳性患者的动态信息都会第一时间在群里交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黄英姿介绍,中大医院首开先河,率先建立阳性重症患者早期预警机制,重症医学专业的医护团队每天在院内急诊、各专科病区进行巡诊,一旦发现有向重症发展的“苗头”,立马进行预警干预,必要时转至重症医学科救治。

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负责人杨毅教授,之所以首推阳性重症患者预警系统,一方面是充分发挥中大医院在国内一流重症救治一体化平台,全院所有科室的监护病人均实行一体化网络监管系统,在重症医学科的系统中,一旦全院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就可以第一时间预警,CCRRT成员就可迅速干预处置。针对最近阳性重症病人增多的现状,结合重症快速反应小组(CCRRT)院内预警群,通过线上预警、群里互动、线下巡诊等多种模式,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地阳性重症病人进行识别、筛查和早期处置,将关口前移,减少重症的发生率,提高奥密克戎感染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最大程度降低阳性重症患者的病死率。

未雨绸缪:历时三年建成重症早期预警系统“出手”啦

“重症医学科一直是全国赫赫有名的顶尖学科,也一直是我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王牌和骄傲。”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著名介入医学专家滕皋军教授自豪地说。如何让重症医学科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好地在全院范围内发挥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早期救治重症患者的功能与优势,以院长滕皋军院士为首的中大医院管理团队,三年前就开始构建全国第一家基于信息化支撑的全院患者重症早期预警系统。

据悉,中大医院院内重症早期预警体系,由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与信息中心、医疗科技公司、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联合打造,建立以重症医学为中心,通过信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实现早期预警和早期干预。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

截至目前,中大医院临床应用5G+CCRRT高危患者预警系统,已经覆盖全院23个科室,设备改造数205台,接入床位数已达1450张,绑定患者数15651人,预警总数11672人次,人工预警患者数2506例,设备预警患者数8843例,经过预警处置的患者,其病死率显著低于未预警转ICU的患者。眼下,阳性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不断增多,中大医院建设的CCRRT早期预警系统,恰逢其时,正在进一步为降低阳性重症患者的发生率、病死率发挥重大作用。

早期预警:“揪”出阳性患者转向重症的“蛛丝马迹”

12月27日下午,刚从急诊病房排查“隐形”重症患者的重症医学科刘松桥主任医师、朱玉芬主管护师等医护团队,又匆匆赶到消化内科病房,他们要从病人各种生命体征数据及病情发展中,火眼金睛地揪出奥密克戎感染可能发展成重症的“足迹”。根据院内重症患者早期预警体系平台上给的“线报”,这位新冠阳性的女性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收治入院,6个小时出血1500毫升,血色素掉到3克,虽然经过止血、输血等治疗,基本控制住了消化道出血。但是她的病情不仅这些,她还是位长期血透病人,还需要关注抗凝问题。她面临着重重危急四面楚歌,被列入了院内重症患者早期预警体系中的重点观察名单。刘松桥主任医师与患者主治医生交流患者情况,并重点指导治疗注意事项,嘱咐要时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需要,重症医学科可迅速干预。

高龄老人又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新冠阳性患者,成为巡查的“重点对象”。在神经内科病房里,94岁的新冠阳性患者,指脉氧94%,情况不容乐观。刘松桥主任医师医护团队将之前的抗疫救治经验用于此次的早期预警排查中,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科学翻身……就这样,这个重症预警“先锋队”,一个接一个排查着新冠阳性患者,发现重症发展的蛛丝马迹,立马采取行动,及早干预,避免病情进一步向重症发展。

重大作用:识别早期危险信号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重症患者早期识别预警体系是如何应运而生?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教授介绍,住院患者病情急剧变化并非毫无征兆、猝不及防,而早期发现、识别并积极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为此建立以重症医学为中心的院内早期预警体系在我国现阶段迫在眉睫。

杨毅教授指出,院内重症早期预警体系该如何建立呢?据了解,近30年来,欧美国家提出并推荐建立院内重症快速反应小组(CCRRT),建立院内预警体系,旨在提高对住院患者临床指标恶化的辨别与反应,提高患者的安全性,降低心跳骤停和猝死等恶性事件发生率,进而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住院费用。一项研究显示,启动CCRRT后院内心跳骤停的发生率下降33.8%,每17个呼叫CCRRT就能避免一次心脏骤停事件的发生。相关研究提示,建立重症患者早期预警体系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为此,作为全国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的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深受启发,决定在全国率先构建适合中国医院的院内重症患者早期预警体系,这也是作为学科国家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关口前移:警报“拉响”,快速反应小组启动紧急方案

在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医护工作区墙上的显示屏上,记者看到,显示着一个个生命体征的数值,不时会显示标红的数值,随之“警报响起”,守在大屏前的医护立马找到相对应的患者,通知值班医护人员和下级接入相关人员,紧急启动干预……就是这个强大的体系,时时监测,并能够敏锐嗅出“重症”疾病发展的“气息”,提醒医护进行及时处置。

刘松桥主任医师介绍,该体系采用无线监测或无线传输装置、监护仪等进行持续实时监测,同步患者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等信息,整合临床数据进行实时风险预警。如果出现高危或者触发红色危险事件,进行快速反应团队介入和处理,或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早期监护治疗,实现了早期预警、紧急响应和辅助决策的三大功能。

中大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黄英姿介绍说,院内重症早期预警体系的“重点对象”,主要面对高危住院患者,包括老年患者、基础疾病伴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大手术等患者。随着新冠阳性感染的增加,再加上受到基础疾病等双重“压迫”,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根据以往丰富的新冠救治经验,新冠阳性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也成了院内重症早期预警体系中的格外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

值得推广:解决重症医学共性问题,构建同质化管理患者体系

专家指出,这套重症早期预警系统不仅适合于中大医院,对国内医院同样具有很好的借鉴性和推广价值。特别是针对住院患者临床恶化的早期识别困难、诊治水平参差不齐、住院高危患者临床恶化救治不及时、远期预后查差等医疗现状,可以解决临床关键共性问题,普遍适用。

杨毅教授表示,希望该体系可以得到进一步推广,建立临床恶化的预警并同质化管理患者体系,积极构建重症医疗同质化新生态,最终可以让更多患者受益。(程守勤 刘敏)

9 U6 I' K1 J1 D' {' ^7 M& Q0 W; X
/ w7 N( m3 b+ E1 P: H
3 G  e7 ]8 t9 k4 ]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0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29 23:4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0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30 11: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30 12:0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者归来 发表于 2022-12-30 11:348 G- B4 _/ F# V2 F
很不错。。。
$ F  T$ P" }, `" A; l
重症医学的组合拳还是打得不错的,就看国家重症医学中心能不能顺利获批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7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2-12-30 12:5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在东大 发表于 2022-12-30 12:023 B- K% q0 u& B5 e+ ?
重症医学的组合拳还是打得不错的,就看国家重症医学中心能不能顺利获批了! ...
; e9 S$ R* j4 h
现在得把疫情这第一波顶过去,南京各大医院都非常困难。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2-12-30 13: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江苏医学发展趋势:' A5 u6 g$ _! v) k8 m' n, r. F
国家首批“医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东南大学、南京大学
2 `! j( Q$ E  j7 |6 {国家首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徐州医学院* I8 a, w4 D0 H! `3 X: j9 _* b
国家首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W( H( H0 b- V$ r) X
国家首批“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平台”: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8-27 10:47 , Processed in 0.08072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