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2-12 18: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公布首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共11家,其中由高校设立的共4家,分别是中科大、合工大、西电和清华。4 o& h" A2 j# ~, \4 e( H) w; @7 r
8 C0 @6 e5 h3 j$ t' ?3 m中科大、合工大作为地头蛇,入选是理所当然的,合肥作为综合性科学中心,中科院系统单位众多,西电芜湖研究院能跻身首批名单实属不易。. }& ~& V9 F+ c
o; S" g( u/ g& p0 U4 O. b, L X( M* t0 W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实施意见》,被认定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可以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 F* ~4 _! l1 p3 F9 l
(一)加大投入力度。省市联动、以市为主,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给予支持。对重点引进和建设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通过专题研究的方式,一院(所)一策、一事一议,省市共同给予支持。设立省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参与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产业化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对绩效评估为优秀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省科技计划(专项)予以支持。& P/ o7 V) T+ T# ?- B( J' z' G
(二)加强人才激励培养。鼓励事业单位委派科研人员、技术转移转化人员在新型研发机构兼职取酬,获得的收入计入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不受总量限制,不计入下一年度绩效工资总量基数。在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可参评政府特殊津贴,并可直接申报绿色通道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按规定予以褒扬激励。赋予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自主荐才权”,优先作为人才计划申报推荐主体。支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对符合标准且有需求的人才,通过编制周转池帮助解决事业单位编制。
. t/ U% K, c$ K: R(三)强化创新资源统筹支持。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各类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的依托单位。建立面向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定向征集重大科技需求机制。事业类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可参照企业,同类资格参与各类创新政策、人才政策等申报竞争。* h1 Y8 y- O+ m- d8 D
(四)创新财政经费管理方式。允许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在编制财政科研经费预算时,直接费用中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外,其他只提供基本测算说明;对科研急需设备和耗材采用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允许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从财政稳定支持经费中提取不超过20%作为奖励经费,奖励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标准由其自主决定,项目结余资金可按规定转入下一年度使用。' I) l" ]) K4 m* S' I& Z$ B
(五)营造良好环境。对建设成效特别突出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褒扬激励。审计、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按照最新政策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经费使用、薪酬分配、股权激励等进行审慎包容监管。对新引进的科技人才,落实当地生活安居补助,帮助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住房保障等问题。支持利用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设医院、学校、公交等设施,建立15分钟生活圈。
. l, M6 p4 v7 ~) a9 X1 R6 E
2 o6 v: X1 c$ w0 G5 U' h1 H" |) |2 \, X' N0 F) V
. ~3 `( h! X# l! h# M# 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