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78|回复: 22

南京工学院1956年无线电系部分迁往成都电讯始末

[复制链接]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396

积分

0

贡献

20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3 21:3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中国的许多电子工业的重点项目被集中布局在未来西南无线电工业基地的中心——成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四川没有一所专门培养无线电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当时的高等院校多分布在沿海城市。随着工业发展,经济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国际形势看,新生的中国强敌环伺,沿海一带处在战略前沿,更易遭受攻击。因此必须在祖国的大后方建立人才培养的战略基地。

1955年7月下旬,在北京三里河第二机械工业部会议室举行了成都无线电技术学院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筹委会成员有华南工学院教务长兼电信系主任冯秉铨教授,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主任陈章教授和交通大学副教务长黄席椿教授及电讯系主任周玉坤教授。刘树杞有幸随同陈章教授列席了该会。会议由二机部技术司副司长徐思铎主持,他是筹委会副主任委员。二机部副部长刘寅出席了会议。他在会上传达了国务院周恩来总经理的重要决定:“将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等校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调出,在成都组建无线电技术学院。”会议对成都新校各系专业设置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并建议申报聘请两位苏联专家,即超高频技术与超高频管专家、无线电测量专家。此后还确定苏联专家的专业翻译南工负责培养超高频技术方面的,交通大学则负责无线电测量方面的。同年9月19日,高教部发文将无线电技术学院更名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简称成电)。

成电教学区(主要包括教学主楼和各系系楼)的基建设计任务由二机部十局设计所承担。为使各专业实验室的基建设计能适应教学和科研上的需求,交通大学林劲先与南京工学院刘树杞及华南工学院吴桓基三位教师于9月被抽调到北京为设计所提供咨询协助。

成电新校区的选址,学校行政机构的组成与人员配备、基础课(数学、物理、化学与外语)与政治课的师资配备,还有教职工宿舍与学生宿舍以及生活福利区的建设等,真可谓千头万绪,而且时间紧迫。11月5日,二机部决定调七局局长吴立人任成电筹委会主任。吴立人统观全局,处事果断。他的到来使纷繁的成电筹建工作变得井井有条,更迅速地向前推进。筹委会还做出决定:一切工作都必须保证1956年9月1日开学。

12月中旬,教学区基建设计完成,教学主楼总建筑面积约2.6万㎡,各系楼的建筑面积约7000㎡,电真空技术方面还有煤气站与氢气制备室。吴立人指派刘树杞与林劲先于1956年初同赴穗、沪、宁三校,向电讯系领导及教师介绍成电教学区的基建设计情况,使大家对新校未来的形象增进了了解。

1956年3月7-12日,筹委会第二次会议在二机部会议室召开。这次会议主要分组讨论了各教研室的组织机构与师资人员的配备问题。

西迁之途

1956年7月初,成电筹委会第三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结束后,周玉坤、陈章与冯秉铨即返回原校,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三校电讯系的师生员工准备启程赶赴成都。事物的发展常是曲折的,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成电的筹建也是如此。陈章教授回南京后,南京工学院汪海粟院长告诉他暂缓启程,听候上级指示。因为不久之前江苏省委根据南京电讯方面许多工厂和研究所反映,认为将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迁离南京,势必使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厂所校合作的良好态势破坏无遗,这无疑对江苏省的教育、科研和工业发展都极为不利。此时,正巧周恩来总经理到上海视察工作,江苏省委特派许家屯省长去上海面呈省委意见,要求留下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

周总经理听取汇报后,即表示返京重新研究解决。此后高教部急电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暂缓迁川听候处理,并会同二机部邀三校院长聚集北京讨论善后事宜,商讨后报周总经理批示后决定,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仍留南京,但须调该系王端骧、沈庆垓两名教授及王祖耆、刘树杞、谢处方、钟祥礼、王同煦、江明德、魏志源、许宗藩、陈星弼、梁子南、郭乃健、刘盛纲等14名中青年教师去成电,一场迁系事件最终得到及时解决。不过因南京工学院电真空专业高年级学生仍留南京,沈庆垓先生承担有这些年级的教学任务,不能早日赴蓉。

1956年10月电真空系成立之初,专业师资极为缺乏,成电校领导决定让无线电系顾德仁教授代管电真空系务。为补充青年师资,高教部同意将南京工学院电真空专业57级学生提前预分配给南京工学院与成电各12名。预分配给成电的是钱恩荣、蒋毓滨、屠德雍、郎敦钰、陈瑞征、金矛昌等人。1957年初,二机部十局决定调蒋葆增来成电工作。蒋先生是电真空技术元老级专家,抗战期间曾在广西桂林创建电子管厂并兼任技术总负责人。蒋先生1957年2月到校后迅即被任命为代理电真空系主任,直到1958年5月沈庆垓来成都为止。

1958年通过二机部十局由停办的南京292技工学校调来5名技术精湛的技工,他们是冯殿选(排气封口)、陶振芳(芯柱制作)、潘润仙(点焊装架)、饶慧芳(化学清洗)、马德成(玻璃吹制)。同时调来一些制作普通电子管的设备如排气台、高频加热机、芯柱制作机及点焊机等。这样就充实了电真空技术系办工厂(后命名为507厂)的技术骨干力量,使507厂不仅能供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且能为教研室科研工作提供制造工艺方面的支持,还培养带出了一批新的青年学工如王佳慧、朱宝清、尹华俊等。

苏联专家

1956年8月,无线电测量专家罗金斯基抵达北京。刘树杞曾前去火车站参与迎接。据他回忆,罗金斯基很有实践经验,为人坦诚友好,对来中国工作充满了热情。随后,超高频管专家列别捷夫抵达北京,他在超高频电子领域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治学严谨,后来成为原苏联的功勋科学家,在学校两年左右培养了一批研究生,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就有成电历史上著名的三个杰出学生,号称成电的“刘关张”(刘盛纲院士、关本康教授和张其劭教授)。

列别捷夫专家开讲的超高频技术、超高频器件及超高频测量课程,听课的除研究生外,还有全国各地高校与研究所派来的人员,可谓极一时之盛,听课者无不感到受益匪浅。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396

积分

0

贡献

2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21:3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扎根成电  1956年10月中旬,在北京完成筹建任务的刘树杞和爱人吴鸠生两人带着两岁多的幼儿,一家三口由北京出发,风尘仆仆赶往成都。吴鸠生原是北京俄语学院教师。那时宝成铁路尚未通车,由京赴蓉交通十分不便。他们先去武汉,转经宜昌,坐轮船过三峡到重庆,再乘成渝铁路火车在10月26日清晨终于抵达成都。说来也巧,和他们同车的还有四川省水利厅长李紫翔,李老伯和吴鸠生父辈是世交,同为安徽泾县人。出车站后李老伯即让吉普车送他们去成电校区,见到院办的傅远林同志。傅远林是成电筹委会的工作人员,相见甚欢。  傅远林立即带他们去已为他们安排好的住处,在眷四1单元3楼6号。住房宽敞明亮,且配有书桌、靠椅、书柜、木床、木凳等家具。学校对员工生活上的照顾可说十分尽心,令他们十分感动。他们终于到了新家,喘息稍定,刘盛纲就来了,他要刘树杞当天下午就去见苏联专家列别捷夫,他住在城里的专家招待所。与此同时,吴鸠生也接到通知,因为俄语师资不够,要她赶紧去上课。其实刘树杞也得马上上课,因为电真空器件系除招收新生300人外,还有二、三、四年级各一个小班,分别由抽调交通大学与华南工学院电讯系二、三、四年级学生组成。为高年级同学开出的真空技术一课,当时正由南京工学院的莫纯昌老师代上,他急欲返回南京,要刘树杞尽快去上课。  1956年11月吴立人院长决定电真空器件系成立三人小组,成员是刘树杞、吴恒基与曾光烈。刘树杞分管教学与专家工作,吴恒基负责系行政事务,曾光烈负责思想政治与党务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刘树杞为五系的电真空技术、电真空化学以及激光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他先后担任五系的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为五系的建设和发展可谓呕心沥血,为后来的光电信息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1979年起,他还为研究生讲授《激光技术》《光纤传输基础》及《量子电子学》等课程,参与编写审核翻译了多种教材、专著,并先后参加和指导多名研究生进行光纤传输及通讯技术的专题科研工作。在行政工作方面,他三十多年来一直秉持踏实认真、任劳任怨的态度做好系务工作。  1991年退休之后,刘树杞依旧保持着很好的学习习惯,看书看报,上网了解更多的信息,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即使是现在九十七岁高龄,还经常使用Ipad浏览学校微信公众号中的信息,时刻关注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他爱好广泛,适时给家里的植物花卉浇浇水,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另外他特别爱阅读,从《中国书法》到《平凡的世界》……他还订有不少报刊了解时事,让人钦佩不已。 他还喜欢看励志的纪录片,如《跨过鸭绿江》等。  从1955年北京的第一次筹委会开始,刘树杞就已经紧紧地和成电联系在了一起,筹建学校、校舍设计、聘请专家、调动教师,还要保证教学质量和科研。看着他的身影,我们眼前不断浮现出三校师生西迁西进的感人画面,不断浮现出老一辈成电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创业历史,那是成电的根,那是成电的魂,那是激励我们每一位成电人不断前行,建设“双一流”大学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5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3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开始日常吹逼了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396

积分

0

贡献

2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21:4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汉分流 发表于 2023-3-13 21:42
又开始日常吹逼了

好好,你牛的,随你怎么说
发表于 2023-3-13 21: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一下,空了慢慢看
发表于 2023-3-13 21:4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 黄席椿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87

积分

0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3 21:51: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挺翔实的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2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3 22: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交大校长张杰院士在电子科技大学建校60周年总结暨“双一流”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致辞
https://news.uestc.edu.cn/?n=Ues ... lePage&Id=55847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电子科技大学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十分荣幸能够参加电子科技大学建校60周年总结暨建设“双一流”动员大会,在此,我谨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和兄弟高校,向电子科技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广大校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问候!

  电子科技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有着深厚的渊源。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由交通大学和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电讯工程等专业,于1956年合并创建而成的,交通大学电讯系整建制西迁入蓉城,成为成电建校立基的重要部分。1955年,成电筹建委员会成立之时,交通大学副教务长黄席椿教授、电讯系主任周玉坤教授就是筹委会委员,积极参与了成电筹建等相关事宜。1956年6月,交通大学将330多箱仪器由专人护送运抵成都,电讯系的教职工及其家属,以及二、三、四年级学生也分期分批于9月初到达成都。成电建校时,拥有5名国家二级教授,其中有4名来自交通大学,他们是黄席椿教授、周玉坤教授、张煦教授、陈湖教授。1956年伴随着成电的创建,毛钧业、李乐民、刘锦德、吴兴吾、张有正、张有纲、陈耕云、林劲先、洪福明、陈尚勤等一大批老师从交通大学来到成都,成为成电创建初期的中坚力量。例如毛钧业,在成电负责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无线电零件系,李乐民后来成为我国著名通信技术专家,并于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电原院长顾德仁、原常务副院长杨鸿铨也都在交通大学学习或工作过。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2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3 22: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呀,上海交大连这段历史都不敢提,毕竟有些高校拿着西迁一直刷政治正确

初出江湖

Rank: 2

5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3 22:4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工的林为干院士也是这段时间过去的,华工电讯工程系几乎全部迁出
发表于 2023-3-13 22:4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教授先去成电,最后又去了西安,比如黄席椿

老战友

Rank: 5Rank: 5

9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3 23:1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aplace 发表于 2023-3-13 22:44
华工的林为干院士也是这段时间过去的,华工电讯工程系几乎全部迁出

不过留下了镇校之宝冯秉铨先生。大概他爱人还在中大物理系,不方便走。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

25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3 23:3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电四大元老:林为干(华工),刘盛纲(东南)、陈星弼(东南)、李乐民(交大)。要是当年东南电讯系全部迁过来,成电实力估计比现在更强大,可惜啊。刚建校师资确实很强,很多教授都是海外名校毕业。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7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4 00:3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局起点很高,现在相比起来无疑是衰落了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8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4 01: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laplace 发表于 2023-3-13 22:44
华工的林为干院士也是这段时间过去的,华工电讯工程系几乎全部迁出

华南理工的林为干1956年时,是二级教授,后来晋升为一级教授。

高级战友

Rank: 4

7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4 06:4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盛纲院士回母校工作                                      8月26日上午,易红校长在九龙湖校区行政楼会议室亲切会见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杰出校友、原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刘盛纲教授及夫人。校长助理王保平教授和校长办公室、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电子学院等部门领导会见时在座。会见中,易红校长代表学校与刘院士就其回母校工作等相关事宜签署了协议。经多次协商,刘盛纲院士同意回母校东南大学全职工作,依托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东南大学太赫兹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会见中,易红校长代表学校对刘盛纲院士回到母校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要求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和院系要做好服务,让刘院士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工作,也希望刘院士能够对青年教师给予指导,做好传帮带。        刘盛纲院士表达了回到母校工作的喜悦之情,并表示母校尤其是九龙湖校区的建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自己能够做好工作为母校的开拓创新、争先进位多做贡献。        刘盛纲院士于1955年毕业于原南京工学院,是国际著名的微波电子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院士回到母校工作,将进一步促进我校电子学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增强我校的科研实力和竞争力。(赵会泽)

高级战友

Rank: 4

7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4 06:4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近期网上流传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将离开我校到其他学校工作的报道,王志强副书记明确表示,刘院士对成电的发展倾入了一生的精力,目前,他作为我校太赫兹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领导着学校在太赫兹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刘院士已通过物电学院领导向学校郑重表态,和某大学只是合作关系,他不会离开成电。有记者问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贴吧,王副书记告诫同学们,网络贴吧鱼龙混杂,有真情善意也有虚假丑恶,同学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去分辨,不要轻易去相信,更不要不负责任的盲目跟贴,要遵守网络公共道德。

新手上路

Rank: 1

4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4 09:0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林 发表于 2023-3-14 06:40
关于近期网上流传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将离开我校到其他学校工作的报道,王志强副书记明确表示,刘院士对 ...

哈哈,这个又都翻出来了,当年刘院士和邹(校内号称邹SB)弄的沸沸扬扬,事实上真的都准备去东南了。

高级战友

Rank: 4

7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4 09: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雨过天晴 发表于 2023-3-14 09:00
哈哈,这个又都翻出来了,当年刘院士和邹(校内号称邹SB)弄的沸沸扬扬,事实上真的都准备去东南了。 ...

校长、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电子学院领导一字排开迎接刘院士,本来以为板上钉钉,结果还是没成。成电后来怎么挽留的?

新手上路

Rank: 1

4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4 09:52: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林 发表于 2023-3-14 09:08
校长、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电子学院领导一字排开迎接刘院士,本来以为板上钉钉,结果还是没成 ...

当时成电物电的一帮老师们(老刘的徒子徒孙)其实大部分不相信老刘会真走,我觉得当时的姿态就是逼着邹服软,东南也是恰到好处“配合表演”了一场。老刘在成电根深蒂固,走了震动太大,加上邹属于那种粗暴的政客风格,所以当时校内都是支持老刘的多,包括校内的高层们,当时说的成都市也来做工作。但现在来看,如果邹不服软,真可能就回东南了。老刘对东南很有感情,我记得外面任的第一个客座教授就是东南。这场风波后,后面牵头弄的一个成电首次过亿的太赫兹项目,校内李少谦教授牵头负责,参与的拉上了尤肖虎教授。

高级战友

Rank: 4

7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4 11: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雨过天晴 发表于 2023-3-14 09:52
当时成电物电的一帮老师们(老刘的徒子徒孙)其实大部分不相信老刘会真走,我觉得当时的姿态就是逼着邹服 ...

待了一辈子的地方又是多少年的校长,从感情到现实要走确实没那么简单。刘院士留下以后,我东也没再提这茬,太赫兹似乎也没有多少投入。李尤关系确实不错,可惜李英年早逝了。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61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4 11:4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定林 发表于 2023-3-14 11:13
待了一辈子的地方又是多少年的校长,从感情到现实要走确实没那么简单。刘院士留下以后,我东也没再提这茬 ...

老兄工科生,也能对情感问题侃侃而谈!电科官方“某学校”这种提法实在有失体统。成都与南京,我选南京

高级战友

Rank: 4

7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3-3-14 12:0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墨哲庚 发表于 2023-3-14 11:47
老兄工科生,也能对情感问题侃侃而谈!电科官方“某学校”这种提法实在有失体统。成都与南京,我选南京 ...

不是我说,是易校这么说。以刘院士这种地位,名利都不缺,心情舒畅更重要。易校说了:要让刘院士在东大工作“轻松愉快”,这抓住了整件事情的核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4-5-20 22:14 , Processed in 0.03785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